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马钱子治疗神经肌病的应用体会
2015-07-10 | 阅:  转:  |  分享 
  
马钱子治疗神经肌病的应用体会

梁明

笔者近年来用马钱子治疗神经肌病,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郑某,男,13岁,1996年10月17日初诊。四肢无力、行走困难8年。患者4岁时发现走路不稳,易摔倒,下蹲、站起及上楼梯困难。几年来,上症呈进行性加重。体检:鸭步,肌力Ⅱ~Ⅲ级,Gowers征阳性,EMGmup时限5.0~5.3ms,电压400mV,CPK107521.5nmols-1/L。诊断: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假肥大型。予服复方马钱子汤剂。处方:黄芪50g,当归、白术、茯苓、生地黄、石斛、知母、枸杞子各15g,淫羊藿10g,菟丝子20g,陈皮6g,制马钱子粉0.2~0.9g(分2次饭后半小时服)。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3个月后,肌力增加至Ⅳ级,走路较前快,Gowers征明显减轻。嘱再服3个月,半年后症状明显减轻,Gowers征不明显,走路基本正常,EMGmup时限5.3~6.1ms,电压500~600mV,CPK13669.4nmols-1/L。2重症肌无力王某,女,26岁,1995年5月21日初诊。反复发作,全身无力伴胸腺瘤8年。检查:神清,眼睑下垂,复视,四肢肌力Ⅲ级,腱反射减弱,肌张力下降,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Ach-RAb滴度7.8×10-9M,疲劳及新斯的明试验均阳性。诊断:重症肌无力。治以健脾益气补肾。处方:黄芪50g,当归、白术、茯苓、枸杞子、山茱萸、生地黄、淫羊藿各15g,陈皮6g,升麻、柴胡、甘草各10g。水煎服,每天1剂。制马钱子粉0.3~1.2g(分3次冲服)。守方加减治疗6个月后,肌无力消失,Ach-RAb滴度为3.5×10-9M。继续治疗2年,病情稳定。3脊髓非完全断裂损伤韩某,男,1995年4月初诊。于去年9月车祸伤及第6、7胸椎,曾在某院手术治疗。检查:第7胸椎以下皮肤感觉消失,左下肢肌肉萎缩,功能消失,二便失禁。治以通络散结,补肾壮督。处方:黄芪、当归、续断、狗脊、鹿角胶、骨碎补、川牛膝各150g,白术、龟板、土鳖虫、地龙各100g。制成蜜丸,每次1丸,每天3次。制马钱子每天0.3~1.2g,分3次服。以上方治疗4个月,腰、臀部痛觉敏感,左下肢肌肉萎缩基本恢复,二便可自控。按: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性苦温,有大毒。具逐瘀通络、化痰开闭之功,通经络之力胜于他药。神经肌病,病机乃经脉不通,故以马钱子为主药,配合健脾益肾、补气填精之品,使疗效明显提高,并可减缓马钱子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兴奋脊神经,起到激活神经细胞、增强细胞代谢作用,达到营养神经肌肉、消除损伤的目的。以本品治病,当以虚寒证为宜,若湿热、阴虚者,须配伍清热养阴药。马钱子的用量与炮制和个体差异关系密切。我们采用沙烫至马钱子横断面呈褐色,该法炮制后的马钱子毒性较炮制前约减少50%。个体对马钱子耐受剂量有明显差异。服法宜采用从小剂量逐渐增量,如有轻度头晕或肌张力增高时,稍减量维持治疗,可避免用量超过个体耐受性引起的副反应,又可达到治疗剂量。服药期间如出现头晕、肌张力增强或肌颤,多为一过性,减量或停药后会自行消失。治疗重症肌无力、脊髓损伤,马钱子用量偏大疗效较好;治疗肌营养不良、中风,用量不宜过大。对不同神经肌病,马钱子的适宜剂量,对疗效有重要意义。亦有报道,马钱子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有效,笔者在治疗本病时发现,马钱子容易引起并加重延髓麻痹症状,使病情恶化。

梁明(山东省青岛市北区医院,青岛市泰山路60号266012)

(修回日期:2000-03-20)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