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bxg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人民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案
2015-08-10 | 阅:  转:  |  分享 
  
第一课 别把尊严丢了

第一课时 尊重自己

一、教学目标

1.人的尊严无比珍贵,失去尊严之后,要花多少倍的代价才能找回来!

2.不因眼前小利而牺牲自己做人的尊严,这样的人浑身洋溢着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3.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二、教学重点

1.人的尊严无比珍贵,失去尊严之后,要花多少倍的代价才能找回来!

2.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三、教学难点

1.不因眼前小利而牺牲自己做人的尊严,这样的人浑身洋溢着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2.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四、教学过程

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不愿失去尊严,人格尊严是一个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精神根基,没有了它,人只剩下空空的躯壳,也就不成其为了。

(1)活动一:你看到或听说过不顾自己的尊严的事情吗?请详细地讲述出来。想一想这些人为什么不尊重自己,不顾自己的尊严?

(2)感悟角:教师总结: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3)活动二:学生讨论

1.学习成绩差就矮人一等吗?

2.贫穷就没有尊严吗?

(4)活动三:请为自己定制一句尊严捍卫词:

为了不丧失尊严,我————

(5)活动四:讲一个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事情。

五、板书设计:

1.人的尊严无比珍贵,失去尊严之后,要花多少倍的代价才能找回来!

2.不因眼前小利而牺牲自己做人的尊严,这样的人浑身洋溢着凛然正气,让人肃然起敬!

3.尊严不是一时的得失,更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你是否把自己当做大写的人。

六、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1页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经受歧视的考验

一、教学目标

1.不被歧视吓倒

2.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

3.不歧视别人

二、教学重点

1.不被歧视吓倒

2.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

3.不歧视别人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

四、教学过程

(一)不被歧视吓倒

导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可能都有被人看不起的时候。

1.活动一:课堂讨论

(1)有些同学喜欢给其他同学起绰号或者喊同学的绰号,这样做好不好?

(2)请站在被称呼歧视性绰号的同学的角度想一想,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

(3)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

教师总结:别人歧视的眼光是对我们尊严的巨大挑战和考验,如果我们经受不住,就可能自暴自弃,被这些人看低;如果我们经受得住,我们的尊严就会散发出更强的光芒。在歧视面前,我们所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昂起头、挺直腰!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2.学习两条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

(二)不歧视别人

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歧视着别人,使别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3.活动二自我反思

自己默默地想一想,你是否曾经在不经意间或多或少地歧视着别人?使别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归纳小结:当我们以歧视的眼光和言行对待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时顾及别人的自尊,将心比心地尊重别人,不损伤别人的尊严。

五、板书设计:

1.不被歧视吓倒

2.如何经受歧视的考验

3.不歧视别人

六、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3页

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不在崇拜中迷失自我

教学目标

1、盲目崇拜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尊严。

2、崇拜明星会使我们失去人格尊严。

3、崇拜金钱会使我们失去人格尊严。

教学重点

1、盲目崇拜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尊严。

2、崇拜明星会使我们失去人格尊严。

3、崇拜金钱会使我们失去人格尊严。

教学难点

1、崇拜明星会使我们失去人格尊严。

2、崇拜金钱会使我们失去人格尊严。

教学过程

导语:盲目崇拜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尊严。疯狂地追逐明星、金钱或权力都会使我们失去自我,甚至丢失神圣的人格尊严。

一、明星崇拜

活动一课堂讨论

回忆一下,你觉得哪些崇拜行为有损人格尊严?

教师总结:盲目崇拜最容易使人迷失自我,与其有激情地崇拜别人,不如把激情用到提高自己上面,学些本领,做好自己。

二、金钱崇拜

活动二实践营地

收集日常生活中反映金钱崇拜的言行和现象,并对此进析。

活动三接力赛

你认为,我们还可能在哪些崇拜中迷失自我?

归纳小结:当我们疲于奔命地追逐明星、金钱或权力的时候,我们会在疯狂中迷失自我、扭曲自我、丑化自我,从而丧失了别人的尊重。

板书设计

1、盲目崇拜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尊严。

2、崇拜明星会使我们失去人格尊严。

3、崇拜金钱会使我们失去人格尊严。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5页

教学反思:

第二课生命的滋味



第一课时生命的特殊体验



教学目标

1、人生的境遇复杂,人生的征途艰险.正因为如此,生命才显得丰富多彩,人生才具有完整的意义.

2、挫折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挫折产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

1、人生的境遇复杂,人生的征途艰险.正因为如此,生命才显得丰富多彩,人生才具有完整的意义.

2、挫折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

1、挫折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人生的境遇复杂,人生的征途艰险.正因为如此,生命才显得丰富多彩,人生才具有完整的意义.

(1)活动一各抒己见

人的一生中可能遇到那些挫折和挑战?(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考试失败别人指责生理缺陷天灾人祸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朋友之间出现了矛盾等等



(2)学生讨论后明白:任何人都不可能不遭遇挫折,即使

是那些表面上看来很顺的人。挫折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缺

少的一部分。

(3)活动二同桌之间互相调查,看看他(她)遇到过哪些挫折?

(4)专家讲坛:什么是挫折?

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5)想一想:你能运用专家讲坛中有关挫折的理论对自己遇到的挫折进行分析吗?

遇到的挫折————

产生的原因————

处理的方式————

板书设计

1、人生的境遇复杂,人生的征途艰险.正因为如此,生命才显得丰富多彩,人生才具有完整的意义.



2、挫折是人生经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什么是挫折?

4、挫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7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让生命之根更深



教学目标

1、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

2、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成长带来障碍的同时,也丰富着我们人生的经历。

教学重点

1、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

2、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成长带来障碍的同时,也丰富着我们人生的经历。

教学难点

1、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成长带来障碍的同时,也丰富着我们人生的经历。



教学过程

导语:挫折总是难免的。挫折使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而另外一些人则勇敢地面对挫折,让自己的生命之根扎得更深。



(1)活动一阅读角

学生阅读短文之后进行讨论,生命之钙的成分包括什么?

教师总结: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坚强、勇敢的面对生活。



(2)活动二想一想

你所经历的挫折给你带来什么?

教师总结:信心、希望、坚强、勇敢、成熟、理智。



归纳小结: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就找不到真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考验人,更能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受益终生。



板书设计

1、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

2、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成长带来障碍的同时,也丰富着我们人生的经历。

3、没有经历过失败和挫折,就找不到真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考验人,更能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受益终生。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9页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关键在态度



教学目标

1、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2、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

3、怎样才能走出挫折,成就自己的事业。



教学重点

1、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

2、怎样才能走出挫折,成就自己的事业。



教学难点

1、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

2、怎样才能走出挫折,成就自己的事业。



教学过程

导语:对待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挫折呢?



(1) 活动一细细品位

学生阅读短文《别让眼睛老去》,然后讨论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教师总结: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积极的心态会使你的眼睛醒来,看到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你的生命会重新闪亮;而消极的心态则会使你的眼睛老去,只看到悲观、失望和灰暗的一面,你的生命也会随之黯淡。





(2) 活动二接力赛

请你也搜集一些这方面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消极的心态情绪表现:悲伤、愤怒、厌倦、内疚、抑郁、自卑…

积极的心态情绪表现:乐观、目标、欢笑、果敢、爱和关心、充满信心…

(3)、活动三友情链接

积极走出挫折,成就自己的事业,要做到以下几点



(4)、活动四学生阅读短文《致微笑的桑兰》

通过了解桑兰的遭遇、情感体验以及她与命运的抗争,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坚强和精神的力量。



归纳小结: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积极的心态会使你的眼睛醒来,看到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你的生命会重新闪亮。



板书设计

1、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2、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

3、怎样才能走出挫折,成就自己的事业。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11页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生命只有一次



教学目标

1、 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心理原因。

2、 如何开导这些轻生的青少年?

3、 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

4、 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对自己重要,对他人、对社会也同样重要。



教学重点

1、 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

2、 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对自己重要,对他人、对社会也同样重要。



教学难点

1、 如何开导这些轻生的青少年?

2、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

3、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对自己重要,对他人、对社会也同样重要。



教学过程

导语: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分看重目标的实现和过程的艰辛,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严重一些的挫折,往往会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问题的所谓“解决”。



一、生命的滋味



(1)、活动一心理医生

1、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心理原因有哪些?

2、如何开导这些轻生的青少年?



教师总结:有些我们“不可逾越的挫折”,只是说明“此路不通”,但还有别的“路”可以走。生命得来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



(2)、活动二学生阅读短文《劝诫碑》。

你能否也为那些想轻生的人写一段劝戒碑文?



二、我们都很重要



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对自己重要,对他人、对社会也同样重要。因为,生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她也属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生命也属于亲人和朋友,他们把关爱给予了我们;生命更属于社会,我们是社会的人。



活动三感悟角

学生填写表格,从中感悟“我很重要”。



活动四阅读角

学生阅读短文《不让你自杀》。从中感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阻止别人轻生。



假如生活中你也遇到想要轻生的人,你会如何开导他(她)?



归纳小结:有些我们“不可逾越的挫折”,只是说明“此路不通”,但还有别的“路”可以走。生命得来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对自己重要,对他人、对社会也同样重要。因为,生命并不仅仅属于自己,她也属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生命也属于亲人和朋友,他们把关爱给予了我们;生命更属于社会,我们是社会的人。



板书设计

1、 青少年轻生的主要心理原因。

2、 如何开导这些轻生的青少年?

3、 善待自己的生命是人生的一大课题,是对生命的一种珍视。

4、 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对自己重要,对他人、对社会也同样重要。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13页



教学反思:





第三课你就是一道风景



第一课时不必太在意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自我”,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2、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教学重点

1、学会欣赏“自我”,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2、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教学难点

1、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教学过程

导语: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大都存在着强烈的追求完美的心态,随之而来的困扰便是自我接纳问题。调查表明,许多少男少女不满意自己的容貌,为自己的外形而深深地自卑。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活动一阅读角

学生阅读短文《恼人的“少白头”》。



活动二心理医生

我们试着为有烦恼的同学来开导开导。



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因为大自然既然造就了每一个人,就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不同于别人的容貌、身材、气质和智慧。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有某些缺陷,但是,你不必为自己的生理特点而烦恼,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



活动三小讨论

你怎么看待柴静与父母的这场冲突?



活动四感悟角

让学生明白我自信,所以我美丽。我聪慧,所以我美丽。我善良,所以我美丽。



归纳小结: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因为大自然既然造就了每一个人,就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不同于别人的容貌、身材、气质和智慧。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有某些缺陷,但是,你不必为自己的生理特点而烦恼,应该对自己有信心,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



板书设计



1、学会欣赏“自我”,是人生的一大智慧。

2、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15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没有超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过于追求完美是不可取的。

2、使学生明白人的能力有差异,不要盲目追求十全十美。

3、引导学生多看自己的长处,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4、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能倾向。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明白人的能力有差异,不要盲目追求十全十美。

2、引导学生多看自己的长处,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多看自己的长处,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导语:每个人不仅在外貌方面千差万别、独一无二,而且在个性、才能方面也具有独特性。没有十全十美的超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会有自己的不足,要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



一、 不要幻想完美

(1)阅读角

学生阅读《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

学生明白了没有十全十美的超人,每个人都有局限之处。



(2)讨论

学生结合杨振宁的实例,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身心特征和发展差异。



二、 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

(1)阅读角

阅读黄美廉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多看自己的长处,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2)财富清单

引导学生列一份财富清单,了解自己的长处。这些长处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是需要我们好好运用的。



(3)实践营地

“实践营地”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 只是才能不同罢了



(1)专家视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能有多种类别,不同类别的智能使人各具不同的天分。“专家视点”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了解智能的多元性。



(2)判断自己的智能倾向

根据智能类别,判断自己的智能倾向。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能倾向,既能增强学生乐观、自信的态度,又为学生今后的努力、发展提示了方向。



(3)为同学设计卡片

做一张写有同学智能倾向的激励卡片送给同学。



归纳小结:初中生不仅要学会认识自己,也要学会认识他人。发现、了解同学的智能倾向,既可以培养关心他人的品质,提高观察别人的能力,又可以帮助他人,增进同学友谊。



板书设计

1、让学生懂得过于追求完美是不可取的。

2、使学生明白人的能力有差异,不要盲目追求十全十美。

3、引导学生多看自己的长处,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4、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智能倾向。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17页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打开自己的宝藏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潜能,相信自己有潜能并努力开发潜能。

2、使学生明白潜能是蕴藏于人自身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3、使学生明白潜能是可以不断挖掘的。

4、让学生了解开发潜能的方法、途径。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潜能,相信自己有潜能并努力开发潜能。

2、让学生了解开发潜能的方法、途径。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了解潜能,相信自己有潜能并努力开发潜能。

2、让学生了解开发潜能的方法、途径。



教学过程

导语:每个人都有潜能,但潜能的发挥程度却是千差万别的。



一、 潜能是金矿



(1)、潜能是巨大的

使学生明白潜能是蕴藏于人自身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2)、超越“极限”

通过小资料超越“极限”,使学生明白潜能是可以不断挖掘的。



二、 我也有潜能



(1)、人人都有潜能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对潜能的认识误区:认为潜能是少数天才、杰出人物的专利。我们要纠正这一错误认识。



(2)、找一找自己的潜能



三、开发潜能

如果不去开发潜能,有可能失去这笔财富,使学生懂得潜能的开发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



四、 打开宝藏的钥匙

打开宝藏的钥匙即开发潜能的方法、途径,教材中介绍了磨练、自信、自问三种途径。



(1)磨练、自信、自问

磨练是开发身体潜能的良好途径,自问是开发思维潜能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自信是开发自身潜能的良好心理基础。开发潜能的方法很多,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2)其他打开宝藏的钥匙

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板书设计

1、帮助学生了解潜能,相信自己有潜能并努力开发潜能。

2、使学生明白潜能是蕴藏于人自身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3、使学生明白潜能是可以不断挖掘的。

4、让学生了解开发潜能的方法、途径。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19页



教学反思:













第四课生命共舟



第一课时合作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

1、学校观察

2、家庭观察

3、社会观察

4、国际观察



教学重点

1、学校观察

2、家庭观察

3、社会观察

4、国际观察



教学难点

1、社会观察

2、国际观察



教学过程

导语:合作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一、学校观察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几个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对合作现象有直接的了解。



(1)、思考与交流

引导主动思考和发现存在于学校中的种种合作现象。



(2)、小资料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关于教育的四个支柱,让学生从一定高度来理解合作的意义。



二、 家庭观察

家庭和谐离不开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合作。



(1)、思考与交流

让学生发现家庭中的合作现象

(2)、合作方案设计



三、社会观察

社会中充满了合作现象。古代的合作使人类文明绵延不绝,现代社会的合作则更广泛更深刻,她使人类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国际观察

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合作也就成了必然。



归纳小结:无论是家庭中还是学校里,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国际间,彼此都需要合作,合作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板书设计

1、学校观察

2、家庭观察

3、社会观察

4、国际观察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21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合作与共赢



教学目标

1、学生明了与人合作的意义

2、不合作的后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3、合作与竞争是否矛盾



教学重点

1、学生明了与人合作的意义

2、不合作的后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3、合作与竞争是否矛盾



教学难点

1、学生明了与人合作的意义

2、合作与竞争是否矛盾



教学过程

导语:能与人合作是一种能力,而获得共赢则应该是合作的目标之一。



一、 不合作的恶果

很多时候,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成功,不合作的后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二、合作与共赢

若是只为自己的利益,那么合作便不成为合作。我们要明白,合作可以达到合作双方共赢的效果。



(1)“火海逃生”活动

这个活动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合作不仅可以让自己成功,还可以实现集体的共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作才能共赢。



(2)新闻链接

(3)接力赛



三、合作闯难关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联合起来却可以创造奇迹。我们跨领域、多方位的合作能解决当前社会中的许多难题。



(1) 阅读与活动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合作才能解决,同时,也只有合作才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难题。



(2) 深层思考

学生讨论和交流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归纳小结:人类需要竞争,人类也需要合作。合作意味着双赢,合作可以赋予我们力量,使我们能够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板书设计

1、学生明了与人合作的意义

2、不合作的后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3、合作与竞争是否矛盾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23页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合作宝典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怎样与人合作

2、与人合作的具体方法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怎样与人合作

2、与人合作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1、教会学生怎样与人合作

2、与人合作的具体方法



教学过程

导语:我们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然而我们是否懂得如何才能很好地与人合作呢?一起来翻一翻合作宝典吧!



ò??¢ 为他人着想



?t?¢ 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三、尽自己的责任



四、合作有原则

合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是:合乎法律规范和道德要求。



(1)、“黄金搭档”

学生思考:这种合作正不正当?为什么?



(2)、反思

引导学生依据合作的原则进一步反思: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正当的合作?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些“合作”的不正当,从而让他们今后不会参与这样的“合作”。



(3)、续写合作宝典

合作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前面的四个,还有很多待我们去思考与发现。



归纳小结:在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为他人着想,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尽自己的责任,讲究原则。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些合作宝典并加以运用,就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质。



板书设计

1、教会学生怎样与人合作

2、与人合作的具体方法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23页



教学反思:









第五课当冲突发生



第一课时面对冲突



教学目标

1、冲突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冲突如果处理的好,也有积极的一面

3、冲突发生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冲突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冲突如果处理的好,也有积极的一面

3、冲突发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冲突如果处理的好,也有积极的一面





教学过程

导语:在校园生活的舞台上,同学之间难免会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冲突。



一、 冲突现场



以两个小故事为引子,让学生回忆自己和同学间曾发生过的冲突,为下面分析冲突的原因以及后果做好准备。



问题:你和同学间发生过怎样的冲突?请详细描述当时的情形。



二、 冲突的后果



第一环节接力赛



让学生交流冲突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 人际关系紧张

2、 造成身心伤害

3、 使双方违反纪律或触犯法律

4、 破坏集体团结,使一些集体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5、 可能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第二环节阅读角

通过阅读小故事和交流经历,让学生体会“不打不相识的”道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冲突如果处理的好,也有积极的一面。



三、 冲突为什么会发生?

冲突形形色色,原因各有不同,只有仔细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避免和解决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性格好强,不肯服输

2、 玩笑开过了头

3、 同学之间的误会

4、 心胸狭隘,肚量小

5、 以自我为中心,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6、 情绪冲动,自控能力差。



归纳小结:只有了解冲突发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化解冲突。



板书设计



1、冲突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2、冲突如果处理的好,也有积极的一面

3、冲突发生的原因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25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我们的智慧



教学目标

1、避免冲突的方法

2、解决冲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避免冲突的方法

2、解决冲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避免冲突的方法

2、解决冲突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语:一群学生来到一棵智慧树下。今天,他们要把生活中积累的化解冲突的智慧放在智慧树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智慧树上开新花



第一环节化解冲突的智慧之一:宽容



分享同伴的经历和分析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到化解冲突的智慧之一:宽容



第二环节化解冲突的智慧之二:心理换位



让学生理解“心理换位”在解决冲突过程中的作用,并列举需要心理换位的情境。



第三环节其他化解冲突的智慧

1、 主动道歉

2、 控制情绪,冷静下来

3、 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4、 请人调解



二、这一招很有效



第一环节学写道歉信

引导学生用写道歉信等间接方式化解冲突



第二环节调解委员会

通过阅读“调解委员会”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解决冲突的另一个做法。



第三环节细细品味

通过阅读短文《双向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保护别人、尊重别人,自己才能得到保护和尊重。

归纳小结: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把矛头朝向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正把矛头对准你,如果你懂得保护别人,同时也就保护了你自己。



板书设计

1、避免冲突的方法

2、解决冲突的方法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27页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校园不容暴力



教学目标

1、校园暴力给同学带来的痛苦

2、校园暴力的性质和负面影响

3、如何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4、不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教学重点

1、校园暴力给同学带来的痛苦

2、校园暴力的性质和负面影响

3、如何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4、不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教学难点

1、如何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2、不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教学过程

导语: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已经受到极大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校园暴力?你遭遇过校园暴力吗?

一、 我真的退学!



第一环节阅读事例

让学生体会校园暴力给同学带来的痛苦



第二环节专家访谈

以对话的方式说明校园暴力的性质和负面影响。



二、 这一切必须停止

集思广益,让学生总结出防止校园暴力的对策。



第一环节如何保护自己

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不同的校园暴力场面,并试着使用课堂上总结出来的对策,看看能否行得通。



第二环节不做施暴者

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还要教育学生不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三、 建立校园防暴系统

让学生讨论和设计校园防暴系统,学会综合校园各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力量,共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归纳小结:加强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多一些关爱,少一些训诫,应该是防止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



板书设计

1、校园暴力给同学带来的痛苦

2、校园暴力的性质和负面影响

3、如何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4、不做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29页



教学反思:







第六课人之根本



第一课时诚信是做人之本



教学目标

1、不讲诚信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2、不讲诚信的危害

3、讲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教学重点

1、不讲诚信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2、不讲诚信的危害

3、讲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教学难点

1、不讲诚信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2、不讲诚信的危害



教学过程

导语:诚信是人之根本、社会之根基。不讲诚信,人无法立于世;没有诚信,社会无法正常运转。



一、 诚信是桨

不讲诚信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第一环节细细品味

引用寓言,创设情境,并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失去诚信会导致怎样的结局。在讨论之后,学生看短文,感悟在人生的长河中,诚信是桨的道理。



第二环节小讨论

从寓言到现实,通过漫画的形式,列举学生生活中几种不讲诚信的现象,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解析。让学生列举身边其他不讲诚信的现象,并针对这些现象进行总结和反思,强调不讲诚信的危害。



二、信任从哪里来

讲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第一环节感悟角

阅读美文《一诺千金》,结合文章思考教材中的两个问题,领悟得到别人信任的前提是对别人的诚实守信。



第二环节各抒己见

以“我看无人监考”为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策划一次无人监考活动,让学生体验无人监考带来的自信和愉悦。



第三环节诚信档案

要求学生在诚信档案中记录下自己过去做过的诚信的与不诚信的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在全班开展评选“诚信之星”的活动。



归纳小结:诚信是人之根本、社会之根基。不讲诚信,人无法立于世;没有诚信,社会无法正常运转。



板书设计

1、不讲诚信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2、不讲诚信的危害

3、讲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33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诚信是社会发展之基



教学目标

1、不讲诚信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2、讲诚信的企业或组织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向长盛不衰。



教学重点

1、不讲诚信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2、讲诚信的企业或组织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向长盛不衰。



教学难点

1、不讲诚信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2、讲诚信的企业或组织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向长盛不衰。



教学过程

导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诚信缺失的现象。

一、诚信缺失的代价

失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失信,让我们失去了希望。



第一环节现象思考

选取生活中诚信缺失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并列举自己身边其他的诚信缺失的事例。



第二环节资料分析

在上一环节现象列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带来的危害。小资料中运用大量的数据从经济的角度说明危害,之后由点到面,要求学生从其他角度(如对个人、企业、国家等方面)说明危害。



第三环节新闻回放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从企业的角度强调诚信缺失的危害。



二、诚信制胜

讲诚信的企业或组织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向长盛不衰。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通过对原因的,给学生深刻的启示。



归纳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诚信缺失的现象。



板书设计

1、不讲诚信会付出高昂的代价,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2、讲诚信的企业或组织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向长盛不衰。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36页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事情没那么简单



教学目标

1、诚信需要智慧

2、诚信需要勇气



教学重点

1、诚信需要智慧

2、诚信需要勇气





教学难点

1、诚信需要智慧

2、诚信需要勇气



教学过程

导语:实话要讲,但是得考虑表达的方式,不能不尊重人。



一、诚信需要智慧

第一环节“不爱听”的实话

在生活中,有时我们讲的实话具有杀伤力,学生感受实话的杀伤力。



第二环节换种说法

强调实话要讲,但是得考虑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第一环节列举的实话进行重新表达,突出对他人的尊重。



第三环节善意的谎言

从现实生活中的两组情境入手,强调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当我们知道说出真相会伤害别人感情时,善意的掩饰更能显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二、诚信需要勇气



第一环节阅读思考

创设生活中常见的两难情境,说明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第二环节想一想

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强调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也要坚持诚信。



归纳小结:实话要讲,但是得考虑表达的方式,不能不尊重人。坚持诚信,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坚持诚信,在特殊时刻还需要特别的勇气。



板书设计

1、诚信需要智慧

2、诚信需要勇气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38页



教学反思:









第七课城乡直通车



第一课时城乡印象和城乡差异



教学目标

1、城市和农村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2、城市和农村的差异

3、城里人和乡下人应当彼此尊重,互相学习,从而使大家更和谐地相处



教学重点

1、城市和农村的差异

2、城里人和乡下人应当彼此尊重,互相学习,从而使大家更和谐地相处



教学难点

1、城里人和乡下人应当彼此尊重,互相学习,从而使大家更和谐地相处



教学过程

导语:你们向往农村的生活吗?为什么?





一、 城乡印象

城市和农村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向同学们展示城市和农村的景观。



二、 城乡差异

城市和农村在观念、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特点与差异?



第一环节感悟角

《对门有多远》一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里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以及与邻里相处的一些方式与特点,引导学生得出城里人和乡下人

观念、生活习惯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道理和缘由。



第二环节友情提醒

城里人和乡下人其实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城里人和乡下人应当彼此尊重,互相学习,从而使大家更和谐地相处



第三环节小讨论

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围绕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子女来设计的,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三个问题。



归纳小结:城里人和乡下人其实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城里人和乡下人应当彼此尊重,互相学习,从而使大家更和谐地相处



板书设计

1、城市和农村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2、城市和农村的差异

3、城里人和乡下人应当彼此尊重,互相学习,从而使大家更和谐地相处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40页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城乡差距



教学目标

1、差距产生的原因

2、差距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差距产生的原因

2、差距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差距产生的原因

2、差距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



一、 差距比较

城乡之间一直都是有差距的。从改革开放以来,对城乡之间收入、消费水平和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二、差距产生的原因

1、政策倾斜

2、农民负担过重



三、差距产生的影响

差距产生的影响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的影响是:挫伤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社会的整体稳定的发展。积极的一面是农民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工在很多方面起着城市劳动力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四、 实践营地

让学生了解农民工的生活状况,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法律知识,向政府或用人单位提些建议。



归纳小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



板书设计

1、差距产生的原因

2、差距产生的影响



作业布置:新课程练习第42页



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bx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