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总第23期)
2015-07-08 | 阅:  转:  |  分享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11年5月号,总第二十三期)



执行主编:碧青









【诗歌作品】



1、再次重逢

作者:南北



当晨光透窗而入

当我从睡梦中醒来

你我在今晨再次相逢



鸟的欢叫从湖边的柳林传出

它们的歌唱充满田野

这一切都因为再次相逢



每时每刻,再次重逢

每时每刻,用心庆贺

生命的歌声就这样布满了天空



推荐人:张黎

推荐理由: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大美:每一缕的阳光,每一声的鸟鸣,与周边的人的每一次相聚。“每时每刻,再次重逢/每时每刻,用心庆祝”,是啊,只要明白生命的本质和内涵,生活的每个时刻都是如此完美。一切都不必再说,让我们感恩生命,活在每一个美丽的当下吧!





2、巢空鸟飞去

作者:南北



四月的一天

一只鸟在廊下筑了一个巢

四月的一天

一只鸟在巢里产了几枚蛋

四月的一天

几枚蛋变成几只肉肉的鸟



五月的一天

我看到小鸟睁开了眼睛

五月的一天

我看到小鸟长出了羽毛

五月的一天

我看到巢空鸟飞去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理由:纯客观的呈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然而,当“巢空鸟飞去”时,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惆怅和忧伤,为空了的巢,也是为飞去的鸟。





3、鸟鸣

作者:张黎



湖边的湿地住着许多水鸟

挨着湿地的玉米地也有许多别的鸟

在临着湖的屋子看书

我会偶尔把眼睛闭上

静静聆听它们的鸣叫

这时

它们的鸣叫就会像青藤一样

爬过窗户

爬向我的书桌

然后把醉人的翠绿布满我整个的屋子



推荐人:碧青

推荐语:张黎的这首《鸟鸣》最大的特点是动态的鸟鸣在诗人自然合一的化境里变成极致的静美。鸟的鸣叫像青藤一样爬过窗户,爬过我的书桌,然后把醉人的翠绿布满我整个的屋子。看上去是写鸟鸣,其实是诗人内在的世界在和着鸟鸣慢慢变绿,和世界绿成了一体。





4、云影

作者:奥冬



云影在大地大踏步前行

它们不言不语

也不染一丝旅尘



推荐人:张黎

推荐语:此诗有两个特点:一是禅学哲理性强;二是形象思维。禅是一种认识生命的思想,诗是一种审美表达,现代禅诗就是思想和审美的结合。奥冬的《云影》可以说是一首比较典型的现代禅诗哲理诗。





5、乡村的早晨

作者:张黎



湖水随意地涌着小小的浪花

小鸟自由地飞翔又落下

我把平铺在躺椅上的身体

像所有晨光中的叶片一样,尽情舒展



桌子上放着一杯茶

我可以喝,也可以不喝

膝盖上放着一本书

我可以读,也可以不读

城市远去了

一切都远去了

在这里,不再有劳累、压抑、以及伤害



有云从对面的山上升起

又在天空消散

有风穿过湖边的玉米地

又穿过我的衣袖

在不时响起的鸟鸣声中

我的身体变轻了,变透明了

像云,更像风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此诗语言朴素从容,从人与自然的融合入手,到身心的升华止步,给人以心灵的向往和宁静的意境。





6、清泉石上流

作者:影沉寒水



山那边,有一道瀑布

流水清澈的喧哗

风织一匹白练

鸟落远树

静静发呆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这首诗与作者以前的作品风格有变,且诗思清晰,跌宕有序,所营造出的意境耐人寻味。





7、《五月,田野》

作者:南北



五月,大理坝子是一幅画

画中的人手把秧苗

将愿心插在云影里



五月,大理坝子是一首诗

诗中的人退步向前

把汗水播在青峰上



推荐人:张黎

推荐理由:此诗大好!一、此诗本来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蓝天、白云、远山、农人、水田、秧苗、云影、山影。二、此诗意境甚好:农人插得仅仅是秧苗吗?不,还有他们的劳动的喜悦,丰收的愿心。三、此诗哲思甚深:退步就是向前,退步就能看到诗意的云影,退步就能登上生命的青峰。

非深厚功力者,不能将如此诗意禅意浓缩到短短六语话中!





8、雾行柳

作者:樵野



当雾,漫行在一片淡绿之间

细细把柔丝抚遍

三月回过头来

丢下几分微寒



风雨都默示

那么多枝枝叶叶哄抢空天

当雾,已顿然飞散

浓绿的垂条仍痴于低首大地

弯腰河沿



自荐:樵野

推荐理由:台湾吹鼓吹诗论坛版主櫺曦点评说,此诗将这雾中柳腰摆弄得相当柔软,且意犹未竟,画面亦是美景一幅。雾至,雾行,雾散,这一路不知行将何处的白色女郎,在作者笔下如一妖娇,却也读见意景铺陈内的学问。笔触间有佳句,但见作者顺润的身影。



9、秧苗娃娃

作者:张黎



被大地抱着

被阳光吻着

被清风逗着

秧苗们就这样笑着

笑声回荡在这洱海之滨

回荡在这碧波之中

笑声回荡在那苍山之上

回荡在那白云之间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张黎的这首诗,与她以往的所有作品一样,文字朴素直截,但却能形成一种强烈的气场。犹如一阵忽起的风,迎面吹来。

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是大多诗人都会运用的,但能否运用得恰如其分,却要看个人的功力。张黎将秧苗看做娃娃,从禅的观照理论上讲,是她内心先有了一个或许多“娃娃”的形影,所以才看着这些田野中的“秧苗”,棵棵都是娃娃。娃娃不但是“天真”、“可爱”等等的代名词,而且还有更多的内涵,不同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那个“娃娃”。





10、德令哈

作者:何兮



今夜,只有海子了

今夜,只有月光和月光下的戈壁

今夜,我哑然失声

今夜,眼泪是滚烫的

今夜,德令哈只是一个人的城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看不见清流的来去,“海子”只是时间的一回眸;听不见驼铃声声,“月光和月光下的戈壁”只是空旷的一行脚印。孤独的行者啊,在这圆融的时空面前,你如一只一直爬向天边的蜥蜴。白天的烈日和跋涉,都凝固成一滴滴滚烫的“眼泪”。为什么“哑然失声”,因为彻悟了禅的空象。最后“一个人的城”和盘托出了禅的幽、静、寂的境界,令全诗陡然生色!城中绝不只“一个人”,也许有酒肆、歌舞,有霓虹,车水马龙......诗境即心境。诗人留下一大块空白,禅与诗就在这空白处蓦然回首!





11、长在石墙缝隙里的苦菜花

作者:张黎





在角落

在石墙的缝隙之间

你就这样笑着

那样灿烂

那样单纯



苦?

不。

白昼有太阳

夜晚有星星

偶尔的雨水已经足够我饮用

蜜蜂蝴蝶虽不来光顾

但那些不知名的小虫都是我的朋友



静静地与你相对

默默地与你交流

我忽然明白

呈现在我面前的不是一株野草

而是一个禅者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语:一直以来,喜欢读张黎的禅诗,喜欢诗中那种纯净、简单的幸福和美,喜欢她那双善于关注和发现的眼睛。一株长在石缝里的苦菜花,成了一位禅者,而且是那么地单纯、灿烂,令人着迷。





12、大觉山上

作者:冰河入梦





山寺的大门

开得总比第一声鸟鸣更早





山上有多少种花朵

就有多少种彩色的鸟鸣





寺内的烟火

苍翠了山色





寺门外的杨梅树上

年年梅子酸酸甜甜



推荐人:奥冬

推荐理由:不带一丝烟火气息,清清淡淡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13、你

作者:散心



一株水草,在海底

深深的

摇动太阳



推荐人:奥冬

推荐理由:水草与太阳相比较,何其弱小。但水草在海底摇摇摆摆,何等逍遥;这时节太阳照来,相互映衬,灼灼生辉,又是何等自在。能做到实际中的逍遥自在,便是生活禅。





14、访灵岩寺

作者:也牛



暴雨过后

进山的苔绿

一尘不染



洪水

把一座独木桥

锁在了山腰



头顶上的灵岩寺

门开着

远远望去

一只白蝴蝶

正飞出来



我知道禅房前

一池经年的睡莲

已经醒了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所谓的诗情画意,无非是一种作者借助现实的细节,发挥想象的能力,营造出一种富有思考空间的境界。也牛这首诗,就是借助一场雨后的镜像,展开对于一座寺院的想象。我认为,很成功。特别是最后一段,有寓意,很传神。





15、春日寂行

作者:樵野



这条小路

被落叶铺满芳华

以致幽幽林间弥漫着无声

一只古蝶闪烁虚影

引诱四月

一步步向夜晚行进攀爬



而黎明

洞口雪亮

照见来时的脚印里

微尘蠕动

莫非一粒种子恰遇了花开么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理由:对于现代禅诗,我只是无来由地喜欢,但是要我说出个子丑寅卯什么的,还真说不出。盖因禅修和诗歌理论基础都弱,而且,我对理论的东西从来不太好好学习,浅尝而止。我以为搞创作的人,不必懂太多的理论,否则,会束缚了创作的手脚,施展不开。所以,我认为的好诗,从来只是一种感觉。比如这首,我读时只感觉有一种静的力量抓住我的心,一种悟的感觉让我欢乐。“一粒种子恰遇了花开”,而我恰恰碰到,是为缘。





16、无题

作者:怯情



不经意间

多少事件正在发生

贴着地面的紫色小花

悄然开了



推荐人:奥冬

推荐理由:忙于追逐名利的现代人,有多少还能注意到贴着地面的小花的开放?看到的人,又有多少会把它当成一件事?而对于花来说,生长、开放就是它的生死大事。花开,是对生命的庆祝。欣赏花开,也只有真正心静的禅者才能做到。





17、胡杨

作者:何兮



我想去沙漠,摸摸那些胡杨

那些站了三千年的守望

像一朵朵燃烧的火焰

从亿万恒河沙燃烧到天上



推荐人:张黎

推荐语:刀郎的《喀什葛尔的胡杨》是我早年喜欢的一首歌曲。何兮的这首小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8、春天的钥匙

作者:雪蛟



黄昏,在一切安静的事物上降临

微风吹拂,河岸垂柳上的鸟巣一阵悉索。亲爱

为这片刻的欢愉,请你交出春天的钥匙



推荐人:奥冬

推荐理由:安静的黄昏,安静的微风,安静的诗,安静的心。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仿佛都被溶进去,享受安静,享受春天。





19、无题

作者:怯情



不经意间

多少事件正在发生

贴着地面的紫色小花

悄然开了



推荐人:奥冬

推荐理由:忙于追逐名利的现代人,有多少还能注意到贴着地面的小花的开放?看到的人,又有多少会把它当成一件事?而对于花来说,生长、开放就是它的生死大事。花开,是对生命的庆祝。欣赏花开,也只有真正心静的禅者才能做到。





20、游泳

作者:也牛



就穿着风

穿着

一袭凉凉的绿



投进山塘

像鱼一样一丝不挂



水光里

漂去了

夜夜失火的额纹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理由:也牛的禅诗,很成熟,耐品。读他的禅诗,能清火,养心。读了本诗,我也就象鱼一样投入了清水中,把“夜夜失火的额纹”给浇灭了呢。谢谢也牛的好诗。





21、后来

作者:张黎



------后来

后来故事就渐渐结束

后来我就变成了一头白发

变成了夕阳中的一幅画面

变成了一堆泥土



------后来

从泥土中长出小小的草来

从小小的草上开出小小的花

听,听那花儿低低地在唱

唱着我曾写给你的那首歌谣



推荐人:也牛

推荐理由:生命是短暂的,“之前”和“后来”有多少劫?我们不知道。但诗人说,

“听,听那花儿低低地在唱/唱着我曾写给你的那首歌谣"。永恒中包含着一瞬,一瞬中也包含着永恒,“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爱是不朽的。呈现的是本我和爱之美!

另外,此诗透脱,朗润。让我们品赏到诗人人品和诗品的高洁。情文并茂,美不胜收!





22、游子

作者:昌政



山路绕过岁月

毕竟追上了游子



还有什么行襄不能放下的呢

当路边的山茶花依旧嫣然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理由:经历过岁月磨难,人世沧桑,游子回家,看到路边山花依旧,该是一种什么的感激之情。是呀,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悟后的感觉,真好。“山路绕过岁月”而“追上游子”,这样的诗句读来有味。



23、突然发现

作者:昌政



小解时突然发现我是一条河的起源

流开去的

将是多么漫长

忍不住学伟人叉腰

敞开裤档



而毕竟我内陆无海

制造的不过是

一小滩

骚臭

旋即风干



推荐人:奥冬

推荐理由:看这首诗,使我想到苏东坡与佛印打坐的故事,佛印说苏东坡像佛,苏东坡说佛印像狗粪,然后苏东坡自以为占了上风,回来后经苏小妹点醒才明白:别人正是自己的镜子。在这里,贬低别人和抬高自己是一样的,都是迷中的夜郎自大。真正觉悟的人,必然是谦逊的。





24、没有一双脚印适合我

作者:冰河入梦



他们,在前面行走

他们,留下很多脚印

我在后面

踩着他们的脚印,行走

一一试过之后

我发现,他们的脚印

没有一双完全适合我:

不是大了就是小了

不是深了就是浅了

不是长了就是短了

不是宽了就是窄了

无可奈何之下

我只好自己摸索着

走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



推荐人:张黎

推荐语: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立个体;任何一个人,都是和其他最优秀最伟大的人完全平等的一个独立个体。禅,就是一门教人明白人佛平等的学问。不被外界的虚假形式所迷惑,确信自己的本性即佛,找回自性、圆满自性即可成佛。冰河的这首诗虽然感悟的是写作风格的问题,但是,却有普遍的一种意义。





25、赏画

作者:冰河入梦



微笑着

我欣赏一幅恶魔图

看着看着

我发现,恶魔竟然对着我

微笑了



推荐人:昌政

推荐语:此诗有味。以微笑赏恶魔图,久了,连恶魔也回报以微笑。这是同化,也即教化——禅诗的有用,无非在于感化。构思巧妙,语简味长。





26、莲心

作者:朱枫



那时他安静地睡去

像池水睡在夜莲的身边

那时荷下有两条鱼儿神游

一前一后

一左一右

一上一下



那时他在说着梦话

——沉入两条鱼儿的幸福!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理由:但愿我们都能在生活的水中,过得美满、幸福。禅,就是享受当下。





27、爱如阳光

作者:张黎



盛开的花?

灿烂的笑?

甜美的新娘?

此刻的你已经美得无法形容



其实我知道

你只不过是几片普通的树叶

------因为阳光的作用



就像我一个平凡的生命

却沐浴着爱一样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理由:几片普通的树叶,在爱的阳光下,如花、如笑、如甜美的新娘,美得无法形容,让人羡慕。禅者的心,也即阳光,平凡的生命,也会被照耀得美仑美奂。





28、喷泉

作者:奥冬



急切地滔滔不绝

——看我看我看我看我



我说:等你静成镜子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理由:活泼泼的禅机。





29、方向

作者:影沉寒水



有人上山,有人下山

路没头没尾横卧着

中间一盏孤灯



推荐人:奥冬

推荐理由:想上山的人上山,想下山的人下山,路为一切人提供便利,这便是路的使命,路的方向。中间的孤灯,是你还是我的方向?





30、晚霞

作者:张黎



莫羡慕我的美丽

要知道,这是他对我最后的吻



推荐人:淡空

推荐理由:此诗表现的内容已远远超过了其形式所一般承载的能量——这,就叫禅诗。有许多未出场的语言,被读者联想着,感觉着,品味着——

只因“最后”而完美,只因“唯一”,而丰满。——妙——不可言。





31、《一只蚂蚁》

作者:也牛



洞外

别有洞天



出行之后

一片霜叶

下山来

替他关上房门



推荐人:张黎

推荐理由:蚂蚁外出觅食,霜叶飘落地上,这是自然界的两个小小事件。但是,在也牛的笔下它们竟是如此和谐美妙,轻灵可爱。





32、云

作者:张黎



因羡慕小鸟

云团分散成无数小块



并借助风的力量

做飞翔状



推荐人:黄春祥

推荐语:用自然、精短的语言,传达了禅者向往简单、自由的生活情趣。





33、《种子》

作者:石洞里的风



在第一缕阳光到来之前

你要为我收集整个山头的露水

枝头上有风

有开花的蜻蜓

五月

我正从一个遥远的梦里醒来

温柔而缱绻



当远方的风铃里

传来苍老的嗓音

我就会变成一粒种子

在空旷

在寂静里坐下来

像尘土一般疯长



2011.5.20



推荐人:何兮

推荐理由:结尾句子是抵达的过程。变成一粒种子,像尘土一样生长。一方面,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张力,另外一方面,也有尘归尘,土归土的意味。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安安静静的生长,都是生命的状态。





34、《池边观水》

作者:朱枫



几朵白云飘在水里

一群小鱼游在天上



推荐人:张黎

推荐理由:云是天上的游鱼,鱼是水中的浮云。而当水天相映,云便是鱼了,鱼也便是云了。精妙绝伦!





【综述评论】



五月的歌声布满天空

作者:碧青



整个春天或初夏时节,我仿佛一直在沉闷地埋头面对低处劳作,而只有脊背、头颅和心灵偶尔感应到蔚蓝的天空。我经常应对着生存世界里根本无法消除又时常迎面而来的无常变化。驻留或行走,面对我熟悉或陌生的人,经常让我陷入沉思的是那些写满忙碌、奔波、风尘、沧桑、困扰、忧虑、算计、沉重、劳累、伤痛、无聊、狂妄、愚痴、疯狂、狰狞、贪婪或空虚的面容或眼神,我多愿意每个人都是田野里的播种者,内心的碧绿像五月蓬勃的麦穗。这样,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多么欢悦和幸福。我最爱看人们脸上闪耀孩子般纯净的笑容,恋人们挽手漫步,最爱看少女伸手抚摸或低头亲吻刺玫花的可爱模样,还有迎接晨光或目送晚霞的悠闲身影。

诗意,是我每天最想接近或沉浸其中的。而这个五月,现代禅诗论坛正好该我值班,本该每天阅读着诗友们的诗,渡过美妙的初夏时光。可是,好像我必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断对接别人传递过来的东西,再传给别人。我是某种链条上的一环,无法拒绝亦无法转身离去。这样,论坛实际是大家在值班。我做的,只是在月底集中学习和编辑大家推荐的稿件。带着愧疚之情阅读诗友的诗篇,我却被大家的诗意感染和涤荡着,渐渐走到了诗意的明亮和葱茏里了。

令我欣喜的是,现代禅诗探索群体诗意勃发,像初夏的大地,展现出五月一片蓬勃的景象。



一、生命与美好的事物重逢,融入世界的美质之中



我听懂了五月的歌声是晨光和诗人一起领来的,是在读到南北《再次重逢》一诗的时候:



当晨光透窗而入

当我从睡梦中醒来

你我在今晨再次相逢



这样的重逢是世上每个人都在经历的,自人类诞生以来,漫漫岁月,亘古不变。但一个人真正和晨光重逢的时刻,并不是很多。因为,生活在尘世之中,我们已经被各种事物、欲望和思想层层缠裹起来了,身心难以时刻和大自然相通,更难以和天地的日月光华相交融。所以,诗人感到和晨光相逢的时刻,就别具深意了。相隔的黑夜消隐,缠裹身心的欲望和思想脱落,那万重意味的暗夜,才会变得比一缕晨雾还薄还轻,甚至了无踪影。这才是真正的生命和早晨重逢。于是,诗人听到了:



鸟的欢叫从湖边的柳林传出

它们的歌唱充满田野

这一切都因为再次相逢



是啊,和晨光相通的心灵,听懂了,鸟的歌唱,也是因为再次重逢啊!这种重逢不仅是人和晨光重逢,鸟也和晨光重逢了,万物都和晨光重逢了。于是,诗人进入了这样的境界:



每时每刻,再次重逢

每时每刻,用心庆贺

生命的歌声就这样布满了天空



这是诗人对晨光的颂歌,是对大自然的颂歌,是人和鸟以及万物对天地的颂歌。这样,生命的歌声就这样布满了天空。

如果,每一天的黎明,都静望着天空,看着太阳出生,那样的时刻,我们的心灵,就会像天空一样博大虚静和透明,像太阳一样光明温暖和纯净。那样的时刻,整个世界都是干净的。或者说,那样的时刻,人和太阳的光明和纯净交融在一起,自然就在一切污浊之上,自然就感受到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灿烂。

所以,张黎这样评论这首诗:“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大美:每一缕的阳光,每一声的鸟鸣,与周边的人的每一次相聚。‘每时每刻,再次重逢/每时每刻,用心庆祝’,是啊,只要明白生命的本质和内涵,生活的每个时刻都是如此完美。一切都不必再说,让我们感恩生命,活在每一个美丽的当下吧!”

一个人生活在当下,就会敏锐触摸和把握一些事物的本质。例如奥冬的《云影》:



云影在大地大踏步前行

它们不言不语

也不染一丝旅尘



此诗精短深邃,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句,却饱含着一切。容纳了天地人物的虚与实、远与近、动和静、美丽的情感和哲思,实现了思想和形式的统一。

影沉寒水的《清泉石上流》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既有雅致的诗情,又有现代感:



山那边,有一道瀑布

流水清澈的喧哗

风织一匹白练

鸟落远树

静静发呆



年轻诗人怯情的《无题》,亦是精美之作。自古以来,大千世界所发生的事,大多都是人们难以预料和把握的,或许,这是自然天地本身设置的秘密,或许,是人类自性被众多的事物和思想欲念所遮蔽,无法预知亦无法改变即将发生的一切。所以,人们更多地感叹着世事无常,而不能究竟事物变化的本质根源。由于忙碌,也由于思维或心理习惯,常常,就连身边走过的人,就连头顶飞过的一只鸟飘过的一朵云,都不会留意或发现。诗人告诉我们了:



不经意间

多少事件正在发生

贴着地面的紫色小花

悄然开了



散心的诗意摇动着太阳。他在指给《你》看:



一株水草,在海底

深深的

摇动太阳



奥冬说:“水草与太阳相比较,何其弱小。但水草在海底摇摇摆摆,何等逍遥;这时节太阳照来,相互映衬,灼灼生辉,又是何等自在。能做到实际中的逍遥自在,便是生活禅。”



二、面对大地上的事物,领悟生命之歌



樵野是现代禅诗探索者群体里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他总是思考着在大地上行走,并面对正在穿越的事物,发现诗意和感悟禅境。我仿佛感觉到他的心灵自在里也有几分庄重的意味,我仿佛看到他走到某种风景的深处时,便与置身的环境和面对的事物有了默契的交流,内心轻灵柔软的诗意就呈现了。如《雾行柳》:



当雾,漫行在一片淡绿之间

细细把柔丝抚遍

三月回过头来

丢下几分微寒



风雨都默示

那么多枝枝叶叶哄抢空天

当雾,已顿然飞散

浓绿的垂条仍痴于低首大地

弯腰河沿



这是诗人偏爱的一首诗,台湾吹鼓吹诗论坛版主櫺曦对此诗有如下的点评:“此诗将这雾中柳腰摆弄得相当柔软,且意犹未竟,画面亦是美景一幅。雾至,雾行,雾散,这一路不知行将何处的白色女郎,在作者笔下如一妖娇,却也读见意景铺陈内的学问。笔触间有佳句,但见作者顺润的身影。”

而诗人南北的视野里则总有一个长空,一切,都在这一种长空里。这个长空是生存的大千世界,每天行走的大地,亦是心灵的世界。所以,他面对事物时的心性和思维收放自如,总是去透视和把握事物,或者说,总是在诗思里呈现事物的本质意义。如《巢空鸟飞去》:



四月的一天

一只鸟在廊下筑了一个巢

四月的一天

一只鸟在巢里产了几枚蛋

四月的一天

几枚蛋变成几只肉肉的鸟



五月的一天

我看到小鸟睁开了眼睛

五月的一天

我看到小鸟长出了羽毛

五月的一天

我看到巢空鸟飞去



一只鸟下了几个蛋,这几个蛋又变成了几只小鸟,而这只大鸟和几只鸟小鸟都飞走了,剩下了一个空巢。看上去,这是自然又平常的事,正是这自然又平常的事,蕴含着生命变化和事物存在的格局变异的秘密。大自然呈现的一切,都值得人类注视和破译。鸟们在诗人面前出现和消失,有和无,对于鸟来说是一样的吗?对于大自然来说是一样的吗?对于诗人来说,是否也是一样呢?其实,答案是“是”,又是“不是”。是与不是,用禅家不二的思想来关照,才实现了诗意和哲理的统一。

诗意和禅意不二的意境,也是现代禅诗的追求的最高境界。樵野的《春日寂行》,让我有了砰然心动:



这条小路

被落叶铺满芳华

以致幽幽林间弥漫着无声

一只古蝶闪烁虚影

引诱四月

一步步向夜晚行进攀爬



而黎明

洞口雪亮

照见来时的脚印里

微尘蠕动

莫非一粒种子恰遇了花开么



黄春祥说:“我读时只感觉有一种静的力量抓住我的心,一种悟的感觉让我欢乐。一粒种子恰遇了花开,而我恰恰碰到,是为缘。”是的,触动我们内心的,正是那“莫非一粒种子恰遇了花开么”。

创新了现代禅诗汉俳形式的何兮,一直是以灵动的诗意和哲思引人注目。他的《胡杨》,却把我们的视线拉向了北方的大漠:



我想去沙漠,摸摸那些胡杨

那些站了三千年的守望

像一朵朵燃烧的火焰

从亿万恒河沙燃烧到天上



他的思维触觉并不仅是在触摸沙漠里的胡杨,那三千年的守望,而是看到了那漫长而坚贞的守望,是一朵朵燃烧的火焰,那是亿万恒河沙燃烧到了天上。此时,我便明白了,年轻的诗人是在寻找和触摸更久远的事物,世界更本质的存在。

哲学家说,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双相同的脚印。这也是世界和生命本来的样子。年轻的诗人冰河入梦感叹《没有一双脚印适合我》:



他们,在前面行走

他们,留下很多脚印

我在后面

踩着他们的脚印,行走

一一试过之后

我发现,他们的脚印

没有一双完全适合我:

不是大了就是小了

不是深了就是浅了

不是长了就是短了

不是宽了就是窄了

无可奈何之下

我只好自己摸索着

走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



只有勇敢的探索者,只有自我生命意识强烈的人,才可能走出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路。而这条路,需要自己找到。张黎推荐这首诗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立个体;任何一个人,都是和其他最优秀最伟大的人完全平等的一个独立个体。禅,就是一门教人明白人佛平等的学问。不被外界的虚假形式所迷惑,确信自己的本性即佛,找回自性、圆满自性即可成佛。冰河的这首诗虽然感悟的是写作风格的问题,但是,却有普遍的一种意义。”

其实,生存在大地上的人,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和探访这个世界,并在寻找和探索的过程中,和世界和万物达成理解和默契。也牛在寻访和探索的过程中,在一座寺院获得了一种醒悟。如《访灵岩寺》:



暴雨过后

进山的苔绿

一尘不染



洪水

把一座独木桥

锁在了山腰



头顶上的灵岩寺

门开着

远远望去

一只白蝴蝶

正飞出来



我知道禅房前

一池经年的睡莲

已经醒了



南北对这首诗写了这样的推荐语:“所谓的诗情画意,无非是一种作者借助现实的细节,发挥想象的能力,营造出一种富有思考空间的境界。也牛这首诗,就是借助一场雨后的镜像,展开对于一座寺院的想象。我认为,很成功。特别是最后一段,有寓意,很传神。”

如果,找不到世界最本质的存在,找不到自己的道路,那么,在大地上行走的人,都是游子么?昌政的《游子》一诗,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答案:



山路绕过岁月

毕竟追上了游子



还有什么行襄不能放下的呢

当路边的山茶花依旧嫣然



这个世界上,我们行走的大地上,原本就生长着生命的道路。这条道路,不是游子走出来的,而是追逐托举着游子,让游子有路可走。当道路追逐游子的时候,是游子寻找道路的时候,是游子走在路上而不知这就是他要走的道路的时候,也是游子没有走出道路的时候。所以,山路毕竟追上了游子,也就没有什么行囊放不下的了。因为,他无需背着沉重的行囊寻找道路了,道路本来就存在着。这样的时候,它才看到,路边的山茶花依旧嫣然。自己所置身的世界,竟然如此的美好。

此刻,再读朱枫的《莲心》,就有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那时他安静地睡去

像池水睡在夜莲的身边

那时荷下有两条鱼儿神游

一前一后

一左一右

一上一下



那时他在说着梦话

——沉入两条鱼儿的幸福!



是的,莲心,睡和醒,都能沉入一种幸福。因为,不论睡和醒,莲心都不改变它自己,亦没有什么能改变它……



三、在爱的清风里扬洒自由的心性



五月,是蔷薇花的季节;五月,是爱的季节。五月,是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女诗人张黎心性自由飞扬的季节。张黎写出了《鸟鸣》、《乡村的早晨》、《爱如阳光》、《爱如阳光》、《后来》、《秧苗娃娃》等质朴自然又轻灵优美的诗,成为现代禅诗探索论坛一道别致的风景。我最喜爱她的《鸟鸣》一诗:



湖边的湿地住着许多水鸟

挨着湿地的玉米地也有许多别的鸟

在临着湖的屋子看书

我会偶尔把眼睛闭上

静静聆听它们的鸣叫

这时

它们的鸣叫就会像青藤一样

爬过窗户

爬向我的书桌

然后把醉人的翠绿布满我整个的屋子



张黎的这首《鸟鸣》最大的特点是动态的鸟鸣在诗人自然合一的化境里变成极致的静美。鸟的鸣叫像青藤一样爬过窗户,爬过我的书桌,然后把醉人的翠绿布满我整个的屋子。看上去是写鸟鸣,其实是诗人内在的世界在和着鸟鸣慢慢变绿,和世界绿成了一体。

《爱如阳光》表现了爱的甜美和真纯。因为沐浴着爱的阳光,几片普通的树叶,在女诗人的眼里,就是盛开的花,灿烂的笑,又像甜美的新娘。因为有爱,诗人与《长在石墙缝隙里的苦菜花》默默交流,亦感觉到面前的并不是一株野草,而是一个禅者。诗人想象着《后来》:



------后来

后来故事就渐渐结束

后来我就变成了一头白发

变成了夕阳中的一幅画面

变成了一堆泥土



------后来

从泥土中长出小小的草来

从小小的草上开出小小的花来

听,听那花儿低低地在唱

唱着我曾写给你的那首歌谣



也牛向网刊推荐这首诗时写道:“生命是短暂的,‘之前’和‘后来’有多少劫?我们不知道。但诗人说,‘听,听那花儿低低地在唱/唱着我曾写给你的那首歌谣’。永恒中包含着一瞬,一瞬中也包含着永恒,‘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爱是不朽的。呈现的是本我和爱之美!另外,此诗透脱,朗润。让我们品赏到诗人人品和诗品的高洁。情文并茂,美不胜收!”

《秧苗娃娃》一诗,是激情和诗美有机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是张黎近期的上乘之作:



被大地抱着

被阳光吻着

被清风逗着

秧苗们就这样笑着

笑声回荡在这洱海之滨

回荡在这碧波之中

笑声回荡在那苍山之上

回荡在那白云之间



南北对这首诗给予很高的评价:“张黎的这首诗,与她以往的所有作品一样,文字朴素直截,但却能形成一种强烈的气场。犹如一阵忽起的风,迎面吹来。

拟人化的写作手法,是大多诗人都会运用的,但能否运用得恰如其分,却要看个人的功力。张黎将秧苗看做娃娃,从禅的观照理论上讲,是她内心先有了一个或许多‘娃娃’的形影,所以才看着这些田野中的‘秧苗’,棵棵都是娃娃。娃娃不但是‘天真’‘可爱’等等的代名词,而且还有更多的内涵,不同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那个‘娃娃。”

五月,是生命烂漫的季节,只有在爱的清风中,才能够真正自由扬洒心性。雪蛟悟到了爱的欢悦的时刻,需要交出一把《春天的钥匙》,把春天永远打开,把春天永远留住:



黄昏,在一切安静的事物上降临

微风吹拂,河岸垂柳上的鸟巣一阵悉索。亲爱

为这片刻的欢愉,请你交出春天的钥匙



读毕诗人们的新作,像置身山谷里的溪流,像面对五月的刺玫花,像仰望万里无云的天空。我双掌合十,感谢阳光灿烂的五月,让缪斯的园地长出了如此丰美的诗意!我听到了,五月的歌声布满了天空!



2011.5.28





读也牛的《访灵岩寺》

作者:野鹤



暴雨过后

进山的苔绿一尘不染

洪水把一座独木桥

锁在了山腰

头顶上的灵岩寺

门开着远远望去

一只白蝴蝶

正飞出来



我知道禅房前

一池经年的睡莲已经醒了



《访灵岩寺(二首)》,另一首题目《木鱼》。我觉得要真正领悟好这两首小诗,需要有一些(点)关于佛教以及禅宗的艺术思维方面的知识。譬如佛教的“四谛八苦”;譬如禅的静观与艺术直觉——凝神冥思,穷观极照,能脱尽尘滓物我相通;禅的活参与艺术想象——拈花微笑,迁想妙得,可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此读来便可“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灿灿黄花,无非般若”,山水万物,都成佛光禅影。否则停留在诗歌的字词表面来读,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自然是跃然纸上,令人忍俊不禁,但其中诸多意蕴,恐怕会挂一漏万,难得诗歌的真诠。

诗歌的描述顺序是由近及远,这一远一近,由中间的“洪水把一座独木桥/锁在了山腰”隔开。我们可不可以认为作者是在用了隐喻象征及暗示的新诗手法?“洪水”是不是就是佛教的“苦海”?“独木桥”是不是就是“泅渡”人生出苦海的“船”?佛教的“四谛”中有“苦谛”,“苦谛”中有“八苦”,“八苦”中有的是人生本身的,有的是来自自然的,有的根源于社会的名利欲。人生苦海无边。“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但是深陷苦海中挣扎的人们,究竟有几人能自拔和被泅渡呢?尽管“独木桥”那边的“门”是开着的。这应该是作者的思考,也引起我们的深思。

近处:“暴雨过后/进山的苔绿一尘不染”。我们知道,真正的“暴雨”过后,人们要收拾灾害现场,很难有什么闲情逸致,进山赏玩古寺的风景吧?那么这里自然的“暴雨”可不可以是人生中社会灾害的某种象征?比如一场经济政治的利害导致的人际间倾轧,完全可以让一个人死去活来啊!痛定思痛,觉悟中人“进山的苔绿”那才会是更加“一尘不染”啊!

远处:“头顶上的灵岩寺”遗世独立,天堂般逍遥自在。“门开着远远望去/一只白蝴蝶/正飞出来”。这里有意味儿的“门开着”,如果有僧人进出,看得见在情理之中。“蝴蝶”在门口飞进飞出被看得见,就不大符合情理,“蝴蝶”那么小,是很难看得见的。感觉这里是那种写幻觉的手法被作者运用,是作者进而从“庄周蝶梦”的角度在深度的审视着人生。

诗歌的最后一节就是在直截了当的写“想象”了。“我知道禅房前/一池经年的睡莲已经醒了”。小诗结尾的“一池经年的睡莲已经醒了”觉得有必要多做一点解释,才能更深入的触摸到诗歌的最高意蕴。高雅清秀、宁静安详与“自然纯朴”融合在一起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处,傲然独立。特别是在印度人那里,更非一般草木,而是圣花,是印度人思想的象征:在静默的沉思冥想中获得人生的真谛。你看,那端坐在莲花座上的莲花雕像,宁静安详,似乎在说:让一切都静谧下来吧!诗中对莲花的凝神沉思,是那种内心的反观即穷观极照,也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对恬淡之美的赞誉和向往,渴望摆脱尘世的烦扰,跨进超凡脱俗清心寡欲与世无争的禅意的梵天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吧?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对于一首诗的评价,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理解。而对于现代禅诗的评价,可能会更复杂,一千个人有两千种理解。观照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果,就完全不同。

野鹤对于也牛《访灵岩寺》一诗的评论,充分运用了佛禅的基本观照方法,说是对诗歌的观照,不如说是对人生现实的一份观照。方法和角度,对于结果的影响,是直截了当的。由此,我们不但在这篇评点文章中看到了诗歌的可能内涵,也见到了评论者的内心镜像。

需要说明一下,在推荐这篇评论的时候,为了阅读的方便,加了个标题。对于文中的个别字符,也稍有校订。





读也牛的诗《木鱼》

作者:野鹤



丛林中

有太多的坎坷

今生游到香案上来

终究是淡泊了

花红柳绿



心中空明

老和尚

清朗地一敲

便吐出这

一夜空的星斗



《木鱼》是同一作者《访灵岩寺(二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歌,突出的手法同样是隐喻象征和暗示。

“丛林中”的“丛林”,是芸芸众生的象征或隐喻。草木“丛林”和尘世的芸芸众生一样,都遵循着达尔文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的无情的生存斗争法则,所以诗歌接下来不无感慨的写道:“有太多的坎坷”!“木鱼”是“丛林中”的优质树木被砍伐,剧断,再经过工匠用锐利的铁刃,镂雕而成,才被摆到香案上来用于击打出空灵的乐音,多么像佛教中人的经过几世的生死轮回,终于“今生游到香案上来”,“终究是淡泊了/花红柳绿”,摆脱了俗世的名利欲的烦恼啊!

“木鱼”如今如出家的僧人“心中空明”了。“老和尚/清朗地一敲”,“便吐出这/一夜空的星斗”。这后一句,有听觉有视觉,是一个经过语言变形而成的通感句。读来空寂寥旷而又充满神秘色彩。

唯那隐着的一个“空”字最为传神,于下文附一个注脚:

一切皆“空”是佛家的一个基本命题。准确地把握这个命题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国佛教对“空”的理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如中国禅宗阐发“空”观,目的在于扫除虚伪枉相,故而,悟“空”唯恐不透,显真唯恐不实,结果慧能禅法围绕解脱论展开,运用了不落二边的“空观”的遮诠方法,最后成功的融摄了“空”“有”两家。《心经》开门见山的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印度佛教阐“空”最彻底的首推龙树。大乘“空”和小乘“空”由他而有了分别。小乘空谈人生无定聚散无常。大乘空则否定一切相对之物,承认一切万有都无法确指,都是不生不灭的,并进而否定修行,归结为玄想无执的精神境界上去。然而,又正因为佛家阐“空”论争频繁,新论迭出,才使得佛教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现代禅诗的写作或评论,要想达到一个高的水平,就必须同时对于禅学思想和现代诗歌思潮有比较深入的研读和思考,从而形成完全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艺术评判和观照方法。

也牛的诗和野鹤的评论,在某种意义上,正在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





【借鉴欣赏】



诗歌是禅坐

编选:南北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TomasTranstromer),二十世纪瑞典著名诗人。特兰斯特罗默1931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95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成为五十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件大事。

托马斯诗歌的最大魅力是新。他不断求新,不断发现创作的新道路。他在一次与记者谈话中说,瑞典诗人“不要成为自己的学舌者”,“那些很快形成个人风格的作家也很容易抱残守缺”。他强调,要写一些新东西,就必须放弃一些旧东西,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诗人每一次写诗都应该创新。“求新不应该是读者的第一要求,而应该是作者的第一要求”“诗人创作的过程应该是不断摆脱自己过去的过程”。

特朗斯特罗姆还说:“诗歌是禅坐,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11首





·自一九七九年三月·



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

我走到那白雪覆盖的岛屿。

荒野没有词。

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

我发现鹿的偶蹄在白雪上的印迹。

是语言而不是词。



(北岛译)





·风暴·



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



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

在厩中跺脚





·晨鸟·



睁开眼睛,梦继续



我叫醒我的汽车

它的挡风玻璃被花粉覆盖

我戴上太阳镜

群鸟的歌声变得暗淡





·湖边·



三月的一天我到湖边聆听

冰像天空一样蓝,在阳光下破裂

而阳光也在冰被下的麦克风里低语

喧响、膨胀

仿佛有人在远处掀动着床单





·他醒于飘过屋顶的歌声·



你看到了吗,蚂蚁在燃烧



沉睡者舒展身子躺在梦里。梦

变得透明。





·昼变·



林中蚂蚁静静地看守,盯视着

虚无。但听见的是黑暗树叶

滴落的水珠,夏日深谷

夜晚的喧嚣



松树像表盘上的指针站着

浑身是刺。蚂蚁在山影中灼烧

鸟在叫!终于。云的货车

慢慢的起动





·序曲·



暖的石头

漫游者站在树下。当

穿过死亡的旋涡

可有一片巨光在他头顶上铺展?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

摆脱令人窒息的旋涡

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

外物燃烧。他觉察——用云雀飞翔的

姿态——稠密的树根

那无数盏灯在地底下摇晃。但地上

苍翠——以热带风姿——站着

举着手臂,聆听

无形的抽水机的节奏。他坠入夏天,坠入

夏天炫目的坑洞,坠入

在太阳火炉下抖颤的

湿绿脉管的棋盘。于是停住

这穿越瞬间的直线,翅膀张开

激流上鱼鹰的栖歇

青铜时代的小号

不安的旋律

悬挂在深渊上空



晨光中,知觉把握住世界

像手抓住一块太阳般温





·途中的秘密·



日光洒在沉睡者的脸上

他的梦变得更加生动

但没有醒



黑暗洒在行人的脸上

他走在人群里

走在太阳强烈急躁的光束里



天空好像突然被暴雨涂黑

我站在一间容纳所有瞬息的屋里———

一座蝴蝶博物馆



但太阳又像刚才那样强大

它急躁的笔涂抹着世界





·黑色的山·



汽车驾入又一道盘山公路,摆脱了山的阴影

朝着太阳向山顶爬去

我们在车内拥挤。独裁者的头像也被裹在

报纸里。一只酒瓶从一张嘴传向另一张嘴

死亡胎记用不同的速度在大家的体内生长

山顶上,蓝色的海追赶着天空





·四月与沉寂·



春色荒凉

绒黑的沟

在我身边爬行

没有镜影



惟一闪烁的

是黄色花朵



我被我的影子拎着

像一把

黑盒里的提琴



我惟一想说的

在无法触及的地方闪烁

如当铺店里的银子





·树和天空·



一棵树在雨中行走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的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李笠译)







成为特朗斯特罗姆

作者:黄礼孩



作为诗人,每一个人都渴望在一定的年岁达到一个不寻常的高度,但很多人在内心的渴望和呈现出来的文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只有少数人才能以天纵之才,抵达被人敬仰的境界。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是这样的诗人。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沃尔科特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诗人。”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他还没获得此殊荣,但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一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

“一个作家在他的书中必须像上帝在宇宙中,既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福楼拜的话用在特朗斯特罗姆身上,也是合适的。特朗斯特罗姆以时为隐藏、时为显露的诗歌写作才华,成就了一首首意象非凡的诗篇。他的写作是对你之前的认知的改变。

比如,他写风暴就与别人的不一样:……北方的风暴。正是楸子的果子/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在厩中跺脚。这九月大海上吹来的风暴,经过漫游者墨绿的城堡,带来的是橡树之上,星宿之下的甜美季节,就像一匹马跺着脚要奔腾而出。特朗斯特罗姆的意象出乎意料,他有着优雅的状态,也有狂热的破坏力:大地被蝙蝠测量的黑暗/罩笼。鹰停下来,变成一颗星星/大海轰响着滚动,把泡沫的鼻息/喷向海岸。

他的诗歌传达出某种振奋人心的精神,那是自由的呼吸,星星和大海的邂逅,它们所带来的世界已是另一种面貌。特朗斯特罗姆在五十年代已写出其被后来人们传诵的短诗《途中的秘密》:日光洒在沉睡者的脸上/他的梦变得更加生动/但没有醒//黑暗洒在行人的脸上/他走在人群里/走在太阳强烈急躁的光束里//天空好像突然被暴雨涂黑/我站在一间容纳所有瞬息的屋里———/一座蝴蝶博物馆//但太阳又像刚才那样强大/它急躁的笔涂抹着世界。途中充满秘密,但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地揭示,特朗斯特罗姆在阳光下沉睡,也在黑暗中行走,他对光明和黑暗的世界有惊心动魄的体会。

塑造精神生活和说出神秘,是特朗斯特罗姆的两个写作尺度,在途中,他用自己的尺度量出诗歌的边界。诗人的边界是延伸的,没有尽头,一如途中永不停止地行走。

特朗斯特罗姆总是犀利而形象地感知着社会现实,他用隐喻的手法去看待这一切《黑色的山》便是这样的诗篇:汽车驾入又一道盘山公路,摆脱了山的阴影/朝着太阳向山顶爬去/我们在车内拥挤。独裁者的头像也被裹在/报纸里。一只酒瓶从一张嘴传向另一张嘴/死亡胎记用不同的速度在大家的体内生长/山顶上,蓝色的海追赶着天空。这首诗歌呈现出高度的概括力,他独自的思想保存着记录、批判和由此得出的通向梦境、意志和艺术共有的自由向度。诗歌的开头和结尾裹挟着某种试图摆脱的力量,而内在的困境和死亡的速度让诗人在处理空间时更为敏感,眺望让思想跃出一个界面,世界可以更美好。三流诗人和一流诗人之间的区别,其中有一点就是意向的转换。特朗斯特罗姆没有停留在叙述的层面上,他创造性的书写显现出灵魂的高贵,和由此带来的开阔境界。

特朗斯特罗姆从来不会仓促草就一首诗歌,他在生命的旅途中写下的诗篇一如他手中散出的碎玉珠玑,“空白之页向四方展开”,这样的句子如空穴来风,无法效仿。它是特朗斯特罗姆《自79年3月》中的一句,它道出诗歌写作的真谛:诗意永远是蔓延的艺术。特朗斯特罗姆惊人的感受力在于瞬间闪现的诗性光芒,光芒就是打开,他打开了声音、色彩和视觉不同的界面,飞跃出交融的画面:淙淙,淙淙的流水轰响古老的催眠/小河淹没了废车场。在面具背后/闪耀/我紧紧抓住桥栏/桥:一只驶过死亡的巨大的铁鸟。这首写于1966年冰雪消融时的诗篇,一定有着其不为人所知的历史谜团。诗歌虽短,但其埋藏的东西甚多,我无法忘记的是他把桥比喻成铁鸟的伟大想象力,一如记忆中残留的真理,照亮未曾想到的部分。

我没有见过特朗斯特罗姆先生,我说不出他生活的细节。只是有一日,朋友在我编的书上看到他的照片说,此人一看就有气场,能感染到他人。是啊,我看他仁慈的面容,再阅读他的诗篇,一丝淡淡的忧愁就莫名其妙涌上心头,宛如他的《四月与沉寂》:春色荒凉/绒黑的沟/在我身边爬行/没有镜影//惟一闪烁的/是黄色花朵//我被我的影子拎着/像一把/黑盒里的提琴//我惟一想说的/在无法触及的地方闪烁/如当铺店里的银子。

如果语言只是心灵的梦游,当我在照片上看到特朗斯特罗姆和诗人们在翻译家李笠的花园里欢聚时,我看到诗歌从生命中浸润出来的美好光景,它闪耀的友情教人沿着提琴的弧线滑入四月的黄昏。

在这之前的三月,艺术给人的心灵状态是抒情,也是理性的沉寂,但我更喜欢特朗斯特罗姆安静的感悟:三月的一天我到湖边聆听/冰像天空一样蓝,在阳光下破裂/而阳光也在冰被下的麦克风里低语/喧响,膨胀。仿佛有人在远处掀动着床单/这就像历史:我们的现在。我们下沉,我们静听……我相信坚冰怀着的是爱的蓝色之心,我相信诗人是站在蓝色镜面上的回声,他的声音远离时尚与流俗,以钻石的光芒穿过历史的迷雾和嘈杂。诗人要拾起历史的碎片,用内心的公正来修复记忆。

作为短诗大师,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精湛、凝炼、敏锐,隐藏着充沛的能量。他那亲密的文字如7个音符编织出的乐谱,在各种乐器声中忽隐忽现,如一个意象唤醒另一个意象。特朗斯特罗姆与世界之间保持着一种契合,他以自身的感受力去沟通、去表达个人的见解,在其宝石般的语言里呈现出诗歌绝对的美。我们越是接近他的诗歌文本,越能触摸到大地的秘密;我们越是深入他私有的世界,越能踏上他广袤的灵魂地带,这样的世界明晰,涌现,奔腾着令人憬悟的火焰———可以靠近,凝视。





·特朗斯特罗姆及其在中国的译介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Transtromer),当代瑞典著名诗人,在国际诗坛上享有重要的诗歌威望。托马斯1931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956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该大学心理学系任职,所以托马斯的真正职业是心理学家,但是他却是瑞典当代著名的诗人之一。托马斯在1954年,二十三岁发表了处女诗集《十七首诗》,轰动瑞典诗坛,被文学史作者扬.斯坦奎斯特称之为“一鸣惊人和绝无仅有的突破”(见李之义文)。此后,诗人一发不可收,发表了《途中的秘密》(1958)和《半完成的天空》(1962)两部诗集,获得均巨大好评。除了以上的诗集结集之外,还有诗集:《音色与足迹》(1966)、《看见黑暗》(1970)、《波罗的海》(1974)、《真理的障碍》(1978)、《野蛮的广场》(1983)、《为死者和生者》(1989)、《悲哀贡多拉》(1996)和《巨大的谜语》(2004)等十余部,到现在托马斯一共才发表了210多首诗歌,但每一首都可以称得上经典,正如北岛所说:“他写得很慢,一辈子只有一百多首,结成全集也不过一本小书而已,但几乎首首都好。那是奇迹。”托马斯先后获得了很多重要的文学奖项,如1956年获《人民画报》诗歌奖,1958年获《晚报》文学奖,1966年获谢尔格伦奖和彼特拉尔奖,1982年获促进文学事业发展奖,此外还获得过日本飞行员奖等。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多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曾说:“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见李笠语)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艺术魅力引起了世界各地诗歌爱好者和研究者的朗诵和研究。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已被译成了47种文字,而研究他作品的著作已经超过他作品页数的千倍。”世界各地各语种都其进行不同程度上的研究,而在英语国家尤甚。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影响着包括中国范围内的许多国家的诗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人们的思想禁锢被打破,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民间)在悄然的勃兴,国门再次打开,西方特别是欧美的哲学美学思想也陆续的被译介进来,全面性地涌入枯旱已久的中国文坛,给刚刚松动的文化土壤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思想种子资源。“朦胧诗”正是在这个时候登上文坛,在批评界的诧异和惊喜声中破土而出,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学观念和审美震惊效果。80年代以来,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的译介与引进,给国内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论是在文学的样式上,还是在文学的审美效果上,这都与“朦胧诗潮”构成了一个很强的回应,一定程度上还形成了推波助澜之势。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在观念和创作技法等方面的引进,给刚冲破禁锢的思想界文艺界带来了种种机遇和开拓了种种的创新局面。西方一百多年走过的现代派别,在几年之间陆续的在这块崭新的土地上一一的上演一遍。西方现代派的一拥而入,使80年代的文艺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多元局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陆在接受欧美的现代派思潮的时候表现出欢呼雀跃,在开放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对外来的文化接收采取了迎接的态度,无疑会表现出一定的不够谨慎或者说欠冷静的思考,呈现出过急、过快、过多而不消化等文化心态,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失却话语权(“失语症”)的尴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热潮的涌入,对大陆的文学创作和观念的更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朗斯特罗姆正是在这股热潮的涌动中被推到国人的前面来的。特朗斯特罗姆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也是从最先的零星见诸报刊到后来的系统全集翻译这个引进过程。

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国内最早接触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人是诗人北岛,1983年,诗人北岛就从当时瑞典使馆文化专员安妮卡手中接过汉学家马悦然的一部英译稿,这就是特朗斯特罗姆的新诗集《野蛮的广场》。原来,是汉学家马悦然叫北岛把这部诗集翻译成中文。后来北岛说,“托马斯的意象诡异而辉煌,其音调是独一无二的。很幸运,我是他的第一个中译者。”(见北岛文)接着,《世界文学》1984年第4期发表了石默(北岛)译的《诗六首》,它们是:《对一封信的回答》、《记忆看见我》、《黑色明信片》、《很多足迹》、《车站》和《自1973年3月》。这六首诗歌出自诗人的最新诗集《野蛮的广场》(1983)。译诗前面有译者对诗人的简介及其诗作风格的简单阐释。这六首诗歌后来也一起收入了北岛编译的《北欧现代诗选》一书中。

一年后,1985年4月,诗人托马斯则亲自来中国访问,并参加了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举办的“瑞典诗歌座谈会”等活动。同年《外国文艺》第3期发表了李笠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外五首),这外五首分别为:《致防线背后的朋友》、《1966——写于冰雪消融时》、《黑色的山》、《车站》和《对一封信的回答》。《树和天空》出自于诗集《半完成的天空》,《致防线背后的朋友》和《1966——写于冰雪消融时》两首则出自于诗集《小路》,《黑色的山》选译于《真理的障碍》,而《车站》和《对一封信的回答》则选译于最新诗集《野蛮的广场》(1983)。

1987年4月,诗人北岛编译的《北欧现代诗选》,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在这个诗选集,北岛选译特朗斯特罗姆诗歌9首,它们分别是:《晨鸟》、《零度以下》、《自一九七九年三月》、《记忆看见我》、《冬日的凝视》、《对一封信的回答》、《人造卫星的眼睛》《黑色明信片》和《乱涂之火》。《晨鸟》译自诗集《音色与足迹》(1966),而《零度以下》则译自诗集《真理的障碍》(1978),其余7首的则译自诗人最新的诗集《野蛮的广场》(1983)。诗作是诗人北岛从英译本转译的。但是还是较能传达原作的韵味的。

与此同时,在1987年《世界文学》第3期还发表了李笠译的《风暴》(外二首),另外二首是《序曲》和《十月即景》,《风暴》自《十七首诗》(1954),《序曲》自《看见黑暗》(1970),而《十月即景》自《小路》(1973).而1989年第5期又发表了李笠译的《瑞典散文诗六篇》,里面收有特朗斯特罗姆的《名字》(出自诗集《看见黑暗》)一篇。

而1988年,译者柔刚翻译的由英国爱德华.B.格梅恩编就的《西方超现实主义诗选》一书在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里面收有特朗斯特罗姆的5首诗歌,译者也是从英文转译的。这五首诗歌分别是:《轨迹》、《梦断屋顶之歌》、《快板》、《开放和封闭的空间》和《为知己而唱》。相对而论,译诗不是很干脆,句子没有原诗的精炼和凝结的气势。在这里看出了编者和译者的眼光来了。

1990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由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选集《绿树与天空》,收入“域外诗丛”之中。这是李笠翻译诗人诗歌的一个重要成果。

从上面,我们不难发现,80年代国内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译介还是处于零星的状态,还没有达到全面引进的规模,但是译介的范围已经触及到诗人的所有诗集的作品,这是难能可贵的。

整个90年代,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译介,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在1989年到1996年才出版了两部新诗集,而之前的译介基本都有所引进。而更为重要的是90年代急剧转型的文化语境造成的。随着80年代的“文化热”、“方法论热”和“美学热”等热潮过去之后,90年代的人们学会了更加冷静的思考,人们在人文精神的反思中,更加懂得结合着自己本土的历史文化背景,真正的懂得了“拿来”的魄力、诉求和眼光。90年代文艺界呈现出多元话语、众声喧哗的精神状态。在商品市场的大潮和大众文化等俗文化的强烈夹击之下,在诗意消解、中心边缘化和诗人自杀等精神重负下,人们进入到“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状态,社会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念均遭到了严重的颠覆和震慑,庆幸的是,一些有所担当的知识分子在反思和批判中,在“失语”的苦闷中努力重建自我的文化身份。在诗坛,90年代是诗人比读诗的人不知多多少倍的时代,诗人和诗的地位与80年代相比,可以用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来形容。这是一个令诗人尴尬的时代。

如果说80年代的译介是零星的,不成规模的小打小闹式的,90年代则是一片空白,那么到了新世纪,诗全集汉语译本的出现则是一个稍具规模的工程了,且这个工程也相当的壮观。

首先是2001年南海出版公司推出了有青年旅居瑞典诗人李笠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此诗全集把诗人托马斯出版的十余部诗集一网打尽,全部的译介过来,比之前的小规模可观多了。译诗里没有出现过的诗集如《波罗的海》和后来出版新诗集《为生者和死者》(1989)和《悲哀贡多拉》(1996)也一起翻译成了中文。从译介的角度来说,这个比之前的译介具有更强烈的自觉意识,且在译诗的水准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令人高兴的是,此全集还获得了由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二等奖。(见《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第六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评选结果揭晓》p149-150)

与此同时,2003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诗人董继平翻译的《特兰斯特罗默诗选》一书,与李笠译的诗全集相比,这个诗选集也收集了诗人从1954年到1996年见的全部诗作,在中译本的选择上给中文读者带来了另外的一种可能。在特朗斯特罗姆诗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至此,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的出版(诗全集中译本出版后,诗人又出版了新诗集《巨大的谜语》,诗集共收录5首短诗和45首俳句),给国内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能,使人们能更好地深入认识其诗作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从一个外国诗人在中国新时期的30年的接受和读解,可以折射出国内诗坛的曲折的文化心态。







我们读到的固然是诗人的中文译本,但是诗人的诗歌的形式和内容,甚至是诗的神韵也没有在译诗了丢失什么,或许弗罗斯特说的“诗就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就是一个错误的结论,在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汉译过程中可谓有得有失,这里得益于诗人译者李笠的创造。

特朗斯特罗姆诗在中国受到了很大的欢迎,一定程度上说是迎合了一些诗歌爱好者,并在诗坛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国内的一些诗人的创作带来了很强烈的冲击,影响了一代人的诗歌创作和实践,如王家新、李笠、陈东东、董继平等。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折射出来的独特美学特征和对存在的诗意沉思是与诗人的自觉追求和大胆探索是分不开的。诗人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并在其中吸收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派的先锋艺术表现手法,在融会贯通中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美学特征。

我们先看一位瑞典本土的研究者对诗人的评价,在1985年1月出版的《瑞典文学史》中有一篇附录收有当时瑞典文学院院士谢尔.埃斯普马克撰写的《瑞典战后文学》一文介绍到了特朗斯特罗姆,指出:“他是一位把瞬息间产生的灵感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相结合的现代神秘主义者。他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形象语言——使用一种准确的新鲜的隐喻。他在一首诗的开头极通俗地写道‘我来了,那个无形的人,可能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以便生活在今世。’诗人是一个观察者,是一个服务于更高权力的见证人,他在空旷的黑暗中侦察着,以便记录历史与人类生活中隐藏的楷模。然而他自己是‘无形的’;他致力于秩序和较普遍的人类问题。”(P426)这段文字是大陆最早的评介文字(尽管是翻译的文字)。这个评论可谓切中肯綮,准确的道出了诗人的美的特质,这影响了国内人们对诗人的整体认识与把握,也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对诗人研究的基调。

北岛在诗选的《译序》中,这样描画过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肖像:“他的作品把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印象主义与传统的欧洲抒情诗结合了起来,并体现了他的宗教信仰所带来的某种宁静。……他和他同时代的许多诗人反对他们前辈的作品中那种过于夸张、过于伤感和过于强调自我意识的隐喻,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并不排斥隐喻,而是仕途使它们更准确、更敏锐、更坚实。”(见北岛译序p5)下面这首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诗人的某些艺术追求。



厌倦了所有带来词的人,词并不是语言

我走到那白雪覆盖的岛屿。

荒野没有词。

空白之页向四面八方展开!

我发现鹿的偶蹄在白雪上的印迹。

是语言而不是词。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自一九七九年三月》(北岛译)



可以说,这是大陆诗人最早的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认识,并在一代诗人的创作中引起了某些契合,激起了他们的内在某种创作冲动。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艺术与梦、意象和隐喻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在诗歌中践行着自己的艺术审美诉求。其诗的形式短小精悍,在词的跳跃中闪现着诗思的瞬间的美的感悟和快感,激起读者对存在的诗意沉思。我们来看下面这一首诗歌:



一棵树在雨中行走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的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树和天空》(李笠译)



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是一个捕捉意象的高超能手。其诗歌的意象往往来源于诗人对周围自然界的锐敏观察,寓意丰富,风格极其简朴,在意象营造的世界中,诗歌语言具有极强的张力和穿透力,一种强烈的“陌生感”把读者紧紧的抓住。诚如译者李笠所说:“特朗斯特罗姆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作品多短小、精炼,往往用意象和隐喻来塑造个人的内心世界,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善于在看似平常的日常生活事物中撷取丰富而新颖的意象,经过诗人的提炼和巧妙的运思,或直接进入诗篇,或构成引人联想的隐喻,用外在意象的繁复表达内在隐秘世界的沉思,努力抒写内心、下意识甚至梦景的自由流动,使他的诗能够在短小的篇幅里,产生幽深的神秘感和极大的冲击力。就此,诗人自己说:“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写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更真实的世界是在瞬息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如下面这些诗句:



穿轰鸣之裙鞠躬的喷气式飞机

使大地的宁静百倍地生长

——《冰雪消融》

我听见我们扔出石头

跌落,玻璃般透明的穿行岁月。

——《石头》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

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

——《序曲》



关于意象的营造,诗人自己有着清晰的诉求,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常常从一个物体或状态着手,为诗建立一个‘基础’,这基础有时是一个地点。诗从一个意象中渐渐诞生……我用清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现实世界。”诗人在意象的联置中,把生活世界与抽象世界已之间的隐喻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的蔓延开来,使全诗充溢着梦境的氛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诗人认为诗的本质是:“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诗人自己写诗就是这样的践行着这个独特的对诗的认识。我们再来看这样一首诗歌:



突然,漫游者在此遇上年迈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麋鹿,面对九月大海

那墨绿的城堡



北方的风暴。正是楸树的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

在厩中跺脚

——《风暴》



诗人自己认为诗的特点在“凝练”和“言简则意繁”。因此,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的形式都是比较短小的,三行五行或者八句十句不等,且差不多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的形式而与其他的区别开来。正是这两个艺术追求使诗人努力的去捕捉现实生活中细微看似平常的感觉,并加以提炼而营造出自己独特的意象世界,诗人还善于在词语的间隔之间留下足够的空白,在词语的跳跃之中共同把意象的丰富性抛给读诗的人们,逼迫读者去跨越这道诗思的构想瞬间,在这一瞬间之后,看到诗人的独运匠心的妙处。用诗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诗是聚点。它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之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暴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文相遇,自然和工业交错等等,就像对立物揭示彼此的联系一样。”在这一点上,诗人王家新如是说道:“他有自己的思维与造像的系统。意象联系与语言运行,有非常大的空间和跳跃性,留给读者更多的空白。这些空间、跳跃和空白,可能会成为接受中的障碍。如果不拒绝这种陌生,我们就会走进他的诗歌世界,领略到他在艺术探索中所具有的先锋姿态与冒险品格。他的诗带给我们的是神秘的陌生,同时又是一种创造艺术美过程中透明的冲动和追求。”如“林中的蚂蚁静静的看守,盯视着/虚无。但听见的是黑暗树叶/滴落的水珠,夏日深谷/夜晚的喧嚣”《昼变》。应该说,这些诗学追求与80年代的“朦胧诗”潮在内在精神上是具有很强的契合点的,所以深得他们的青睐,也给中国诗坛带来了另外一种风格。

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艺术魅力远不止于上面论述的这些。特朗斯特罗姆自己说过,自己的诗歌拒绝理性的分析,因为这样能给与读者更大的感受自由。但是在此,我们还是可以把捉到其诗歌的一些重要美学意蕴的。







在诗人的诗全集没有出版之前,甚至到现在,国内还没有出现过对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和研究的研究论文。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还可以在刊物上看到一些随感或者诗人的读诗札记等形式的批评文字。这些无疑对推进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研究与评价带来了促进与深入。如林和生的《和自己的影子结合》、雷格的《特朗斯特罗姆:饮者的刀斧》等几篇,但是还是属于欣赏性质的鉴赏文章,虽然里面也论及到诗人的诗歌某些美学特征,以及诗歌背后的文化和哲学内涵。

近来出版的《北欧文学史》有对其进行的评价:“他诗作主题多样,音韵铿锵,比喻生动优美。早期作品注重精神与内心的分析,探索人类灵魂的奥秘,把自己作为第三者客观地去观察和探索,如诗集《十七首诗》(1954、)《路上的秘密》(1958)、《半完成的天空》(1962)、《看见黑暗》(1970)和《波罗的海》(1974)等。近期作品则较多反映生活、社会和政治现实,如《真实障碍》(1980)、《乱哄哄的市场》(1983)和《为了生者和死者》(1989)。”p387

2004年,被誉为东方的诺贝尔奖的“新诗界国际诗歌奖”颁发给了下面8位诗人,他们分别是:牛汉、洛夫、特朗斯特罗姆、西川、王小妮、于坚、北岛和痖弦。很明显,作为大陆的“新诗界国际诗歌奖”这个重要的奖项,而其中,外国的诗人只有特朗斯特罗姆一人获此殊荣,一方面说明他的诗歌的独特魅力和在中国的诗坛引起的共鸣,从中也足见其诗歌艺术的分量。后来又把这些诗人的诗歌收入了2004年在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岱松主编《光芒涌入:首届“新诗界国际诗歌奖”获奖诗人特辑》一书中。而“光芒涌入”就是特朗斯特罗姆新诗集《悲哀贡多拉》里面的一首诗的题目。至此,国内对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接受达到了高潮,对其诗作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入。但是遗憾的是,到现在对其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研究论文还是没有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前不久,诗人北岛在一部随笔集《时间的玫瑰》里有一篇说到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即《特朗斯特罗默: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一文。北岛在文中回忆了80年代初接触特朗斯特罗姆的一些旧事,更为重要的是,在文中,北岛对前面出版的两个特朗斯特罗姆诗集进行了批评,在译诗的质量上和对原诗神韵的传达上提出了中肯的批评,由于董译本是从英文转译过来的,相对于原作隔了两层,而李译本则是直接从瑞典语译出,加上译者又旅居瑞典近20年,在出国之前也有诗歌创作的实践,并在与诗人的接触中加深了对原诗的理解,相对来说,着手翻译起来会比较得原诗的神韵,在持论公允批评过程中,北岛并拿出了自己相应的译诗范例,读者在对照阅读中自可鉴别它们的优劣。这些有益的批评尝试对理解和加深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在中国本土的研究与传播发挥重大的作用。



梦幻诗人特朗斯特罗姆





睁开眼睛,梦继续

我叫醒我的汽车

它的挡风玻璃被花粉覆盖

我戴上太阳镜

群鸟的歌声变得暗淡

《晨鸟》



每次读到这首诗,都让我产生一种幻觉,仿佛自己是从一个沉沉的睡梦中刚刚醒来,缓缓的,瞳孔像是初生的婴儿般缓缓的张开,整个世界,如同被大雨刷洗过一样新鲜。整首诗,就是逐渐扩张的瞳孔依次容纳的东西。

特朗斯特罗姆是写梦,不,确切的说是写梦与现实相互混淆、交融的那一瞬间的高手。他拥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使得他的诗即保留了梦的神秘,同时又能让现实的阳光渗透进来。他的诗神秘但不驳杂、混乱,清晰如太阳初生的黎明。

瞬间,轻易流逝的其实并非时间,而是那一刹那人的感受,只有将瞬间内化为诗人的感觉,或者说是灵感,瞬间才具有生命。也许正是如此,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等超现实主义诗人才会主张一种“自动写作”的方式,他们认为诗人应该像是一台台感觉灵敏的“捕鼠器”,时刻准备着,捕捉飘忽不定的灵感。和他们相似,特朗斯特罗姆也持类似的客观化诗学立场:“写诗时,我感受自己是一件幸运或受难的乐器,不是我在找诗,而是诗在找我,逼我展现它。”

但和仅仅展现瞬间体验电光火石般快感高潮的诗人不同,特朗斯特罗姆并不认为诗歌应该停留在这种对瞬间的一瞥之中,他接着说:“完成一首诗需要很长的时间。诗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完了。”这种对感受的执着注定了诗人不仅需要运气,更需要一种对观察的专注以及沉思。诗人不仅要像一只蜘蛛,在自己织就,捕捉灵感的大网上守株待兔,而更要像是一只四处漫游的螳螂,寻找猎物并随时准备进入狩猎状态,密切观察猎物并积蓄着将其捕获进自己语言的力量。

因此,这种四处漫游的“猎食者”需要的不仅仅是那惊鸿一瞥缪斯的眷顾,更需要一种高强度的专注精神。忘掉自身,专注并迷恋于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情况、穷尽一切可能性的去“看”。



你看到了吗,蚂蚁在燃烧

沉睡者舒展身子躺在梦里。梦

变得透明。



在这首名为《他醒于飘过屋顶的歌声》的诗中,诗人的目光穿透了沉睡者遮盖着梦想的眼睑,诗人似乎进入了沉睡者“透明”的梦中,和沉睡者一起在梦中流动,睡者的梦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互相缠扰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妙体验、一种具有神秘感的“混淆”。

看与看因精神的凝聚程度而不同:精神高度集中的凝神静观会产生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成为一道光,轻易穿越了观察者与被看者之间的时空距离,进入被看者的内心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进入诗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他由所看、所听、所感的现实世界进入一个“醒着的梦”。

同时,这种专注的力量并非仅仅限于不断的深入,它甚至可以改变整个看与被看这个过程的时空结构:



林中蚂蚁静静地看守,盯视着

虚无。但听见的是黑暗树叶

滴落的水珠,夏日深谷

夜晚的喧嚣



松树像表盘上的指针站着

浑身是刺。蚂蚁在山影中灼烧

鸟在叫!终于。云的货车

慢慢的起动

《昼变》



在这首诗中,昼夜的更替始于一只微小的蚂蚁的盯视,这种盯视让整个环境突然“紧绷”起来,随着诗行的递进,这种紧张感与压迫感越来越强,空间似乎越来越紧缩,而时间流逝的速度似乎也越来越快,直到这只微小蚂蚁似乎已经不能再承受这种专注盯看的力量,一声神启般的鸟叫让整个环境舒缓过来。这首诗,看与被看之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角力”,在相互的对峙中,将整个时空结构彻底的颠覆。

其实,更确切的说法或许是,诗歌颠覆的仅仅是我们内心的时空感,是我们自己被诗歌所改变,整个世界依旧是那个世界。而我们,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或许只是那只微不足道的蚂蚁,只是一个瞬间。



暖的石头

漫游者站在树下。当

穿过死亡的旋涡

可有一片巨光在他头顶上铺展?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

摆脱令人窒息的旋涡

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

外物燃烧。他觉察——用云雀飞翔的

姿态——稠密的树根

那无数盏灯在地底下摇晃。但地上

苍翠——以热带风姿——站着

举着手臂,聆听

无形的抽水机的节奏。他坠入夏天,坠入

夏天炫目的坑洞,坠入

在太阳火炉下抖颤的

湿绿脉管的棋盘。于是停住

这穿越瞬间的直线,翅膀张开

激流上鱼鹰的栖歇

青铜时代的小号

不安的旋律

悬挂在深渊上空



晨光中,知觉把握住世界

像手抓住一块太阳般温

《序曲》



1954年,年轻的特朗斯特罗姆发表诗集《17首诗歌》之后轰动诗坛,跻身重要诗人的行列。虽然喜欢挑战、敢于舍弃自己熟谙风格的特朗斯特罗姆在以后的诗歌写作中部分的放弃了《17首诗歌》的写作方式。但毫无疑问,这部杰出的诗集不但为他赢得了“隐喻大师”、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大师等美誉,更奠定了他诗歌写作最核心的风格特征,即幻想。

“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在与中文版诗集的译者李笠的谈话中,特朗斯特罗姆这样谈到了诗的本质。

人与事物之间最基本、平常的联系方式是认识。一个原始人,因为生存的需要,比如狩猎与采集,他必须要去认识动物的习性以及植物生长规律。这种方式至今依然是人与事物甚至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联系方式。它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并单向度,它是由预设的“主体”人朝向被预设为“客体”的事物,并由“主体”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客体”。这种方式通常会和人的理性思维相联系,它需要在不同的事物之中抽离出一种规律性与一般性的东西,并由这些规律去“揭示”其它事物。

但幻想则完全不同。作为人的一种本能,幻想是不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清楚,幻想是不可能为自己带来任何实际好处的。它和梦相似,是“醒着的梦”,它没有用,但却有着无法拒绝魅力——通过它,一个人可以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幻想因其任意性而给人以自由感,在心灵丰富的人那里,幻想则获得了更宽广的空间,一种无限的自由感朝着人敞开。幻想者成为了精神的“漫游者”,在精神世界中自由的穿行。在这首《序曲》以及《17首诗歌》中的许多诗中,诗人都是以一种“漫游者”的身份进入自己的想象世界,一行行的诗句成为记录他旅行过程的脚印,带着读者一起,在幻想的空间里四处漫游。

“我常常从一个物体或是状态着手,为诗建立一个‘基础’。这基础有时是一个地点。诗从一个意象中渐渐诞生……我用清晰的方法描述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现实世界。”现实中的一个物体或一种状态成为特朗斯特罗姆进入幻想世界的一扇门,一把钥匙,或一个标志着开始的起点,这个“起点”或许来自于偶然,或许源自缪斯眷顾的一次灵感等等,它标志着一首诗的起源,如同一首乐曲开头,它有着“定音”的重要意义。但一个起点并不意味着一首诗的全部,一些诗人,会停在这个地方,点到为止,一首诗的起点也同时意味着一首诗的终点。这像是在沿着一架梯子攀爬,点到为止的诗会让人们停留在梯子的尽头,但特朗斯特罗姆,尤其是《17首诗歌》不是,在梯子的尽头,特朗斯特罗姆开始引领我们踩着幻想的云朵继续向上,像踩着音乐的音符一样,凭着自己的直觉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空间之中漫游。

在我看来,特朗斯特罗姆的诗,尤其是《17首诗歌》的价值并不仅是提供给了我们一些漂亮的意象、全新的隐喻,而是幻想,或自由的精神漫游本身在诗歌文本中的展现。因此,我觉得于坚认为的“他的想象力的美是有具体的‘象’做为基础的。”(于坚《读特朗斯特罗姆有感》)的观点可以商榷。在我看来,在《17首诗歌》中,做为基础的具体的“象”仅仅是一个起点,就像一次跳远,在一个空间内,可以找出无数个、任意的起点,而真正重要的是跳远者跳出的距离,有时候,甚至可以说,这和起点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就具体的诗歌文本而言,在这首《序曲》中,更值得关注的并不仅是“以热带风姿”站立的树、在激流上栖息着的鱼鹰等一个个精彩的意象,而是那位“漫游者”从睡梦中跳伞,然后穿越一整棵树坠入夏季的那一整次精神的漫游。是沿途的“风景”而不限于“风景”,是最终到达的地方。或者说,也就是整首诗歌的节奏。

这种“漫游”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自由的做梦——在做梦的时候是无需考虑梦的内容是否和现实相关,是否合理的。仅就这一点而言,特朗斯特罗姆和“超现实主义”者们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在布勒东看来,在我们所认识到的现实世界之外,另外存在着一个由潜意识、幻想等构筑的世界,这个世界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梦:“梦幻与现实——将来会变成一种绝对的现实,也可以叫作超现实。”(布勒东《什么是超现实主义?》)这个“超现实”世界最高的价值在布勒东看来,不但可以让人真正的获得“真实性”,而且将废除一切“心理的机械论”,将人的思想引向自由。

布勒东的阐释略显抽象,但也容易理解:抛开其他方面,单就诗歌而论,诗歌的价值不仅是抒情也全非技艺,而是能否突破,尤其是被语言的桎梏所限制、固化的我们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并用自我的感受力重建个体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一种本能的愉悦,一种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但让人无限渴望的自由感——如果文学存在一种品质的话,我相信,这是唯一的。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在选刊开设“借鉴欣赏”栏目,是从上一期开始的。但上一期没有作品被推荐,这大概,一是在论坛上这个栏目开设时间不久,作品相对不多。二是大家还不太习惯。现在,我开个头,希望大家多在论坛上推荐论坛之外,世界范围的现代禅意诗歌和诗人,以期对我们同人的探索写作有所助益。同时,这也是开阔我们的视界,体现我们现代禅诗世界性的积极努力。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是当代非常优秀,个性独特的一位诗人。他对于禅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体悟并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他的很多诗,可以毫无障碍的说,就是现代禅诗。特别是他的表现手法,语言方式,很现代,极具魅力,我们这些中国的现代禅诗写作者来说,极有借鉴价值。





【主编手记】



五月,是多么美好的时节,大地呈现了蓬勃的碧绿,原野里的蔷薇花格外美丽芬芳。五月,是多么令人兴奋的时节,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诗意,出现了一种舒展和开放的景象。是五月召唤了诗人,是诗人唤出了五月?

编辑这一期网刊,看到大家推荐了这么多好诗,我由衷地欣慰和喜悦。像置身五月碧绿的大地和灿烂的阳光里,我感受着现代禅诗勃勃的生机。

感谢五月的碧绿和阳光的温暖,感谢诗人的诗意和心灵的灿烂!感谢现代禅诗这座美丽的缪斯花园!





2011年5月31日

































15

















献花(0)
+1
(本文系现代禅诗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