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檀欒室匯刻閨秀詞第八集
補欄詞一卷
陽湖劉琬懷韞如撰
劉琬懷(1755-1820),字韞如﹐號撰芳,清代陽湖人(今江蘇常州)。劉汝器女,嗣綰妹,金壇虞朗峰室,著有《補欄詞》一卷、《問月樓集》。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無錫金匱縣志、國朝閨秀正始集、小黛軒論詩詩有著錄。有劉琬懷自序。
補欄詞陽湖劉琬懷撰
浣溪沙(看花)
消遣閒愁百卉中。金鈴小宕語丁冬。海棠紅暖一簾風。
漫學唐宮傳鼓促,未煩隋院剪刀工。輕衫薄袖倚欄東。
前調(聽雨)
坐對銀釭細細挑。停針忽聽響蕭蕭。幾聲風驟打窗寮。
多事簷前懸鐵馬,無端庭畔種紅蕉。總拼不寐到明朝。
沁園春
□□□□,□□□□,□□□□。□□□□□,□□□□,林端隱隱,遠逗晴嵐。鳥語清幽,人蹤閴寂,冷逼名園整日關。緣溪轉,老梅一樹,已破橘顏。
二泉勝景全探。更何必、奇峰高處攀。看九龍塔聳,鈴聲搖盪,六朝松古,黛色斑斕。淮海祠邊,香花橋畔,記否年前三月三。紅裙遍,訝如雲繚繞,如蟻回環。
【原注】刻本殘損,上闋缺五句。
前調
大樹園年來以半賃與它姓三十餘間,池館花木尚足遊玩。每當春秋佳日,闔家聚集之處,諸昆仲常吟詠曲中,各成一闋。
大樹園林,半繭分開,絲牽寸腸。剩平泉花木,未曾摧折,輞川書畫,依舊收藏。竹圃荷亭,藥欄松牖,不改吟窩聚集場。春秋日,溪邊垂釣,閣上飛觴。
追思往事茫茫。記卅載、煙巒綠堂。有求羊往返,掃除曲徑,周張相接,環堵銀牆。鶴跡盤旋,禽言互答,頓覺人間俗慮忘。它年裏、待完全璧返,叢桂添香。
前調(池上釣魚同人分作)
不著煙蓑,小坐溪邊,持竿自由。破青萍萬點,錦鱗作對,翠蘅幾片,銀沫噴漚。立上蜻蜓,掠過燕子,鏡面波平漾直鉤。須相待、翣時連貫,繞澗深遊。
濠梁樂意成愁。聽唼唼、無聲動碧流。笑富貴鸂畔,千秋避跡,淮陰台下,一旦封侯。香餌頻添,垂絲穩宕,浪影圓時雙尾投。居然得、勝臨淵暗羨,緣木長求。
前調(同諸嫂鬥馬吊戲作)
淨幾明窗,弔譜頻翻,南唐韻長。每秋宵庭畔,悄聞葉落,春風座上,圍試茶香。蝴蝶雙飛,麒麟獨獲,頃散仙花佛頂光。無言處、沉吟計算,次第移莊。
豈同廬雉清狂。更不比、彈棋生殺忙。愛珠簾倒卷,天然趣美,龍門乍躍,奪錦飛揚。拖逗間情,展舒逸興,多謝湘蘭曾細商。迴圈久,將牙籤檢點,且作收場。
臨江仙(詠蕉扇)
質潤光溶骨秀,翦成小樣玲瓏。九華六角總輸工。遙侵鬟影綠,暗灑汗斑紅。
記得夢中覆鹿,炎涼悟徹空空。伴人閑倚曲欄東。揮開楊柳月,搖散藕絲風。
前調
猶憶西窗聽雨,綠陰乍展如雲。生憎修竹上彈文。移來消暑氣,撲處淨塵氛。
別擅清幽風致,行行側理成紋。蒲葵一任鬥紛紛。斜偎蝴蝶袖,低宕石榴裙。
浣溪沙(聞畫眉作)
何處清音喚暮春。鶯啼燕囀與爭新。綠陰如水聽來真。
驚夢畫簾剛寂寂,催妝小院莫頻頻。天涯猶有未歸人。
虞美人(秋夜同舜音姊作)
閒談坐盡梧桐影。微覺吟肩冷。誰家玉笛忽飛聲。頃見雲開月色、倍分明。
咿啞幾陣賓鴻語。報導秋如許。怪它青女太無情。慣逼一天霜氣、轉三更。
前調(舟行即目)
船窗不掩雲波冷。面面秋山影。鸂頭幾處賣魚蝦。半幅輕帆低落、夕陽斜。
綠陰隱隱茅簷結。鄰舍家家接。門前開遍水葓花。瞥見一行女伴、浣溪沙。
金縷曲(菊影)
簾捲秋光裏。正黃花、亭亭冉冉,移來眼底。超出紅塵如此淡,始信陶潛歸矣。為料理、明窗淨几。醉後幾回難採摘,費參詳、幻跡知誰寄。倩窄袖,欲扶起。
蕭疏骨格煙雲氣。侭拋辭、蜂忙蝶鬧,香清色膩。仿彿騷人成落魄,瘦到十分難比。剩一片、淒涼滋味。要向西風留小像,傍闌幹、月冷霜華細。寫不盡,個中意。
前調(竹影)
曲徑停雲黑。繞欄前、幾竿依約,助人淒切。裁得鵝溪三尺絹,難仿此中孤潔。又移上、半庭明月。只合天寒來薄袖,倚西風、弄翠搖晴碧。比清瘦,夜深立。
淩虛自寫淩霜節。展瀟湘、畫圖一幅,參差圓活。中有閒愁題不盡,點滴英皇啼血。都分付、蕭蕭瑟瑟。莫道梅花枝幹好,總輸它、懷抱亭亭直。塵不染,獨幽絕。
前調(見新燕作)
也占樓居福。借清幽、盧家堂畔,香巢小築。翠翦紅襟多點染,毛羽不堪諧俗。總一例、東風拘束。九陌塵高春漸老,蹴飛花、慣向瓊筵落。妨新睡,避銀燭。
喃喃若個知心曲。最思量、舊時煙雨,幾番棲宿。莫入烏衣門巷裏,回首易添棖觸。終輸與、疏籬茅屋。結伴差池隨上下,傍春城、消受陰陰綠。簾捲未,一鉤玉。
前調(題嫂汪玉英拈花倚鹿小照並輓之)
畫裏添嗚咽。記茫茫、幾番歡聚,幾番離別。十數年來渾似夢,愁緒那堪細說。剩幼女、情懷難割。何事天公耽播弄,起寒灰、滾滾都成劫。盈串淚,向空滴。
孤墳母子遙相接。最淒涼、荒煙細雨,白楊蕭瑟。料得泉台長夜裏,不省傷心欲絕。早悟徹、紅塵完缺。一笑拈花芳草地,算今生、疑案先歸結。回首處,暮雲合。
前調(春日感作)
夢影雙丸逐。漸消磨、輞川煙水,平泉花木。龍腦一爐茶七碗,悔不襟期偏俗。分領略、人間清福。漫問禁煙明日事,且瞢騰、閑展離騷讀。山鬼笑,湘君哭。
也知生世原空穀。太匆匆、隙塵過馬,隍陰覆鹿。我是個中參透慣,冷眼花前銀燭。獨倚遍、碧欄幹曲。滿徑雲停門自掩,種琅玕、幾樹森森玉。聽春雨,長新綠。
前調
結屋東頭老。問今生、閒愁種種,幾時能掃。贏得吟魂猶淡蕩,只繞謝池新草。又陣陣、東風吹早。殘夢卻隨流水斷,聽鶯聲、但逐桃花杳。剩楊柳,試試嫋。
空亭容膝休嫌小。獨徘徊、疏簾一桁,半留晴照。收拾春衣從笑取,紫鳳天吳顛倒。莫更說、舊針神稿。辛苦工蠶原自分,奈成都、桑樹年來少。絲欲吐,食難飽。
天香(秋日憩鄒氏園)
一棹才停,雙扉乍啟,鄒陽舊日池館。三徑盤紆,幾層濕翠,泉語涔涔成串。亭台曲折,正一帶、疏簾盡卷。桂樹濃香閣下,飛來恍行天半。
最好斜陽紅澹。倒遙山、高低影轉。仿佛米家圖畫,座中補滿。如此園林偏是,客應約、明春重來玩。輸與幽禽,煙巒長伴。
臨江仙
(余幼時好吹簫,購得前朝人所遺一枝,音韻和平,甚寶之,錫其名曰「紫雲」。每當針黹之餘,納涼庭院,必案一二曲為事。後於歸金沙,所居樓高廣,張南周比之中也。竊思音律本非閨閣所宜,豈可鄰舍傳聞,即將紫雲盛以錦囊,藏之篋衍。忽忽數十年來,竟成絕響,雖無人琴之感,能免中心悵悵耶,作此以表。)
漫說秦樓引鳳,可憐棄置無聲。怕聞鄰女鬥彈箏。吟風成往事,伴月是前生。
記否桂花影裏,欄杆共倚三更。嗚嗚如訴最分明。暗傳吳市恨,遙渡楚江情。
又
嫋嫋餘音竟絕,移商換徵心灰。思伊欲上鳳凰台。柳殘何處折,梅落不重開。
宛爾琵琶出塞,幽情逸韻難追。王褒賦就總堪哀。潛蛟難起舞,唳鶴獨遲徊。
望江南(雜詠)
江南好,往事繞回腸。棠棣花前爭刻燭,椿萱堂上笑傳觴。此樂最難忘。
又
江南好,錦裏是儂家。綠野堂前餘竹石,翠微亭外接煙霞。清景望中賒。
又
江南好,生小未知愁。移燭敲棋驚宿燕,持竿垂釣散群鷗。書卷與為儔。
又
江南好,惠麓約看花。湖岸斜停詩客舫,山樓遠接酒人家。一路入煙霞。
又
江南好,曲院鎖濃香。坐樹流鶯談兩晉,當窗鸚鵡誦三唐。小管賦春陽。
又
江南好,昆仲集群賢。賭酒每從明月裏,聯吟常在惠風前。不減永和年。
又
江南好,最憶二泉亭。遠樹倪迂新色畫,清茶陸羽舊時經。塔影錫山青。
又
江南好,風雨不淒淒。花信早紅江總宅,水光長綠伯鸞溪。滿目盡詩題。
又
江南好,眾綠護平堤。挑菜兒童騎竹馬,育蠶婢女掇桑梯。村巷盡鳴機。
又
江南好,暖意逼清明。鬥葉疏簾春寂寂,投壺小院夜錚錚。回想不勝情。
又
江南好,修禊趁溪光。楊柳風微鶯嘴滑,桃花漲足鴨頭香。幾處浣衣裳。
又
江南好,企望夕陽邊。梅裏高風吳泰伯,蘭陵雅跡宋坡仙。雲樹接蒼煙。
又
江南好,樓上獨徘徊。古調瑤箏彈落雁,清商鐵笛奏寒梅。幽興已成灰。
又
江南好,晝永緩風和。紅暖櫻桃垂曲檻,粉香蛺蝶戀晴莎。階下幾回過。
又
江南好,門外即蓉江。載酒客尋楊子閣,擁書人泛米家艭。兩岸長蘭茳。
又
江南好,熱鬧過花朝。賽社沿村喧擊鼓,賣餳隔巷聽吹簫。新漲沒平橋。
又
江南好,風雅幾傳人。舊社碧山曾仰杜,古祠淮海每談秦。春色為它新。
又
江南好,回首憶金沙。長蕩湖邊千頃月,顧龍山上四時花。清興屬吾家。
又
江南好,上巳換衣單。勁節臨窗多翠竹,素心入室有芳蘭。盡日與盤桓。
又
江南好,往事記紛紜。杏雨歸來虞學士,蕪城賦就鮑參軍。一例等浮雲。
又
江南好,草綠寄奴城。沽酒客來雙屐滑,打魚人去一舟輕。浮玉望中明。
又
江南好,白下早春來。三閣斜陽新第宅,六朝細雨舊樓臺。庾信合重哀。
又
江南好,第一莫愁家。巷口烏衣飛乳燕,門前綠柳著歸鴉。風月足堪誇。
又
江南好,巧制擅姑蘇。織就襇裙西子樣,裁成團扇放翁圖。爭說古吳都。
又
江南好,桃李易成蹊。碧色池塘雙鷺立,綠陰樓閣一鳩啼。隨地任心棲。
又
江南好,歌吹是山塘。銀燭通宵遊客興,珠簾十裏美人妝。此地覺荒唐。
又
江南好,香霧養花天。午倦簾櫳多蝶舞,曉寒庭院正蠶眠。風脆紙鳶弦。
又
江南好,彩筆發新思。惲氏畫圖留粉本,陳家詞譜界烏絲。終古有名馳。
又
江南好,風味不尋常。席上春盤青筍嫩,茶邊寒具玉蘭香。那免一思量。
又
江南好,家在水雲隈。門外鶯愁幾樹柳,庭前鶴守一株梅。應與賦歸來。
沁園春(鴉)
寥落晴光,陣陣西風,吹歸暮鴉。正小樓晚色,夕陽黯淡,平原遠景,老樹杈椏。秋燕辭南,賓鴻戀北,畢竟雲山何處家。都同調,蕭蕭索索,如此生涯。
天然圖畫堪誇。宛一幅、倪迂墨筆斜。補柴門流水,半彎新月,孤蓬斷岸,幾點蘆花。漫說淒涼,休悲寂寞,終古垂楊意未賒。蒼茫裏,看相依翼翼,互語啞啞。
前調(中秋後一日夜坐感作)
才過中秋,幾處砧敲,冰輪倍明。憶桂花香滿,濃侵庭院,梧桐陰碧,低覆軒楹。無伴飛觴,何人擊缽,總有新詩勉強成。空階畔,暗蛩相答,亦訴難平。
嫦娥苦愛長生。也耐盡、瓊樓冷淡情。望迢迢銀漢,初更已報,茫茫玉宇,萬籟無聲。枚乘觀濤,謝莊賦月,各抱幽懷天地清。沉吟久,正露華如水,斗轉參橫。
前調(悼梅)
玉骨冰肌,獨步沖寒,風光幾何。憶西湖十裏,留連清詠,南窗五夜,嘯傲當歌。我本多愁,君偏不語,幾度巡簷索笑過。仙蹤返,紅塵歲月,未肯蹉跎。
幽情如隔雲波。乍萬片、紛紛墮碧莎。怪蒼穹無恨,依然明月,陽春有興,不改吟窩。疏影橫斜,餘香飄泊,翠羽深宵夢亦訛。淒涼甚,看巢居閣畔,鶴跡空多。
前調(詠水仙花)
異卉奇葩,攜取瓷盆,清泉灌培。認根原盤結,蒜山因在,葉分戌削,蔥嶺經來。雲護前身,水流今日,金玉鑲成一種才。爐煙畔、琴床硯匣,盡可相陪。
芳姿已出塵埃。故不向、春風暖處開。近闌幹曉日,晴香乍吐,紗窗夜月,素影低徊。洛浦情遙,湘江意隔,解佩幽懷莫浪猜。端詳久,想珊珊風骨,才下蓬萊。
滿江紅(題赤壁圖)
碧浪滔滔,極目處、鏖兵遺跡。都銷盡、曹瞞雄壯,周郎俊傑。烏鵲千秋依樹宿,東風一夜飛灰滅。剩江山、灑落到坡仙,才難絕。
倚桂棹,心幽切。攜鬥酒,神怡悅。綴畫圖片幅,古今披閱。羽扇無人談笑望,洞簫有客聲音咽。正清宵、唳鶴過翩翩,空明徹。
前調(冬窗感作)
長至才過,正九九、消寒時節。紗窗掩、壺冰不化,爐煙易滅。印雪試看鴻爪聚,補巢應歎鳩身拙。憶鄉園、開遍臘梅花,金丸裂。
思往事,成幽咽。尋遠夢,徒清切。展南華一卷,從頭參徹。水上魚龍原幻態,雲中雞犬都仙骨。論人生、須學虎頭癡,傳三絕。
沁園春(聞玉如大姑揚州訃輓作)
片紙傳來,愴絕驚魂,沉屙弗療。計春江握別,才逾半載,暮雲企望,竟訣千秋。憶女情遙,訓兒念切,凡事縈懷只獨憂。匆匆渺、何年華表,化鶴來遊。
餘生花甲同週。更交接、蘭言意最投。記曩時共繡,拈針畫閣,深宵分韻,刻燭重樓。棠棣花殘,壎箎雨散,卅載人琴痛未休。今相聚、想一家骨肉,地下無愁。
前調
南北暌違,每捧瑤篇,離懷萬般。慕一生純孝,白華怡色,廿年隨宦,紫誥榮頒。不憚勤勞,偏多疾厄,家計支持亦是艱。回頭想、向平事畢,正可投閑。
頓教籍注仙班。惟詩卷、猶留天地間。別揚州明月,二分有恨,金沙碧水,一棹無還。感逝黃門,含悲鮑妹,各向風前涕泗潛。酸心甚、數雁行寥落,餘我衰顏。
蝶戀花(烹茶)
滿汲新泉分碧荈。一徑松聲,雜得旗槍戰。幾縷輕煙吹不斷。遊絲共嫋閒庭院。
日正長時消午倦。清入詩腸,好句都成串。水厄何須遭客怨。春風小試亭台畔。
前調(種樹)
攜取鴉鋤庭畔鑿。細草芟除,根節先盤錯。漫訪橐駝人姓郭。栽培性理須深度。
滋露流雲良不惡。幾度春秋,枝葉欣欣托。它日著書青覆閣。龍鱗豈獨蒼松作。
前調(曬書)
檢點瑤簽抽甲乙。鄴架頻翻,攜塵先揮拂。幾處斷紋仙字失。蠹魚竟爾飄然逸。
不共曝衣交月七。添上芸香,辟惡宜除濕。三味何年嘗到溢。只須捫腹當晴日。
前調(掃花)
燕蹴鶯捎春事廢。鸞尾親持,小學蓬萊使。曲徑幾曾緣客至。落紅如雨添愁思。
低徊珍惜東皇意。踏踏歌成,蓮步無須避。收拾殘香歸淨地。忍看逐絮浮蹤寄。
清平樂(打魚圖)
沿溪結網。風定輕浮槳。遙看鷺鷗來兩兩。蓬頂柳陰搖盪。
武陵路隔前途。朝餐夕宿菰蒲。劃破一天曉霧,低頭欲拂珊瑚。
前調(飯牛圖)
無聲喘月。村景連天闊。樹底牧童衣短褐。長笛橫吹乍歇。
西疇南畝犁過。飽瞑兩岸晴莎。白石年年不爛,休愁扣角來歌。
前調(述懷)
飽嘗世味。都付酸心淚。弱草輕塵原是寄。命湊天公薄意。
偏同伯道無兒。箕裘先業難支。長夜漫漫不曉,隱憂耿耿誰知。
前調
已過花甲。前路惟成狹。種樹徒薪空有法。心事泰山暗壓。
蓬萊不少神仙。茫茫薄隔雲煙。古調怕彈別鶴,青琴只合無弦。
前調
階前寸草。碧色因誰好。難答春暉春更老。雲斷喬陰望杳。
兒時針線珍藏。嫁衣猶疊空箱。中有萬千慈意,裁量教誨無忘。
前調
忝稱班妹。續史焉能代。藜閣家聲清望在。接踵未知何輩。
京華滾滾紅塵。眼前冠蓋翻新。回首昔年蹤跡,腸中日轉車輪。
前調
春光遍地。草草無滋味。冷眼看花花失意。底事獨醒未醉。
池塘草色青齊。惠連好句新題。遠夢關山不阻,夜來合到梁溪。
前調
暗風側側。簾外雲如墨。一樹垂楊無氣力。中著啼鵑愴惻。
乍寒乍暖清明。飛過蛺蝶灰輕。例合禁煙戒酒,芳樽難道先塋。
前調
江南天遠。往事回腸轉。去日苦長來日短。一縷離情不斷。
最思小阮英才。賓鴻曾寄書回。良馬豈堪伏櫪,壯游須上燕台。
前調
陌頭楊柳。故把韶光剖。樓上幾家凝望久。悔到不堪回首。
一簾晚色晴莎。夕陽紅影無多。自分生涯寂寞,笑人鄧禹休過。
前調
折花選樹。寫上黃荃譜。為惜春心無限苦。莫使落紅亂舞。
生來悔不瞢騰。百端容易填膺。柑酒懶攜興淺,也知鶯燕生憎。
前調
浮蹤小住。無恙為佳耳。過隙流光何太駛。猛醒此生如此。
閒愁交集紛紜。吟懷強剩三分。苦語怕人賞識,待它鬼唱秋墳。
蝶戀花(海棠下感作)
一院春陰雲似墨。捲起疏簾,小向閒庭立。幾樹海棠凝露濕。垂絲綰上心頭結。
人為花愁花自識。驀地銷魂,黯淡無顏色。十載遊蹤回首憶。殘紅合化斑斑血。
滿江紅(接籍山皖中劄卻寄)
捧讀瑤函,稔盡日、客懷安適。自別後、望風淚下,看雲恨積。漫放長歌驚老驥,幸占再索誇連璧。算人生、何事可舒眉,箕裘襲。
幹霄志,飛鵬息。殘雪印,賓鴻跡。贏淩顏轢謝,談經奪席。涉水登山多著作,養心健飯宜珍惜。待明秋、得意到東華,瓊林集。
前調(續寄籍山)
滿目紅塵,正滾滾、風高九陌。遙望處、子由住皖,阿鹹赴粵。卓縈惟堅黃檗志,支持孰贈青蚨血。獨憑欄、又見雁南翔,添淒惻。
流光速,駒過隙。人情薄,書空咄。剩花間冷眼,泥中幻跡。最憶飛觴分詠夜,難忘讓棗推梨日。每深宵、夢繞兩親前,同疇昔。
前調(讀大兄尚絅堂遺集感作)
梨棗鐫成,試聽取、金聲擲地。思當日、筆花入夢,衍波疊幾。生面別開珠玉色,幽懷都雜煙霞氣。十年中、閬苑詠霓裳,揮毫易。
暗鬼唱,凡夫避。真宰訴,天公忌。總功名已渺,英華長粹。叉手飛卿曾共捷,嘔心昌谷原無異。為留傳、焦尾有知音,千秋意。
【原注】因卷首爨餘及之。
沁園春(詠瓶中芍藥)
如此丰姿,超出紅塵,春光正闌。勝牡丹亭北,獨矜富貴,梅花嶺上,惟占孤寒。滿吐甜香,暗翻濃態,何忍輕離贈亦難。疏簾放、午風宜避,莫使摧殘。
徐煦沒骨同看。更一種、盈盈似露盤。羨豐台玉質,雨餘爭買,廣陵金帶,酒後傳觀。謝賦當階,柳吟臨牖,收拾幽香襲筆端。情深盛、待群芳零落,與我盤桓。
臨江仙(得子寬粵中來劄,知歲底決計來京,慰甚。作此)
草草行裝遠涉,年光未肯蹉跎。蠻煙瘴雨一身過。論交前輩厚,推義古人多。
屈指歸期秋後,布帆無恙如梭。季冬准待渡黃河。別懷將解釋,望眼獨摩挲。
前調(重九前病中作)
身世已經潦倒,那堪日臥匡床。吟聲四壁尚啼螿。有懷同子美,無賦學歐陽。
閑卻持螯左手,拼教辜負秋光。一籬黃菊也淒涼。幕遮燈火暗,窗掩藥爐香。
前調(望雪)
可惜燕台雪色,從來未著梅花。瑤姿玉質委塵沙。簷空棲野雀,樹古踏寒鴉。
幾處淺斟低唱,黨家風味爭誇。何人清興和尖叉。圍爐呵凍筆,攜燈煮新茶。
鷓鴣天(長至後二日病起)
病裏年光倍覺忙。葭灰律管又飛揚。消停針指經三月,彩線無心較日長。
伶俜影,欲扶將。低徊又過鏡臺旁。忽驚骨相同仙鶴,短髮全沾秋後霜。
前調(橘)
遙憶江鄉千樹栽。晚秋時節錦成堆。古人作頌非無意,獨擅光華南國才。
香酥潤,抵濃醅。幾回珍重渡淮來。當筵不共瓜李剖,留待年朝枕畔開。
【原注】南中人諺云:年朝枕畔剖橘,百事大吉。
前調(栗)
幾日秋風打滿筐。肯輸鶴俸助猴糧。登盤薦客傳高會,每與安期棗共嘗。
宜自采,慢蒸黃。杜陵風致最思量。燕山也有龍山味,酒後茶邊夜夜香。
【原注】九龍山桂花栗甚佳。
前調(芋)
別號蹲鴟作一團。岷山異種紫成斑。爐邊小試農家味,身世無須問懶殘。
調玉糝,佐朝餐。也強芹菜性偏寒。客來莫笑同羊贈,俗例留充餞歲盤。
前調(筍)
不待雷聲驚蟄過。烏鍵折土遍山阿。青青未挺參差節,一撚春纖似琢磨。
穿石罅,渡泥窠。雞腔燕尾美如何。只須玉版頻參透,便抵胸中成竹多。
沁園春(題織山水圖畫幅)
數尺丹青,似練平鋪,絲絲繞洄。宛天孫機上,瓊梭才輟,鮫人海底,綃帕新裁。樹碧如薺,峰青如黛,漫擬南唐粉本猜。微茫裏,雲霞幾縷,遠隱樓臺。
曾憑玉尺量來。取中掞、光華經緯才。捲湘波千頃,羅紋疊◆,吳淞一片,並剪分開。未籍毫端,罷翻圖譜,刻畫蘇家文錦迴。移情處,聽成連音渺,極目徘徊。
前調(送春)
九十韶光,如駛匆匆,芳菲亂飄。捲榆錢滿地,悶懷同積,楊花撲帳,倦眼無聊。飛燕呢喃,流鶯絮聒,各抱離魂一樣銷。休攜酒,殘紅庭院,只合寥寥。
東皇乍返雲橈。歎望裏、分明南浦遙。憶蘭亭聚詠,幽情暗助,平臺試茗,清興相邀。歸路無涯,行蹤何著,怕聽歌聲連臂招。來年會、約探梅曲塢,問柳長橋。
三台令(曉起觀盆荷作)
風定。風定。不動芰荷幾柄。承來仙露珠明。瀉上衣襟絕清。清絕。清絕。小學鷺鷥獨立。
前調
無語。無語。心在謝家詩裏。綠雲搖漾清流。中有湖天景幽。幽景。幽景。轉憶鬧紅一艇。
鵲橋仙(七夕雨霽)
片雲乍捲,暮煙消盡,隱約鵲橋望裏。年年織室此時開,羨風浪、銀河不起。
殿前蜜誓,樓頭乞巧,那有閒情管理。只將別恨與離愁,都分付、詞人賦擬。
沁園春(題莊川媚盤珠《紫薇軒詞稿》)
一卷清詞,挑燈細翻,淒惻纏綿。想紫薇軒畔,空餘冷月,青松宅上,已鎖荒煙。鮑妹才留,蘇娘錦斷,盡付傷心柳絮天。思當日,吟毫五色濡,染霞箋。
芳名貫耳從前。況門第、聲華王謝聯。歎黃花比瘦,秋風簾外,烏絲鬥妙,春雨闌邊。鴻案情遙,雞窗韻遠,折桂人歸恨總牽。悲遺掛、檢繡囊剩墨,彙集瑤篇。
蘇幕遮(踏歌聲)
按鸞笙,催羯鼓。片片梁塵,散作霓裳譜。畢竟清音何處度。滿院楊花,尋遍春歸路。
聽箏堂,飛雪舞。嚼羽含商,願也何曾誤。只怕步虛留不住。一雨三聲,吹上群仙府。
前調(賣花聲)
曉雲輕,晴旭早。摘取紅英,欲換榆錢小。喚過短牆經曲道。清脆吟腔,遠遠酬啼鳥。
雨初晴,春正好。忍貸韶光,不管東皇惱。閑倚樓頭聽漸杳。幾陣回風,微送餘香嫋。
前調(泉聲)
繞漁磯,穿石磴。低咽餘情,瀉過藤蘿徑。碧色半灣流不定。洗耳無塵,清澈涓涓影。
漫垂鉤,思放艇。一派琤琮,領取悠然興。翠濕空階人跡靜。操入青琴,試請知音聽。
前調(鳥聲)
雨濛濛,春悄悄。柳陌花堤,宛轉千回繞。繡舌姣喉容易掉。玉潤珠圓,相和相爭巧。
過池塘,穿樹杪。愛學清歌,宮羽翻顛倒。短夢驚殘晴色好。香霧迷離,一帶樓臺曉。
《補欄詞》一卷終。
跋
昔年家園中有紅藥數叢,台榭參差,闌幹曲折,與諸昆仲及同堂姊妹常聚集其間,分題吟詠,填有長短調六十闋,名《紅藥欄詞》。後置之架上,忽爾遺失,未知何人將覆瓿耶。每思及,甚懊惱,僅記得數十首,餘竟茫然。今來京邸,閑窗獨坐,悵觸無聊,將所記錄出,又成數十闋,為之補欄,續成前夢,亦不計其工拙,聊自一歎耳。琬懷記。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