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政策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秦惠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中国老百姓 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教育问题难解决,教育部长不好当人民群众不满意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努力方向教育问题高度受关注, 不仅在中国钟道然的书《我不原谅》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四方面的概括和一个基本政策讨论一、中国教育发展主要成就 、经验和问题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和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三、“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取向四、需要把握和处理好的几方 面关系五、讨论:国家为什么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第一,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经验和问题1.1中国 30年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1.1.1建立覆盖城乡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1.1.2形成了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1. 1.3教育的发展水平整体提升1.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1.1.5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新中 国60多年教育:历经风雨-跨越发展单位:万人年份1949198020002012高等教育在校生11.72 271.93939.853325高中阶段在校生43.881720.612447.14595.3初中阶段在校生83 .184854.316275.064826.1初等教育在校生3765.916273.113494.139860.2 幼儿园在园儿童--1150.82244.183685.8各级各类教育总计3904.6824270.7525400 .3226292.4占当年总人口比例8.7%24.6%20.1%19.4%201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 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出生率为12.10‰。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占总人口 比重为52.6%。2011年数据(%)大中小学综合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国算术平均7510588703 61北美和西欧9610310699772中东欧87100958368拉美和加勒比海8311 210177423中亚811009710224中国~781041008426.9东亚和太平洋 75111907030阿拉伯国家66998852234西南亚63110764718撒哈拉 以南非洲4810149328全球“马拉松”:大中小学毛入学率比较(1)高水平组>90%(2)中上水平 组80~89%(3)中下水平组60~79%(4)低水平组<60%202020002010毛入学率=不分年龄 在校(注册)学生÷某一组年龄段人口(×%)1.2中国30多年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经验1.2.1科教兴国的方针和教育 优先发展战略1.2.2落实“方针”和“战略”的政策框架1.2.3制度安排和具体政策措施逐步健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深 化1.2.4增加政府的教育投入,提高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1.2.5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教育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1.3当前教育领域呈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3.1发展失衡问题比较严重,资源配置和布 局结构不尽合理1.3.2供求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导致优质服务严重短缺,上学远、上学难1.3.3发展质量效益依然偏低,教 育投入使用效率有待提高1.3.4法制框架和政策体系尚不健全,缺乏配套衔接和协同推进1.3.5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相对 落后第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和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2.1社会环境变化呈现新特征2.1.1经济结构转型进入攻坚阶段,产业 结构、需求结构、要素结构加快调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日益强化,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增强内生动力、提高创新能 力的要求更加迫切。2.1.2城乡转化的压力增强。2.1.3社会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性转变。2.1.4公民意识觉 醒,权利意识增强,社会结构变动趋向多元,人口流动性持续扩大,社会组织形态、社会利益格局也在发生变化。2.1.5人口结构变化, 老龄化速度加快,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速度加快,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趋缓,人口红利正在减弱和消失。2.2经济社会对教育发 展的新要求2.2.1要适应国际竞争新形势的需要;2.2.2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2.3满足人民群众新期 盼的需要;2.2.4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第三,“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取向3.1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导思 想和工作方针《纲要》规定的指导思想《纲要》规定的工作方针以学生为中心——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为 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理念的公平正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提高教育质量——从学前教育、义务教 育、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提高质量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什么是“好学”,存在争议3.2“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 务3.2.1学前教育3.2.2义务教育(均衡化、择校、满意度、农村中小学布局问题:为了推动新的社区发展和城市化,中小学 布局被绑架)3.2.3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权益(从义务教育到上高中、上大学,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冲突与平衡)3.2.4关于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目前的政策是基于资源约束还是有内在结构要求:如果人人都能上高中、上大学,中等职业教育还要不要办?)3.2.5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3.2.6发展民办教育第四,需要把握和处理好的几方面关系4.1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与提供多元选择的关系 4.2运用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关系4.3兼顾公平与效率4.4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4.5处理好当 前与长远的关系讨论:国家为什么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1、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并不总是呈正相关关系: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必然伴随资源配置的均衡和教育公平的改善2、中国基 础教育的非均衡状况: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教育学校和巨大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学校差异3、长期的重点学校政策的巨大惯性和路径依赖依然存在4、人们对公平的认识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公平要求5、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平等依然纠结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