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湖棹歌
清陸以誠撰
陸以諴,字和仲,清乾隆丁酉四十二年(1777)拔貢。與兄以謙齊名。官新昌縣訓導。著有《毛詩草木鳥魚本旨》十三卷、《和仲詩集》等。袁枚《隨園詩話》曾收錄其詩。以上見清光緒《嘉興縣志》。《嘉區文獻》稱其「博極群書,考據精確,著述亦甚宏富」。
潞河托跡,鴛水關心。思比翼之文禽,言歸未遂;學變歌於阿子,倚棹偏工。唱出巴渝調外,別將興寄南湖;響高鐵笛聲中,不獨情殷西子。此竹垞太史《鴛鴦湖湖棹歌》所由作也。蓋以名勝曾傳,土風可記,陸蒙老吟成八詠,猶剩樓台,張堯同賦就百篇,非關舟楫。因思扣舷而和,覺乙乙其若油,觸緒即成,難絲絲而就理。舟攜李亭邊,竊思學繡;家近聞琴橋畔,應遇知音。
陸以誠撰
百頃滮湖鏡面平,
棹歌欸乃唱新聲。
阿儂雙槳橋邊過,
夾岸春波照眼明。
注:滮湖:嘉興南湖原名。
二
鴛鴦湖畔鴛鴦棲,
鴛鴦夢醒鳥初啼。
儂船方過麗橋北,
郎馬已來水驛西。
三
容與回風一串歌,
紅衣翠蓋隱修蛾。
鏡香亭下蘭橈系,
為愛連房結子多。
四
長松瓔珞勢欹斜,
屏柏龍槐映淺沙。
游遍真如興未盡,
三間精舍記銜花。
五
湖別東西水共流,
堤邊花柳幾經秋。
宜煙宜雨宜晴處,
四面湖光百尺樓。
六
喜子網絲千縷存,
瓜花乞巧月黃昏。
阿誰繡出鴛鴦譜,
記取儂家學繡村。
七
新樣花船蠡殼窗,
鳳皇洲畔泛晴江。
攜家漢魏塘邊住,
門外溪流也作雙。
八
放鶴洲前買棹過,
家家養鴨水汀多。
漁村日落人爭渡,
兩岸惟聞阿子歌。
九
綠陰深處欲藏鴉,
麥浪初翻一徑斜。
三月兒童爭靧面,
里中新水漲桃花。
十
不遇篙工即罟師,
浮家遠近柳如絲。
亭邊且莫尋羞婦,
鄉里還須識語兒。
注:羞婦亭在嘉興縣北。
十一
韭溪橋畔扣鳴艚,
記得土風雅自操。
妝閣家家多跨水,
誰雲低處不容刀。
十二
青苗何事取民錢,
租埒六州滿載船。
大有頻征能記否,
高豐白雀集屯田。
十三
一城隔水遠聞雞,
月未斜時烏未啼。
踏月唱歌何處好,
阿儂家住月濠西。
十四
並蒂蓮開映碧池,
雙岐瑞吐麥秋時。
同莖三穗真堪獻,
誰賦嘉禾絕妙詞。
十五
銀魚細撒水精鹽,
燕子來時筍價廉。
上已西郊修禊事,
飛觴曾記韻同拈。
十六
紛紛紅雨滿江鄉,
處處黃鸝囀柳塘。
村北村南齊約伴,
曹王廟上去燒香。
十七
積雨唯聞溝水聲,
熟梅時節鵓鳩鳴。
酸心儂怕居梅里,
願得移家近子城。
注:梅里即梅會里,在嘉會、大彭二鄉間。梅裏:今郊區王店鎮。
十八
劉仙來往拂雲煙,
曾向隱真院里眠。
道貌難將塵筆寫,
市縑繪像恰留錢。
十九
桂楫蘭舟是處停,
平波只欠數峰青。
紅薇白苧斜陽外,
可識尚書會景亭。
注:紅薇涇,白苧橋俱在潘尚書園中。會景亭:南宋尚書潘師旦的園林,在今湖東北岸。
二十
菱買南湖四角纖,
瓜來東郭味還甜。
秋深一棹分湖去,
紫蟹黃花酒興添。
二十一
一徑垂楊映石牌,
荒煙蔓草沒苔階。
游人指點朱翁子,
寂寞孤塋甪里街。
二十二
曲曲城南一帶湖,
宣公遺宅久荒蕪。
當年放鶴曾名渚,
猶有鶴歸渚畔無。
注:三十世祖宣公舊宅在治南,有放鶴之所,名鶴渚。
二十三
堂產靈芝曜玉津,
宅惟三畝五湖濱。
若非孝德欽朝野,
那識歸途萬里人。
二十四
放棹東西麟瑞湖,
斜陽飛絮亂平蕪。
風波起處郎須避,
千畝蕩中浪勢粗。
注:東麟湖、西麟湖俱在麟瑞鄉,西麟湖俗名千畝蕩。東西麟湖即東西千畝蕩,均在今郊區棲真鄉。
二十五
塔影□嶒映碧潯,
龍潭澄澈不藏針。
郎心終似游龍變,
妾意長如潭水深。
二十六
雲環梳罷日當階,
綺閣深深翠幕排。
妾在履鞋橋畔住,
倚窗還繡合歡鞋。
村邊柳色遠微茫,
望見歸舟泊野塘。
摘得韭菜春酒熟,
鵝頭脛好應時嘗。
注:禾俗取非芽裹面,名鵝頭脛,又名應時春餅。應時春餅為明清時嘉興名產,見《古禾雜識》。
秦逕山深覆玉塵,
永安湖近棹舟頻。
郎惟湖畔尋高士,
儂喜山中訪美人。
落花流出滿城紅,
起鳳騰蛟一水通。
愛向鳳池坊裏住,
朝朝染翰鳳池中。
檇李花逢三月開,
林間拂拂暖風催。
阿儂種李也知嫁,
曾讀齊民要術來。
注:檇李檇字從林,有所搗,見《說文解字》。嫁李法,臘月中以杖微打岐間,正月中複打之,足予。見賈思勰《齊民要術》。
八月桃花滿路香,
桔槔警起睡鴛鴦。
古涇三百開成後,
願祝年豐比閘長。
年少熙春逐絮飄,
回頭娛老路非遙。
郎居城北熙春裏,
妾住城南娛老橋。
背上細腰鼓亂撾,
楊花唱出路三義。
何如莊外漁歌起,
極浦殘陽一角斜。
夜半郎歸醉如泥,
連咀不羨數根齏。
儂家風味由來美,
切莫聞名厭丑梨。
春日流鶯似弄丸,
徐熙宅畔雨初幹。
目紋未識觀音面,
須向靈光仔細看。
注:靈光寺即精嚴寺東晉尚書徐熙故宅,咸通間立。木紋觀音殿又目紋觀音,見嘉禾百詠。
烏夜村邊夕照黃,
花多野菜惹衣香。
扁舟寄奴城南去,
莫便場前憶鮑郎。
遁跡南屏林下眠,
高蹤原不受人憐。
風流九杞誰能續,
納券曾聞置鶴田。
巉嶢山色出林梢,
煉藥曾經住嶺坳。
不有譚仙詩句好,
靸鞋誰識海泉拋。
宋版書裝金粟箋,
書簽次第列窗前。
下簾靜坐閒居日,
一卷吾家正學編。
路盡山回游幾旬,
清江有記景彌新。
桐館塚畔去深處,
可訪當年殳道人。
舟過吳江不暫停,
迢迢秀水遠峰青。
何緣買得雙頭橘,
昨夜郎船返洞庭。
亭開柴闢戰場遙,
遺跡難收煙水描。
偶過御兒思往事,
箋疏端合讓韋昭。
張氏兩園接茂林,
如雲濃綠已成陰。
正宜載酒枇杷熟,
乳鴨池邊一樹金。
女郎年少舞腰纖,
匯畔胭脂和露粘。
最是鳳仙花色艷,
染來玉指透紅尖。
注:禾俗七夕女郎多取鳳仙花染指甲。
丁字簾前夕照回,
珍珠蘭朵未曾開。
買將抹麗釵頭插,
卻喜郎從乍浦來。
分得南湖水一彎,
澄林濮市綠回還。
它鄉名士爭來集,
如此樂應郊早還。
彩雲墓近散花場,
仁杏蕭疏帶雨涼。
枝葉原來同一本,
果生葉上也無妨。
梅腮小婦粉輕施,
獨向馬頭暗禱祠。
郎道頭蠶今歲好,
勸儂莫做二蠶絲。
天慶館前秋水平,
讀書堂外暮雲生。
輕舟挐至悲公島,
隔浦煙波起笛聲。
注:讀書堂在天慶館之右,即朱希真別墅,陸放翁詣之,笛聲自煙波間起,頃挐小舟至,同發其家。天慶館,元末已廢,明代在其地建城隍廟,今為嘉興市城區人民政府駐地。
八詠曾傳吐筆花,
披雲閣上夕陽斜。
吟成蒙老詩中景,
一簇樓台十萬家。
注:披雲閣在子城上。陸蒙老詩云:「雲煙斷外滄江闊,一簇樓台十萬家。」
澄海門東繞柳枝,
妝台春去日遲遲。
一舸已逐鴟展遠,
誰訪西施範蠡祠。
攜舟散浦遠山濃,
碧眼老僧竹外逢。
金粟山前金粟寺,
獨桑猶聽鼓冬冬。
注:散浦即澉浦,載酈道元《水經注》。金粟寺中有獨桑鼓,相傳孫吳時戰鼓。
海雲飄渺憶征人,
歲歲行蹤似泛蘋。
夾岸獲花迷雁蕩,
秋風又見雁來賓。
注:雁蕩在嘉興治西北,一名雁門,舊有海雲樓。雁蕩:古又名雁門蕩,現又名西雁蕩,在今郊區雙橋鄉、虹陽鄉境。明代蕩濱築有海雲樓。
斜陽返映淡紅衫,
極目泖湖片片帆。
只愛戲珠台上望,
明珠一顆九龍街。
注:戲珠台在當湖,湖流九派,似龍以珠故名。泖湖:東泖在平湖城東。
燒香二月接長堤,
運粟千艘三塔西。
相約明朝拜大士,
蓮花朵朵唱聲齊。
石門斜向玉灣開,
攜棹南亭晚未回。
儂喜莊前問柳去,
郎從巷裏探花來。
漏澤寺前列肆廛,
西河環繞木行邊。
隔溪擺渡喚來急,
撐出林間鴨嘴船。
注:西河在嘉興東門外,俗稱沈家木行頭,渡口多擺渡船。
無金休向浪中淘,
溪畔時抽潔水槔。
歲歲稻鄉逢稻熟,
三朝寒露怕風高。
閘上杉青日半銜,
一時歸鳥物同鷂。
船歸亭下帆須落,
好待風來始駕帆。
一樓雪月照前汀,
壘石成園竹樹青。
好景爭傳七十二,
看花須上愛山亭。
鎮接西塘記舊林,
福源宮靜閉門深。
勸郎莫坐憂歡石,
恐爾憂歡別有心。
注:憂歡石在西塘福源宮前,永樂間夏忠宣元吉巡視水利,民思之。立石。沈堪詩:波痕移上下,心事別憂歡。西塘:嘉善西塘鎮。
杏壇坊外路迢遙,
泮水分流又幾條。
聞說興賢曾有館,
願郎早渡採芹橋。
鎮接西塘記舊林,
福源宮靜閉門深。
勸郎莫坐憂歡石,
恐再憂歡別有心。
魁星亭子建中央,
別墅西郊對遠塘。
莫道秀才莊裡好,
游人爭說狀元坊。
白龍母塚白雲齊,
每歲白龍到海西。
怪底石留人馬跡,
曾傳隱馬不聞嘶。
浮峰高閣不勝秋,
還憶當年偕隱流。
更有胥山樵子好,
焚香讀易藕花樓。
仰天塢下水灣灣,
屈指歸期海外山。
化石至今心不化,
依然獨立望夫還。
注:望夫石在永安湖仰天塢之右。
穀巷家住文水頭,
出乘滄江虹月舟。
恰懷小隱桐村好,
疑舫齋中載酒游。
山半靈湫雲霧開,
層層景色列山隈。
試看煙景平林接,
何處歸帆天際來。
百尺梧桐連白雲,
花開鳳鳴市中聞。
同情只有橋邊水,
幾處同流總不分。
注:鳳鳴市、同情橋俱在桐鄉。
東皋園內開木樨,
東皋園中養木雞。
閒吟長嘯一無事,
但看落花聽烏啼。
南風五兩海天晴,
石首魚乘潮水生。
不及馬嗥魚作臘,
移居今在馬嗥城。
坊名百福福何深,
圩號千金金易沉。
妾欲為郎祈百福,
郎須為妾惜千金。
濮紬光滑勝吳綿,
花似嘉綾巧並傳。
小女湖邊來濯錦,
鴛鴦對對水中眠。
注:嘉綾古代嘉興產綾聞名。
一曲桂花裏外塘,
秋風到處正飛香。
傳家恰喜同清白,
半畝池環千葉香。
青墩三友聚成亭,
浦上芙蓉歲幾經。
可記三高祠在否,
臨川曾亦志烏青。
白莧紫茄盈擔中,
五更販客聚城東。
鋤家灘上夜深市,
隔岸星星燈火紅。
注:鋤家灘上府治東北,四時菜果多往販焉。
亭開列岫傍湖居,
映水瀠洄畫不如。
為問當年丁郟史,
何由池畔得金魚。
不分城北與城南,
竹所荔軒景素諳。
最愛百花莊裡去,
花開帶露碧(lan)毿。
攜棹已過望虎墩,
殳山山北掩柴門。
來青高躅誰堪繼,
儂亦平原舊子孫。
大小橫山古樹疏,
人家茅舍稱幽居。
何年顧況台邊住,
蘭若雙峰好讀書。
松樹點頭記舊蹤,
問松橋畔幾曾封。
輕舠泛入新塍路,
夾道參差百丈松。
登臨懷古重徘徊,
不上山椒即水隈。
林畔移家多貯柿,
湖邊鼓棹遠尋梅。
溪流曲折入幽蹊,
甓灶塘前路欲迷。
儂愛菖蒲涇裡住,
郎歸應亦辨東西。
一山遙對小西湖,
出沒海中若有無。
漫說畫山須五日,
可能依樣畫葫蘆。
注:永安湖一名小西湖。葫蘆葦山在澉浦東海中。
壑舞飢蛟雲氣圍,
蒼然獨立滿苔衣。
風雷但看崇朝合,
依舊雙峰挾雨歸。
一杯繚繞水汾沄,
傳是梅花和尚墳。
猶有橡林舊隱在,
蕭蕭古橡映殘曛。
魚樂國前一棹通,
樓開凝碧對春風。
夜來浮玉亭邊宿,
水上鐘聲渡遠空。
注:魚樂國在煙雨樓前。凝碧,浮玉二亭及水上鐘聲,俱見龔勉十二景詩序。
雪艇橫流映水磯,
鐵松深處掩雙扉。
懷家風味春來美,
一碧相湖產蜆肥。
注:鐵松,齋名。
網得河豚味最鮮,
家臨流水小橋偏。
搖來恰比梭尤疾,
兩櫓春江販筍船。
遐想經營伐越初,
練兵曾向練塘儲。
當年試劍石猶在,
荷鍤亭邊吊子胥。
注:練塘相傳子胥伐越,吳王練兵之所。胥山有試劍石,荷鍤亭。練塘:即練浦塘,在嘉興東南海鹽與郊區界境,水流纖曲,傳伍子胥在此練水軍。
艤舟曾在魏塘灣,
廢罍成岡樵牧還,
酒務當時非一處,
城中城外兩瓶山。
注:兩瓶山,一在府治後,見李日華《紫桃軒雜綴》;一在魏塘市南,見弘治志。魏塘:河流名,即自嘉興城區東柵通往嘉善的河塘;嘉善縣城因名魏塘鎮。
築室傳經泖水前,
柘湖世澤幾經年。
著書堂上懷先德,
猶記三魚塞漏船。
第五橋邊舟可乘,
一堤楊柳挂閒罾。
張家舊業城南曲,
十丈花開看古藤。
舊時月色逐波流,
東郭花開看未休。
正是江南春雨後,
紅霞一抹杏花樓。
聞琴橋畔酒樓開,
沽得鮮魚潑綠醅。
千古知音東海上,
高山流水伯牙台。
注:伯牙台在海鹽東、城外聞琴橋畔。
自愧效顰漫爾為,
言來無當已如卮。
只緣生長禾興地,
倚棹高歌任聽之。
韻事朱譚寄兩湖,
扁舟儂亦興非孤。
曾經百詠流傳後,
漫數嘉禾八景圖。
注:張堯同有《嘉禾百詠》,吳仲圭有《嘉禾八景圖》。兩湖:指嘉興鴛鴦湖及陝北榆林鴛鴦湖。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