配色: 字号:
教你一招,让你玩遍玉蟾山!!
2015-06-02 | 阅:  转:  |  分享 
  
玉蟾山景区位于泸州市北约35公里的泸县,因山上石质细腻如脂玉,山石状似蟾蜍而得名,以"遍山皆玉,无石不蝉"的美誉见称于川南一带。包括玉
蟾山,大茅坪,大、小椅子山,古佛山,月亮岩等10余座山峰,森林面积两万余亩。山下有九曲、濑溪、马溪3条河流环绕,景区面积579平方
公里。这里诸峰相峙,林木幽深,溪流环绕,怪石嶙峋。玉蟾自唐代起就以山幽、石奇、水秀闻名川南。山上现存明代摩崖造像400余尊,雕刻
精美,风格各异。其中“飘海罗汉”、“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悟道图”等造像为四川明代石刻精品。石刻题记中,尤以南唐徐铉、北宋
黄庭坚、明代杨慎等墨迹更为珍贵。九曲河上的龙脑桥,建于明代初年,是大型石雕桥,桥墩饰以巨石圆雕龙、狮、象、麒麟,布局奇特,造型精美
,堪称川南一绝。近年,在山顶石壁上雕刻了一幅以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不朽之作《流民图》为原样的大型浮雕群像,共长40米,
高3米,是目前国内最大型的现代人物浮雕。景区内还有古玉蟾关、金宝古墓群、弥陀寺等名胜。玉蟾山门票:8元玉蟾山山间怪石嶙峋,
玉蟾山以千手观音为核心的摩崖造像群,是历代能工巧匠雕刻的精美佛教摩崖造像,现存四百余尊,多位明代的摩崖石刻,大者盈丈,下不满尺,线
条流畅,神态逼真。其中"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悟道图"、"刘海戏蟾"、"十八罗汉飘海"等,雕工精细,技艺娴熟,形态自然,堪
称艺术精品,游人无不为其精湛雕刻艺术赞不绝口。全国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的代表作《流民图》浮雕,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瞻仰者油然而生奋发图
强的爱国热情。山上松、杉等古树参天,茶、桐、桃、李、犁遍野,据不完全统计,玉蟾山境内有树木240余种,珍惜树种有银杏、桢楠、红豆、
水杉、苍劲挺拔的美国湿地松、火炬松;叶似马褂白鹅掌揪等,而今的玉蟾山,纵横数十里,一片苍翠。山上林中鸟类,有布谷、画眉、乌鸦、斑鸠
、白头翁等二十余种,它们既是森林卫士,又可供您大饱眼福。从酒城泸州北行33公里,便到了九曲河畔的泸县县城。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
郁郁葱葱的林海映入眼帘,苍翠的松柏雄踞崖边,挺拔的香梓耸立涧旁,扑面而来的山花像缤纷的彩玉,星星点点地镶嵌在青碧丛中。这就是四川省
风景名胜区——玉蟾。这里林木很美,然而,最值得欣赏的是山石构成的种种奇观。在半山腰的玉蟾森林宾馆停车场下车,上行百米,一高大石
牌坊矗立眼前,气象巍然,上书“蟾窟”二字。石刻楹联为:“玉垒云天思渺渺;蟾关林木蔚森森。”写景状情,颇为贴切。由此而步入了“玉蟾仙
境”。玉蟾山因山形和岩石状如蟾蜍而得名。泸州籍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先生誉为“石如玉,山似蟾,奇峰妙景甲川南!”景区风景名胜“玉蟾丛
翠”、“双蟾对鸣”、“蟾池碧波”、“蟾戏双河”等等均与蟾有关,且相映成趣,奇秀壮观。山上的岩石千奇百怪,美不胜收,如石龟、石龙、石
蛙、石蟾、石鳌、石蛇、石磨等等。更有趣的是,金鳌峰下的“蟾池”,石均似蟾,或高或低,或立或卧,或对而鼓噪,或蹲而欲纵,无一雷同。崖
壁间,明代能工巧匠雕刻了精美的佛像,现存400余尊,大者盈丈,小不满尺,线条流畅,神态逼真。千手观音、飘海罗汉、九龙浴太子图、悟道
图、说法图等等,造型别致,刻工精美,为山间岩石美如白玉,陡峭的石壁和罕见的巨石为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挥毫留迹之处。南唐徐铉书“第一名
山”,柔里藏刚;北宋黄庭坚书“玉蟾”,遒劲豪放;明代杨慎书“金鳌峰”隽美飘逸;清代长白成骏书“玉蟾丛翠”雄健有力。这些石上佳作真能
让游人一饱眼福!过金鳌峰转弯,一巨石自天而降,兀立眼前,只见一石洞可通顶峰,这就是玉蟾山著名的仙人洞。要钻此洞,须智力加巧力,否
则有几段是无论如何也钻不过的。有人叹曰:“到了玉蟾山,仙人洞要钻;仙人洞不钻;等于没上山。”出得洞来,沿石梯而下,半山腰有一巨石亦
状如蟾蜍,石上建一亭,曰:“蟾冠亭”。顾名思义,在仙蟾头上戴一顶华丽的桂冠。亭的石柱上有联:“每逢旭日临三界;敢为仙蟾著一冠。”此
联文字书法俱佳,真是景因联而增色,联因景而生辉。更难得的是削平一大石崖,将名人的名画加倍放大刻于石上。出“罗汉街”,过“奈河桥”
,便到了大型浮雕《流民图》前。此石刻作品坐西北,向东南,长45米,高3米,按著名画家蒋兆和先生原画1∶2放大移植,属于浅浮雕兼线刻
形式,展示了日寇铁蹄下哀鸿遍野,尸骨横陈的人间惨象。石刻百余躯人物,造型生动逼真,线条流畅,刻工精细。游人观后,无不言受到教育和启迪。
献花(0)
+1
(本文系涂星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