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发泡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2015-08-05 | 阅:  转:  |  分享 
  
?发泡疗法及其临床应用??????

????????????????????????????????????????????????????娄国菁1,滕颍2????(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200032;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0)灸法分两大类:一类为火热灸法;另一类为非火热灸法。天灸,是非火热灸法的一种主要方法。而天灸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天灸就是穴位药物贴敷疗法;而狭义的天灸则是其中的发泡疗法。发泡疗法是利用中药中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捣烂调糊,敷贴穴位,致使穴位发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这种疗法的特点是,多选用有强烈刺激,能使敷药局部皮肤充血,发热及表皮下渗液形成水泡的药物。常用的中药有:毛茛、石龙芮、铁线莲、威灵仙、斑蝥、旱莲草、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蒜泥、生姜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关节炎、喉痹等。近十几年来,应用此方法治疗的疾病面越来越广,几乎涉及到内、外、妇、儿、骨伤、五官、传染病等各科多种疾病。本治法简便,疗程亦短,对一些难缠的顽疾有特效。故在此作一介绍。

1内科1.1治疗三叉神经痛周氏治疗23例。施灸药物:蟾酥、冰片、细辛、斑蝥,按3∶3∶3∶1的比例研末备用。其中眉枝疼痛17例,取太阳穴,上颌枝疼痛者23例,取下关穴,下颌枝疼痛者21例,取颊车穴,如疼痛敏感处可同时施灸。一般对病史较长、病情较重或年龄偏高、皮肤松弛者,用药量可稍重。治愈17例,总有效率95.7%(22/23)。本法适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于继发性患者须同时给以病因治疗[1]。1.2治疗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王氏治疗72例。药物配制:取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洋金花等药物各等份研成细粉作主药,以公丁香、肉桂等药各等份研末作芯药。以新鲜老姜汁调成膏。第1组穴位:百劳、肺俞、膏肓、大椎;第2组穴位:定喘、风门、肾俞。对照组32例,发作期轻者用氨茶碱,中度患者加2受体兴奋药,重度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喷雾剂,控制感染可用抗生素,缓解期患者服酮替芬等。治疗组与对照组1a内疗效观察,临床控制34例、6例,显效21例、7例,好转10例、10例,无效7例、9例,P<0.01。在远期观察1a中治疗组有效65例中复发率27.7%(18/65),对照组为56.5%(13/23),P<0.01[2]。孙氏治疗157例。药物配制:白芥子35%,洋金花35%,细辛18%,甘遂12%。痊愈51例,显效87例,总有效率94.9%(149/157)[3]。张氏采用发泡和敷药间隔使用。外敷药为北细辛、甘遂、南星各等分;发泡膏为白芥子2份,斑蝥1份,用二甲亚砜调成糊状。随访2a以上,哮喘未再发作占34.2%(13/38),总有效率为94.7%(36/38)[4]。吴氏等每年伏季以复方斑蝥膏敷贴穴位,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200例,总有效率达95%,同时进行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测定,X线胸片对照,证明本法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慢性炎症有很好的消炎作用[5]。1.3治疗梅核气詹氏治疗62例,均用喉科异功散(斑蝥、血竭、乳香、没药、全蝎、玄参、麝香、上梅片),选双侧人迎穴行发泡灸,重症适当加用针刺治疗,近愈24例,显效22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1.9%(57/62)[6]。李氏等选主穴天突、华盖、定喘等;配穴肺俞、脾俞、内关等。药用延胡索、白芥子、细辛、人参芦各10g,甘遂5g,斑蝥3.5g,生半夏、生南星各2.5g,麝香0.4g。共研细末,以姜汁调成糊状。敷贴穴位,8h后揭下,皮肤起大小水泡,过3~5d可放出浆液,1周后逐渐愈合。痊愈30例,总有效率94.7%(36/38)。痊愈病例经3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7]。1.4治疗面瘫赵氏等治疗56例,取斑蝥1枚,生姜5g,麝香0.25g,用带皮鲜柳棍将药捣烂作“面瘫膏”。敷贴于患侧面部的颊车穴至下关穴处。其中44例在1疗程15d内治愈,10例在2个疗程以内治愈,治愈率98.43%(54/56)[8]。1.5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廖氏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35例,将甘遂6g,白芥子9g,湿热型加薄荷叶6g,用茶水调成糊状;寒湿型加桂枝6g,用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2.0cm大小灸饼,置于内、外膝眼上,再用半张麝香风湿膏固定。结果,痊愈18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100%[9]。杨氏用斑蝥25g,麝香1g,雄黄5g,以蜂蜜调成糊状。在病变局部寻找压痛点,或循经取穴。贴敷后使皮肤发泡,共治疗50例,治愈32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100%[10]。周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用斑乌合剂(斑蝥、红花各10g,生川乌、生草乌、秦艽、莶草、鸡血藤各15g,苏木12g,老鹳草20g。用75%医用乙醇600ml浸泡3~4d),对照组33例,用南京长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英太青(双氯苯酸钠凝胶)。两组病例均局部外涂受累关节,1~4次/d,用药前按摩局部皮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11]。龚氏用雄黄、斑蝥各30g,麝香10g,以蜂蜜调成糊状,敷于疼痛处使其发泡,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498例,治愈127例,显效184例,有效167例,总有效率达95.98%(478/498)[12]。1.6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尤氏等治疗72例,用发泡膏(白芥子、斑蝥等分,研细末,加50%二甲亚砜),选贴于肩三针(肩骨禺、肩、骨需俞)和阿是穴。每周1次,4次为1疗程。痊愈27例,显效28例,总有效率为90.3%(65/72)。并认为肩周炎病程长是疗效差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出肩周炎患者必须早期治疗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13]。2外科2.1治疗寻常疣高氏取市售新鲜大蒜适量,去皮后捣烂成泥状,将蒜泥平铺于疣体上,约1~2mm厚,用棉签压实,使蒜泥与疣体表面不留间隙。外用点燃艾条,距蒜泥约0.5~1cm左右,使疣体局部有烧灼感,待不能忍受时移开,片刻再灸。重复以上操作过程6~10次,除去蒜泥。2~4d可见疣体局部起一小泡,5~7d水泡吸收,干燥,结痂,7~10d疣体随痂皮脱落。一般每次治疗3~5处病灶为佳。治疗46例,共169处病灶,1次施灸治愈136处,23处因患者初次施灸不配合,2次施灸才治愈,另10处改用他法[14]。2.2治疗白癜风李氏等治疗9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用捣烂的白芥子和补骨脂酊外涂病灶,3次/d,至病灶皮肤充血、潮红、并出现水泡,连续3d为1疗程,2疗程后停药,3个月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病灶接受日光照射。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色素恢复率、不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15]。刘氏用斑蝥酊(斑蝥50g,用95%酒精1000ml浸泡2周)涂在白斑处,令其自然干燥,一般2~3次,白斑处发泡后即停止涂药。水泡发起1d后,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液体,令其自然干涸、结痂,痂落而愈。发3次泡为1疗程,休息2周可行第2疗程。结果,1个疗程治愈3例,2个疗程5例,3个疗程6例,显效22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70.11%(61/87)[16]。2.3治疗银屑病张氏夏季三伏天用中药穴位发泡治疗冬季型银屑病38例。药用:黄芪25g,防风、白术、丹参各20g,乌梅、大枣各7.5g,斑蝥20只,陈酒适量。初伏前1周,将乌梅、大枣浸入酒内。治疗时取药末适量,以药酒调和,做成5分硬币大小的药饼,敷贴在大椎等穴位上,时间不得少于1h,24h内可出现红斑、水泡。水泡在1cm以上者,在其下部刺一小口,使液体流出。初伏、中伏、末伏各治疗1次。连续治疗2a,基本痊愈5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65.79%(25/38)[17]。2.4治疗神经性皮炎晏氏治疗17例,用斑蝥、生半夏、白狼毒各10g,以10%稀盐酸调和成发泡膏,外敷皮损处。3~4次/d,连用7d为1疗程。如起泡后第2d仍未吸收者,用针头抽吸水液后,继用发泡膏,直至疗程结束。对照组11例,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痊愈13例、5例,好转3例、3例,无效1例、3例,总有效率为94.12%(16/17),72.73%(8/11),P<0.01[18]。2.5治疗化脓性感染江氏等用神验疔毒丸(大黄、雄黄、巴豆仁各等份)外敷发泡法治疗各种外科化脓性感染186例,其中各部位疖、疔83例,浅表脓肿71例,淋巴结炎22例,乳房脓肿7例,阑尾脓肿6例,颈淋巴结核11例。用时选择略大于病灶的膏药一张,将0.5~2.5g药粉撒于正中,令患面朝下,贴在患处,2~4d内不要揭动。适应于疔、痈、疽的早期尚未成脓,局部皮肤无溃损者。结果,治愈148例,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95.16%(177/186)[19]。3妇科3.1治疗痛经施氏等用发泡膏(白芥子、斑蝥等分,研细末,加50%二甲亚砜),外敷中极、关元治疗妇人痛经82例,每逢经前5d贴第1次,月经始潮贴第2次。2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结果,显效56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达90.24%(74/82)[20]。

4五官科4.1治疗病毒性角膜炎蔡氏将鲜白翳草捣烂,敷在患者第2条腕横纹与内关穴之间,稍偏桡侧,盖住桡动脉。左眼病敷右手,右眼病敷左手。双眼害病,1次治1眼。原则上先治轻的后治重的,先治发展期,后治稳定期的病眼。经治4例,均愈。蔡氏认为,在3~5d内不要碰破或压破水泡,让其逐渐成熟自行溃破,或等成熟后刺破[21]。4.2治疗变应性鼻炎汤氏等治疗360例,分为两组,各180例。以不同穴位大椎加内关穴组与印堂加外关穴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斑蝥浸出液贴敷穴位发泡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93.5%,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鼻粘膜激发试验均有明显减轻,P<0.01;血清总IgE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22]。史氏治疗120例,将约20mm×20mm的胶布,中央剪1直径6mm的圆孔,对准印堂穴,取独头大蒜10g,轻粉少许,捣如泥,取黄豆大放入圆孔,再盖上一层胶布,15~20min可去掉,见有小泡,约经3~4d皮肤恢复可再作第2次治疗,3次为1疗程。痊愈57例,显效38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4.2%(113/120)[23]。史氏还用白芥子、斑蝥,加醋调成糊状,以同样方法治疗80例,敷贴24h左右去掉。痊愈38例,显效27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7.5%(78/80)[24]。4.3治疗额窦炎郭氏等报道治疗组39例,用巴冰膏(巴豆、辛夷各50g,细辛25g,冰片10g,加凡士林)贴于两侧迎香穴,24h揭去。7d贴1次,上迎香穴和下迎香穴可交替使用,4次为1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红霉素,同时作负压置换疗法。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37/38)、83.3%(25/30),P<0.05[25]。咸氏等治疗30例,将斑蝥研成细末备用。取约10mm×10mm见方胶布,中央剪一直径约6mm的圆孔,敷贴在印堂穴上,取斑蝥粉0.05~0.08g,放在孔中,外用胶布固定。4~6h后局部出现小水泡,24h揭去胶布,让水泡自然吸收结痂,约3~5d后,痂皮自行脱落而无任何疤痕,6~7d后可进行第2次治疗。8次为1疗程。痊愈率83.3%(25/30),总有效率96.7%(29/30)[26]。4.4治疗口疮张氏治疗小儿口疮120例,取巴豆1个,去壳,研成膏状,掺入少许朱砂,拌匀备用。将有孔的胶布贴在患儿印堂穴,把如梧桐子大的巴豆膏放在孔内,然后把另一块胶布与之重叠粘合,约12h后把胶布揭掉。起泡后,一般不需局部用药。显效76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86.67%(104/120)[27]。4.5治疗牙痛耿氏用轻粉加蒜泥置于患牙对侧手腕部的阳溪穴上,治疗阳明郁热的风火牙痛疗效显著,一般1次即可痊愈[28]。5骨伤科5.1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诸氏治疗50例,用斑蝥、雄黄两味药,以1∶3比例研末,混匀备用。用时调以蜂蜜,外敷在患侧肱骨外上髁至桡骨颈间找出最明显的压痛点,8~24h起泡后揭去胶布。局部水泡较小者,5~7d可自行吸收,水泡较大者可用消毒三棱针穿刺排液。1周后创面愈合可重复治疗。结果,痊愈41例,总有效率96%(48/50)。此法可应用于风湿痛、神经痛、腰痛等,只要压痛明显,一般1~2次即可收到良效[29]。5.2治疗网球肘黄氏等治疗57例,以等量生白芥子,生草乌研成细末,用清水调糊,敷于肱骨外上髁处,使其发泡。痊愈36例,其中17例1次治愈,19例2次治愈,6个月后随访无复发,总有效率94.7%(54/57)[30]。5.3治疗慢性劳损性疾病和外伤后遗性疼痛甘氏治疗463例,其中颞颌关节炎28例,棘上韧带炎83例,陈旧性软组织挫伤127例,肋软骨炎20例,肱骨外上髁炎106例,桡骨茎突腱鞘炎72例,膝关节侧副韧带炎27例。用白芥子、栀子各等份研粉;斑蝥、雄黄研细末;软藤莲鲜叶适量,捣烂外用。以上三种药物,用少许蛋清调和,根据病情灵活应用。敷于疼痛明显处。敷药1次/周,3次为1疗程。结果,1疗程治愈356例,2疗程治愈59例,3疗程治愈36例,治愈率97.4%(451/463)[31]。6传染病6.1治疗肝炎严氏治疗375例,用夏秋时节采集的新鲜毛茛全草(连根须)洗净,阴干切碎,加入食盐少许,捣成药糊备用。置放时间不能超过4h。选穴:列缺、肝俞一组,上臂三角肌范围内和足三里为另一组。两组可交叉使用。结果,临床治愈192例,显效131例,有效40例,总有效率96.8%(363/375)[32]。耿氏采用三解汤(白花蛇舌草、大黄、山豆根、栀子、茵陈、桃仁、丹参等)外加大蒜发泡法治疗慢性乙肝84例,常用穴位:足三里、两臂三角肌处、肝俞、列缺。对照组单用三解汤。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81%,P<0.05。结果表明外用发泡法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促进了慢性肝炎的好转[33]。刘氏以外贴青矾麝香粉(青黛、明矾、麝香研末、独头蒜捣烂,共调匀装入酒杯内)配合口服中药治疗乙型肝炎200例,按男左女右把此酒杯扣在臂骨需穴上并固定。2h后局部起泡流水,24h后取掉酒杯,刺破水泡,刮净淡黄水后包扎,换纱布1次/d,1周后创面愈合。治疗1次/月,3个月为1疗程,中药1剂/2d,水煎服。结果临床治愈39例,近期基本治愈64例,显效82例,总有效率92.5%(185/200)[34]。7讨论发泡疗法是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局部皮肤发泡。发泡后人的表皮变薄,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吸收,并通过含有药液的水泡刺激穴位,以增强刺激量;而且泡内液体吸收缓慢,能维持较长的刺激时间。在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穴位经络和较长时间的刺激作用下,促进了气血运行,调整脏腑阴阳而达到治疗效果。发泡疗法打开了药物至皮肤内组织的通道,起到了消炎、去除僵硬、消除疼痛、增强机体代谢的作用。它通过药物除了使局部血管扩张透过表皮吸收外,也可应用其发泡作用从破损皮肤而吸收,达到穴位神经反射和药物本身药理效应刺激的双重刺激作用,激发人体机能的自身调节,促进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它是一种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调整气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发泡疗法因对局部皮肤产生较强的刺激,甚至发泡形成轻度皮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法的更广泛应用,但由于它对某些顽症疾病有着奇特疗效,所以仍在临床上备受欢迎。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进一步探求该疗法的机理,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

天灸疗法又名冷灸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是采用对皮肤有较强刺激作用的中药贴敷穴位或患处,借助药物对穴位刺激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的一种疗法。“三伏灸”是“天灸”疗法的一种,依据中医学的“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以经络腧穴及时间治疗学为基础,选择化痰、平喘及补益肺脾肾的药物精制成药膏,在“三伏天”的炎热季节,敷贴穴位以治疗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治疗。在每年的冬天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的疗效。“三伏灸”与“三九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疗效相得益彰。核心提示:[方药]三棱、莪术、生半夏、地鳖虫、生川乌、商陆、桃仁、乳香、没药各9崐克,麝香0.3克,红花6克,木鳖子0.9克,雄黄3克,斑蝥0.3克。[主治]骨瘤。

骨肿瘤有良、恶性之分,恶性骨肿瘤病程短、预后差,主要有骨肉瘤、软骨肉崐瘤、多发性骨髓瘤、尤文氏肉瘤、脊索瘤等。骨肿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贫血、乏崐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局部疼痛和压痛为最常见,可与肿块同时出现或先出现,崐开始疼痛轻微,呈间歇性钝痛,继而变为持续性剧痛。浅表部位可触及骨膨胀变形崐及软组织肿块,皮肤呈暗红色,紧张发亮,皮温增高,短期内形成较大肿块,功能崐障碍,骨骼畸形及病理性骨折等。本病属中医学"骨痨"、"骨瘤"等范畴。手术、崐放疗、化疗与中医药治疗相结合,可提高疗效。

方一

[主治]骨肉瘤[方药]熟地30克,鹿角胶(烊化)、白芥子、炮山甲各9克,麻黄、炮姜各1.5崐克,肉桂、甘草各3克,酒当归、醋元胡各12克,陈皮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编按]本方功可补益肝肾,养血滋阴,温阳充髓,祛瘀散寒,燥湿化痰,消崐肿止痛。临床常用于瘀血痰湿聚阻于肌腠,瘀结成肿块者。如治一14岁女性患者,崐诊断为右髂骨溶骨肉瘤。经用上方水煎服,配用小金丹,每次9克,每夜以温黄酒崐送服。治疗2周,疼痛减轻,可起床慢步。2月后疼痛缓解,步行就医。治疗约2年崐,基本病愈。继续间断服药以巩固疗效。随访9年,健康状况良好。

方二

[主治]骨瘤。[方药]三棱、莪术、生半夏、地鳖虫、生川乌、商陆、桃仁、乳香、没药各9崐克,麝香0.3克,红花6克,木鳖子0.9克,雄黄3克,斑蝥0.3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撒布于癌处,或用蜂蜜调敷于患处,隔日1次。用药后崐若局部瘙痒发泡,可停药几天,若皮损严重者,可将方中班蝥去掉,改用阿魏3克崐,即可减少副作用。[编按]本方重用剧毒药物以局部外用,意在以药之毒攻癌之毒,此为中医治崐疗癌的基本法则之一。攻毒之品配伍破血逐辨瘀的药物,可获得毒消瘀散、控制癌崐的效果。

方三

[主治]骨巨细胞瘤。辩证属肾精亏虚,邪从内生,痰瘀互结者。[方药]黄芪、丹参、白花蛇舌草、半夏、当归各24克,桂枝、生乳香、生没崐药、茯苓、陈皮各9克,琥珀粉(冲)、象牙屑(冲)各1克,花粉18克,生牡蛎崐30克,甘草6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若肿瘤症状消失后,加用补骨脂、怀年膝各崐15克,熟地、骨碎补各12克,菟丝24克,鹿角胶3克(烊化)。待病情好转后,可崐以上方3倍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日3次。[编按]本方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先河之经验方,据报道以本方治疗1例右胫崐骨上端骨巨细胞瘤并病理性骨折,服药120余剂后,患肢活动自如,临床症状消失崐,后随访4年,一切活动均如常人。

方四

[主治]晚期股骨肉瘤。[方药]当归、党参、海藻、昆布各15克,郁金、陈皮、半夏各9克,黄芪、银崐花、连翘、蒲公英各30克,白术、赤芍各12克,川楝子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编按]本方功可益气托毒、清热消肿、化痰软坚。曾用本方治疗1例晚期股骨崐肉瘤患者。病人服药治疗3个月,其6×6cm的溃疡愈合,腹股沟肿大淋巴结消失,崐随访10年仍健在。

方五

[主治]骶尾部脊索瘤。[方药]淮山药12克,生苡仁、熟苡仁、桑寄生各24克,山萸肉、仙灵牌、赤崐芍、白芍、川牛膝、丹参各9克。牛黄醒消丸3克(分吞)、六味地黄丸12克(分吞)崐。[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本方期间,可配合服用小金丹片,每日9~12片崐,分3次服。[编按]本方系上海中医学院钱伯文教授之经验方,具有益气养血补肾、活血崐消肿之功,用治于骶尾部脊索瘤属肾气不足,气虚血衰,气血凝滞者。曾治1例因崐骶尾部疼痛,逐渐加剧,大便困难,小便淋沥,经X光拍片发现骶尾骨为囊状骨质崐破坏,边缘呈膨胀性生长,诊为骶尾部脊索瘤。以本方加减服药1年余,诸证渐减崐,终至尽除。经X光拍片复查骶尾骨原有大片破坏区域已经钙化,其病完全恢复,崐后考入大学学习。

小编推荐:美国科学家通过一种全新的方法研究发现,包括玉米、小麦、燕麦和紫米等在内的谷物具有与蔬菜和水果相当或更强的抗癌作用。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