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HJ25_4-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2015-06-09 | 阅:  转:  |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5.4—2014

代替HJ/T25-1999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sitesoilremediation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4-02-19发布2014-07-01实施

环境保护部发布





I

目次

前言...............................................................................................................................................1

1适用范围...................................................................................................................................2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2

5选择修复模式...........................................................................................................................4

6筛选修复技术...........................................................................................................................4

7制定修复方案...........................................................................................................................5

8编制修复方案...........................................................................................................................6

附录A...............................................................................................................................................7





1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加强污染场地

环境监督管理,规范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与以下标准同属污染场地系列环境保护标准: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

自以上标准实施之日起,《工业企业土壤环境质量风险评价基准》(HJ/T25-1999)废

止。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

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2月1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2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的制定。地下水修复技术导则另行公布。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和致病性生物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HJ25.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25.3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场地site

某一地块范围内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地块内所有构筑物、设施和生物的总和。

3.2污染场地contaminatedsite

对潜在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估后,确认污染危害超过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可接受

风险水平的场地,又称污染地块。

3.3土壤修复soilremediation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固定、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场地土壤中的污染物,使

其含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3.4场地修复目标siteremediationgoal

由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的目标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受体不产生直接或潜在

危害,或不具有环境风险的污染修复终点。

3.5修复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forremediation

从技术、条件、成本效益等方面对可供选择的修复技术进行评估和论证,提出技术可

行、经济可行的修复方案。

3.6修复模式remediationstrategy

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的总体思路,包括原地修复、异地修复、异地处置、自然修复、污

染阻隔、居民防护和制度控制等,又称修复策略。



4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

4.1基本原则

4.1.1科学性原则

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考虑污染场地修复目标、土壤修复技术的处理效果、修复时间、

修复成本、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等因素,制定修复方案。

4.1.2可行性原则

制定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要合理可行,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污染场地的污

染性质、程度、范围以及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合理选择土壤修复技术,因地

制宜制定修复方案,使修复目标可达,修复工程切实可行。



3

4.1.3安全性原则

制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要确保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实施安全,防止对施工人员、周边

人群健康以及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和二次污染。

4.2工作程序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编制的工作程序如图1所示。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编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4.2.1选择修复模式

在分析前期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污染场地特征条件、目标

污染物、修复目标、修复范围和修复时间长短,选择确定污染场地修复总体思路。

4.2.2筛选修复技术

根据污染场地的具体情况,按照确定的修复模式,筛选实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开展必要

的实验室小试和现场中试,或对土壤修复技术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从适用条件、对本场地土

壤修复效果、成本和环境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选择

修复

模式

制定

修复

方案

结束

分析比较实用修复技术

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

确定修复技术

确定工艺参数制定技术路线估算修复工程量

修复方案比选

开始

制定环境管理计划

初步制定修复方案

编制修复方案

确认修复要求

筛选

修复

技术

选择修复模式

图1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编制程序

提出修复目标确认场地条件



4

4.2.3制定修复方案

根据确定的修复技术,制定土壤修复技术路线,确定土壤修复技术的工艺参数,估算污

染场地土壤修复的工程量,提出初步修复方案。从主要技术指标、修复工程费用以及二次污

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方案可行性比选,确定经济、实用和可行的修复方案。

5选择修复模式

5.1确认场地条件

5.1.1核实场地相关资料

审阅前期按照HJ25.1和HJ25.2完成的场地环境调查报告和按照HJ25.3完成的污染场

地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核实场地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重点核实前期场地信息

和资料是否能反映场地目前实际情况。

5.1.2现场考察场地状况

考察场地目前现状情况,特别关注与前期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时发生的重大变化,

以及周边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的变化情况。现场考察场地修复工程施工条件,特别关注场地用

电、用水、施工道路、安全保卫等情况,为修复方案的工程施工区布局提供基础信息。

5.1.3补充相关技术资料

通过核查场地已有资料和现场考察场地状况,如发现已有资料不能满足修复方案编制基

础信息要求,应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必要时应适当开展补充监测,甚至进行补充性场地环境

调查和风险评估,相关技术要求参考HJ25.1、HJ25.2和HJ25.3。

5.2提出修复目标

通过对前期获得的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必要的补充调查,确认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目标污染物、修复目标值和修复范围。

5.2.1确认目标污染物

确认前期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提出的土壤修复目标污染物,分析其与场地特征污染

物的关联性和与相关标准的符合程度。

5.2.2提出修复目标值

分析比较按照HJ25.3计算的土壤风险控制值和场地所在区域土壤中目标污染物的背景

含量和国家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限值,合理提出土壤目标污染物的修复目标值。

5.2.3确认修复范围

确认前期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提出的土壤修复范围是否清楚,包括四周边界和污染

土层深度分布,特别要关注污染土层异常分布情况,比如非连续性自上而下分布。依据土壤

目标污染物的修复目标值,分析和评估需要修复的土壤量。

5.3确认修复要求

与场地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确认对土壤修复的要求,如修复时间、预期经费投入等。

5.4选择修复模式

根据污染场地特征条件、修复目标和修复要求,选择确定污染场地修复总体思路。永久

性处理修复优先于处置,即显著地减少污染物数量、毒性和迁移性。鼓励采用绿色的、可持

续的和资源化修复。

6筛选修复技术

6.1分析比较实用修复技术

结合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土壤特性和选择的修复模式,从技术成熟度、适合的目标污染

物和土壤类型、修复的效果、时间和成本等方面分析比较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优缺点,重点

分析各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的实用性。可以采用列表描述修复技术原理、适用条件、主要技术

指标、经济指标和技术应用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采用权重打分的方法。通

过比较分析,提出1种或多种备选修复技术进行下一步可行性评估。

6.2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



5

6.2.1实验室小试

可以采用实验室小试进行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实验室小试应要采集污染场地的污

染土壤进行试验,针对试验修复技术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制定实验室试验方案。

6.2.2现场中试

如对土壤修复技术适用性不确定,应在污染场地开展现场中试,验证试验修复技术的实

际效果,同时考虑工程管理和二次污染防范等。中试试验应尽量兼顾到场地中不同区域、不

同污染浓度和不同土壤类型,获得土壤修复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参数。

6.2.3应用案例分析

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也可以采用相同或类似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进

行,必要时可现场考察和评估应用案例实际工程。

6.3确定修复技术

在分析比较土壤修复技术优缺点和开展技术可行性试验的基础上,从技术的成熟度、适

用条件、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效果、成本、时间和环境安全性等方面对各备选修复技术进

行综合比较,选择确定修复技术,以进行下一步的制定修复方案阶段。

7制定修复方案

7.1制定土壤修复技术路线

根据确定的场地修复模式和土壤修复技术,制定土壤修复技术路线,可以采用一种修复

技术制定,也可以采用多种修复技术进行优化组合集成。修复技术路线应反映污染场地修复

总体思路和修复方式、修复工艺流程和具体步骤,还应包括场地土壤修复过程中受污染水

体、气体和固体废物等的无害化处理处置等。

7.2确定土壤修复技术的工艺参数

土壤修复技术的工艺参数应通过实验室小试和/或现场中试获得。工艺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修复材料投加量或比例、设备影响半径、设备处理能力、处理需要时间、处理条件、能耗、

设备占地面积或作业区面积等。

7.3估算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工程量

根据技术路线,按照确定的单一修复技术或修复技术组合的方案,结合工艺流程和参

数,估算每个修复方案的修复工程量。根据修复方案的不同,修复工程量可能是调查和评估

阶段确定的土壤处理和处置所需工程量,也可能是方案涉及的工程量,还应考虑土壤修复过

程中受污染水体、气体和固体废物等的无害化处理处置的工程量。

7.4修复方案比选

从确定的单一修复技术及多种修复技术组合方案的主要技术指标、工程费用估算和二次

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比选,最后确定最佳修复方案。

7.4.1主要技术指标

结合场地土壤特征和修复目标,从符合法律法规、长期和短期效果、修复时间、成本和

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等方面,比较不同修复方案主要技术指标的合理性。

7.4.2修复工程费用

根据场地修复工程量,估算并比较不同修复方案所产生的修复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

接费用。直接费用主要包括修复工程主体设备、材料、工程实施等费用,间接费用包括修复

工程监测、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健康安全防护和二次污染防范措施等费用。

7.4.3二次污染防范措施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实施,应首先分析工程实施的环境影响,并应根据土壤修复工艺过

程和施工设备清洗等环节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和扬尘等环境影响,制定相关

的收集、处理和处置技术方案,提出二次污染防范措施。综合比较不同修复方案二次污染防

范措施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7.5制定环境管理计划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环境管理计划包括修复工程环境监测计划和环境应急安全计划。



6

7.5.1修复工程环境监测计划

修复工程环境监测计划包括修复工程环境监理、二次污染监控和修复工程验收中的环境

监测。应根据确定的最佳修复方案,结合场地污染特征和场地所处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制

定修复工程环境监测计划。相关技术要求按照HJ25.2执行。

7.5.2环境应急安全计划

为确保场地修复过程中施工人员与周边居民的安全,应制定周密的场地修复工程环境应

急安全计划,内容包括安全问题识别、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突发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必须

配备的安全防护装备和安全防护培训等。

8编制修复方案

8.1总体要求

修复方案要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出全部工作内容。报告中的文字应简洁和准确,并尽量采

用图、表和照片等形式描述各种关键技术信息,以利于施工方制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施

工方案。

8.2主要内容

修复方案应根据污染场地的环境特征和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特点选择附录A全部或部分

内容进行编制。



7



附录A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方案编制大纲





1总论

1.1任务由来

1.2编制依据

1.3编制内容

2场地问题识别

2.1所在区域概况

2.2场地基本信息

2.3场地环境特征

2.4场地污染特征

2.5土壤污染风险

3场地修复模式

3.1场地修复总体思路

3.2场地修复范围

3.3场地修复目标

4修复技术筛选

4.1土壤修复技术简述

4.2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

5修复方案设计

5.1修复技术路线

5.2修复技术工艺参数

5.3修复工程量估算

5.4修复工程费用估算

5.5修复方案比选

6环境管理计划

6.1修复工程监理

6.2二次污染防范

6.3工程验收监测

6.4环境应急方案

7修复工程设计

8成本效益分析

8.1修复费用

8.2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9结论

9.1可行性研究结论

9.2问题和建议





献花(0)
+1
(本文系HUMIN90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