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詠
卷一五言古詩
七言古詩
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
五言古詩
龍臥而長吟,胸次抱奇偉。
立心不北向,特爲三顧起。
曹瞞下荊州,氣可吞權備。
奮袂爲一出,遂成鼎足勢。
忠誠以輔國,相業難擬議。
刑政能服人,怨讎至感涕。
出師陳悃款,訓誥相表裏。
南攻孟獲平,北出張郃殪。
司馬亦嚴憚,甘受巾幗恥。
儻使先十年,營星未殞墜。
興復其可期,中原安有魏。
懷孔明(宋?文天祥)
斜穀事不濟,將星殞營中。
至今出師表,讀之泪沾胸。
漢賊明大義,赤心貫蒼穹。
世以成敗論,操懿真英雄。
彌牟鎮孔明八陣圖(宋?王剛中)
我稽八陣圖,規模載方册。
朅來鎮西蜀,夔門觀疊石。
賦詩有數字,字字究來歷。
進涉漢州西,彌牟鎮之北。
平原列堆阜,灘石同一式。
細思作者意,孔明有深策。
高岸或爲谷,灘石存遺迹。
江海變桑田,平原猶可覓。
故今兩處存,千載必一得。
再歌遂成篇,當有智者識(同上書卷一九)。
集雅詩二十首其十諸葛亮(明?郭之奇)
南陽有布衣,抱膝本無欲。
亦惟寧淡胸,久籌當世局。
三顧入其心,三分為鼎足。
古人成一事,良繇心所觸。
籲嗟炎鼎微,豈非隆中辱。
煌煌帝室英,苦向耕廬告。
感激遂驅馳,此躬安可贖。
當時梁父吟,已作衆思錄。
讀通鑒紀事本末?諸葛亮出師(淸?清仁宗顒琰)
征北先定南,志在滅曹氏。
縛渠七縱擒,耽延無是理。
複漢竭忠貞,三顧重任委。
誅謖軍令申,引咎首責已。
流馬及木牛,制器濟窮耳。
盡力功難成,天絕炎劉紀。
哀哉五丈原,時勢皆極否。
史論短智謀,見淺肆譏毀。
孔明(宋?宋庠)
漢家亂無象,賢才戢鱗翼。
武侯霸王器,隆中事耕殖。
堂堂劉豫州,介紹徐元直。
一聞臥龍譽,三駕荒廬側。
士爲知己用,陳辭薄霄極。
說吳若轉丸,抗魏猶卷席。
談笑馭關張,從容羈梁益。
持邦二紀餘,君臣絕纖隙。
浮埃蔽穹壤,大節淪金石。
梁甫不復聞,懷賢涕沾臆。
是日至下馬磧,憩于北山僧舍。有閣曰懷賢,南直斜穀,西臨五丈原,諸葛孔明所從出師也(宋?蘇軾)
南望斜穀口,三山如犬牙。
西觀五丈原,鬱屈如長蛇。
有懷諸葛公,萬騎出漢巴。
吏士寂如水,蕭蕭聞馬檛。
公才與曹丕,豈止十倍加。
顧瞻三輔間,勢若風捲沙。
一朝長星墜,竟使蜀婦髽。
山僧豈知此,一室老煙霞。
往事逐雲散,故山依渭斜。
客來空弔古,清淚落悲笳。
題鄭提學孔明敬齋(昭祖)(宋末元初?方回)
恭惟方寸心,表裏無將迎。
妍醜物不逃,宇宙大明鏡。
時開復時闔,靜定動亦定。
孰爲磨且奩,塵垢敢吾競。
徐步衝牙和,儼立章甫正。
威嚴修德容,戒懼毓景行。
典謨冠百王,首言欽恭敬。
慎寅與祗讓,惴惴遠機穽。
怠慢惟不敢,茲其所以聖。
三畏四勿傳,孔顔曾思孟。
洛學至正叔,主一肅正命。
乾淳朱逮張,銘箴互規咏。
奧室鬼神臨,寐枕雷霆迸。
凜若對廟祭,嚴於聽軍令。
古君子必爾,持身以蒞政。
保家雲仍長,理國强以靚。
繄予幼不學,乃有東家鄭。
一謹禦萬邪,道涯自孤泳。
何當躋公堂,幽話聽犀柄。
師授分所聞,庶盡人己性。
題諸葛孔明像(明?王恭)
炎祚忽雲季,諸侯騁雄圖。
棲棲劉豫州,三顧何勤劬。
漢賊不兩立,一心抱區區。
臨崩寄大事,忠憤常鬱紆。
鞠躬乃盡瘁,賢哉此丈夫。
諸葛孔明(明?唐文鳳)
王道既以熄,霸業亦就隳。
秦起居閏位,漢興承帝基。
綿延四百載,炎祚徳日衰。
當塗轉兇悖,挾威神器危。
天心有所托,挈歸大耳兒。
爲求匡輔任,夢卜何人宜。
誰識隆中叟,道合司馬知。
臥龍自偃蹇,肯學忘世爲。
三顧煩枉駕,幡然出無疑。
欲纘東都緒,便把西蜀麾。
諸將敵萬人,桓桓熊虎姿。
讒説莫能惑,魚水情怡怡。
益郡遂款附,荊州從政施。
經營事征伐,吳魏相奔馳。
竟成鼎足勢,山河壯藩維。
袖中出師表,快讀涕泪垂。
祈連路寂寞,褒斜穀險巇。
流光將星墮,憤激巾幗遺。
大厦窘風雨,一木誠難支。
千年八陣磧,長江漾寒漪。
卷二七言古詩
題注:彌牟八陳原上
漢終四百天所命,老賊方持太阿柄。
區區梁益豈足支,不忍安坐觀异姓。
遺民亦知王室在,閏位那幹天統正。
公雖已沒有神靈,猶假賊手誅鍾鄧。
前年我過沔陽祠,再拜奠爼衰泪迸。
潔齋請作送迎詩,精忠大義神其聽。
顔持約爲範師厚作孔明坐嘯圖十大比丘象觀者以爲聱訛不可不下一句(宋?王安中)
窮顔妙畫今虎頭,忽以武侯爲范侯。
他日卻寫十比丘,下筆不數僧貫休。
作佛作相三昧游,在江在海兩浮漚。
丈夫心機入法流,到處還渠第一籌。
孔明(宋?陳長方)
阿衡專美有商初,誰氏仿佛前規橅。
漢末諸君憤城狐,外召紹卓爲韓盧。
毒流三輔被京都,鈇鑕至乃誅無鬚。
紛紜少定淚塢誅,諸君自名穀與孤。
海內各各援鼓桴,才如粟毛爭馳驅。
孔明高臥南陽廬,視之過前初若無。
三顧幡然去枌榆,實類有莘彼丈夫。
玄德沒地存孤雛,昏暗僅比曹丕奴。
扶之立國西南區,君臣內外靡咨籲。
茲事可直桐宮居,孔明乃古阿衡徒。
何人欲幷齊夷吾,是將魚目方璠璵。
九原可作誰歸與,嗚呼斯人真起予。
孔明廟柏(宋?袁說友)
陵丘冉冉烟草新,叢祠寂寂君與臣。
千年不死一庭柏,八陣猶餘三峽春①。
昔人已化遼東鶴,古往今來事如昨。
當年魚水奮雲龍,天不興劉死諸葛。
按:①自注:八陣圖在夔州城外,春時郡人載酒歌舞其上。
其一諸葛孔明(元?陳孚)
民間只有大耳兒,真是髙光宗祏主。
南陽笑脫青蘿衣,出試烏林萬火炬。
永安受遺輔太子,漢賊未誅忠膽苦。
峨眉山髙錦江寒,白旄一麾招搖怒。
出師兩紙流涕書,三代而下無此語。
中營若不墜長星,何止逆雛釁征鼔。
定知盛事繼蒼姬,禮樂光華曜千古。
回風波吊孔明先生(元?薩都剌)
大江東流日夜白,已矣英雄不堪說。
朔風挾雨過江來,猶向磯頭濺腥血。
漢家神氣四海搖,奸雄賊子相貪饕。
二龍雌雄尚未决,將軍戰骨如山髙。
先生謀畧滿懐抱,坐視狂塵不為掃。
若非蜀主三顧賢,終只如龍臥南畝。
仰天一出摧奸鋒,綸巾羽扇生清風。
許君義氣肝膽裂,兵樞盡在掌握中。
赤壁樓船滿江夏,伏劍登壇唯叱咤。
忠心耿耿天必從,烈火回風山亦赭。
可憐一炬功未成,將星已墜西南營。
力吹漢水灰未醒,嗚呼天命何不平。
佇立磯頭盼吳越,感慨令人生白髪。
先生雖死遺表存,大義晶晶明日月。
卷三五言律詩
千載生諸葛,餘才了十丕。
百年巴蜀佐,三代渭濱師。
禮樂無興日,乾坤有閏時。
空留文字在,不愧說兼伊。
送彭孔明膺薦入京(明?陳繗)
攜手上離亭,江山總是情。
雨餘花色重,風細柳煙輕。
出匣雙龍奮,橫空一鶴鳴。
獨憐今日酒,猶自為君傾。
卷四七言律詩
題注:《蜀志》一作《武侯祠》
引用典故:貽巾幗
執簡焚香入廟門,武侯神象儼如存。
因機定蜀延衰漢,以計連吳振弱孫。
欲盡智能傾僭盜,善持忠節轉庸昏。
宣王請戰貽巾幗,始見才吞亦氣吞。
代孔明哭先主(唐?李山甫)
引用典故:三接恩
憶昔南陽顧草廬,便乘雷電捧乘輿。
酌量諸夏須平取,期刻羣雄待遍鋤。
南面未能成帝業,西陵那忍送宮車。
九疑山下頻惆悵,曾許微臣水共魚。
又代孔明哭先主(唐?李山甫)
引用典故:鼎湖
鯨鬣翻騰四海波,始將天意用干戈。
盡驅神鬼隨鞭策,全罩英雄入網羅。
提劒尚殘吳郡國,垂衣猶欠魏山河。
鼎湖無路追仙駕,空使羣臣泣血多。
題孔明白帝二祠(宋?李曾伯)
七言律詩押尤韻
安劉事固异危劉,相去英雄二百秋。
火德方中徒僣帝,星營何隕遽亡侯。
草廬龍去存吳恨,陛戟蛙狂遺漢羞。
成敗不同俱廟食,寧非霸業結偏州。
孟德孔明(宋末元初?陸文圭)
孔明孟德兩馳驅,三國人才信有餘。
未肯草廬終此世,不知精舍讀何書。
木牛古不傳遺法,銅雀今成一廢墟。
畢竟忠邪天不識,當年成敗復何如。
題諸葛孔明其六(元末明初?張昱)
君才十倍曹丕上,位列三台蜀相尊。
布陣有圖靈尚在,出師遺表恨猶存。
休將巾幗羞司馬,五丈原頭日已昏。
孔明天下竒才也其八陣一圖鬼神莫測出師二表王業所闗奈何天不祚漢而星殞中軍可勝嘆哉陳夀作史以將略非其所長真繆論也予因登西山絶頂遙望五丈原甚邇且見一祠在林麓間即侯廟也以隔絶未得一薦牲酒姑以詩吊之(明?朱誠泳)
斜峪遙連渭水平,當年伐魏此屯兵。
人憐炎漢三分國,天奪竒才半世名。
八陣風雲今亘古,千年忠義死猶生。
原頭夜半瞻燐火,尚訝星流大將營。
諸葛孔明祠二首其一(明?江源)
功名詎料三分漢,籌策深知十倍曹。
炎祚已隨天運改,中原遙隔蜀山高。
荒祠再拜瞻遺像,古木春風野鳥號。
諸葛孔明祠二首其二(明?江源)
委身不負君三顧,討賊先陳疏兩封。
獨恨吞吳成間隙,非於取益未從容。
莫將功業論成敗,猶得千年紹漢宗。
讀諸葛孔明傳(明?江源)
三顧隆中方釋耒,君臣魚水欲何如。
劉朝舊物期興復,漢賊中原誓破除。
血食竟能延赤伏,忠貞不負託君儲。
區區陳壽何爲者,千載誰平入寇書。
奉詔宋儒龜山先生楊時追封將樂伯從祀孔子廟庭次鄧本元韻孔明退之晦菴南軒(明?張吉)
程門髙弟知多少,文廟登歆見此儒。
騰謗縱饒孫覿輩,處心無愧展禽徒。
南方三子元相幷,東廡諸賢只麽俱。
禮樂敢容輕議在,擁衾終夕夢夷夔。
至後四日偕鄭少參謁孔明祠(明?陸深)
丞相祠堂特地過,仲冬風日更柔和。
時隨運去終應爾,事與心違獨柰何。
庭樹不雕栖燕雀,江流有恨泣蛟鼉。
唐碑漢署青山下,過客留題積漸多。
題孔明像(明?夏原吉)
當年髙遯草廬中,誰識先生是臥龍。
昭烈特勤三顧禮,南夷頓服七擒功。
祇緣佐漢心逾切,竟使吞吳恨莫窮。
今拜遺容千載下,不堪吟望永安宮。
賦贈番禺孔明府(明末淸初?屈大均)
特簡名賢向越臺,素王苗裔魯邦來。
真知孝友能為政,自有神明不用才。
泗水流添珠海滿,尼山色映玉峰開。
番禺自昔循良少,豈弟如公接上臺。
卷五五言絕句
臨發漢中時,精誠見表辭。
此心誰盡了,死後有天知。
孔明(元?宋無)
有心興漢室,不意託孤兒。
帝昔曾三顧,臣今表出師。
題諸葛孔明像(元末明初?張昱)
一笑出隆中,黃星掩日紅。
妖氛不敢作,白羽起西風。
卷六七言絕句
孔明草廬圖(宋?無名氏)
南陽高臥屈將軍,往事流傳水墨昏。
莫訝軸閑茅屋小,箇中藏得漢乾坤。
和羅思武作子房孔明二詩見贈其一(宋?王庭珪)
蒼黃忽起振長流,天地風雲皆動色。
和羅思武作子房孔明二詩見贈其二(宋?王庭珪)
南陽喚起臥龍人,至今草木生顔色。
孔明八陣石(宋?孫銳)
八陣圖磯天下奇,無端變化出山時。
要知抱膝南陽臥,早了三分一局棋。
孔明廟(宋?蘇泂)
未了功名便闔棺,荒祠零落漢衣冠。
知心惟有庭前柏,能與先生共歲寒。
孔明二首其一(宋?陳造)
白帝敗歸思孝直,端知難抗魏元成。
孔明二首其二(宋?陳造)
平生囊括華夷策,畏虎纔教見一斑。
孔明出師表圖(宋?鄭思肖)
一身英氣射光芒,北定中原事轉長。
落得兩篇出師表,至今只是漢文章。
孔明成都八陣圖(宋?鄭思肖)
孔明抱義恥偏安,不道中興事業難。
頼有石頭知落處,任從人換八門看。
子美孔明廟古柏行圖(宋?鄭思肖)
諸葛甘棠歲月深,霜皮黛色鬱沉沉。
尚垂清蔭蜀國裏,一樹風霜千載心。
孔明(宋?徐鈞)
草廬初志漢重興,向洛趨秦擬策勛。
芒角一星如未墜,不應天下只三分(續後漢人臣)。
孔明(宋?曾鞏)
稱吳稱魏已紛紛,渭水西邊獨漢臣。
平日將軍不三顧,尋常田裏帶經人。
孔明(宋末元初?于石)
題注:此詩原缺,據傅校本補
居荊不肯吞劉表,入蜀胡爲詐取璋。
二子孰非劉氏後,豈惟玄德可興王。
詠史(下)其一諸葛孔明(宋末元初?陳普)
深念永安枕前語,橫行河洛又臨江①。
按:①自注:事機一失,成敗霄壤,街亭之戰是也。虢亭敗後,教養六七年而後舉,算無遺策,出不再入矣。馬謖不違節度,一戰而削平,取隴右,兼郡響從,薑維繼至,曹真、張郃方在擾擾之間,一勝則破竹矣。其規畫布置,已如韓信先定于胸中。不幸不察先主臨終之言,用謖
詠史(下)其二諸葛孔明(宋末元初?陳普)
天乎馬謖又霖雨,倍費心思作木牛①。
按:①自注:漢中初出,已
詠史(下)其三諸葛孔明(宋末元初?陳普)
絳灌蕭韓同故道,關張不共出褒斜①。
按:①自注:先主、孔明以蜀漢圖天下,與高帝、蕭何無異。漢初得天下,君臣同福,一出故道遂不可制。先主與關張龐法皆死,獨孔明將鷹狗數輩,趙雲未幾亦死。孔明未幾天復奪之。不然以漢王蕭何張韓部署曹樊絳灌,分出斜谷大道,豈司馬懿、張郃、曹真之所能禦哉。曹操嘗謂漢中
詠史(下)其四諸葛孔明(宋末元初?陳普)
流星只緩身徂落,一木終能作鄧林①。
按:①自注:屯田渭南時,年五十四。如其不死,不以無才
詠史(下)其五諸葛孔明(宋末元初?陳普)
祁山再見伐崇旅,鳳鳥不來嗟已夫。
詠史(下)其六諸葛孔明(宋末元初?陳普)
春秋兩字誅千古,不用當年磔操丕①。
按:①自注:三顧之恩,魚水之情,惟以死報之。漢賊二字,如日月也。治國養民,務農講武,人事無所不盡,而死生存亡不留于胸中。孔明之大略也。
其七諸葛孔明(宋末元初?陳普)
拔刀斫石今猶憤,何况當年感激深①。
按:①自注:孔明以道事君,蜀漢遂
詠史(下)其八諸葛孔明(宋末元初?陳普)
生前桑柘八百樹,死後甘棠四十圍。
孔明高臥圖(宋末元初?黃庚)
未用胸中八陣兵,草廬高臥掩柴扃。
當時不見劉玄德,誰識先生是將星。
題孔明抱膝圖(元末明初?張昱)
抱膝長吟彼一時,臥龍消息有誰知?
能聽天下三分計,賴有劉家大耳兒。
過南陽輓孔明(明?于謙)
三面英雄正角持,孤臣生死繫安危。
大星不向營前墜,混一寰區未可知。
孔明(明?吳璉)
三顧頻煩草屋中,奮然扶漢一心雄。
當時不入英雄眼,誰識南陽有臥龍。
謁孔明廟其一(明?楊爵)
敝門晝掩髙千古,愧我青巾多路塵。
謁孔明廟其二(明?楊爵)
世主肯勤三聘禮,先生有意在蒼生。
夜夢一人戴無翅紗帽謂諸葛孔明也予揖而就之謂予曰塵世富貴何足道哉唯唯既覺漏四鼓矣以詩紀其事丁未夏六月十四日也其一(明?楊爵)
出師兩疏心千古,可是巍然三代英。
夜夢一人戴無翅紗帽謂諸葛孔明也予揖而就之謂予曰塵世富貴何足道哉唯唯既覺漏四鼓矣以詩紀其事丁未夏六月十四日也其二(明?楊爵)
星殞營中旋義斾,秪成當日受遺心。
夜夢一人戴無翅紗帽謂諸葛孔明也予揖而就之謂予曰塵世富貴何足道哉唯唯既覺漏四鼓矣以詩紀其事丁未夏六月十四日也其三(明?楊爵)
漢皇值此顛危日,空向南陽起臥龍。
夜夢一人戴無翅紗帽謂諸葛孔明也予揖而就之謂予曰塵世富貴何足道哉唯唯既覺漏四鼓矣以詩紀其事丁未夏六月十四日也其四(明?楊爵)
只教千有餘年後,五丈原頭秋夜寒。
孔明(明?夏原吉)
八陣圖成已絶倫,出師二表更忠勤。
可憐五丈星宵殞,後主含酸入魏軍。
讀史十首其八孔明(明?高
莫恨流星墮渭濱,出師未捷已沾巾。
天應留取生司馬,歸作他年取魏人。
詠諸葛亮八首選四其一(近現代?常燕生)
流亡軍閥門三過,竟使先生鞠盡躬。
詠諸葛亮八首選四其二(近現代?常燕生)
嗣子不才均自取,俱應陳史說荒唐。
詠諸葛亮八首選四其三(近現代?常燕生)
僥幸關張一齊死,托孤始得到先生。
詠諸葛亮八首選四其四(近現代?常燕生)
先生若是清廉吏,那得傳家八百桑。
咏史人九章其三諸葛亮(當代?陳振家)
奈何晚歲多專斷!炎漢復興終不酬。
漢中行草勉縣武侯祠,以沙盤彩塑再現諸葛亮治蜀北伐重大事件,有「發展經濟」一章,參觀至此,不覺駐足良久其八(當代?蔡淑萍)
2007年作
蜀民縱不怨征伐,國弱民疲大計亡。
詠諸葛亮(題擬)(唐?鄭絪)
草廬龍舊臥,花府鳳曾棲。
按:見《輿地紀勝》卷八二《襄陽府》
臨蒸諸葛亮宅(題擬)(唐?蔣防)
始有諸葛翁,柯亭寄翠靄。
按:見《輿地紀勝》卷五五《衡州》
諸葛亮引語論光武(魏晋末南北朝初?無名氏)
〖諸葛亮曰:曹子建論光武。將則難比于韓、周。謀臣則不敵于良、平。時人談者亦以爲然。吾以此言誠欲美大光武之德。而有誣一代之俊异。何哉。追觀光武二十八將。下及馬援之徒。忠貞智勇。無所不有。篤而論之。非减曩時。所以張陳特顯于前者。乃自高帝動多闊疏。故良平得廣于忠信。彭勃得橫行外。語有云云。此言雖小。有似二祖之時也。〗
曲突徙薪爲彼人,焦頭爛額爲上客①。
按:①○金樓子立言篇下。○逯案。兩句見《漢書》霍光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