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笠翁对韵》格律注音说明
2015-07-28 | 阅:  转:  |  分享 
  


《笠翁对韵》格律注音说明



格律,是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所谓格律注音,即是根据格律要求,按古人所遵音韵进行注音。

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有严格的要求。今人用普通话朗读近体诗词,一方面失去了其原有的平仄节奏乐感,另一方面也无法感受其音韵旋律之美。

国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要真正领略唐诗宋词的韵味,必须用古人创作、吟咏之法。由于古代没有录音设备,我们已无法知晓古人在创作、吟咏其作品时的真正音韵。幸好有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平水韵》一书,这,成了我们打开古代丰富艺术宝藏的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我们才能穿越千年时光隧道,在古代艺术长河中徜徉;我们才能打开唐诗宋词艺术殿堂的大门,与古人产生和谐的共鸣。

今人要登堂入室,先贤留下的蒙学教材(《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就成了我们通往古代艺术殿堂的密码。

掌握这串密码,能让我们基本掌握平水韵,欣赏近体诗词,甚至作诗填词。能让我们学会对联,更能熟悉了解许多历史典故。还能基本掌握古入声字,这是学习传统经典,特别是唐诗宋词必不可少的功夫。

浏览网上许多古代蒙学教材注音版本,全都以今音标注,且错误较多。闲来无事,据我的理解,按照其原本的格律要求,对《笠翁对韵》予以注音。待有时间和机遇再对《声律启蒙》《训蒙骈句》进行核对、矫正注音。抛引玉之砖,愿爱好者共同切磋。



1.根据联律规则,将已混入普通话平声(阴平、阳平)中的入声字,以红色标注字、音,予以区别之。特别是节奏点(音步)上的入声字,必须读出来,方能领略其音韵美。关于入声字,应为普通话中没有这个声调,无法标注。按通行的作法,以色彩予以区别。在颂读时,一般读成去声,但要比去声读得短、快,音收的急些,即可。

2.标出分配到普通话仄声(上声、去声)中的古入声字。其读音不变也可,这类字的读音不影响我们对平仄的辨识及感受。当然,如能按古入声字的读法最好。

3.根据格律要求,对个别字进行了变读处理。所谓变读,即是对某些古今平仄有变化的字(非入声字),按联律规则回复古读音(现在已没有这种读音),使其合律。这类字在古诗词的吟咏中常用。要在具体的古诗词中根据平仄进行处理。

4.用蓝色标明了押韵的字。这有利于记住平水韵,且在诵读时尽量将声音拉长,享受其韵律的美感。

5.对有些有明显错误的地方,只好根据格律及联意,自作主张,改得合律、合意。



由于缺乏第一手材料,所用资料均来自于网络。得感谢网友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加之本人水平有限,不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对有些问题,只能提出来,望大家指正。

首先说说“变读”的问题。

1.“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一联中“漫漫”一词今读mànmàn。与联中“飒飒”平仄相同了,且本句中在“朔雪”(仄仄)前,当读平声才合律。“漫”古为平声字,所以变读为:mánmán。

2.“吹竹对弹丝”,其平仄应为:仄仄对平平。其音步上的“竹”为古入声字,没问题。“吹”今读平声,古为去声,变读为chuì,以合律。

3.“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上联平平平仄仄,下联则为平平仄平平。根据“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的联律规则,其音步上的第二个字应为仄声才合律,即“浑”字应为仄声。“浑”今音为hún,平声。古音为上声,读作hǔn,方合律。

4.“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一联中,“听”处上联联尾,据“仄起平收”的联律规则,应为仄声。“听”,古音有两读:tīng;tìng。此处应读作tìng。

另外,“共”,有的版本为“齐”,古音qì,仄声,亦可。

5.“罗对绮,茗对蔬。”“茗”今读míng。古上声字,迥韵,变读作mǐng,方合律。

6.“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荷”,今读阳平,出律。古为去声字,读hè。

7.“蝃蝀对虹霓。”“蝀”,今读dōng,出律。古上声,音dǒng。

8.“按辔徐行,细柳功成劳王敬;闻声稍卧,临泾名震止儿啼。”“王”,今读平声,出律。古去声,变读,音wàng。

9.“秋露横江,苏子月明游赤壁;冻云迷岭,韩公雪拥过蓝关。”“拥”今读平声,出律。古上声字,变读,音yǒng。

10.“夜雨园中,一颗不雕王子柰;秋风江上,三重曾卷杜公茅。”“颗”今读平声,出律。古上声,变读kě。

11.“马援南征载薏苡,张骞西使进葡萄。”“援”今读平声,出律。古音去声,变读为yuàn。

12.“笼对槛,巢对窝。”“巢”今读平声,出律。古音去声,变读chào。

13.“绿野凝烟,但听村前双牧笛;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渔蓑。”“看”今读去声,出律。古音平声,变读kān。

14.“深宵望冷沙场月,边塞听残野戍笳。”“场”今读上声,出律。古音平声,变读cháng。

15.“绣阁探春,丽日半笼青镜色;水亭醉夏,薰风常透碧筒香。”“筒”今读上声;中古音去声,皆出律。上古音平声,取此,变读为“tóng”方合律。

16.“良借箸,操提刀。”“操提刀”,三平。“操”,古音去声。

其次说说变韵的问题。

1.“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寿阳儿”,按今音读作:shòuyángér,不叶韵。查《平水韵》,“儿”在“下平四支”韵中,其韵母应为“i”。在“中古音韵查询系统”中,“儿”读音为“汝移”反切,应读为“ri”,平声。人们(包括流沙河等大师)习惯上注为“ní”,从。另外,关于反切,有时候不能用普通话的读音去拼读,这个,留给古汉语音研究方面的专家。

2.“百舌鸟,两头蛇。”今读shé,但它属“下平六麻”韵,其韵母应为“a”,则该读shá。在方言中,有时还能听到这个读音。

3.“螮蝀对虹霓。”“霓”,古为入声字,《平水韵》“霓”字确在“上平八齐”部。《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霓”字均在“上平八齐”部。古当有两读。标注为ní。

最后说说字的矫正。

1.“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曲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下联有“曲”,犯“重字”。对联要求上下联不能在不同位置重字。根据联意理解,第一个“曲”字应该与酒有关。猜想是因为简体字造成的,改为“麴”字较为妥当。

2.“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锄”字该仄,查了一下,上古音、中古音、今音,都是平声字。大概是受这段话的影响,“刘伶,好酒。荷锄自随曰:‘醉死便可埋我。’”元·王实甫《紫花儿序·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刘伶荷锸,也不学屈子投江,且做个范蠡归湖。绕一滩红蓼,过两岸青蒲。渔夫,将我这小小船儿棹将过去。惊起那几行鸥鹭。似这等乐以忘忧,胡必归欤。”“锸”,古入声字,意为“铁锹,掘土的工具”。将其更正为“锸”字。

3.“王乔云外鸟,郭泰雨中巾。”“鸟”与下联“巾”非对。显然是“焉乌”“亥豕”了。《后汉书》载,汉人王乔做叶县县令,有神术,每月两次朝见皇帝。皇帝对他来去这么迅速感到惊异,叫人暗地观察。有人报告,王乔每次来朝,只见有一对凫雁飞来。人们用网捕捉这双飞雁,却只捉得了一只鞋。据此,“鸟”应为“舃”字之误。舃:鞋。所以将其更正为“舃”字。“舃”“巾”同为服饰用品,可成对了。

4.“玉柱对金屋,叠嶂对平川。”“柱”出律。“柱”上古、中古皆上声,今音去声,疑误。个人倾向于改成“玉楼”。

5.“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帝女衔石”,“石”古入声字,格律为:仄仄平仄,出律。且与下联之“蜀王叫月”格律也不合,疑误。思之再三,改为“帝女衔山”。

6.“秋声对春色,白缣对红绡。”其格律为:仄平对平平,出律。疑“缣”为“练”。练,白绢。特改。

7.“文人窥蠹简,学士书兔毫。”其格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上联很标准,下联显然有误。根据格律改为“文人窥蠹简,学士运狼毫”。



家有小孩,进行亲子阅读,与孩子共同吟咏其中任意一本古代蒙学教材,其乐也融融。最好是从孩子3岁开始做这个游戏,家长说上联,小孩接下联,反之亦然。当然小孩在13岁之前都是最佳时段。13岁之后,另当别论。

在小孩背诵其中一本(最好是熟悉另两本)古代蒙学教材后,可慢慢引导孩子诵读唐诗宋词。在指导孩子诵读唐诗宋词时,根据蒙学教材的音韵格律要求,适当点拨即可。

因本人水平有限,又没有古代蒙学教材的原本资料,所本乃网上搜索,不免有错。

愿向方家请教。





无梦闲人

二O一五年七月十二日













1







献花(0)
+1
(本文系无梦闲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