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治疗面瘫的近况
2015-07-05 | 阅:  转:  |  分享 
  
机的整体。护理工作只有计划不去实施,等于没有计

划;只实施不去检查,难以知道干的好坏;只检查而不

去总结,工作水平无法提高。如果在检查执行阶段抓

得不紧,贯彻不力或重视不够,护理质量则难以提高。

针对节假日护理管理工作较薄弱这一特点,落实三级

护理质量查房制度,督促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检查护理

工作质量,发现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有力地保证

护理质量管理沿着PDCA循环轨迹运行。

3.3挖掘护理管理者潜力,确保护理管理效能。我院

制定各级管理人员节假日查房制度后,各科护士长围

绕医院护理质量标准,结合科室护理人员结构及专科

工作特点,充分发挥本科室护理骨干作用,共同制定节

假日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如在护理人员排班上实行以

老带新;在护理措施落实上实行双人签名,即每落实一

项护理措施由执行者和患者共同签名;在伤病员外出

管理上落实逐级请示并行登记制度。护理部设计的护

理工作质量问题反馈卡,及时准确地反映护理工作存

在的问题,为科室提供质量信息,进一步保障护理管理

效能。

3.4规范了护士行为,维护了患者的利益。在护理工

作制度、目标确定之后,质量控制是实现总体目标的关



[l]

。节假日护理查房使护理三级质量控制系统层层

把关、环环相控得以落实,促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

工作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按时完成各种治

疗,进一步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培养护士“慎独”精神,

直接维护了患者的根本利益,几年来,我院患者对护理

服务满意率达94%以上。

3.5增强科室间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节假日护

理质量综合考评结果直接与科室质量效益挂钩,决定

了科室间的质量竞争,激励着各级护理人员都按质量

标准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制度,极大地调动了护理

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增强了护

士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各护理单元间相互取长

补短,达到共同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l]丁亚文,孙玉娥,张蕊.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提高护理水平

[J].中国医院管理,2000,(l2):

!!!!!!!

!!!!!!!

"

""

"

45.

文献综述

文章编号:1006—6233(2002)12—1143—03

中医治疗面瘫的近况

高桂锋

(天津市宝坻区医院,天津宝坻301800)

面瘫是指周围性面瘫,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

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将其近年诊疗情况

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王惠国

[l]

认为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面部络脉气血空

虚,易为风寒、风热之邪侵袭,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

和,经筋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王舒

[2]

等认为本病属

经筋病候,面部是手足三阳经筋特别是阳明经筋散布

结聚之处,经筋循行表浅,易感外邪,本病是因人体正

气不足,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经气失于正常布散

气血痹阻,经筋失养,筋肉纵缓不收而发。李廷辉

[3]



为面瘫属于邪侵表浅经络。王扶盛

[4]

认为多由素体虚

弱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受损,运化失权,气血生化乏

源,气衰血少,营卫不调脉络空虚,加之起居不慎,风寒

风湿乘虚而入。何智芳

[5]

认为多属正气不足,脉络空

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面部阳明

经筋失于濡养而致肌肉纵缓不收。宋志娥

[6]

认为本病

多由于气血不足,风寒之邪侵入面部络脉经气阻滞,经

脉失于濡养,导致筋肉纵横不收而发病。徐秀梅

[8]



为以祖国医学之说,该病为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

不固,风邪侵犯面部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营卫失调,

经脉失于濡养,驰缓不收而发病。

2治疗时机

王扶盛

[4]

认为本病的痊愈与病程及病情轻重有明

确的关系,即病程愈短、病情愈轻,疗效愈好,痊愈率愈

高,反之则疗效愈差,痊愈率愈低。固对本病,应在早

期病情轻浅时予以有效治疗。方美善

[7]

等在临床上,

面神经麻痹分为3个时期,发病l~7d为急性期,发病

8~l5d为静止期,发病l5d以上为恢复期。传统理论

认为: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禁用针刺疗法其原因是在

·34ll·

这一时期,针刺会加重面神经损伤。

然而笔者经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

痹针刺最佳时期是急性期。李廷辉

[3]

认为患者治疗越

早效果越好,因人体正气虚,邪气始于表,抓住时机治

疗,可防止病邪进一步深入,对治疗效果起到关键作

用。徐秀梅

[8]

认为在治疗上病情与疗效成正比,病程

短疗效好,病情长而疗效慢。赵春峰

[9]

等体会治疗面

瘫,早期比晚期效果好。此病应及早治疗,以半月或1

月内就诊较为理想。黄列英

[10]

等认为以治疗时机来

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面瘫的关键。吴世



[11]

体会本病应及早诊治,若诊疗得当,病程越短,疗

效越佳。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会使病情加重,甚则留

下“口歪眼斜”等后遗症。

!疗效标准

王惠国

[1]

、方美善

[7]

等认为:痊愈:主观感觉面部

表情正常,眼睑闭合,鼓腮正常,双侧额纹、鼻唇沟对

称。显效:主观无明显不适感,外观正常,面部只有在

表情动作时才有轻度不对称。好转:主观感觉好转,眼

睑能闭合,遗留口角歪斜,但较治疗前改善。无效:感

觉、症状、体征无改变。

"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

".#单纯针刺治疗

张立夫

[12]

以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根据面

瘫主发部位采用不同透穴:额纹消失者阳白透鱼腰;眼

睑不能闭合者,迎香透四白,攒竹透鱼腰,丝竹空透太

阳,口角歪斜,存食、漏气、漏水者颊车透地仓,人中透

地仓、承浆透地仓;配用穴:风池、合谷、足三里。穴位

常规消毒,对准穴位快速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

侯留针15~20min不等。本组0例,痊愈25例,占41.

7%显效27例,占45%,好转8例,占13.3%,总有效率

100%。沈为民

[13]

治疗患者病程均在1月以内,取穴:

患侧攒竹、太阳、四白、地仓、颊车、人中、承浆、牵正、风

池、健侧合谷,耳后疼痛加风穴。方法为先作穴位常

规消毒,再用毫针迅速刺入皮下后紧按直刺进针约0.

5~0.8寸,不提插,不捻转,留针30min,隔日针刺1

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d后,进行第2疗程,共

治疗2个疗程。本组128例,痊愈106例占82.82%,

显效17例占13.28%无效5例占3.9%本组治疗次数

最少者5次痊愈,大部分10次左右即可痊愈。陆晓



[14]

治疗50例,病程1d至3年。方法:主穴:地仓、颊

车、阳白、下关、风、风池。

配穴:大椎、攒竹、迎香、水沟、承浆、廉泉取穴以患

侧为主,合谷取健侧或双侧。操作:穴位及针具常规消

毒后进针。合谷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风池、风二穴

以1.5~2寸毫针30度斜刺,施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

20~30min其它面部诸穴采用平次或透刺,如地仓透颊

车等。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

2d,连续治疗3个疗程。50例中,痊愈12例,占24%;

显效16例,占32%;有效18例占36%;无效4例,占

8%,总有效率92%。起效时间最短为5d,一般10d左

右均改善。

".$针药合用治疗

赵春峰

[9]

等采用针刺:风池、地仓、颊车、四白、阳

白、合谷、百会、足三里。方药:荆芥、防风、细辛、羌活、

白芷、白附子,僵蚕全蝎、当归、川芎、茯苓、黄芪。上方

与针刺面部相结合治疗,服上方六剂,针刺10d,2例诸

症痊愈。

".!针刺与它法结合治疗

王惠国

[1]

采用针刺加闪罐治疗87例。针刺取合

谷、太冲、风池、足三里、曲池为每次必取之穴,余穴据

局部症状取之,方法为得气后,足三里、曲池行补法,风

池行泻法,太冲、合谷平补平泻。局部穴位发病5d内

(初期)浅刺、平刺,15d以上(后期)多透刺,两期之间

常规刺法。留针20min,针后再患侧面部闪罐至皮肤

潮红为止。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

疗效。痊愈51例占58.6%,显效24例占27.6%,好转

12例占13.8%,无效0例。李廷辉

[3]

灸健侧针患侧治

疗136例,方法为点燃艾条在健侧阳白、颧、地仓、

风穴位上进行艾灸,穴位微红为度,每次20min。针刺

主穴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牵正透下关、迎香透颧

,双侧合谷穴。辅穴:太阳、承浆、四白、风池,风

穴,每次主穴4个,辅穴2个采用浅刺法,不捻转。然

后在每个穴位上进行艾灸,穴位微红为度,注意不要烫

伤皮肤。以上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10次为1

疗程治疗1~3疗程统计疗效。发病时间最短1d,最

长20d,以1周内就诊患者最多。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者134例;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但示齿稍不对称者2

例。有效率100%。

"."特种针法治疗

李云燕

[15]

治疗100例,方法:急性期(发病14d

内)采用电针配合五官超短波治疗。恢复期(发病14d

后)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方法电针选穴为太阳、颊

车、牵正、迎香、地仓、阳白、太阳、合谷均患侧;选用1

寸30号毫针浅刺,平补平泻,得气后加青岛华声仪器

厂生产的G6805—1治疗仪,选用断续波,强度以病人

耐受为度;每日一次。五官超短波采用汕头设备厂生

产的DL-G

!

型机。穴位注射选用提高肌力药加兰

他敏1mg加维生素B

12

250ml各1支穴位注患侧地仓

穴、颊车穴与患者太阳穴牵正穴交替,隔日1次。100

例患者病程在1d至4个月。以上治疗10d为1疗程,

疗程后休息5d再行第2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

疗效。100例经治疗后,痊愈95例,显效4例无效1

·4411·

例。无效1例为他病所致。100例患者最少时间为

2d。万志杰

[16]

治疗50例,取穴:主穴:阳白透鱼腰、颊

车透地仓、四白透迎香,合谷。配穴:偏头痛配头维,太

阳;流泪者配睛明;乳突痛风;鼻唇沟歪者配人中,颏

唇沟歪者配承浆。针法:合谷取健侧,余穴取患侧,中

等强度刺激,进针后加电刺激15min,强度以面部肌肉

轻微跳动,患者感觉舒适为度留针30min,每日一次,10

次为1疗程。病程最短3d,最长1年半。而以发病1

周者占多数50例病人中痊愈47例,占94%;显效1

例,占2%好转2例,占4%,无效者无,总有效率为

100%陆礼贤

[17]

治疗22例,取穴:患侧风、下关、颊

车、地仓。针法:患者坐位或仰卧,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风穴快速刺入皮下后向牵正穴透刺1.5寸,颊车透

地仓;下关直刺1存。针刺得气后接36805治疗仪,选

用断续波,频率60次/min,电流强度以患者面部表情

肌有节奏收缩,并能耐受为度,每次通电30min,每日

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d,只电针2个疗程。22例

患者病程9~25d,最长1例46d其中痊愈20例,好转2

例,分别占90.9%、9.1%总有效率100%,痊愈者实际

电针8~17d。曾贤英

[18]

等治疗42例,采用温针,取

穴:

!

组风下关、阳白、地仓、颊车、合谷;

"

组牵正、

太阳、四白、迎香、颧、太冲。以上两组交替运用得气



!

组在风、下关穴上;

"

组在牵正、颧穴上套上

1寸长温艾条,每次点燃2柱,再配合TDP局部照射,

留针30min病程短尽量少摧针,10次为1疗程。面部

经阻滞: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穿刺点选在

乳突前缘和外耳孔后缘之间,针头向上推进2cm,针尖

即到达茎乳孔的下方,此时患者感觉耳内胀痛,回收无

血后注入已配置好的药液3~5ml。药液组成:2%利

多卡因、地米VB

1

、VB

12

、胞二磷胆碱、双黄连等,每3d

注射1次。本组病程均在1~10d之内。42例病人治

愈37例占88.1%,好转5例,占11.9%,其有效率

100%。杜梦云

[19]

治疗72例,方法:

!

取穴:阳白、太

阳下关、地仓、颊车、四白、颧。

"

药物:硝酸—叶秋

碱针8mg,维生素B

12

0.5mg。

#

操作:取5ml注射器,

用牙科5号长针头抽取以上两种混合液,将注射针头

刺入穴位10~25mm深,回抽无血后,即缓慢推入注射

液0.2~0.6ml,其中阳白采用夹持进针手法,注射量

也相对较少约0.2ml。每周2~3次,隔1~3d1次,10

次为1疗程,1疗程不愈者继续2~3疗程。本组72例

病人,病程最短者20d,最长者5个月。一般均经其它

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其中1疗程内痊愈者45例,占62.

5%3疗程痊愈者计56例,占77.8%,显效12例,占

16.7%,有效4例,占5.5%,总有效率100%。

以上是近年中医为主治疗面瘫的方法,随着时间

的前进,我们还将看到一些更新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惠国.针刺加闪罐治疗周围性面瘫87例[J].中国针灸,

2001,21(2):69.

[2]王舒,王敏,张杰,等.“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3):156.

[3]李延辉.灸健侧针患侧治疗面瘫136例[J].中国针灸,

2002,22(2):104.

[4]王扶盛.透刺加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22例[J].针灸临床

杂志,2001,17(3):21.

[5]何智芳.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重症周围性面瘫80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3):25.

[6]宋志娥.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226例[J].针灸临床杂志,

2001,17(4):3.

[7]方美善,冯桂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J].中

国针灸,2001,21(7):405.

[8]徐秀梅.针药并用治疗面瘫的机会[J].针灸临床杂志,

2001,17(8):13.

[9]赵春峰,李桂芬,王奎生.针药合用治疗周围性面瘫2则

[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9):14.

[10]黄列英,杨政琴.针刺加远红外照射治疗面瘫80例疗效

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0):17.

[11]吴世忠.四关穴和四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74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1):33.

[12]张立夫.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J].针灸临床杂志,

2001,17(2):26.

[13]沈为民.轻刺补法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8例疗

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2):49.

[14]陆晓红.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临床观察[J].临床针

灸杂志,2002,18(2):8.

[15]李云燕.电针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J].针灸临床杂志,

2001,17(5):31.

[16]万志杰,全雪梅.电针加针灸治疗面瘫50例观察[J].针

灸临床杂志,2001,17(5):32.

[17]陆礼贤.透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2例[J].针灸

临床杂志,2001,17(11):30.

[18]曾贤英,黄德安.温针配合面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面神经

炎42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1):36.

[19]杜梦玄.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面瘫72例临床报告[J].针

灸临床杂志,2002,18(2):19.

·5411·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