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097-倚雲閣詞》[清]張友書(1803-1875)
2015-07-11 | 阅:  转:  |  分享 
  
小檀欒室匯刻閨秀詞第十集

倚雲閣詞

丹徒張友書靜宜撰





張友書(1803-1875),字靜宜,丹徒人。祖父張榜曾任四川丹棱縣知縣。父張壬,諸生。父早卒,以其兄張崇蘭教書所得為生活之資。年幼時即好讀書吟詩,針黹之餘,不廢吟哦。嫁與同縣拔貢陳宗起,生兩子一女。年三十而守寡,家計艱難,攜子女依母、兄為生。太平天國時期遷居海安縣。熟讀唐宋人詩集,亦能以清麗小詩抒寫家庭生活感受。如《月夜》:「湘簾高卷月初生,寂寂花陰夜氣清。小立階前呼阿妹,今宵更比昨宵明。」寫其閨閣生活,幼稚而單純。出嫁後家計艱難,社會動盪,其詩亦漸染愁苦之音。如《客邸見新燕有感》:「柳欲梯時杏欲花,將雛挈伴繞窗紗。帶來春色三分暖,漾出簾波一道斜。密意殷勤營舊壘,多情宛轉戀貧家。嗟余旅恨方難遣,故國雲山道路賒。」寫遷徙之苦。《春雨遣懷》:「客裏恍疑身是夢,愁中不覺鬢如絲。」《中秋感懷》:「我身困貧賤,又當年齒暮。飄泊在天涯,親戚不相顧。」儘是貧賤離愁之音。長詩《喜雨行》既能對比描寫天旱之愁和天旱之喜,又能對比描寫天旱時期農民之苦、士人之悲、商人之喜。著有《倚雲閣詩》三卷《補遺》一卷《詩餘存》三卷。丹徒縣志,故宮普通書目,小檀欒室彙刻百家閨秀詞,小黛軒論詩詩,閨秀詞話有著錄。有方濬頤撰墓誌銘,方燕昭,陳克劬跋。



































倚雲閣詞丹徒張友書撰

憶江南(早春)

晴日影,初照綠窗紗。鏡裏畫眉人未起,簾前鸚鵡喚煎茶。香透玉梅花。





前調

春至也,先至美人家。畫閣和風來燕子,綠窗晴日豔梅花。簾捲玉鴉叉。





搗練子(春晚)

風似剪,柳如棉。為怯輕寒卻下簾。卸了棠梨花一樹,杜鵑聲裏又經年。





轉應曲(春曉)

春曉。春曉。風雨夜來多少。窗前曙色淒迷。枕畔時聞鳥啼。啼鳥。啼鳥。偏是把人夢攪。





點絳唇(秋千)

舞袖淩空,彩絲搖曳垂楊徑。樹梢花頂。時見弓鞋影。

似燕乘風,欲住渾難定。憑牽引。纏綿無盡。弱絮遊絲並。





蝶戀花(春閨即事)

入耳餳簫無近遠。才近清明,便覺春寒淺。寶鴨煙深香未換。賣花聲已街頭遍。

遲日照臨窗六扇。病怯微風,不把湘簾捲。寶鏡窺人留半面。棠梨簪向釵頭顫。





醉花間(送春)

愁春去。送春去。春去何方住。滿院綠陰濃,便是春歸處。

落花飛野渡。渡口鳴柔櫓。何處送春船,一霎河濱遇。





菩薩蠻(春暮書事)

韶華負卻春三月。愁多寬褪羅裙褶。笑煞小鬟癡。猶疑花滿枝。

侵晨花徑去。花落兼飛絮。何苦喚春歸。杜鵑聲亂啼。





步蟾宮(閨情)

露華初濕蒼苔滑。背人偷弄淩波襪。又看殘月照簾櫳,已過了、歸期十八。

燈前暗把金錢撒。香爐也那堪愁煞。畫欄憑遍更低徊,盼不到、一緘書劄。





滿江紅(北固山晚眺)

怪石鬆根,寫木落、江寒時節。吟未了、金山老樹,象山殘雪。獨自臨江亭上望,風濤兩岸無休歇。問憑今吊古幾回來,皆空裂。

千古事,翻風葉。千古恨,橫將鐵。望秣陵何處,晚霞明滅。林際蟾光猶未吐,空中雁影遙相接。聽怒潮東下海門來,聲嗚咽。





西江月(憶燕)

王謝堂前舊侶,年年偏向天涯。重來消息待梨花。屈指明朝春社。

閑卻舊營巢處,傍誰門戶為家。劇憐望眼已將賒。為爾湘簾不下。





憶江南(題畫扇)

垂柳綠,茅屋阿誰家。山色蒼茫飛獨鳥,小橋流水繞平沙。何處有桃花。





點絳唇(午節感懷)

蒲酒家家,年光又是逢重午。彩絲角黍。俗尚沿荊楚。

佳節年年,總在他鄉度。添愁緒。汀蘭岸杜。綠遍天涯路





憶少年(寄羅耦廉外甥)

飛鴻時序,夕陽門徑,西風庭院。秋光宛如昨,惜吟詩人遠。

一曲陽春詞獨擅。訴平生哀怨。年來可相憶,算多時不見。





浪淘沙(聽蟋蟀有感)

深坐意悠悠,新月如鉤。淡煙花影小窗浮,底事添人羈旅恨,吟盡清秋。

唧唧總無休,問爾何由,為伊憔悴五更頭。轉念浮生真大夢,著甚閒愁。





西江月(九日憶兄妹)

絕少催租風雨,秋光宛似春光。山容明淨不須妝。滿眼秋高氣爽。

回首故園兄妹,怕看鴻雁成行。可憐辜負好重陽,開遍黃花誰賞。





真珠簾(客中感懷,示兒輩)

風鳴簷鐵驚人寤。更啾啾唧唧、階前蛩語。憂患餘生,嘗遍世間辛苦。老至尚居人廡下,歎客裏、光陰虛度。誰顧。似孤鴻天際,北來南去。

爾輩,文章非誤。便薺鹽憔悴,奇懷休負。鸞鳳暫羈囚,豈山雞為侶。我已年花將六十,依舊是,累緣兒女。凝佇。待祖鞭先著,慰餘遲暮。





江南好(本意)

江南好,早韭薦初春。竹外輕雷抽嫩筍,江頭春水上河豚。風味總宜人。





前調

江南好,十裏芰荷香。翠竹涼生蟬噪晚,茶瓜留客晝偏長。疏柳掛斜陽。





前調

江南好,丹桂正芳菲。天淡雲閑秋禾老,橙黃橘綠蟹初肥,鱸膾客思歸。





前調

江南好,瑞雪灑瓊瑤。火撥紅爐添獸碳,杯傾綠蟻泛香醪。詩思在梅梢。





賣花聲(暮春)

飛絮燕泥香。人立回廊。新萍點綠滿池塘。拋盡楡錢千萬個,難買春光。

小苑近昏黃。樹杪斜陽。殘霞暮靄兩茫茫。高下亂鴉歸去也,觸目思鄉。





滿江紅(梅雨)

冷暖陰晴,做弄得、年光都別。乍樹外、晚霞低映,輕雷未歇。寂寂房櫳涼似水,夕陰一片生梧葉。又黃昏近也掩重門,情悽切。

簷外滴,聲初絕。風竹韻,遙相接。漸星星螢火,高低飛越。青草池塘新水足,坐聽兩岸蛙聲聒。問恁般叫噪為官私,情難說。





點絳唇(寄羅甥耦廉)

孤燭他鄉,正平狂態相違久。持杯在手,咄咄因卮酒。

人是當年,意氣應如舊。謀升鬥。折臂能否,可似先生柳。





菩薩蠻(盼次男克常不歸)

歸鴉幾點垂楊外,愁人此際渾無賴。新月半昏黃,微風生夜涼。

不瞑長太息,獨自悲孤寂。寄語遠遊人,朝來白髮新。





十六字令(春日偶成)

清。雨過遙天無片雲。垂楊外,時囀一聲鶯。





憶江南(題畫)

春光好,茅屋野人家。風皺綠波搖翠柳,日暄紅雨灑桃花。山外夕陽斜。





點絳唇(春陰)

門徑愔愔,苔痕濃淡籬根繞。過春社了,燕子歸來早。

鄉夢初回,一覺晨鐘曉。簾櫳悄。篆煙猶嫋,此際愁多少。





轉應曲(暮春)

飛雪。飛雪。柳絮漫天時節。青青芳草池塘。斜日閑階晝長。長晝。長晝。深院下簾人瘦。





滿江紅

(虎阜王子達,故世家子。工詩嗜酒,貧如朱翁子,而豪氣不衰。歲庚申,餘以避地僑徙主其家,知餘能詩,請于兒輩,願得一言為重,賦此贈之。)

磊落如君,問抑塞、奇才誰拔。空抱負、滿懷壯志,一身俠骨。家學青箱堪世守,何門朱履容輕衱。問買臣,窮困有誰憐,心空熱。

年正富,才無敵。酒戶大,詩懷闊。每悲歌慷慨,其音清越。天驥呈才終展足,幹將出冶難藏匣。莫效它、兒女訴窮愁,牛衣泣。





唐多令(與蘭仙夫人別逾年矣,近聞其病,廢村居老,懷棖觸難已於言,率成此調。)

過眼總雲煙。斯人各一天。記當時、訪戴河邊。楊柳小橋緣岸曲。帆影過,夕陽懸。

詩酒話纏綿。波心月正圓。聽漁歌、又近門前。回憶昔時如夢寐,嗟不見,又經年。





琴調相思引(寄懷宜寰宓三女弟)

焚尾開殘又送春。將雛燕子繞重門。愁懷誰遣,相伴只琴尊。

離思漫漫無曉夜。落花飛絮總銷魂。不勝怊悵,新月送黃昏。





蒼梧謠(夜雨書懷)

瞑何處,秋聲到枕邊。芭蕉雨,點滴畫欄前。

愁底事,依人不去休。難拋卻,心上與眉頭。





減字木蘭花(秋夜)

床前明月。惹起鄉心今夜切。何處秋風。蕭瑟偏來小院中。

芭蕉桐葉。攪亂愁懷向誰說。嘹唳雲間。又聽征鴻自北還。





如夢令

(素患肝疾,經亂彌甚。每一舉發,則不能食飲。克劬弟恐余旦夕難保,延畫手李君為寫斯照,為將來奉祀地也。迄今丙寅十一年矣,暇日展視自顧,竟若兩人,蓋不恃年齒日衰,抑亦憔悴日甚也。有慨于中,悄然成詠。)

展軸全非故我。相對渾疑兩個。甚矣歎吾衰,不是尋常摧挫。無那。無那。此事怎生躲過。





菩薩蠻(克劬北上旬日,計程未達帝都,寒夜不寐,悄然念之。)

迢迢客路三千里。心牽遊子情難已。離思黯然生。挑燈憶遠人。

孱孱羸瘦質。怎慣長為客。午夜板橋霜。憐伊風露涼。





國香慢(詠水仙)

沅湘何處。歎蘼蕪杜若,飄零無數。洛浦寒深,宛宛流年,望斷美人遲暮。江皋風雨朝還夕,只相伴、寒梅千樹。悵蒼梧、落木蕭蕭,一派江聲流去。

最好移來妝閣,看星眸素靨,翠帷低護。盆盎波深,照影亭亭,羅襪不教塵汙。明璫翠佩今何在,又怨入、東風無語。暗香風露。問甚時、寫入瑤琴,侍倩伯牙重譜。

《倚雲閣詞》一卷終。























1









献花(0)
+1
(本文系南靖草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