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谈质疑问难
2015-07-01 | 阅:  转:  |  分享 
  
浅谈质疑问难

柳河县实验小学武宝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质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更谈不上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还能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诱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课题类型,教师鼓励学生看课题并提出问题。由于传统的课堂制约,学生不敢提问,这时教师可采用激励性语言,如:“你想知道哪些问题?”“你想知道的问题越多,你就越是爱学习的学生”等等,这样的语言就容易打破学生课堂提问时的窘迫心里。

引导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有价值的问题

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预习,学生预习时划出自己在预习中不解的疑点。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提出问题,学生可以从字、词、句、段中提问,也可以从语法、插图、标点、结构、写作方法、作者、文章体裁等方面提问。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务必区别对待,不能截然肯定或否定,须爱护其积极的一面,同时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明白哪些是有效提问,哪些是无价值问题,避免人云亦云或主次不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鼓励学生挑战教材,推陈出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部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组织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位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如在学习《她是我的朋友》时,我认为阮恒不够坚强勇敢,不然,为什么他在抽血过程中由啜泣到呜咽乃至最后的哭泣呢?学生对于自己的观点、见解也要加深思索,在同桌小组间争辩、讨论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才能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又比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花谢以后”中“谢”是“凋谢”的意思。突然,一男生站起来说:“谢”不是“凋谢”的意思,而是“枯萎”的意思,我奶奶种了一颗葫芦,结出的葫芦上有花,并非凋谢。”当时我尴尬极了,时值秋季,第二天他竟带来一个葫芦,果然和他说的一样,我对这个男生的反驳没有批评,反而进行了表扬。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敢于挑战教材。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学生提出“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应改成“升”,可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确提高了很多。

诚然,在学生质疑问难中,也曾出现过我不懂、我不会的问题,我都会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暂时也没有答案,放学后我们各自回家寻找答案,明天我们一起交流。”这样坦诚地回答,学生也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

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提高了,都能主动求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还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构建了和谐宽松的的教学环境,也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献花(0)
+1
(本文系雨后晴荷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