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HJ682-2014 污染场地术语
2015-06-09 | 阅:  转:  |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682—2014









污染场地术语

TermsofContaminatedSites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4-02-19发布2014-07-01实施

环境保护部

发布





目次

前言................................................................................................................................................I

1适用范围...................................................................................................................................1

2污染场地术语...........................................................................................................................1

附录A(资料性附录)英汉索引.................................................................................................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汉英索引.................................................................................................17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监测、评估、修复

和管理中的术语,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与场地环境相关的名词术语与定义,包括场地基本概念、场地污染与环

境过程、场地调查与环境监测、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场地修复和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术语。

污染场地术语按汉文名词所属技术体系的相关概念体系排列。一个概念有多个名称

时,确定一个规范名作为正名,规范名的异名分别冠以“简称”、“全称”或“又称”,

异名与正名等效使用。英文名有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缩写时,在英文名后列出缩写,并用

“,”与英文名分开。凡英文词的首字母大、小写均可时,一律小写。英文除必须用复数

者,一般用单数。“()”中的字为可省略部分。附录A(英汉索引)和附录B(汉英索

引)为资料性附录,英汉索引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汉英索引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索引

中带“”者为规范名的异名或释文中出现的条目。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2月1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污染场地术语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场地环境管理相关的名词术语与定义,包括场地基本概念、场地污染与环

境过程、场地调查与环境监测、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场地修复和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中名词术语及定义的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场地环境管理。

2污染场地术语

2.1场地基本概念术语

2.1.1场地site

某一地块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

2.1.2土壤soil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及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

2.1.3地下水groundwater

以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含包气带和饱和带中的水。

2.1.4地表水surfacewater

流过或静置在陆地表面的水。

2.1.5室外空气outdoorair

一般指建筑物外部的空气,与室内空气相对应。

2.1.6室内空气indoorair

一般指建筑物内部或其他相对比较密闭的空间内的空气,与室外空气相对应。

2.2场地污染与环境过程术语

2.2.1潜在污染场地potentialcontaminatedsite

指因从事生产、经营、处理、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潜在危险废物,以及从

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污染,且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构成潜在风险的场地。

2.2.2污染场地contaminatedsite

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风

险水平的场地,又称污染地块。

2.2.3关注污染物contaminantofconcern

根据场地污染特征和场地利益相关方意见,确定需要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的污染物。

2.2.4目标污染物targetcontaminant

在场地环境中其数量或浓度已达到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实际或潜在不利影响的,需

要进行修复的关注污染物。

2.2.5场地残余废物on-siteresidualmaterial

场地内遗留遗弃的各种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设备、设施及其他物质,主要包括遗留的生

产原料、工业废渣、废弃化学品及其污染物、残留在废弃设施、容器及管道内的固态、半固态

及液态物质,以及其它与当地土壤有明显特征区别的固态物质。

2.2.6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



2

沸点在50~260℃之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20℃和1个大气压)下饱和蒸气压超过

133.32Pa的有机化合物。

2.2.7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emivolatileorganiccompounds,SVOCs

沸点在260℃~400℃之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20℃和1个大气压)下饱和蒸气压介于

1.33×10

-6

~1.33×10

2

Pa之间的有机化合物。

2.2.8非水相液体non-aqueousphaseliquid,NAPL

不能与水互相混溶的液态物质,通常是几种不同化学物质(溶剂)的混合物,又称非水溶

相液体。

2.2.9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non-aqueousphaseliquid,DNAPL

比重大于1.0的非水相液体,如三氯乙烯(TCE)、三氯乙烷(TCA)、四氯乙烯

(PCE)等。

2.2.10低密度非水相液体lightnon-aqueousphaseliquid,LNAPL

比重小于1.0的非水相液体,如汽油、柴油等烃类油品物质。

2.2.11地下储罐undergroundstoragetank,UST

一个或多个固定的装置或储藏系统,包括与其直接相连接的地下管道,其体积(含地下管

道的体积)有90%或超过90%位于地面以下,通常含有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液相有

害物质。

2.2.12地上储罐abovegroundstoragetank,AST

一个或多个固定的装置或储藏系统,包括与其直接相连接的地上管道,其体积(含地上管

道的体积)有90%或超过90%位于地面以上,通常含有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的液相有

害物质。

2.2.13土壤质地soiltexture

按土壤中不同粒径颗粒相对含量的组成而区分的粗细度。

2.2.14土壤pHsoilpH

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2.2.15土壤密度soildensity

单位容积土壤的质量,又称土壤容重(soilbulkdensity)。

2.2.16土壤孔隙度soilporosity

单位土壤总容积中的孔隙容积。

2.2.17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

成产物的总称,而进入土壤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有机物质中的碳则

称之为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土壤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一部分。

2.2.18土壤含水量soilwatercontent

单位体积土壤中水分的体积或单位重量土壤中水分的重量。

2.2.19阳离子交换量cationexchangecapacity,CEC

每千克土壤或胶体,吸附或代换周围溶液中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

2.2.20地层结构stratigraphicstructure

岩层或土层的成因、形成的年代、名称、岩性、颜色、主要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地层

的厚度及其变化、沉积顺序等。

2.2.21表层土surfacesoil

位于场地土壤的最上部,从地面至地下一定深度(一般为0~0.2米)的土壤层,主要指



3

场地中与人体直接接触密切相关的土层。

2.2.22亚表层土subsurfacesoil

表层土以下一定深度(一般为0.2至数米)的土壤,主要指场地中可能受到污染物迁移扩

散影响的土层。

2.2.23水文地质条件hydrogeologicalcondition

地下水埋藏、分布、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地质条件等的总称。

2.2.24地下水污染羽groundwaterplume

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的污染区域。

2.2.25地下水埋深burieddepthofgroundwatertable

从地表到地下水潜水面或承压水面的垂直深度。

2.2.26水力梯度hydraulicgradient

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长度的比值。

2.2.27渗透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

饱和土壤中,在单位水压梯度下,水分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截面的速度。

2.2.28潜水层unconfinedaquiferlayer;phreaticstratum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水层,有自由水面,以上没有连续的隔水层,不承压或仅局部承压。

2.2.29含水层aquifer

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2.2.30隔水层aquifuge

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2.2.31透水层permeablebed

透水而不饱水的岩层。

2.2.32非饱和带unsaturatedzone

又称包气带(vadosezone;aerationzone),是指地表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

有气体的地带。

2.2.33饱水带saturatedzone

地下水面以下,土层或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2.2.34潜水phreaticwater

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2.2.35承压水confinedwater;artesianwater

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2.3场地调查与环境监测术语

2.3.1场地概念模型siteconceptualmodel

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综合描述污染源、污染物迁移途径、人体或生态受体接触污染介

质的过程和接触方式等。

2.3.2场地环境调查environmentalsiteinvestigation

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场地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

2.3.3场地历史调查sitehistoryinvestigation

对场地历史事件、场地用途变更、场地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场地中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等

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类和分析,以明确场地可能发生污染的历史及成

因。

2.3.4场地特征参数site-specificparameter

能代表或近似反映场地现实环境条件,用来描述场地土壤、水文地质、气象等特征的参



4

数。

2.3.5现场快速监测on-siterapidmonitoring

采用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对场地潜在污染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2.3.6场地环境监测siteenvironmentalmonitoring

连续或间断地测定场地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及其空间分布,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其对环境

影响的过程。

2.3.7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监测monitoringforinvestigationofcontaminatedsite

在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过程中,采用监测手段识别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环境空气

及残余废物中的关注污染物及土壤理化特征,并全面分析场地污染特征,确定场地的污染物种

类、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

2.3.8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监测monitoringforremediationofcontaminatedsite

在污染场地治理修复过程中,针对各项治理修复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所开展的相关监测,

包括治理修复过程中涉及环境保护的工程质量监测和二次污染物排放监测。

2.3.9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监测monitoringforengineeringacceptanceofcontaminatedsite

在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完成后,考核和评价场地是否达到风险评估所确定的修复目标及

工程设计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2.3.10污染场地回顾性评估监测monitoringforretrospectiveassessmentofcontaminatedsite

在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程验收后,特定时间范围内,为评价治理修复后场地对地下水、地

表水及环境空气的环境影响所进行的监测,同时也包括针对场地长期原位治理修复工程措施效

果开展的验证性监测。

2.3.11系统布点采样法systematicsampling

将场地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区,在每个小区的中心位置或网格的交叉点处布设一个采样

点进行采样。

2.3.12系统随机布点采样法systematicrandomsampling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区,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小区,在每个小区内布设

一个采样点。

2.3.13专业判断布点采样法judgementalsampling

根据已经掌握的场地污染分布信息及专家经验来判断和选择采样位点。

2.3.14分层布点采样法stratifiedsampling

将场地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区域,根据各区域的面积或污染特点分层次布点采样的方

法。

2.3.15对照采样点referencesamplingpoint

在场地外非污染区域的同类土壤中布设的一个或多个采样点。

2.3.1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ualityassuranceandqualitycontrol,QA/QC

质量保证是指为保证场地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可靠性和完

整性等而采取的各项措施。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场地监测计划所规定的监测质量而对监测过程

采用的控制方法,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一个部分。

2.4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术语

2.4.1致癌风险carcinogenicrisk

人群暴露于致癌效应污染物,诱发致癌性疾病或损伤的概率。

2.4.2非致癌风险non-carcinogenicrisk

污染物每日摄入剂量与参考剂量的比值,用来表征人体经单一途径暴露于非致癌污染物而

受到危害的水平,通常用危害商值来表示。



5

2.4.3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ssessmentforcontaminatedsite

在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群的主要暴露途径,

评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或危害水平。

2.4.4污染场地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riskassessmentforcontaminatedsite

对场地各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危害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其他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概率

或水平与程度进行评估的过程。

2.4.5危害识别hazardidentification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获取的资料,结合场地土地(规划)利用方式,确定污染场地的关注污

染物、场地内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可能的敏感受体,如儿童、成人、生态系统、地下水体等。

2.4.6暴露评估exposureassessment

在危害识别的工作基础上,分析场地土壤中关注污染物进入并危害敏感受体的情景,确定

场地土壤污染物对敏感人群的暴露途径,确定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模型和敏感人群的暴

露模型,确定与场地污染状况、土壤性质、地下水特征、敏感人群和关注污染物性质等相关的

模型参数值,计算敏感人群摄入来自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物所对应的暴露量。

2.4.7受体receptor

一般指场地及其周边环境中可能受到污染物影响的人群或生物类群,也可泛指场地周边受

影响的功能水体(如地表水、地下水等)和自然及人文景观(区域)等(如居民区、商业区、

学校、医院、饮用水源保护区等公共场所)。

2.4.8敏感受体sensitivereceptor

受场地污染物影响的潜在生物类群中,在生物学上对污染物反应最敏感的群体(如人群或

某些特定类群的生态受体)、某些特定年龄的群体(如老年人)或处于某些特定发育阶段的人

群(如0~6岁的儿童)。

2.4.9关键受体criticalreceptor

经场地风险评估确定的,对污染物的暴露风险已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的人群或生态受体。

2.4.10暴露情景exposurescenario

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场地污染物经由不同方式迁移并到达受体的一种假设性场景描述,

即关于场地污染暴露如何发生的一系列事实、推定和假设。

2.4.11暴露路径exposurepathway

污染物从污染源经由各种途径到达被暴露受体的路线。

2.4.12暴露途径exposureroute

场地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到达和暴露于人体的方式,如经口摄入、皮肤接触、

呼吸吸入等。

2.4.13暴露评估模型exposureassessmentmodel

描述人体对污染物的暴露过程,预测和估算暴露量的概念模型及数学模拟方法。

2.4.14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contaminanttransportandfatemodel

描述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扩散、迁移、衰减和转化等环境行为,预测污染物时空变化

规律、瞬时动态及扩散和影响范围的数学模型及模拟方法。

2.4.15暴露量exposuredose

人体或生态受体经各种途径(如口、呼吸系统和皮肤)摄入污染物的量。

2.4.16暴露参数exposureparameter;exposurefactor

与人群行为相关的,用于反映场地污染物人体暴露特点的参数,如敏感人群结构特征(年

龄、体重等)和人群通过各种环境介质暴露于污染物的时间、频率、周期等。

2.4.17暴露期exposureduration



6

人群停留于污染区域或接触污染物的时间长度,在假设性未来场景中也可指污染区域保持

污染状态的时间长度。

2.4.18暴露频率exposurefrequency

特定人群(受体)年平均暴露于污染环境(介质)的天数。

2.4.19毒性评估toxicityassessment

在危害识别的工作基础上,分析关注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包括致癌效应和非致

癌效应,确定与关注污染物相关的的毒性参数,包括参考剂量、参考浓度、致癌斜率因子、单

位致癌因子、毒性当量、血铅含量等。

2.4.20致癌斜率因子cancerslopefactor

人体终生暴露于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化学致癌物时的终生超额致癌风险度。

2.4.21吸入单位风险inhalationunitrisk,IUR

人体终生暴露在含有污染物浓度为1mg/m

3

的空气中的致癌风险值。

2.4.22参考剂量referencedose,RfD

参考剂量是一种日平均剂量的估计值,当人体终身暴露于该水平时,预期发生有害效应的

危险度很低,或者实际上检测不到。吸入暴露的参考剂量称为参考浓度(reference

concentration,RfC)。

2.4.23土壤筛选值soilscreeningvalue

基于保守情景确定的,用于判定是否启动场地风险评估的参考值。

2.4.24风险表征riskcharacterization

综合暴露评估与毒性评估的结果,对风险进行量化计算和空间表征,并讨论评估中所使用

的假设、参数与模型的不确定性的过程。

2.4.25可接受风险水平acceptablerisklevel

对暴露人群不会产生不良或有害健康效应的风险水平,包括致癌物的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

和非致癌物的可接受危害商。

2.4.26危害商hazardquotient,HQ

污染物每日摄入量与参考剂量的比值,用来表征人体经单一途径暴露于非致癌污染物而受

到危害的水平。

2.4.27危害指数hazardindex,HI

人群经多种途径暴露于单一污染物的危害商之和,用于表征人体暴露于非致癌污染物受到

危害的水平。

2.4.28不确定性分析uncertaintyanalysis

对风险评估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称为不确定性分析。场地风险评估结

果的不确定性分析,主要是对场地风险评估过程中由输入参数误差和模型本身不确定性所引起

的模型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包括风险贡献率分析和参数敏感性分析等。

2.5场地修复与管理术语

2.5.1场地治理修复sitecleanupandremediation

采用工程、技术和政策等管理手段,将场地污染物移除、削减、固定或将风险控制在可接

受水平的活动。

2.5.2土壤修复soilremedia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

含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2.5.3原位修复in-situremediation

不移动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直接在场地发生污染的位置对其进行原地修复或处理。



7

2.5.4异位修复ex-situremediation

将受污染的土壤或地下水从场地发生污染的原来位置挖掘或抽提出来,搬运或转移到其他

场所或位置进行治理修复。

2.5.5场地修复目标siteremediationtarget

由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危

害,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污染修复终点。

2.5.6修复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forremediation

从技术、条件、成本效益等方面对可供选择的修复技术进行评估和论证,提出技术可行、

经济可行的修复方案。

2.5.7修复系统运行与维护operationsandmaintenanceofremediationsystem

对长期运行的修复系统进行定期的监控、检查、保养和维护,以确保修复工程的稳定与运

行效果。

2.5.8修复工程监理siteremediationsupervision

按照环境监理合同对场地治理和修复过程中的各项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监

理。

2.5.9场地修复验收siteremediationacceptance

在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完成后,对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进行监测,以确定场地修复是否达标

并总体评估修复效果的过程。

2.5.10制度控制institutionalcontrol

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条例、准则、规章或制度,减少或阻止人群对场地污染物的暴露,从

制度上杜绝和防范场地污染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从而达到利用管理手段对污染场地的潜在

风险进行控制的目的。

2.5.11工程控制engineeringcontrol

采用阻隔、堵截、覆盖等工程措施,控制污染物迁移或阻断污染物暴露途径,降低和消除

场地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2.5.12修复技术remediationtechnology

可用于消除、降低、稳定或转化场地中目标污染物的各种处理、处置技术,包括可改变污

染物结构、降低污染物毒性、迁移性或数量与体积的各种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技术。

2.5.13修复技术筛选screeningofremediationtechnology

依据经济可行、技术可行和环境友好等原则与特点,结合场地现实环境条件,从修复成

本、资源要求、技术可达性、人员与环境安全、修复时间需求、修复目标要求,以及符合国家

法律法规等方面综合考虑与分析,通过软件模拟或矩阵评分等技术方法与程序,从备选技术中

筛选出适合修复特定场地的可行技术。

2.5.14物理修复physicalremediation

根据污染物的物理性状(如挥发性)及其在环境中的行为(如电场中的行为),通过机械

分离、挥发、电解和解吸等物理过程,消除、降低、稳定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

2.5.15化学修复chemicalremediation

利用化学处理技术,通过化学物或制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吸附、沉淀、聚合、络

合等反应,使污染物从土壤或地下水中分离、降解、转化或稳定成低毒、无毒、无害等形式

(形态),或形成沉淀除去。

2.5.16生物修复biologicalremediation

广义的生物修复,是指一切以利用生物为主体的土壤或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利用植

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



8

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也包括将污染物固定或稳定,以减少

其向周边环境的扩散。狭义的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是指通过酵母菌、真菌、细菌等微

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

2.5.17挖掘-处置/处理excavationanddisposal/treatment

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将污染土壤挖掘、移出原来位置并进行异地处理、处置或填埋的过

程。

2.5.18抽出-处理pumpandtreatment

通过在场地地下水污染羽的上游建造(必要时)注水井和在下游建造一定数量的抽水井,

并在地表建造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抽水井将有机(如NAPL)污染地下水抽出地表和采

用地表处理系统将抽出的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技术。

2.5.19电动分离electrokineticseparation

在土壤上施加低强度直流电,通过电渗析、电迁移和电泳等作用使土壤孔隙中的水和荷电

离子或粒子发生迁移运动,从而去除污染物的技术。

2.5.20土壤气相抽提soilvaporextraction,SVE

通过专门的地下抽提(井)系统,利用抽真空或注入空气产生的压力迫使非饱和区土壤中

的气体发生流动,从而将其中的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脱除,达到清洁土壤的目的。

2.5.21热处理thermaltreatment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将污染介质及其所含的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150~

540℃),使污染物发生裂解或氧化降解,或使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中挥发分离的过程。

2.5.22空气吹脱airstripping

通过加压将空气注入到受污染的地下水中,使其中的溶解性气体和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穿

过气液界面向气相扩散,从而达到脱除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2.5.23空气注入airsparging

原位修复挥发性有机污染地下水的一种技术。利用压力将空气或氧气注入到受污染的地下

水中,产生气泡,促使含水层(饱和带)中的污染物逸出并挥发进入包气带(非饱和带)中,

从而达到脱除地下水中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2.5.24生物曝气biosparging

将空气(或氧气)和营养物注入饱和带,提高饱和带土壤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从而促进饱

和带有机污染物发生生物降解的技术。

2.5.25循环井技术circulatingwell

建立包含空气注入和地下气体抽提的三维循环系统,通过注入井将空气注入到受污染的地

下水中,使水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随着气泡释放出来,再通过气相抽提,抽取和处理释放出

来的挥发性污染物的技术。

2.5.26填埋landfill

将污染土壤运到限定的区域内(山间、峡谷、平地和废矿坑内)进行有计划的填埋,使其

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变化,最终达到污染物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2.5.27焚烧incineration

在高温和有氧条件下,依靠污染土壤自身的热值或辅助燃料,使其焚化燃烧并将其中的污

染物分解转化为灰烬、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污染物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2.5.28溶剂萃取solventextraction

根据土壤溶液(或地下水)中某些物质在水和有机相间的分配比例不同,利用有机溶剂将

土壤(或地下水)污染物选择性地转移到有机相进行物质分离或富集的过程。

2.5.29多相萃取multiphaseextraction



9

将溶剂、超临界气体等注入地下,再采用真空抽提系统,将土壤污染物、地下水污染物、

游离相油类污染物以及石油烃蒸气等各种混合物一并抽出除去的技术。

2.5.30土壤水洗soilwashing

用清水对污染土壤进行洗涤,将附着在土壤颗粒表面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转移至水溶液

中,从而达到洗涤和清洁污染土壤的目的。

2.5.31土壤淋洗soilflushing

将可促进土壤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溶剂注入受污染土壤中,从而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溶

解、分离出来并进行处理的技术。

2.5.32化学氧化-还原chemicaloxidationandreduction

根据土壤或地下水中污染物的类型和属性选择适当的氧化或还原剂,将制剂注入到土壤或

地下水中,利用氧化或还原剂与污染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或

毒性低、稳定性强、移动性弱的惰性化合物,从而达到对土壤净化的目的。

2.5.33超临界水氧化supercriticalwateroxidation,SCWO

通过对水进行适当的加温和加压,利用水在超临界条件(温度>374℃,P>22.1MPa)下

能与有机物和氧气混溶的特性,提高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反应及生成CO

2

、H

2

O和N

2

等无毒物

质,从而达到销毁土壤或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2.5.34固化/稳定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

将污染土壤与能聚结成固体的材料(如水泥、沥青、化学制剂等)相混合,通过形成晶格

结构或化学键,将土壤或危险废物捕获或者固定在固体结构中,从而降低有害组分的移动性或

浸出性。其中,固化是将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用惰性材料加以束缚的过程,而稳定化是将废物的

有害成分进行化学改性或将其导入某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中的过程,即固化通过采用具有高度结

构完整性的整块固体将污染物密封起来以降低其物理有效性,而稳定化则降低了污染物的化学

有效性。

2.5.35生物通风bioventing

通过加压(并可适当加温)对污染土壤进行曝气,使土壤中的氧气浓度增加,从而促进好

氧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效果。

2.5.36生物抽除bioslurping

通过真空吸引式的抽汲技术,运用生物通风和污染物抽提回收两种机制清除包气带污染土

壤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或石油烃类污染物。

2.5.37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

以活细胞(如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或酶制剂作为生物催化剂,在生物体外进行生化反

应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装备和技术。

2.5.38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

通过在受污染地下水流经的方向建造由反应材料组成的反应墙,通过反应材料的吸附、沉

淀、化学降解或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2.5.39自然衰减naturalattenuation,NA

利用污染区域自然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如吸附、挥发、稀释、扩散、化学反

应、生物降解、生物固定和生物分解等,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数量、体积、毒性和移动性。

2.5.40土耕法landfarming

将污染土壤撒布于土地表面并进行翻耕处理,促使污染物分散稀释或发生降解的活动。

2.5.41堆肥composting

将受污染土壤与水、营养物、泥炭、稻草或动物肥料等混合,通过特定的堆制方式(如用



10

机械或压力系统充氧并添加石灰调节pH等),依靠微生物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

化,并将治理达标后的土壤回填原地或用于农业生产,从而实现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和资源化的

活动。

2.5.42生物堆biopiling

将污染土壤挖出并堆积于装有渗滤液收集系统的防渗区域,提供适量的水分和养分,并采

用强制通风系统注入空气(补充氧气),利用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

为CO

2

和水,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2.5.43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

根据植物可耐受或超积累某些特定化合物的特性,利用植物及其共生微生物提取、转移、

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从而达到移除、削减或稳

定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毒性等目的。

2.5.44污染场地档案archiveofcontaminatedsite

记载场地基本信息,如场地名称、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场地主要生产活动、场地使用

权、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场地污染物类型和数量,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等,具有查考和保存价

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记录材料。

2.5.45优先管理场地prioritymanagementsite

指污染重、风险高、危害性大或污染情况危急,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或极大破坏,或因某些特殊情况及实际需要,需要进行优先控制、管理和治理的污染场地。









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英汉索引



A

abovegroundstoragetank地上储罐2.2.22

acceptablerisklevel可接受风险水平2.4.25

aerationzone包气带2.2.32

airsparging空气注入2.5.23

airstripping空气吹脱2.5.22

aquifer含水层2.2.29

aquifuge隔水层2.2.30

archiveofcontaminatedsite污染场地档案2.5.44

artesianwater承压水2.2.35



B

biologicalremediation生物修复2.5.16

biopiling生物堆2.5.42

bioreactor生物反应器2.5.37

bioremediation生物修复2.5.16

bioslurping生物抽除2.5.36

biosparging生物曝气2.5.24

bioventing生物通风2.5.35

burieddepthofgroundwatertable地下水埋深2.2.25



C

cancerslopefactor致癌斜率因子2.4.20

carcinogenicrisk致癌风险2.4.1

cationexchangecapacity阳离子交换量2.2.19

chemicaloxidationandreduction化学氧化-还原

2.5.32

chemicalremediation化学修复2.5.15

circulatingwell循环井技术2.5.25

composting堆肥2.5.41

confinedwater承压水2.2.35

contaminantofconcern关注污染物2.2.3

contaminanttransportandfatemodel污染物迁移转

化模型2.4.14

contaminatedsite污染场地2.2.2

criticalreceptor关键受体2.4.9



D

densenon-aqueousphaseliquid高密度非水相液体

2.2.9





E

ecologicalriskassessmentforcontaminatedsite污染

场地生态风险评估2.4.4

electrokineticseparation电动分离2.5.19

engineeringcontrol工程控制2.5.11

environmentalsiteinvestigation场地环境调查2.3.2

excavationanddisposal/treatment挖掘-处置/处理

2.5.17

exposureassessmentmodel暴露评估模型2.4.13

exposureassessment暴露评估2.4.6

exposuredose暴露量2.4.15



12

exposurefactor暴露参数2.4.16

exposurefrequency暴露频率2.4.18

exposureparameter暴露参数2.4.16

exposurepathways暴露途径2.4.11

exposureduration暴露期2.4.17

exposureroute暴露方式2.4.12

exposurescenario暴露情景2.4.10

ex-situremediation异位修复2.5.4



F

feasibilitystudyforremediation修复可行性研究

2.5.6





G

groundwater地下水2.1.3groundwaterplume地下水污染羽2.2.24



H

hazardidentification危害识别2.4.5

hazardindex危害指数2.4.27

hazardquotient危害商2.4.26

healthriskassessmentforcontaminatedsite污染场地

健康风险评估2.4.3

hydraulicgradient水力梯度2.2.26

hydrogeologicalcondition水文地质条件2.2.23



I

incineration焚烧2.5.27

indoorair室内空气2.1.6

inhalationunitrisk吸入单位风险2.4.21

in-situremediation原位修复2.5.3

institutionalcontrol制度控制2.5.10



J

judgementalsampling专业判断布点采样法2.3.13



L

landfarming土耕法2.5.40

landfill填埋2.5.26

lightnon-aqueousphaseliquid低密度非水相液体

2.2.10



M

monitoringforengineeringacceptanceof

contaminatedsite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监测

2.3.9

monitoringforinvestigationofcontaminatedsite污染

场地环境调查监测2.3.7

monitoringforremediationofcontaminatedsite污染

场地治理修复监测2.3.8

monitoringforretrospectiveassessmentof

contaminatedsite污染场地回顾性评估监测

2.3.10

multiphaseextraction多相萃取2.5.29



13



N

naturalattenuation自然衰减2.5.39non-aqueousphaseliquid非水相液体2.2.8



O

on-siterapidmonitoring现场快速监测2.3.5

on-siteresidualmaterial场地残余废物2.2.5

operationsandmaintenanceofremediationsystem修

复系统运行与维护2.5.7

outdoorair室外空气2.1.5



P

permeabilitycoefficient渗透系数2.2.27

permeablebed透水层2.2.31

permeablereactivebarrier可渗透反应墙2.5.38

phreaticstratum潜水层2.2.28

phreaticwater潜水2.2.34

physicalremediation物理修复2.5.14

phytoremediation植物修复2.5.43

potentialcontaminatedsite潜在污染场地2.2.1

prioritymanagementsite优先管理场地2.5.45

pumpandtreatment抽出-处理2.5.18



Q

qualityassuranceandqualitycontrol质量保证和质

量控制2.3.16





R

receptor受体2.4.7

referenceconcentration参考浓度2.4.22

referencedose参考剂量2.4.22

referencesamplingpoint对照采样点2.3.15

remediationtechnology修复技术2.5.12

riskcharacterization风险表征2.4.24



S

saturatedzone饱和带2.2.33

screeningofremediationtechnology修复技术筛选

2.5.13

semivolatileorganiccompounds半挥发性有机化合

物2.2.7

sensitivereceptor敏感受体2.4.8

site场地2.1.1

sitecleanupandremediation场地治理修复2.5.1

siteconceptualmodel场地概念模型2.3.1

siteenvironmentalmonitoring场地环境监测2.3.6

sitehistoryinvestigation场地历史调查2.3.3

siteremediationacceptance场地修复验收2.5.9

siteremediationsupervision修复工程监理2.5.8

siteremediationtarget场地修复目标2.5.1

site-specificparameter场地特征参数2.3.10

soil土壤2.1.2

soilbulkdensity土壤容重2.2.15

soildensity土壤密度2.2.15

soilflushing土壤淋洗2.5.31

soilorganiccarbon土壤有机碳2.2.17

soilorganicmatter土壤有机质2.2.17

soilpH土壤pH2.2.14

soilporosity土壤孔隙度2.2.16

soilremediation土壤修复2.5.2



14

soilscreeningvalue土壤筛选值2.4.23

soiltexture土壤质地2.2.13

soilvaporextraction土壤气相抽提2.5.20

soilwashing土壤水洗2.5.30

soilwatercontent土壤含水量2.2.18

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固化/稳定化2.5.34

solventextraction溶剂萃取2.5.28

stratifiedsampling分层布点采样法2.3.14

stratigraphicstructure地层结构2.2.20

subsurfacesoil亚表层土2.2.22

supercriticalwateroxidation超临界水氧化2.5.33

surfacesoil表层土2.2.21

surfacewater地表水2.1.4

systematicrandomsampling系统随机布点采样法

2.3.12

systematicsampling系统布点采样法2.3.11



T

targetcontaminant目标污染物2.2.4

thermaltreatment热处理2.5.21

toxicityassessment毒性评估2.4.19



U

uncertaintyanalysis不确定性分析2.4.28

unconfinedaquiferlayer潜水层2.2.28

undergroundstoragetank地下储罐2.2.11

unsaturatedzone非饱和带2.2.32



V

vadosezone包气带2.2.32



volatile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2.2.6







15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汉英索引

B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emi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2.2.7

包气带vadosezone;aerationzone2.2.32

饱水带saturatedzone2.2.33

暴露参数exposureparameter;exposurefactor2.4.16

暴露方式exposureroute2.4.12

暴露量exposuredose2.4.15

暴露频率exposurefrequency2.4.18

暴露评估exposureassessment2.4.6

暴露评估模型exposureassessmentmodel2.4.13

暴露期exposureduration2.4.17

暴露情景exposurescenario2.4.10

暴露途径exposurepathway2.4.11

表层土surfacesoil2.2.21

不确定性分析uncertaintyanalysis2.4.28



C

参考剂量referencedose2.4.22

参考浓度referenceconcentration2.4.22

场地site2.1.1

场地残余废物on-siteresidualmaterial2.2.5

场地概念模型siteconceptualmodel2.3.1

场地环境调查environmentalsiteinvestigation2.3.2

场地环境监测siteenvironmentalmonitoring2.3.6

场地历史调查sitehistoryinvestigation2.3.3

场地特征参数site-specificparameter2.3.4

场地修复目标siteremediationtarget2.5.5

场地修复验收siteremediationacceptance2.5.9

场地治理修复sitecleanupandremediation2.5.1

超临界水氧化法supercriticalwateroxidation2.5.33

承压水confinedwater;artesianwater2.2.35

抽出-处理pumpandtreatment2.5.18



D

低密度非水相液体lightnon-aqueousphaseliquid

2.2.10

地表水surfacewater2.1.4

地层结构stratigraphicstructure2.2.20

地上储罐abovegroundstoragetank2.2.12

地下储罐undergroundstoragetank2.2.11

地下水groundwater2.1.3

地下水埋深burieddepthofgroundwatertable2.2.25

地下水污染羽groundwaterplume2.2.24

电动分离electrokineticseparation2.5.19

毒性评估toxicityassessment2.4.19

堆肥composting2.5.41

对照采样点referencesamplingpoint2.3.15

多相萃取multiphaseextraction2.5.29



F

非饱和带unsaturatedzone2.2.32

非水相液体non-aqueousphaseliquid2.2.8

分层布点采样法stratifiedsampling2.3.14

焚烧incineration2.5.27

风险表征riskcharacterization2.4.24





16



G

高密度非水相液体densenon-aqueousphaseliquid

2.2.9

隔水层aquifuge2.2.30

工程控制engineeringcontrol2.5.11

固化/稳定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2.5.34

关键受体criticalreceptor2.4.9

关注污染物contaminantofconcern2.2.3



H

含水层aquifer2.2.29

化学修复chemicalremediation2.5.15

化学氧化-还原法chemicaloxidationandreduction

2.5.3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2.2.6





K

可接受风险水平acceptablerisklevel2.4.25

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reactivebarrier2.5.38

空气吹脱airstripping2.5.22

空气注入airsparging2.5.23



M

敏感受体sensitivereceptor2.4.8目标污染物targetcontaminant2.2.4



Q

潜水phreaticwater2.2.34

潜水层unconfinedaquiferlayer;phreaticstratum

2.2.28

潜在污染场地potentialcontaminatedsite2.2.1



R

热处理thermaltreatment2.5.21溶剂萃取solventextraction2.5.28



S

渗透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2.2.27

生物抽除bioslurping2.5.36

生物堆biopiling2.5.42

生物反应器bioreactor2.5.37

生物曝气biosparging2.5.24

生物通风bioventing2.5.35

生物修复biologicalremediation2.5.16

生物修复biologicalremediation2.5.16

室内空气indoorair2.1.6

室外空气outdoorair2.1.5

受体receptor2.4.7

水力梯度hydraulicgradient2.2.26

水文地质条件hydrogeologicalcondition2.2.23



17



T

填埋landfill2.5.26

透水层permeablebed2.2.31

土耕法landfarming2.5.40

土壤pHsoilpH2.2.14

土壤soil2.1.2

土壤含水量soilwatercontent2.2.18

土壤孔隙度soilporosity2.2.16

土壤淋洗soilflushing2.5.31

土壤密度soildensity2.2.15

土壤气相抽提soilvaporextraction2.5.20

土壤容重soilbulkdensity2.2.15

土壤筛选值soilscreeningvalue2.4.23

土壤水洗soilwashing2.5.30

土壤修复soilremediation2.5.2

土壤有机碳soilorganiccarbon2.2.17

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2.2.17

土壤质地soiltexture2.2.13



W

挖掘-处置/处理excavationanddisposal/treatment

2.5.17

危害商hazardquotient2.4.26

危害识别hazardidentification2.4.5

危害指数hazardindex2.4.27

污染场地contaminatedsite2.2.2

污染场地档案archiveofcontaminatedsite2.5.44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监测monitoringforinvestigation

ofcontaminatedsite2.3.7

污染场地回顾性评估监测monitoringfor

retrospectiveassessmentofcontaminatedsite

2.3.10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healthriskassessmentfor

contaminatedsite2.4.3

污染场地生态风险评估ecologicalriskassessment

forcontaminatedsite2.4.4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验收监测monitoringfor

engineeringacceptanceofcontaminatedsite2.3.9

污染场地治理修复监测monitoringforremediation

ofcontaminatedsite2.3.8

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contaminanttransportmodel

2.4.14

物理修复physicalremediation2.5.14



X

吸入单位风险inhalationunitrisk2.4.21

系统布点采样法systematicsampling2.3.11

系统随机布点采样法systematicrandomsampling

2.3.12

现场快速检测on-siteanalysis2.3.5

修复工程监理siteremediationsupervision2.5.8

修复技术remediationtechnology2.5.12

修复技术筛选screeningofremediationtechnologies

2.5.13

修复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forremediation

2.5.6

修复系统运行与维护operationsandmaintenanceof

remediationsystem2.5.7

循环井技术circulatingwell2.5.25



Y

亚表层土subsurfacesoil2.2.22

阳离子交换量cationexchangecapacity2.2.19

异位修复ex-situremediation2.5.4

优先管理场地prioritymanagementsite2.5.45

原位修复in-situremediation2.5.3



18



Z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2.5.43

制度控制institutionalcontrol2.5.10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ualityassuranceandquality

control2.3.16

致癌风险carcinogenicrisk2.4.1

致癌斜率因子cancerslopefactor2.4.20

专业布点采样法judgementalsampling2.3.13

自然衰减naturalattenuation2.5.39



献花(0)
+1
(本文系HUMIN90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