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061-菊籬詞》[清]陶淑
2015-07-10 | 阅:  转:  |  分享 
  
小檀欒室匯刻閨秀詞第六集

菊籬詞一卷

新城陶淑夢琴撰



陶淑(清道光年間人),字夢琴,新城人(今江西黎川)。司馬卓亭第四女,甯陽周炳如室。工詩,有《綠雲樓詩存》。著有《鞠篱詞》一卷、《綠雲樓詩存》。小檀欒室彙刻百家閨秀詞,小黛軒論詩詩有著錄。





























































菊籬詞新城陶淑撰

清平樂(菊)

淡香初透。寂寂人何瘦。十二湘簾才卷後。只有東籬如舊。

何妨品自孤芳。任它未合時妝。耐得風霜已耳,從來不藉春光。







浪淘沙(夏夜同鄉甫兄鎔捧琴姊作)

熱得苦分明。小立閒庭。合來花下展桃笙。忽見一星和露錐,添個流螢。

煙不上銀屏。竹亦無聲。薄雲幾片太淒清。正把疏簾才下也,已是三更。







虞美人(秋夜共亦琴五妹望月)

長河萬里光如洗。明月飛來矣。桐陰滿地幾分寒。又見隨風一葉、上闌幹。

蝦鬚不捲猊香冷。漏是今宵永。幾回呼妹看螢流。恰喜輕羅小扇、未曾收。







臨江仙(苔)

滿地濛濛鋪未遍,望來非霧非煙。幾行惟借屐痕添。綠憑分細草,青不上疏簾。

幾日東風寒又重,奈它亭下臺邊。采葉時分落花天。不關春長養,惟愛雨廉纖。







謁金門(簾同鄉甫二兄作)

遊絲嫋。隔住綠窗初曉。一桁波紋青未了。雨餘涼更好。

幾縷篆煙低繞。映上半階芳草。十二回欄遮不少。燕來休又早。







菩薩蠻(冬夜)

女紅夜半忙無了。北風涼透燈光小。幾縷擘紅絲。芙蓉穿一枝。

三更窗乍白。莫是天將雪。呼婢捲簾看。滿階清月寒。







望江南(舟中同外周炳如文耀作)

雲如積,舟已入空冥。十裏山光隨岸綠,半江蒲影壓蓬青。天正晚來晴。

帆初卸,過了幾多程。近水人家全板屋,沿村戍堠老行營。此地太淒清。







前調

天將夕,四望又迷濛。遠樹傍村全罩黑,亂山涵日尚餘紅。鷺影入沙中。

煙初暝,路不辨西東。數點紅燈知有艇,一聲清磬在何蜂。奈此去匆匆。







采桑子(秋夜同外合江樓望新月)

高樓西畔平欄北,天淨如波。雲薄如羅。白鶴峰前光幾多。

一鉤乍乍寒于水,鬟正修螺。江又浮鵝。只此秋容無奈何。







浣溪沙(秋夜)



銀漏聲沉篆半殘。幾回親自注沉檀。莫將纖指故輕彈。



怕向水晶簾下立,今宵偏是十分寒。桐陰扶月上闌幹。







醉太平(小西湖夜望)



湖光似秋。月光似鉤。是誰開放扁舟。在湖中夜遊。



蕭蕭寺樓。濛濛渡頭。西風黃葉悠悠。六如亭上愁。







眼兒媚(鏡)



誰把雲中月取來。置向小妝台。等閒正好,銀鉤高卷,紅幔輕開。



曉時准料雙眉畫,相照又低回。我心似爾,明真如水,清得無埃。







菩薩蠻(夜坐待月不至)



一庭人立花如霧。欄杆紅上羅衣素。待月月何遲。薄簾初卷時。



幾回煩未語。蝙蝠來遲去。夜已二更殘。碧雲階下寒。







金縷曲(落花)



無計春光老。悵回廊、蝶魂剛醒,鶯愁未了。悶把銀鉤垂不上,偏是沾衣風小。任鋪遍、一階慵掃。每借欄杆低護住,幾多時、卻又依芳草。休獨立,空庭悄。



夢回怎奈紗窗曉。轉妨它、蛛絲半罥,蜂須乍攪。兩架秋千人已去,落向牆頭更好。莫須怨、玉簫聲渺。□□□□□□□,月明時、特地添煩惱。誰又管,綠陰早。







滿江紅(闌幹。同外作)



數處回環,把十二、畫屏圍上。恰依住、粉牆半形,綠窗一桁。夜靜有時人小憑,月明惟聽釵傳響。記春時、幾度落花輕,閑同賞。



纖雲護,微風蕩。回廊隔,平臺傍。愛紙鳶欲墮,遊絲低網。垂柳半遮紅不鎖,荒苔無奈青初長。怕鶯啼、苦被小句留,心還悵。







三台令(春雨。柬陳淑芬杏)



微雨。微雨。添得薄寒如許。金猊幾縷香沉。銀燭雙台夜深。深夜。深夜。又怕荼醿花謝。







虞美人(望月)



圓如玉釧明如水。清影同千里。三更好把畫簾開。只聽笛聲遙共雁聲來。



廣寒宮遠人何在。欲問情無奈。青天碧海一年秋。不識鏡中添得幾多愁。







蔔運算元(舟行)



雲重壓蓬低,沙積闌篙住。雨後山光綠不分,送入天邊去。



岸闊見長蘆,村遠惟疏樹。薄暮漁人泛艇歸,泊向荒煙際。







菩薩蠻(羊石)



昔年羊與仙同至。仙人已去羊留亦。天外海風來。仙羊亦化哉。



只今惟有石。說是羊留跡。問石石無言。仙人何日還。







前調(睡佛)



西方大法如來說。眾生一切鹹無著。此佛悟真元。蘧然幾萬年。



人生原是夢。何事紛爭控。佛已示人疲。人間猶未知。







踏莎行(白燕。同外作)



玉鏡多情,烏衣無夢。春寒側側疏簾重。誰家初試素羅衣,滿階微雨梨花凍。



不入紅樓,不來畫棟。纖纖翦向雲間弄。竹窗筠幾主人貧,年年與爾閒居共。







醉太平(柳影)



前溪後溪,長堤短堤。闌幹半形迷離。是斜陽下時。



望來似絲,畫來似眉。解人惟有黃鸝。向煙中一啼。







菩薩蠻(七夕)



鵲橋早向雲中架。銀軿近夕帷初下。莫漫說相逢。一年今夜中。



離情知共訴。泣下淒淒露。明日隔天河。黃姑愁更多。







前調



聘錢兩萬何妨贈。要償未必償難盡。底事一年年。銀河遠似天。



既為天帝女。婿又天孫許。何處有離愁。人間忙不休。







前調



花瓜小向庭中設。素馨織得燈如雪。新樣合歡鞋。七雙筵上排。



笑它兒女小。只管求些巧。蛛網結成羅。是誰求最多。







前調



西風瑟瑟秋如畫。月鉤懶向西樓掛。不必曝羅衣。玉簪開一枝。



燭光花結小。坐到天初曉。莫更掩銀屏。來宵又拜星。







南歌子(秋夜寄外)



金篆三更澹,銀燈半壁紅。無聊自起掩簾櫳。只見一些花影、月明中。



霜角遙催曙,寒衾尚怯風。秋聲無奈感歸鴻。遮莫離愁遠道、兩相同。







點絳唇(秋柳)



可奈秋深,西風斜日荒城晚。蕭蕭淺淺。幾裏鄉關遠。



添個寒鴉,免得愁無伴。憑誰管。水村山館。別恨同長短。







菩薩蠻(舟夜)



荒江向晚煙如水。一舟泊向蘆花裏。幾處浸寒罾。水搖三兩星。



遠山濛似墨。雁影沙中出。忽聽竹篙聲。四更潮又生。







玉連環影(送春寄外)



春去寂寂人何處。試立回闌,好對荼醿語。篆霏霏。晝遲遲。愁聽子規聲裏、雨如絲。







南鄉子(雨夜不寐)



疏雨太零星。點滴聲隨漏未停。怕是猊爐香乍上,銀屏。斜嫋煙絲幾縷青。



此夜夢難成。紅燭金台半不明。莫向輕紗窗下立,咚叮。羊角風搏鐵馬鳴。







金縷曲(蟋蟀)



瑟瑟秋何處。只此間、籬邊牆外,荒涼如許。豆架半棚亭一角,著下數聲微雨。怎今夜、風害于水。似惜隔鄰機正急,對輕篝、不敢啼來苦。紙窗外,淒淒語。



宵深莫入荒苔去。怕階前、銀床剛冷,玉繩低指。畫角孤城高樓笛,同是一般酸楚。簾乍卷、篆消煙阻。寂寂闌幹煩未了,奈梧桐、葉落堆無數。莫聽到,更傳五。







高陽臺(中秋望月,同外作)



銀漢雲寒,玉闌風細,半天全是涼秋。明月飛來,一更先上高樓。千家燈火光於晝,息些時、煙霧都收。滿城頭。誰弄笙簫,誰按歌喉。



中庭共立羅衣薄,似碧天如水,珠箔初鉤。說到前身,前身想是多愁。清輝願得全年滿,更團圓、萬古無休。可能不,此恨此情,兩共悠悠。







菩薩蠻(採蓮。鄭氏,鄉甫二兄侍婢也,頃以春草詞來,依韻寫之。)



濛濛綠遍天涯路。青袍未免妨相妒。日落上西樓。閨中亦有愁。



長亭三十裏。都是春光矣。牆外曉鶯啼。惱人惟此時。







原作(鄭蓮採蓮)



春風二月江南路。春山如畫春光妒。綠幔卷高樓。黛痕眉上愁。



薄煙團幾裏。拾翠人歸矣。又聽子規啼。如絲雨下時。







高陽臺(秋雨,同外作)



冷冷清清,淒淒瑟瑟,一簾燈影無聊。何處秋聲,聲聲送入芭蕉。銀屏半掩銀鉤墜,剔銀爐、香篆剛燒。怎今宵。寒柝偏長,寒夢偏遙。



碧紗窗外鈴如訴,況深宵寂寂,遠道苕苕。落葉啼螿,聽來都足魂銷。那堪更向荒江泊,打孤蓬、萬里奔潮。總蕭條,明日闌幹,損了紅綃。







喝火令(春日,攜建章大兒上粵秀山,望朝漢台)



絕頂初登也,雄風亦狀哉。三城霸氣望中開。想見當時奉時、賈生來。



何處任囂墓,空餘朝漢台。蠻夷大長果奇才。四十九年猶記、抱孫回。今日紅棉青草,只有鷓鴣哀。







行香子(秋柳。寄外)



前日依依,今日絲絲。最無聊月落烏啼。莫來芳榭,莫點春衣。怕雨淒淒,煙寂寂,漏遲遲。



誰掃長眉,誰管長堤。悵西風不送人歸。闌幹紅處,蝴蝶黃時。對葉蕭蕭,如颯颯,草離離。







菩薩蠻(除夕同外戲作)



六街爆竹三更柝。桃符寫就新年樂。聽說喜神來。家家門大開。



明朝是歲始。想見都恭喜。糕果送來多。無如鄰佑何。







憶秦娥(春風多寒,咳疾增劇,閑坐無聊,寫此柬姚少蕊嫂侍者採蓮)



春深淺。重簾幾日風如翦。風如翦。落花無數,滿階紅軟。

舊年病到今年倦。藥爐火細銀屏掩。銀屏掩。閒愁多少,與春同遠。







菩薩蠻(頻年咳疾不愈,近又咳血,鬱鬱不樂,作此遣之)

四季咳病原難好。況兼咯血時相擾。就使可能醫。精神已不支。

人生終有死。大地同歸矣。何去複何來。人間又一回。







《菊籬詞》一卷終。























2









献花(0)
+1
(本文系南靖草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