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新材料作文,这样做
本报记者秦菁
作文指点导师苑书文简介:苑书文,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语文学科的教学研究。
架构怎么搭建:三大方法供你用
新材料作文是新课改之后的新类型高考作文,要想抓准这类作文的走势和写作方法,在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苑书文给出了条理清楚的几大方面。怎样写好新材料作文,考生向下看:
????1.画好圈儿。以2014年高考作文“山羊过独木桥”为例,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这个材料考的就是“如何对待规则以及如何对待新情况的问题”,稍加分析考生都可以总结出来这一点,所以画圈儿并不难,不管是图表、漫画还是文字的材料,关键是对这些材料的整体感知,对应现实生活,反映了哪种现象。
????2.角度。即在既定圈子里寻找角度,材料性质不同,寻找角度方法也不同。凡是有角色的材料(角色包括人物、动物等),每个角色都可以成为一个立意的角度;没有角色的材料,都存在两个固有的角度,即肯定和否定两个角度,还以2014年高考作文为例,从肯定角度可以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否定角度可以是“变通出新、合作共赢”。
3.立意自现。画好圈儿,找好角度,立意自然就有了。最近三四年,河北考生基本是议论文一统天下。那么些议论文就有这样几点要求:首先要有观点,对事物、现象持什么观点;再者就是行文一定要规范,写什么文章像什么文章。从2013年开始,文体杂糅的现象已经大幅度减少,这是个可喜的变化;快速构思,迅速掌握适合自己的写作套路,认真梳理写作议论文的方法。
1)起承转合法。可以很好地把握整体思路,在考场上的时间是不允许想一句写一句的。
2)纲举目张法。“纲”,指议论文的中心观点,开头亮明观点;“目”,指下面安插几个有力支撑中心观点的分论点。很多考生之所以不能快速搭起作文框架,是因为不会设置分论点。如何设置好分论点,找准三个突破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a.是什么。是对中心论点的诠释和理解,比如以“找准位置”作为中心论点,那么要从“是什么”来尝试设置几个分论点,怎么理解“找准位置”,每个人诠释的层面都会有不同,有人认为“找准位置就是认清自己”,也有人认为“找准位置就是要敢于放弃”,还有人认为“找准位置就是敢于超越”,这都很好,每种解读都可以作为有力的分论点。
????b.为什么。给中心观点寻找理由,还以“找准位置”这个中心论点为例,为什么要找准位置?理由多多,有人说“只有找准位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有人说“只有找准位置才能名垂青史”。
????c.怎么样。就是要给中心论点寻找达成的方法和途径。
????议论文就是说理文,就是要把理说清说透,把观点论证深刻。在行文中就要多层次多角度去论证,即需要在中心论点下设置不同层面和角度的分论点。
????中心论点统率全篇,分论点统率一个段落。那么如何完成一段文字的写作,让分论点衍化成篇,包含五种成分,也可以看成一个公式:
????a.观点句。每段开头亮明。
b.诠释句。很多考生很自私,因为他在行文时从来不管别人能不能看懂,观点句到底什么意思,他不做解释。但其实,对于观点句,一定要有一句或两句的诠释,让读者看明白。
c.摆材料。对议论文来讲,包含两方面,其一是理论论据,其二是事实论据。这两方面统称为举例句。论据类型一定要多样化,既有事实也有理论论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举完例子一定不要画句号,因为论据是观点的土壤,举完例子要定向剖析,即冲着开头的分论点进行剖析。
????d.分析句。即上面讲到的定向剖析,由原因分析结果,由点分析面等等,分析的路径很多,但一定要朝着最有利于得出分论点的方向进行展开分析。
????e.结论句。追求和段首的观点句有呼应关系。
掌握了方法,30分钟写800字就不成问题。
3)引议联结法。“引”即通过概括分析材料引出观点,引述材料是为了亮出观点,通过分析概括材料得出论点。“议”指针对材料本身展开议论,就事论事地小范围议论,是开头和主体中间的一个过渡。“联”是议论文展开的主阵地,要把话题散开,把视角联系到历史、现实生活等等层面,这也就是旁征博引、多层次论证。“结”是总结。这个方法也是快速做作文的方法。
材料怎么用:个性化使用材料
????
大部分考生认为,写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有“材料储备”,没有一定量的材料存储,是写不好文章的。对此,苑书文认为,“对于高考作文来讲,任何考生都不用为考试写什么而担忧,因为在写议论文的时候讲求的纲举目张,是要通过不同角度去论证中心论点的,追求角度多样性,而材料怎么用,完全是由分论点来决定的,明确了分论点就明确了取材范围,有意图地提前准备若干材料,到真正考试时未必就用的上。老师评卷是要通过你的选材来考察学生的人文底蕴的。”那么高考作文到底运用什么样的材料好,有以下两个层面:
????1.新颖的、有时代感、富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材料。
????2.如果现实材料掌握的不多,那么富有人文色彩、文化品味的典型材料也是很好的选择。虽然有些材料很久远了,但人们写文章一直在用它,说明它很典型。但使用这些典型材料,就必须进行艺术加工,即个性化地使用它们。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每个考生对典型材料的运用都不一样,都根据自己所表达的观点对所用材料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也就是说,对所用材料进行大胆取舍,有所增有所减,让陈旧的材料焕发新彩。机械地从历史教科书上照搬材料是很拙劣的做法。考生在考前应该看看历届高考优秀作文选。
数字报>第2015年05月21期>写好新材料作文,这样做
(姜太公下载收藏,并订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仅供参考。)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