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酸枣仁汤加味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
2015-08-12 | 阅:  转:  |  分享 
  
768Vo1.22No.6JournalofAerospaceMedicineJun201l

疗效。

1.3.2中药治疗给予牵正散加昧治疗,方药组成:白附

子15g,白僵蚕15g,全蝎8g,地龙10g,蜈蚣三条,天麻

15g,红花15g,川芎20go随证加减:属风痰阻络者加半夏、

南星;头昏胀痛加菊花、蔓荆子;肝郁化火加柴胡、栀子、丹

皮、粉葛根;气血虚弱加黄芪、当归;热盛大便干结加生石

膏、生大黄;寒冷肢痛加羌活、桂枝、细辛;语言不利加远

志、石菖蒲;瘀血阻络加水蛭、穿山甲、丹参。1剂/d,水煎,

分2次服用,10d为1个疗程,间隔2d行下1个疗程;共治

疗2个疗程。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治愈:面容及面肌运动完全恢复,

人中正,眼闭合正常,未留后遗症。好转:面容及面肌运动

较以前有所好转,但皱额、闭目、鼓腮均未完全恢复正常。

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其症状无明显改善。

2.2治疗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

34例,占89.5%;好转3例,占7.9%;无效1例,占2.6%;

总有效率97.4%。

3讨论

面神经麻痹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采取的西药常规

治疗如激素、维生素等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针对

性、个体性差,疗效往往不令人满意。中医学认为,面神

经麻痹是机体正气不足,颜面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

虚侵袭面部络脉,痹阻气血,筋脉失养,面肌纵缓不收而

致。患侧脉格空虚,健侧脉气亢盛,健侧牵引患侧致喁僻

不遂。治疗机制采用透刺法恰好是刺到面神经各主要分

支,如阳白透鱼腰、颧髂透迎香、地仓透颊车,透穴治疗是

一针透多经,激发和推动多经气血运行,尤其是推动面部

经络气血,使面部筋脉得到充足的气血供养而恢复其正常

功能。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为

循经远端选穴,与近部翳风相配,祛风通络。神灯照射可

产生大量红外线,起到温热作用,神灯电磁对机体的刺激

可促使植物神经一介质一血管反应系统激活。综上所述,

透刺加神灯照射能发挥协同作用,共同起到改善神经营

养,促进神经组织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消炎、消除水肿,

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肌纤维收缩,有利于病损神经功能

的迅速恢复。牵正散加味有解痉通络,祛风化痰之功效。

方中自附子辛温升散,长于治头面之风,祛风化痰通络;全

蝎、白僵蚕、地龙祛风止痉,其中白僵蚕并有化痰作用,全

蝎又善通络;蜈蚣、天麻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川芎、红花活

血化瘀,通利血脉;以上诸药相配,药力直走头面经络,直

达病所。药理实验表明地龙解痉通络,从而解除血管痉

挛,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周围血管对寒冷刺激的反应,亦

能促进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治疗期间避免风吹受寒,针

灸、神灯同时配合中药,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炎症、水肿

吸收。内外结合,治疗力直送病所,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和

调解神经功能的作用,达到面神经瘫痪尽快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淑光,安正阳,范东明.针药并用治疗面神经炎56例

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2,(7):24.

2杜奋飞,李爱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346例体会[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3:180.

3秦绍林.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35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35.

(收稿日期:2011—05—26)

酸枣仁汤加味治疗失眠症40例临床观察

李敏,李崖雪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关键词酸枣仁汤;失眠症;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1.116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5—1434.2011.06.086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和心理过程。

失眠症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的病症。

表现为人睡困难,醒后难以入睡及早醒,多伴有头晕、头

痛、神疲、健忘等症状。患者多依赖苯二氮卓类催眠药,但

长期应用副作用明显,且疗效欠佳J。失眠在临床上极为

常见,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中医疗法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

血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对失眠症的治疗独具

特色和优势。笔者运用酸枣仁汤加味治疗失眠症40例,取

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

女18例;年龄l9—76岁,平均46.5岁;病程1个月~25

年,平均6.5年。

1.2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失眠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①有失眠的典型症状,入

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

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h;②有反复发作史,且排

除精神及重度器质性疾病所致失眠者。

1.3治疗方法给予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炒酸

第22卷第6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6月

枣仁15g,茯苓15g,川芎15g;知母10g,生甘草5g,人参

10g,琥珀粉(包)1g;El1剂,水煎取汁300mL,中午及夜

晚睡前1h分2次服;琥珀粉(包)1g夜晚睡前吞服。随症

加减:若睡眠时惊醒,t3悸梦多,可加入龙齿、远志;心烦躁

较甚者,可加入黄连、栀子;血虚甚者,应加入当归、龙眼

肉;阴虚火旺甚者,应加入生地、麦冬;盗汗者,加入五味

子、浮小麦、煅牡蛎。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

程。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

失眠临床研究指导原则》L2]判定疗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

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为临

床痊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了3h,睡眠深度增加

为显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为有效;治疗

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为无效。

2.2治疗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痊愈

28例,占70%;显效6例,占15%;有效4例,占10%;无效

2例,占5%;总有效率95%。

3讨论

失眠症是常见的一类病症,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快节

奏、激烈竞争使失眠成为临床常见的主诉症状之一,苯二

氮卓类催眠药治疗虽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耐受性和依赖

性、突然停药的戒断症状常困扰患者。中医学认为失眠症

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胆、脾、胃有关。认为本病多因情志

内伤,思虑太过,饮食不节而使神不守舍而致。《景岳全书

·不寐》对失眠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不寐症虽病因不一,

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

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

营气之不足开。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故治疗上需审

证求因,方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酸枣仁汤方出自汉代张

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该方由酸枣

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5味药组成。主治虚劳心烦、失

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等症。方中酸枣仁为

君药,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为滋养性安神药,还有

一定的敛汗作用,配合茯苓、甘草以宁心安神,且酸枣仁味

酸,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使阳交于阴,阴自动而静,从而

达到调摄阴阳的目的;知母性味苦寒,能清虚热,润燥滑

肠;川芎辛温芳香,理血疏肝,与酸枣仁相伍,一敛一散,以

养血调肝安神。实验证实,该方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

用。人参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之

功效,而失眠症患者在白天大多有倦怠乏力、头晕、嗜睡等

不足之症,故选人参补其不足;琥珀定惊安神,活血散淤,

取其重镇安神。药理实验证明: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

统,从而镇静、催眠,并能延长烫伤小白鼠的存活时间而提

高其存活率,还减轻小白鼠烫伤的局部水肿,似有补养强

壮作用。川芎能麻痹神经中枢,从而镇静、镇痛。茯苓利

尿、镇静。知母能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酸枣仁配伍

可降低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知母、川芎有较强的抗菌消

炎作用;对于重症不寐者,酸枣f=_=用量可增加至30~60g,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示了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优势。临

床观察表明酸枣仁汤加味治疗失眠症疗效持久稳定,值得

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潘集阳.睡眠障碍临床诊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出版社.2001.93—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1辑【S].1993.61.

3李玉娟,刘雯,杨静玉,等.酸枣仁汤的镇静催眠作用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19(2):115—116.

(收稿日期:2011—05—10)

(上接第764页)

生理盐水加洛赛克,1~2次/d静脉滴注。出血停止后胃

内注入药液或流食回抽胃液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胃

黏膜。

1.2.6口腔、会阴、皮肤护理对不能经口进食或禁食患

者予盐水口腔护理,2次/d,患者有真菌感染,改用苏打水。

黏膜溃烂时涂适量药物,唇干者涂石蜡油1:20碘伏会阴擦

洗,2次/d,保持外阴清洁无异味,预防泌尿系感染。定

时翻身,叩背,按摩皮肤受压部位,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

搬动时动作轻柔,每2h翻身一次,避免头部剧烈运动,翻身

后在受压部位垫棉圈、气圈、海绵垫。

2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之后,其病情显著改善

恢复,病人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发挥出了优化疗效、成功治疗、避免死亡的治疗效果。

3讨论

脑出血病发上消化道出血十分多见,且给病人造成的

伤害也很大,采取有效的护理是不可缺少的工作。防范该

症状时常采取止血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不得运用对胃黏

膜产生刺激的药物,这是为了防止造成颅内压过好。护士

人员需要积极完整不同的基础护理工作,对病人开展心理

护理,关键在于掌握病人胃肠道功能的变化以采取措施防

止消化道出血,维持静脉输液的顺畅。对患者的饮食有效

护理,避免脑疝,对原发病进行科学的诊治,这样则能降低

溃疡并发症,防范疾病过度加重而影响正常的健康,对脑

出血的病死率显著减小。

参考文献

1赵筱英.王风群.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急性是消化道出

血的护理[J].临床医学,2007,7(20):7.

2张玉关。龙海荣,范桂英.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护

理lJJ.工企医刊,2000,13(6):81.

3庞晓晓.脑率中并应急性渍病疡的观察与护理[J].中

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2):160.

(收稿日期:2011—02—21)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