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民俗民风掌故第一节中国人的姓氏由来姓,是人们创造出来的,都有一定的渊源典故。在我国,姓的 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最初往往是母系氏族崇拜的图腾物名称,代表氏族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具有共同血缘关 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发展至今,我国已有姓氏11900多个,其中,单姓5300多个,复姓4300多个。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中国姓氏在地区上分布不均衡,每个省都有比其他省特殊的高比率姓氏人口,如广东的梁、罗、赖,山东的孔 ,江苏的徐、朱,广西的黄、韦等。一、中国姓的形成原因1、用族号作姓——如秦始皇嬴政,嬴就是他祖先的族号2、 受封的国名、地名作姓3、用居住的地名作姓4、用官名作姓5、以从事技艺为姓——如弓、巫、陶 6、以部族命名7、以母系姓为姓氏——如姬、姜、姚等8、以图腾为姓氏9、以谥号为姓——文、胡、惠 、康等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 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 可磨灭的历史印迹。“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 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当时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所以 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二、常见姓氏起源1、李,发祥于秦陇西郡,源于古姓理。2、王, 发祥于秦太原郡,源于古姓姬。3、张,发祥于秦清河郡。4、林,发祥于汉西河郡。三、其他国家姓氏文化美欧 名字+教名+姓氏。俄罗斯:名字+父名+姓氏。西班牙拉丁美:名+父姓+母姓三部分葡萄牙巴西:名+母姓+父姓阿拉伯:四部分 ,本人名+父亲名+祖父名+家族姓氏印尼缅甸人们只有名字而无姓氏,缅甸人名前常加吴。日朝韩称呼全称,日本可直呼姓氏,韩朝不可直呼 名字,否则为失礼。泰国直呼其名,越南可称姓名中最末一字。第二节中国节庆习俗一、中国传统节日1、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汉族和其他许多民族的共同节日。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芽状态,唐代发生裂变,从祈 报迷信禳祸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性礼仪性节日,到明清礼仪性、应酬性更加增强。年画(newyearpai nting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主要 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锦竹和山东潍坊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 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2、清明节清明节也称 聪明节、踏青节,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左右,是踏青、春游、扫墓的日子。起源于晋国的介子推。3、端午节农 历五月初五是民间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挂葫芦、系五彩线。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大多数说法都是说要纪念屈原。4、中秋 节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五,这是一个收获的节日,葡萄、石榴等水果正好上市,农村的秋收也已经结束,人们就选 定八月十五这一天合家欢聚,共同赏月,吃月饼,品尝丰收果实。5、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人们在这一天 登高、赏菊、吃糕,取步步高升之意。二、中国少数民族的特殊节庆1、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久负盛 名,一般在清明后七天左右。泼水节一般持续三到四天,泼水是节日的主要内容和活动。2、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人们手中举着小火把在田间地头奔跑,驱逐虫害和邪恶,青年男女竖起琴,跳起舞,一直到天明。在火把节上 还表演摔跤、拔河等项目。3、花儿会花儿会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春播后 秋收前进行,花儿又称少年,取其美妙的意思。花儿会期间还有集会、戏曲、电影、皮影等表演项目。4、蒙古族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音译,意为"娱乐、游戏",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2004年10月17日,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河南淮阳数字姓氏及其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