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散文----南京的雨
2015-06-21 | 阅:  转:  |  分享 
  
南京的雨因为水是命脉,而雨是水的母亲。所以,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必然有雨,这几乎千篇一律。差别的只是雨量的充沛与否。而从雨量的多少,雨落
的缓急,雨势的轻重,雨下的季节地域区分,也间接地烘托出城市的风格与地域特征的差异。南京的雨如同南京的历史与人文,水是灵性的根本,
不仅仅是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也因为水的流动是灵性特征最佳的表达。南京不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不仅仅因为有一条长江,也因为南京的雨。南
京的雨不分季节,写着一个共同的特征:连绵。“南京连绵的霪雨霏霏足以让一个王朝为之郁闷。”的确如此。在前工业时代,水泥混凝土还是天方
夜谈,柏油沥青的应用也缥缈无影。当雨不期而遇时,青砖和条石垒成的小路总也逃脱不了泥泞的指责。大地母亲给了最富饶的黏土的同时,泥泞也
捆绑迩来。这在今天的农村依然清晰,而在现代化城市出现之前,它铺天盖地。越适合农耕的地方越发达,而越发达的地方也越泥泞。这是封建时代
和落后地区的通则。当时,在雨水来临时,即便是金陵城里最富庶的类似宁国府、荣国府的大观园,也改变不了四处畅游的不便。历史在工业化推
动下,迎来了貌似的进步。现代化的两大功绩,一是将从事农耕的人口所占的比率逐步下降,二是将人们快捷的交通逐渐变得风雨无阻。于是,城市
化一个重要表象,就是晴通雨阻的地盘越来越大。这也给南京的城市风格带来了一种新的诠释。当城里人记不起下雨后在烂泥中的跋涉,不再担心
雨后乱沾的泥浆,忘却过往的不便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人们渐渐把对雨阻碍交往的指责转变为恼于对心情的窒息。于是,雨会连绵不绝的下成为很
多人在饱受南京恩泽的同时诅骂南京的一条重要罪状。这实在有点片面。如果没有南京的雨,今日南京一切都会大打折扣。而且,南京的雨及南京雨
落的雍容正在成为南京华贵个性的重要组成。在衣不蔽体的时代,裹得严严实实是富裕;而在充分富裕的时代,近似衣不蔽体,让隐私处或明或现
却成了时尚。不洞悉时代喜好的变化实在会弄出笑话。在防晒霜日益先进后,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劳作换成暴晒日光下沐浴的休闲,成为一种奢侈。同
样,在遮雨不再是问题后,有选择的浪迹于雨中便是无穷尽的浪漫。在阳光下赤裸裸无所顾及的仰躺是一种潇洒。那太不适合南京。那需要类似夏
威夷的海滩。而南京可遮天蔽日的城市绿化已让空旷太过于娇揉。南京是一个浪漫的城市,而这源于南京的雨。浪漫一是要求节奏和谐,二是要求自
由散漫。像无风条件下广阔的水自生的浪花轻轻地没有奢望地拍打岸边。那么自然,尽管并不壮观却很神怡。急功近利要不得,就象雨。雨下得急
了,就会泛滥,于是,南京最恼人的事情中一定包括雨的瓢泼。虽不经常这样,但一旦如此,不仅要跋水涉沟,而且还会有生命危险。恼人的是雨,
诱人的也离不开雨。十里秦淮最令封建时代文人骚客神往的莫过于,在轻雨飘飘的时节中,功成名就的士绅,走出贡院,路过夫子庙,直奔文德桥下
的码头,钻进画舫,拥着心仪的美人,随波荡漾,吟诗作对。前工业时代,雨带来得不仅仅是心情的烦闷,还有很现实的不便。而在现在,在南北
都可能缺水的危机下,除了短期过犹不及的暴风骤雨,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天然的恩赐。而南京在这方面得天独厚。窗外的雨还在滴答滴答的下着,我的神志却已经飞出,在雨中尽情地欢畅。
献花(0)
+1
(本文系钰昕201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