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5年高考数学基本题型、思路、方法和结论大梳理(七)
2015-07-20 | 阅:  转:  |  分享 
  
2015年高考数学基本题型、思路、

方法和结论大梳理(七)

★双曲线

龙艳文

类型一:双曲线方程的标准形式

,例1已知方程禹+禹一1表示

双曲线,则是的取值范围是.

方法对于曲线方程£+筻一1,

(1)若表示双曲线,则仇竹
(2)若表示焦点在z轴的双曲线,则仇

>O,咒<0;

(3)若表示焦点在y轴的双曲线,则咒

>O,m<0.

■例2(1)已知双曲线2mzz一仇yz:2

的一条准线方程是y一1,则m一;

(2)已知双曲线等+÷=1的离心率P

∈(1,2),则愚的取值范围是.

方法如果z2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

点在z轴上;如果y2项的系数是正数,则焦

点在y轴上.

基本想法涉及方程的标准形式时,

必须先设(或化)为方程的标准形式,并注意

区分焦点在哪个轴上.

类型二:基本量运算

◆例1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

±÷z,且焦距为10,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lZNewUniVersityEntranceExamination

一例2(1)若双曲线的两个顶点三等分

两个焦点之间的线段,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设双曲线≥一旁一1(o<口<6)的半口。D。

焦距为c,直线Z过(口,0),(0,6)两点,已知原

点到直线z的距离为掣c,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为;

(3)已知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nz2+6z

+c—O的系数n,6,f恰为一条双曲线的半

实轴、半虚轴、半焦距,且此方程无实根,求

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方法涉及n,6,c的关系式时,利用

口2+62一c2消元,注意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1,+。。).

类型三:定义应用

◆例1已知双曲线实轴长为2口,过一个

焦点F。交双曲线一支的弦AB长为6,Fz为

另一个焦点,则△ABF。的周长为.

◆例2如图1,

ABCDEF为正六边形,

则以F,C为焦点,且经过

A,E,D,B四点的双曲线

C

万方数据

■例4已知双曲线事一葶一1(口>。,6>

O)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F。,若P为其上一

点,且PF。一2PF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

范围为.

方法涉及焦半径问题时,优先使用

定义(第一、二定义),注意焦半径的取值

范围.

常用结论以焦点在z轴上的焦点三

角形为例.

∑么一

图形F?《弓一

定义lPFl—PF2l=2Ⅱ,FIF2—2c

FlF2离心率

8一IPF。一PF:l

三边与顶角F,F;一PF}+PF;一2PF。·PF:·

关系cos口:4c2

以左焦点F1为例,若P在左支上,则

焦半径范围PF1≥c—n;若P在右支上,则PF。≥

C1_Ⅱ

三角形面积s△FlPF2一÷PF。·PFzsin口一÷·

F1F2I弘I

★抛物线

类型一:方程形式

◆例1设口≠o,口∈R,则抛物线y一

4口z2的焦点坐标为.

◆例2抛物线的内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

点与抛物线的顶点重合,已知该正三角形的

边长为8订,求抛物线的方程.

基本想法涉及方程的标准形式时,

必须先设(或化)为方程的标准形式,注意区

分开口方向和焦点在哪个轴上.

类型二:定义应用

■例1(1)已知抛物线zz一4y的焦点

为F,A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AF=4+

2√2,则AF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原点,焦点在

y轴上,抛物线上的点(优,一2)到焦点的距

离为4,则优等于

■例2(1)已知定点A(3,2),F是抛物线

扩一2z的焦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当PA

+PF最小时,点P的坐标为;

(2)已知AB为抛物线)l2—2夕z(p>O)

的焦点弦,Z是抛物线的准线,则以AB为直

径的圆与Z的公共点的个数是.

■例3(1)已知AB羔过抛物线yz一4z

焦点F的弦,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z。

和z2,且zl+z2=6,则AB等于;

(2)过抛物线y2—2pz(p>0)的焦点作

一条直线z,交抛物线于A(z。,y。),B(z。,

yz溉点,则糍的值为

方法涉及焦半径问题时,优先使用

定义.

常用结论设过抛物线y2—2户z(p>

0)的焦点F的弦为AB,且A(z。,y。),B(z2,

y2),则有AB—z1+z2+户.

类型一:圆锥曲线上仅涉及一个点问题

■例1(1)点A是椭圆蒹+磊一1的左

顶点,点F是右焦点,若点P在椭圆上,且位

于z轴上方,满足PA上PF,求点P的坐标.

1—2..2

(2)若点O和点F分别为椭圆等+寺

一1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任意

一点,则茄·茚的最大值为.

◆例2已知椭圆c:蒜+甍一1的左顶

点为A,直线Z为椭圆的右准线,N为Z上一

NewUniVersityEntranceExaminationII

万方数据

l新高g数学

动点,且在z轴上方,直线AN与椭圆交于

点M,若AM—MN,求M点坐标.

方法

方法1:设点、代人方程、列式、消元;

方法2:求点、代人方程、列式、求解.

@注意考虑z。(或了。)的取值范围.

类型二: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涉及两点

问题

■例1(1)已知椭圆的方程为丢+萼一

1,与右焦点F相应的准线Z与z轴相交于

点A,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

点.若砷·茄=o,求直线PQ的方程.

(2)已知椭圆方程为等+等一1,A为

(1,0).若过点A的直线Z被椭圆截得的弦

长为等,求直线z的方程.

甲2..2

(3)已知椭圆c的方程为彘+々一1,

椭圆上一点M(3√虿,厄),过点M作两条直

线与椭圆C分别交于相异的两点A,B.若

么AMB的平分线与y轴平行,求证:直线

AB的斜率为定值.

方法1韦达定理法

设两点A(z。,y,),B(z。,y:),直线方程

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去了得关于z的方

程Az2+Bz+C—o,由韦达定理得z。+z2

一一署,z。z。一署,代人已知条件所得式子

消去z。,z。(其中y。,y。通过直线方程化为

zl,z2).

如:(1)能建立z1+z2和z1z2的关系

式,直接用韦达定理代人消去z,,z。;

(2)弦长问题.弦长公式lABl一厂—T

~/1+是2z·一zzl一√1+方ly,一yzI·

特别地,过焦点弦长用焦半径公式.如

椭圆过右焦点的弦长AB一2口一P(z,+工z).

(3)若A,B中已知一个点坐标,则可以

利用韦达定理求出另一个点坐标.

¨NewUniversjtyEntranceExamination

特别地,若直线过原点,可以求出两点

坐标.

(4)与弦中点相关问题.

@注意:(1)设直线方程时讨论垂直于

z轴情况;(2)通过△判断交点个数;(3)根

据需要也可消去z得关于y的方程.

,例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z∞中,

已知双曲线c:车一等一1.设过点M(o,1)

的直线Z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若AM

一2硫,求直线z的方程.

(2)已知椭圆的方程为荽+等一1,与右

焦点F相应的准线Z与z轴相交于点A,过

点A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Q两点.设Ap

—A茄(A>1),过点P且平行于准线z的直

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M,证明:

商一一A冠.

方法2两点代人解方程组法

设两点A(z。,y。),B(z。,y:),代入圆锥

曲线方程,如代人椭圆方程得

j霉+孝一1.’通过已知条件建立z。,y,与

l署+旁乩

z:,y:的关系,然后消去zz,yz,从而解关于

z。,y。的方程组.

如:适用于已知A,B与第三点的定比分

点关系.

一例3(1)已知椭圆方程为普+譬一1,

一条不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Z与椭圆交于不

同的两点A,B,且线段AB中点为(2,1),求

直线Z的方程.

(2)已知椭圆方程为荽+等一1,过椭圆

的右焦点F作与坐标轴不垂直的直线交椭

圆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Z交

z轴于点N,证明:篇是定值,并求出这个

定值.

万方数据

方法3点差法

设两点A(z。,y,),B(z:,y:),代人圆锥

曲线方程,如代人椭圆方程得

I堕+丝一1悟£两式相减得糕一筹×

l堕一_丝一1.∞屯口【口2。62一

警,即是AB一一笔×旦,其中AB中点M

为(zo,帅).

如:与弦中点,与弦的斜率相关的问题.

类型三曲线过定点问题

,例如图,已知椭圆等+譬一1的左、右

顶点为A,B.设过点丁(9,m)的直线Ⅸ,TB

与椭圆分别交于点M(∞,y1),N(z2,y2),其

中优>O,yl>0,y2
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优无关).

l/

一一—一=夥,/

一\0么乡B1\



图2

方法

方法1:特殊值法.先取特殊值求出定

点,再证明定点在曲线上.

特别地,证定点在直线时,可利用证三点共线的方法,如点№=愚坳或商与谳线.

方法2:方程恒成立法.先求出曲线方

程,再转化方程恒成立形式,从而由各项系

数均为O求得定点.

★线面及面面平行关系

类型一:证明线面平行及线线平行

一例1如图3,

在正四棱锥S—

ABCD中,P,Q分别

为BD,SC的中点,

求证。PQ{}睾A

图3

面SAD.

◆例2如图4,在直三棱柱ABc_A,B。C1

中,D,E分别是棱CC,,AB的中点,求证:

DE∥平面AB。C。.

.p

图4图5

D

—,例3如图5,已知ABcD是矩形,E,F

分别是AB,BC的中点,点G在AP上,试确

定点G的位置,使得EG∥平面PFD.

※证明线面平行

方法1构造三角形(中心投影)法,

转化为线线平行.寻找平面内平行直线的步

骤如图6:①在直线和平面外寻找一点P;

②连结PA,交平面口于点M;③连结PB,

交平面a于点N;④连结MN,即为要找的

平行线.

P①P①

图6

方法2构造平行四边形(平行投影)

法,转化为线线平行.寻找平面内平行直线

的步骤如图7:①选择直线上两点A,B构造

两条平行直线,分别交平面口于两点M,N;

②连结M,N即为要找的平行线.

图7图8

NewUniVersityEntranceExamination3‘

万方数据

方法3构造面面平行.构造平行平

面的步骤如图8:①过点A作直线AC,平行

于平面口内的一条直线A7C7;②连结BC;

③平面ABC即为所要找的平行平面.

※证明线线平行

方法1:利用中位线;

方法2:利用平行四边形;

方法3: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方法4:利用平行公理;

方法5:利用线面平行性质定理;

方法6: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方法7:利用面面平行.

类型二:已知线面平行

,例如图9,在底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

棱锥S—ABCD中,P为SB的中点,Q为

AD上的一点,若PQ∥平面SDC,求值:

AQ:QD.

方法过直线z作平面口,交已知平面

口于直线m,则z∥阮

图9图lO

类型三:证明面面平行

■例如图10,在正方体ABcD—

A181C1D1中.

(1)求证:平面A1BD∥平面B,D。C;

(2)若E,F分别是A,A,C,C的中点,

求证:平面EB。D。∥平面BDF.

方法在一个平面内寻找两条相交直

线,证明它们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注意证明面面平行必须先通过证明线

面平行,不可以直接通过证明线线平行.

3‘NewUniVersityEntranceExamination

,★线面及面面垂直关系

类型一:证明线面垂直及线线垂直

◆例1如图11,在正方体ABCD

A。B。C,D。中,M为棱CC。的中点,AC交BD

于o,求证:A10上平面MBD.

●,例2如图12,在四棱锥P—ABcD中,

△PBC为等腰三角形,BP—BC,若AB上平

1

面PBC,AB∥CD,AB一÷DC,且E为PD

中点.求证:AE上平面PDC.

图11图12

1※证明线面垂直

D

C

方法证明直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

直线垂直.

※证明线线垂直

方法1:利用线面垂直;

方法2:利用线线平行;

方法3:利用勾股定理;

方法4: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方法5:利用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方法6:利用矩形邻边互相垂直.

◆例3(1)在正方体ABcD—A。B。c。D,

中,求证:A1CJ-BCl5

(2)在正三棱柱ABC—A。B。C。中,所有

的棱长均相等,D为BB,的中点,求证:A。B

上CD.

方法要证f垂直于AB,构造垂面,

步骤如图13:①过点A找垂直于直线z的

万方数据

王正林

空间几何元素位置关系的计算和证明

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这类问题的解决常需要

添加辅助线.一些同学由于没有掌握添加辅

助线的基本方法,因此解题凭感觉、很盲目,

甚至以失败而告终.我认为,解答立体几何

问题时添加辅助线是有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的.下面以线面平行的证明为例作介绍.

方法一,面面平行法:即经过已知直线

作一个平面,使其与已知平面平行,即可得

已知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

方法二,线线平行法:即在已知平面内

找一条直线,使其与已知直线平行,即可得

已知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

平面内的这条直线的找法如下:

找一条与已知直线和已知平面都相交

的直线,过该直线和已知直线作一个平面,

这个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就是要找的直

线(如图1);也可以分别过已知直线上两点

作与已知平面相交的两条平行直线,这两条

平行线与已知平面的交点的连线就是要找

直线AC;②连结BC;③证明BC垂直于Z,

则Z-L平面ABC.

o

图13

类型二:证明面面垂直

◆例如图14,在四棱锥P—ABcD中,

四边形ABCD是菱形,PB—PD,且E,F分

别是BC,CD的中点,求证:平面PEFj-平

面PAC.

毒潦关键是找到和一个平面垂直的

直线,转化为线面垂直:

找垂线的常见方法:

方法1:找(或作)两个平面交线的垂线;

方法2:分别在两个平面内找两条互相

垂直的直线,再判断其中一条直线垂直于另

一个平面.

C

圈14圈15

类型三:已知面面垂直

◆例如图15,已知VBJ_平面ABc,侧

面VAB上侧面ⅥC,求证:△VAC是直角

三角形。

商渗已知面面垂直时,优先在其中

一个平面内作两个平面交线的垂线,转化为

线面垂直.

NewUniversityEntranceExamination17

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云师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