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走出糖尿病防治误区
2015-06-20 | 阅:  转:  |  分享 
  
走出糖尿病防治误区



本报记者檀亚楠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防治的科学知识,早日走出防治误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6月16日,由石家庄糖尿病医院举办的“糖尿病健康大讲堂”公益活动在石家庄市人民会堂启动。石家庄糖尿病医院院长王钢柱针对糖尿病诊治中在预防、诊断、治疗、饮食、运动、情志与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六大误区,为近千名病友进行了精彩演讲。



早期发现糖尿病——查餐后1小时血糖和胰岛素受体结合率

????

血糖升高的规律是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空腹血糖。糖尿病人在早期,空腹血糖可以是正常的。一旦发现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值(>6.1mmol/L),甚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7.0mmol/L)说明这个人得糖尿病已有一年以上的时间了。糖尿病易患人群要想早期发现糖尿病,医生建议一定要查餐后血糖(尤其是餐后1小时血糖)和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切实做到未病先防。

?

判断病情稳定的金指标——不可忽视的餐后3小时血糖

?????

糖尿病人病情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3小时血糖与空腹血糖的差值,在正常情况下,这个差值不会超过3mmol/L,如果控制在3个mmol/L以内,病人不会有任何不适的症状。

????临床上常常看到空腹血糖虽然正常了,仍然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就是因为3小时血糖不正常,而且波动幅度大,这也是判定糖尿病病情是否稳定的金指标。3小时血糖高的时候也会拉动空腹血糖的升高,而3小时血糖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炎症、感冒、天气过冷过热、生气、兴奋都能使3小时血糖升高。

?

导致糖尿病难治的关键因素——诊断不明、不系统

????

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即可怀疑患有糖尿病,但是,如果单纯把血糖的测定作为诊断糖尿病就会进入诊断的误区,而目前绝大多数的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存在这个误区里。

????首先要鉴别可以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如甲亢、慢性肝病等,判定糖尿病的依据是胰岛功能是否受损。临床医生除做血糖检查外,还必须要给糖尿病人做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兴奋试验、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测定。还要有针对性地给患者检查是否有早期并发症。



胰岛功能损害造成糖尿病人营养不良,最终导致糖尿病并发症

?????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要点是在保障病人营养的情况下,有效减少血糖的波动。轻度糖尿病患者胰岛的损伤其实只有10-20%,80%的胰岛是正常的,这些健康的胰岛要想发挥作用必须给予他足够的营养,必须要摄取一定的糖分,才能刺激胰岛的正常工作。如果一见血糖高就用降糖药,或控制饮食,正常的胰岛细胞就不能发挥作用,功能就会下降,同时人的脏器也得不到充分的营养,病情就会向中度、重度发展。



自我监测糖尿病病情程度标准

????

介绍一个简单自测胰岛功能的方法:轻度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肥胖,体重基本不变,胰岛功能损伤的并不严重;如果你的体重下降了5公斤,体形表现在腹部肥胖,而四肢变瘦,这时候你的胰岛功能就损失了1/3;如果你的体重下降了10公斤,体形又表现在全身瘦的话,证明你的胰岛功能损坏了2/3。临床上发现,胰岛功能损伤得越严重,并发症就越重,再加上患者营养跟不上,就会出现视物模糊、头晕,以及足部麻、凉、疼甚至出现溃烂等各种并发症。



科学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病情程度分类治疗

????

科学治疗糖尿病应该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向。

????轻度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重在调整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中度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恢复胰岛功能,提高胰岛素受体结合率。重度糖尿病患者,治疗重点在于维护剩余的1/3胰岛功能,使其不再进一步被破坏,停止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在口服改善和修复胰岛功能的纯中药的基础上,降糖西药要适量应用,同时补充营养。对于危重患者,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并发心梗、糖尿病坏疽(烂脚)、肾功能减退等必须住院治疗,对急症患者进行紧急抢救。















数字报>第2015年06月19期>走出糖尿病防治误区

返回本期











(姜太公下载收藏,并订正文字和标点、规范版面,

图片为姜太公所加,仅供参考。)

























3









献花(0)
+1
(本文系杨华图书馆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