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水太肥,鱼不吃食怎么办?
2015-07-23 | 阅:  转:  |  分享 
  
水太肥,鱼不吃食怎么办?一.浮游动植物失衡众所周知,正常情况下鱼儿一天之中吃食最不好的时候应该是早上。原因很简单,水体中的溶氧经过一昼夜动植
物的呼吸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耗氧,在黎明前后达到最低值。而且很多渔民选择在早上8点以后投喂饵料,虽然经过短暂的光合作用,但水中的溶氧还
未达到鱼儿欢快进食的要求,早上鱼儿厌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有些鱼塘早上还会出现鱼儿浮头,甚至泛塘。通过对水体镜检后发现,这样的水体大
多是浮游动植物的比例失衡造成的。特别是浮游动物的数量过多,如一些原生动物和轮虫,这些小型的浮游动物用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镜检
才能发现。浮游动物数量过多,一方面它们自身要消耗水体中的溶氧,同时它们将吃掉水体中大多数的藻类。水体如果在短时间内补充不了溶氧,鱼
儿就会浮头,甚至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一般这种情况,用200ml/亩车轮虫速杀泼洒一次,杀灭水体中过多的原生动物和轮虫,隔日亩用1千
克的多功能水质改良剂(主要成分是腐殖酸钠)培养藻类。二.藻相不平衡淡水水体常见的藻类有蓝藻、隐藻、甲藻、金藻、硅藻、裸藻以及绿藻,
其中蓝藻腮红的微囊藻对鱼类的危害较大,一旦这用藻类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将会抑制其他藻类的生长,形成微囊藻水华。养殖池塘中较常见的藻
类主要以绿藻、裸藻、隐藻为主,有时甲藻、金藻中的一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形成优势种群。养殖池塘中的藻相一般以绿藻、裸甲藻为主,少量
有隐藻、裸藻的水体,鱼儿吃食均较好。其中的绿藻主要以栅列藻、集星藻、月牙藻、纤维藻、小球藻为主,还包括少量的球囊藻。胶囊藻。而单一
藻类过多的池塘一般吃食不好,特别是养殖的中后期,池塘过于肥沃而造成裸藻的大量繁殖,这种水体鱼儿通常吃食不好,而且水体环境不稳定。一
旦遇上阴雨天气,裸藻大量死亡容易造成泛塘。俗话说的好“养鱼先养水”。建议渔民在清塘消毒后施用基肥的量一般为有机肥250-400千克
/亩,如果没有条件可用多功能水质改良剂培育藻相较好。在养殖的中后期常常发现水色过浓,水面常有绿色油膜,此时渔民就应该大量注水或换水
(换水量为池水的1/3-1/2),因为此时正是藻类生长的高峰期,每一种藻类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一旦经过高峰期进入衰退期直至死亡,水
面的油膜就是藻类死亡留下的。此时换水一是增加水体的溶氧,二是增加藻类生长的空间,有利于藻类的更新换代,使水体保持活的状态。三.有害
物质超标养殖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也会引起鱼儿厌食,甚至中毒。许多渔民都知道晴天下午水体的PH值明显比上午要高。当PH值与氨氮
同时偏高时,就会引起氨中毒。因此鱼儿在中午、下午吃食不好的原因就可想而知了。此时,亚硝酸盐超标会使鱼体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
缺氧。这就是为什么水体溶氧十分充足但是鱼儿却不进食的原因。四.人为因素干扰除了以上几点原因会引起鱼厌食以外,人为泼洒药品、大量换水
以及捕捞后均会短时间造成鱼儿厌食。以上四点原因均是鱼儿生长的外部环境引起的,但如果鱼体本身有疾病,如寄生虫疾病、肠炎病等均会造成鱼
吃食不好。因此渔民在投喂饵料时应注意观察,最好能专人投喂,发现问题及时请技术人员诊断,切莫随意滥用药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献花(0)
+1
(本文系老黑鱼_090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