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几乎是没有水合分子存在,除非是过量后的沉淀,只有这种情况。之所以弱电解质在水中会有水合分子本身与分子的电负性有关,如氮、氟等强吸电子原子和芳香烃化合物、羰基(碳氧双键)这些吸电子基团有关,由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已经有氢原子用电子与它成对,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氧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如果是纯氧原子,那夺取能力就很强,除了氟没有人能够抢得过氧,如果被氢原子削弱部分吸引能力,那么在和弱电解质结合时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自然部分能够电离出离子与水分子结合生成水合离子,而部分分子就相当于水分子之间一样,以氢键或者是配位键与水形成水合分子。
盐水,醋为强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2.糖水沸点比水高。3.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为强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加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且不会因为通电而分解。5YkJ.coM第六章?溶解现象?第一节物质的溶解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说出溶剂和溶质。3.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4.初步分清悬浊液和乳浊液。5.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重点难点:溶液的概念、特点。会辨认溶质和溶剂,能正确分辨溶解与熔化的不同。学习目标:1.能说出几种生活中的分散现象。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浊液和溶液,并举出常见实例各两则。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结论: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注】新名词: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教学过程:?设问: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黄河为什么是浑浊的?医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样制成的?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上述三个例子都是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的分散现象。新课讲授:阅读P153活动与探究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阅读实验: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泥土:??变浑浊????????悬浮固体不颗粒?????(分层)植物油:牛奶状浑浊???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分层)食盐:?透明液体????????????(稳定)酒精:??透明液体????????????(稳定)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引出概念:1.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举出实例:浑浊的黄河水;固体农药(西维因);石灰浆及墙体涂料。引出概念:2.一种液体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举出实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胶树的乳胶等。归纳:悬浊液和乳浊液统称浊液。思考:通过上面实验,你可以得出浊液有什么特点?(浑浊不透明,会分层)引出概念:3.一个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和溶液。举出实例:生理盐水、糖水、碘酒。配制溶液:学生练习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分析思考:溶液与浊液相比,有何特点?归纳: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巩固新课(方法:练习反馈)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质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例如:食盐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学习目标:1、复述溶解含义,区分熔化和溶解。2、会判断溶质和溶剂,正确说出溶液的名称。3、记住溶解性的含义,说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质和溶剂的性制裁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教师设问: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点?阅读课本P160溶质和溶剂相关内容。思考问题:1、什么叫溶解?与溶化是否一样?2、什么叫溶质和溶剂?溶液有哪两部分组成?讲授新课:1、关于溶质、溶剂(方法:分析讲解)阅读实验:课本P160,药匙取0.1克以下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500毫升烧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断搅拌,形成色彩鲜艳的溶液。分析:上述实验叫什么过程,其中溶质是什么?溶剂又是什么?思考:是否只有固体才能当溶质,水才能当溶剂吗?归纳:溶质:固体、液体或气体????(1)溶液的组成?溶剂:通常为液体????????(2)溶液的名称不指明溶剂叫某水溶液水以外其他某液体作溶剂时叫某溶液。关于物质的溶解性:?????问题引入:(1)沾有机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却很快有效,这是什么原因?(2)为什么蔗糖加在热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引出概念: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分析归纳: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温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响。?剂,通常意味着溶剂为水,比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认为是具有同样的意思。溶解度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一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由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温度、溶解过程中所伴随的熵的变化以及其他物质的存在及多少,有时还与气压或气体溶质的分压有关。因此,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好能够表述成:"在20度,标准气压下,某物质在100克水中的溶解度为xxxx。",如无指明,则温度及气压通常指的是标准状况(STP)
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发生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解他物的液体(一般过量)叫溶剂,或称分散媒,生成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解度的定义:在定温定压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如果一种溶质能够很好地溶解在溶剂里,我们就说这种物质是可溶的。如果溶解的程度不多,称这种物质是微溶的。如果很难溶解,则称这种物质是不溶或难溶的。
实际上,溶解度往往取决于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常数。这是平衡常数的一种,反映溶质的溶解-沉淀平衡关系,当然它也可以用于沉淀过程(那时它叫溶度积)。因此,溶解度与温度关系很大,也就不难解释了。
达到化学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当然,其他溶质仍能溶解),我们称之为饱和溶液。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
关于溶剂折叠编辑本段
溶剂通常分为两大类: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溶剂种类与物质溶解性的关系可被概括为:"溶其所似"。意思是说,极性溶剂能够溶解离子化合物以及能离解的共价化合物,而非极性溶剂则只能够溶解非极性的共价化合物。比如,食盐,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它能在水中溶解,却不能在乙醇中溶解。
在有机化学中一般会用到的溶剂有丙酮、乙醇、水和苯。
水以及非极性溶剂是不能互溶的,特例水和乙醇任意比互溶;如果你非要这么做,它们也不会形成均一的混合物,最终会分离为两层,这时称作悬浊液,又或者将油中加入相应的助剂(农药中常用),入水后形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均一乳状液体。
溶解性的应用折叠编辑本段
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溶解性是物理性质,溶解是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溶解性是由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决定的。(固体)
溶解性判定表 溶解性 20℃溶解度 备注 难溶或不溶 <0.01g 微溶 0.01~1g 可溶 1g~10g 易溶 >10g 利用溶解性可有以下应用:
a、判断气体收集方法
可溶(易溶)于水的气体不能用排水取气法
如:CO2
而H2,O2溶解性不好,可用排水取气法。
b、判断混合物分离方法
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明显不同时,可用过滤法分离。
如:KNO3(易溶)与CaCO3(难溶)可用过滤法分离;
而C与MnO2二者均不溶NaCl、KNO3均易溶,都不能用过滤法分离。
溶解度算法:溶质质量/溶剂质量(通常为水)
单位:g/100g水
溶解性表折叠编辑本段
OH- NO3- Cl- SO42- CO32- H+ H2O(不属于酸碱盐) 溶、挥(硝酸) 溶、挥(盐酸) 溶(硫酸) 溶、挥(碳酸) NH4+ 溶、挥(氨水,氢氧化铵) 溶 溶 溶 溶 K+ 溶(苛性钾) 溶 溶 溶 溶 Na+ 溶(氢氧化钠)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熟石灰)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Al3+ 不 溶 溶 溶 - Mn2+ 不 溶 溶 溶 不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Fe2+ 不 溶 溶 溶 不 Fe3+ 不 溶 溶 溶 - Cu2+ 不 溶 溶 溶 - Ag+ - 溶 不 微 不 展开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溶解性口诀折叠编辑本段
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
硫酸盐除去钡铅钙。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注:
钾钠铵盐都溶于水;
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
硝酸盐都溶于水;
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盐、硝酸盐;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盐除钡和铅;
碳酸、磷酸盐,只溶钾、钠、铵。
溶解性口诀三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注:口诀中未提到的硅酸(硅酸盐)难溶于水
溶解性口诀四
钾、钠、硝酸溶,(钾盐、钠盐和硝酸盐都溶于水。)
盐酸除银(亚)汞,(盐酸盐里除氯化银和氯化亚汞外都溶。)
再说硫酸盐,不容有钡、铅,(硫酸盐中不溶的是硫酸钡和硫酸铅。)
其余几类盐,(碳酸盐、亚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和硫化物)
只溶钾、钠、铵,(只有相应的钾盐、钠盐和铵盐可溶)
最后说碱类,钾、钠、铵和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氨水可溶)
另有几种微溶物,可单独记住。
溶解性口诀五
钾钠铵盐硝酸盐
完全溶解不困难
氯化亚汞氯化银
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
氢硫酸盐和碱类
碳酸磷酸硝酸盐
可溶只有钾钠铵
溶解性口诀六
钾钠铵硝溶
强溶弱不溶
溶解性口诀七:
钾钠铵盐水中溶
硝酸盐入水无踪
氯化物除银亚汞
硫酸钡铅水不溶
碳酸盐溶钾钠铵
碱溶钾钙钠钡铵
特例:1.高氯酸的钾、铷、铯盐溶解度很小.
2.高氯酸银溶解度很大,5570g/L
3.氟化银溶于水,且溶解度较大.1800g/L
4.四苯硼钾、三钛酸钠、重铀酸铵不溶于水。
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氢硫溶四位,钾钠和镁钡。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解读和应用余通权一、“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解读。该表的横行是一组阴离子,纵行是一组阳离子,由阴、阳离子可以构成一种化合物,对应的方框中的文字或符号表示这种化合物的溶解性。通过阅读该表可以发现有这样一些规律:(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及常见的酸都溶于水;(2)盐酸盐和硫酸盐绝大部分溶于水(盐酸盐中只有AgCl不溶;硫酸盐只有BaSO4不溶,CaSO4微溶);(3)碱、碳酸盐大部分不溶,只有少数溶于水(含的化合物溶于水)。二、“酸、碱、盐溶解性表”的应用对此表的应用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判断离子(或物质)能否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根据物质溶解性表,如果溶液中的某些离子间能够相互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物质或生成气体或生成水等,则这些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例1.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里能大量共存的是()A.B.C.D.解析:题给条件是“在pH=1的溶液里”,即是含有大量的的溶液。选项A中的与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中的与反应生成水和CO2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中的和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AgCl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中各离子之间不反应,因而可以大量共存,选项D正确。2.判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运用物质溶解性表判断酸、碱、盐等化合物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可以判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另外还可以判断一些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例2.下列方程式中,正确的是()解析:A方程式中生成物NaNO3、KOH均溶于水,此反应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因而错误。C方程式中由于反应物BaSO4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因而此方程式错误。D方程式中由于反应物中的AgCl不溶于水,则不能和Cu发生置换反应,因而方程式错误。B方程式由于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该方程式正确。选B。3.巧除某些杂质离子(或物质)在化学试题中常常要除去某些离子(或物质),通过物质溶解性表,找出能够与之反应生成不溶性物质的离子(或物质),则可设计除去方法。例3.在食盐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镁,若同时除去和,应加入的试剂是()A.B.C.D.KOH解析:将食盐溶于水,要同时除去食盐溶液中的和,则加入的试剂应与和反应并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A.只能除去(因和反应生成不溶物),不能除去;B.只能除去(因为和反应生成不溶物),不能除去;C.可同时除去和,因溶液电离出的可以和食盐溶液中的和反应同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和。因而答案C正确。4.鉴别或区分物质利用溶解性表中各化合物的溶解性,再根据物质表现出来的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以及分析各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对物质进行鉴别。例4.下列各组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解析:A中物质间两两混合时,只有和之间可发生反应,而分别与混合时,均无任何现象,因而不能区别。D组中物质间两两混合时,只有和之间可发生反应,而分别与混合时,均无任何现象,因而不能区分。B组可进行如下表中的分析。通过物质两两反应观察到的现象,由于出现重复的现象,因而不可能将这组物质区分。C组中,可以根据CuSO4溶液显蓝色而把它先区分开来。再用CuSO4溶液分别与另三种溶液反应,通过反应观察到不同的现象,因而可以将这组物质区分开来。因此选C。5.综合利用物质溶解性表例5.利用溶解性表完成下列任务。-溶、挥溶、挥溶、挥溶溶溶溶溶溶微溶溶不微溶溶溶不不不溶溶不溶(1)查:的溶解性____________。(2)写化学式:一种含氧酸____________,一种不溶于水的盐____________。(3)判断: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及其理由:____________。(4)写化学方程式:铁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____________。解析:(1)查表知的溶解性为“溶”,说明其是溶于水的碱。(2)写出的含氧酸可以是:;不溶于水的盐可以是:。(3)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4)能与铁反应的盐必须是可溶于水的盐,并且该盐中的金属元素没有铁元素的活动性强。从表中可以选择可溶性的“铜盐”如:,确定其中的一种与铁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选择,反应方程式为:。
酸有五大通性1。与指示剂反应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4。与金属反应,金属活动顺序表H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应。5。与盐反应,要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
一、化学-酸(acid)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25时,其稀溶液的pH值小于7。
酸是一类化合物的统称。
酸在化学中狭义的定义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这类物质大部分易溶于水中,少部分,如:硅酸,难溶于水。酸的水溶液一般可导电,其导电性质与其在水中电离度有关。部分酸在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不导电;部分酸在水中离解为正负离子,可导电。较广义的定义,则认为反应中能提供质子的是酸,反之为碱,此定义称为勃朗特斯(J.M.Bronsted)-劳里(T.M.Lowry)酸。另外还有被称为-{zh-hk:刘以士;zh-cn:路易斯}-(G.N.Lewis)酸的定义,定义酸为电子对的接受者,范围更为广泛。酸可以和碱进行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生成水和盐
根据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度的大小,有强酸和弱酸之分,一般认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如盐酸、硝酸;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如乙酸、碳酸。
比较酸的强度,可比较它们在一种碱中的离解常数。根据广义的定义,水就是一种碱,故对弱酸,比较在水中的离解常数即可。这叫“水的区分效应”。强酸之间的比较,不能用水,这叫水的“拉平效应”;不过可以使用更强的碱。像乙酸这样的弱酸,几乎不在水中电离,使水的区分效应不明显,可使用更强的碱。
含氧酸的命名﹕对于分子中只含一个成酸元素的简单含氧酸﹐将其较为常见的一种称某酸﹐其他含氧酸按成酸元素的氧化数较某酸高﹑低或有无过氧─O─O─结构而命名。例如氯酸HClO3(氯的氧化数为+5)﹑高氯酸HClO4(氧化数+7)﹑亚氯酸HClO(氧化数为+3)﹑次氯酸HClO(氧化数+1)﹔又如HSO﹑H2S2O8中含有─O─O─键﹐称过氧一硫酸﹑过氧二硫酸。两个简单含氧酸缩去一分子水后生成的酸称焦酸(或称一缩某酸)﹐也有用重作词头来命名的简单含氧酸脱去(全部)氢氧基而生成的基称醯基﹐如─SO─称硫醯基﹐CrOCl称铬醯氯。若把含氧酸的化学式写成MO(OH)(M为金属)﹐就可以根据值来判断常见含氧酸的强弱﹕=0极弱酸﹐如硼酸H3BO3
分类折叠
1.根据有机无机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COOH)。磺酸(-SO3H)等也属于有机酸。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
2.根据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含氧酸(如硫酸H2SO4、碳酸H2CO3等)无氧酸(如盐酸HCl、氢氟酸HF等)
3.根据从酸分子中可以电离出H+的个数
可以分为一元酸(HCl)、二元酸(H2SO4)、三元酸(H3PO4)
4.根据酸性强弱将酸分为强酸,中强酸,弱酸(是否能完全电离)
强酸(HCl等)中强酸(H3PO4等)弱酸(H2CO3等)
5.根据是否是中心原子得电子分为强氧化性酸和非强氧化性酸
强氧化性酸(HNO3等)
化学性质折叠
酸一般有腐蚀性。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如下﹕
[HA]﹑[H+]﹑[A-]分别是HA﹑H+﹑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例如﹐298K时乙酸的电离常数为1.8×10-5﹐氢氟酸为7.2×10-4。电离平衡常数随弱电解质的浓度和温度有很小的变化。
在一定温度下﹐弱酸的电离度因溶液变稀而增大﹐如0.10﹑1.0×10-3﹑1.0×10-4乙酸的电离度分别为1.34﹑13.4﹑42%﹐无限稀释时完全电离。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磷酸分三步电离﹐每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
水是无机化合物极好的溶剂﹐离子能被水分子强烈吸引而稳定﹐酸中H+是裸露的质子﹐直径为10-3皮米﹐能强烈地与水分子结合成H3O+。例如﹐水合高氯酸晶体HClO4·H2O实际上是由H3O+和ClO4¯组成﹐在水溶液中H3O+和其他三个水分子结合成H2O。目前常用H表示水溶液中的氢离子。
酸的通性: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跟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比氢强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3)跟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跟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HCI+NaOH=NaCI+H2O
像以上的(3)(4)(5)反应中,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我们把它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求反应物必须要溶于水,(如果有酸,只须酸溶于水即可),而且生成的产物中必须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其中1个即可),但是反应前的物质不能有沉淀。
注:若生成H2CO3必须写成H2O+CO2↑
正如Na2CO3+2HCl=2NaCl+H2O+CO2↑这里有气体生成,(也有水生成)
BaCl2+Na2SO4=BaSO4↓+2NaCl这里BaSO4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
NaCl能和硫酸反应因为生成的HCl逸出使反应不断正向移动,此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HCl气体。
但像CaCO3+HCl,情况又不一样,敬请参考复分解反应的详细解答。这里不做展开。
所以,判断是否能和酸反应,可以以这个为一个参考依据。
酸度(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折叠
1909年丹麦化学家S.P.L.索伦森建议用pH来表示[H+]。pH=-lg[H+]。
酸性[H+]〉[OH-]pH<7
中性[H+]=[OH-]pH=7
碱性[H+]〈[OH-]pH>7
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pH计)来检测溶液的pH值。
应用用途折叠
酸的用途很广﹐许多工业和实验室都要用酸﹐常用的有硫酸﹑盐酸﹑硝酸。许多化学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pH值很重要。如将二氧化碳通入含Ca2+的溶液﹐能否得到碳酸钙沉淀﹐取决于溶液的pH值﹐某些反应须在恒定的pH值下进行﹐为此常用弱酸(碱)及其盐的溶液作缓冲溶液。正常人的血液pH=7.4(其中含有HCO和HCO﹑HPO和HPO)﹐稍微变动就会生病。
常见的酸的性质折叠
盐酸(氢氯酸)(HCl)大多数氯化物均溶于水,电位序在氢之前的金属及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都可溶于盐酸中,另外,Cl—还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并且还可与很多金属离子生成配离子而利于试样的溶解。常用来溶解赤铁矿(Fe2O3)、辉锑矿(Sb2S3)、碳酸盐、软锰矿(MnO2)等样品。
硝酸(HNO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几乎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除铂、金和某些稀有金属外,浓硝酸几乎能溶解所有的金属及其合金。铁、铝、铬等会被硝酸钝化,溶解时加入非氧化酸,如盐酸除去氧化膜即可很好的溶解。几乎所有的硫化物也都可被硝酸溶解,但应先加入盐酸,使硫以H2S的形式挥发出去,以免单质硫将试样裹包,影响分解。除此之外,硝酸还很不稳定,在加热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分解成水、二氧化氮和氧气,并且硝酸浓度越高,就越容易分解。硝酸还有强氧化性,它能跟一些金属、非金属及还原性物质反应,结果,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变为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浓硝酸与金属非金属等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则生成一氧化氮)。另外,硝酸还可与蛋白质反应,使之变黄。
硫酸(H2SO4)除钙、锶、钡、铅外,其它金属的硫酸盐都溶于水。热的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常用于分解铁、钴、镍等金属和铝、铍、锑、锰、钍、铀、钛等金属合金以及分解土壤等样品中的有机物等。硫酸的沸点较高(338),当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低沸点酸的阴离子对测定有干扰时,常加硫酸并蒸发至冒白雾(SO3)来驱除。浓硫酸还有一些特殊性质:
『吸水性』浓硫酸可吸收物质表面的湿存水和气态物质中的水蒸气。例如,将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它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结果浓度变低。并且放出大量的热。
『脱水性』浓硫酸能将盐的结晶水或非游离态水以及某些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以2:1的原子个数比脱出来,并生成水。
『强氧化性』浓硫酸能跟一些金属、非金属及还原性物质反应,结果,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变为二氧化硫。
硫酸性质:?硫酸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三氧化硫,则会产生"发烟"现象这样含有SO3的硫酸称为"发烟硫酸"。
硒酸(H2SeO4)selenicacid
分子量:144.9白色六方柱晶体,极易吸潮。?熔点():58沸点():260(分解)相对密度:2.95×10^3kg/m3,易溶于水,不溶于氨水,溶于硫酸。
主要用途:用作鉴别甲醇和乙醇的试剂,及硒盐制备。吸湿性腐蚀性强。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中毒重者可致死。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慢性影响:可有头痛、眩晕、疲倦、食欲减退等表现。
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有强氧化性与强酸性(均强于硫酸)。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
磷酸(H3PO4)磷酸根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因此,几乎90%的矿石都能溶于磷酸。包括许多其它酸不溶的铬铁矿、钛铁矿、铌铁矿、金红石等,对于含有高碳、高铬、高钨的合金也能很好的溶解。单独使用磷酸溶解时,一般应控制在500~600、5min以内。若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析出焦磷酸盐难溶物、生成聚硅磷酸粘结于器皿底部,同时也腐蚀了玻璃。磷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纯净的磷酸是无色晶体,熔点42.3摄氏度,高沸点酸,易溶于水。市售磷酸试剂是粘稠的、不挥发的浓溶液,磷酸含量83-98%。二化学性质磷酸是三元中强酸,分三步电离,不易挥发,不易分解,几乎没有氧化性。具有酸的通性
高氯酸(HClO4)热的、浓高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迅速溶解钢铁和各种铝合金。是酸性最强的无机酸。能将Cr、V、S等元素氧化成最高价态。高氯酸的沸点为203,蒸发至冒烟时,可驱除低沸点的酸,残渣易溶于水。高氯酸也常作为重量法中测定SiO2的脱水剂。使用HClO4时,应避免与有机物接触,以免发生爆炸。
氢氟酸(HF)氢氟酸的酸性很弱,但F¯的配位能力很强,能与Fe³+、Al³+、Ti()、Zr()、W()、Nb()、Ta()、U()等离子形成配离子而溶于水,并可与硅形成SiF4而逸出。能腐蚀玻璃。
氢溴酸(HBr)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微发烟。分子量80.92,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3.5;液体相对密度2.77(-67);HBr47%水溶液1.49。熔点-88.5,沸点-67.0。易溶于氯苯、二乙氧基甲烷等有机溶剂。能与水、醇、乙酸混溶。露于空气及日光中因溴游离,色渐变暗。强酸性,具有与盐酸相似的刺激味。除铂、金和钽等金属外,对其他金属皆腐蚀,生成金属溴化物。还具有强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及其他氧化剂氧化为溴。
毒性防护皮肤与之接触会发痒、甚至发炎,如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干净。其蒸气强烈刺激眼睛和呼吸器官,吸入后会中毒。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15min(15分钟),然后送医院治疗。动物一次吸入刺激浓度是0.026mg/L,吸入0.066mg/L,可致中枢神经系统特征: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胚胎时身体背侧的神经管发育而成。神经管的头端演变成脑,尾端成为脊髓。神经管腔在脑内的部分发展演变成为脑室,在脊髓部分演变成为中央管。脑在开始时是3个脑:前脑泡、中脑和菱脑泡,以后又衍化成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脑桥和延髓。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但其作用比溴弱2~3倍。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
包装储运用塑料桶或瓷坛包装,每桶(坛)净重20kg。属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危规编号:93008。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避光密封保存。防热,避免与纤维物质接触。应与氰化物、碱类分开存放。漏洒时用水或碱水冲洗中和。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好。切勿接触皮肤。
氢碘酸(HI)能与氟、硝酸、氯酸钾等剧烈反应。和碱金属接触会爆炸。加热可产生有毒的碘蒸汽。遇水或水蒸气时有强腐蚀性,能灼伤皮肤。
氢氰酸(HCN)化学品中文名称:氰化氢,氢氰酸(水溶液)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gencyanid技术说明书编码:826CASNo.:74-90-8分子式:HCN分子结构:C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存在碳氮叁键,分子为极性分子。分子量:27.03
剧毒,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气体,可立即呼吸停止而死亡。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可致眼、皮肤灼伤,吸收引起中毒。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剧毒。
急救法: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长期放置则因水分而聚合,聚合物本身有自催化作用,可引起爆炸。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专用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在安全距离以外或有防护措施处操作。灭火剂: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用雾状水驱散蒸气。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应考虑将其引燃,以排除毒性气体的积聚。或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由强到弱依次为:
强酸:高氯酸,氢碘酸,硫酸,氢溴酸,盐酸,硝酸,碘酸(以上为强酸,了解即可,大学涉及强弱排序)
中强酸:草酸(乙二酸),亚硫酸,磷酸,丙酮酸,碳酸,亚硝酸弱酸:柠檬酸,氢氟酸,苹果酸,葡萄糖酸,甲酸,乳酸
形成
(长期以来,乳酸一直被运动教练、体育教师、运动员、以及一般社会大众,认为是引起肌肉疲劳、肌肉酸痛、肌肉痉挛、无氧阈值和氧债的主要原因。其实,这种将运动时或运动后的特殊生理反应,皆归罪于乳酸的说法,早已被运动生理学研究者否定。?),苯甲酸,丙烯酸,乙酸,丙酸,硬脂酸,水合二氧化碳,氢硫酸,次氯酸,硼酸,硅酸,(其余为弱酸或极弱酸)
特殊:苯酚虽叫石炭酸,但属于酚类,不算有机酸。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折叠编辑本段
OH- NO3- Cl- SO42- CO32- H+ (水) 溶、挥(硝酸) 溶、挥?(盐酸) 溶(硫酸) 溶、挥(碳酸) NH4+ 溶、挥(氨水,氢氧化铵) 溶 溶 溶 溶 K+ 溶(苛性钾) 溶 溶 溶 溶 Na+ 溶(氢氧化钠)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熟石灰)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Al3+ 不 溶 溶 溶 - Mn2+ 不 溶 溶 溶 不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Fe2+ 不 溶 溶 溶 不 Fe3+ 不 溶 溶 溶 - Cu2+ 不 溶 溶 溶 - Ag+ - 溶 不 微 不 展开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酸味折叠编辑本段
由酸刺激产生的主要味觉。
酸味是人们在是常生活中,用舌或鼻感觉到的气味和味道。
一般情况下,某物质溶液中H+离子较多,该物质就有酸味。
歌曲折叠编辑本段
歌手姓名:黎明折叠
发行公司:Sony新力唱片
语言种类:粤语
出自专辑《LeonNow》
“和记Orange双频网络”广告歌
曲/编:雷颂德
词:林夕
MV导演:L.L(黎明)
歌词折叠
一滴汗一生难忘全因它太渴望
酸得想绝望甜蜜得更好看一直望左闪右撞
从心酸变蜜糖酸得翻巨浪才珍惜好风光
酸的恋爱才可一生都记起酸得不会忘记感动的滋味
酸的激素甜得一生都记起火花可以随处飞
亲热度相恋密度由酸风醋雨造彼此都妒忌残酷得更讨好
轰烈度心酸味道撩起恋爱力度一起酸溜溜情感方可消耗
甜言蜜语怕说得不够酸宁愿受损也爱心酸意乱
迢长路远怕抱得不够酸宁愿受损亦爱酸
书名折叠编辑本段
《酸》,由李西闽所著,于2011年8月在上海唯艺出版社出版。该小说系李西闽《唐镇三部曲》之一。唐镇,这座远离权力中心的偏远小镇,生活平静而沉闷。光绪二十九年的中秋节,李家大宅外戏班子的开演,却让老百姓感受到了欢天喜地的变化。就在同一天,伴随着母亲的出走,父亲的暴虐改变,姐姐李红棠的伤心欲绝,冬子一家,最早走进了这个早已被设定好的噩梦……
《酸》以梦魇般的讲述,试图通过“一个太监的皇帝梦”,将人性黑暗,对权力的欲望、追逐,愚民的盲从,暴虐、杀戮、性与复仇等话题囊括其中,给人以丰富的阅读感受。
中药学·相关科技名词 草药 药材 道地药材 鲜药 天然药物 采制 采收期 产地加工 萌发期 枯萎期 贮藏 干燥 晒干 阴干 烘干 虫蛀 霉变 泛油 调剂 原植物鉴定 原动物鉴定 原矿物鉴定 基源鉴定 根 根茎 皮 叶 花 果实 种子 全草 性状描述 形状 大小 表面特征 色泽 质地 折断面 断面特征 菊花心 朱砂点 气[嗅] 味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生物检定 质量分析 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 性味 四气 寒 热 温 凉 平 五味 辛 甘 酸 苦 咸 淡 涩 升降浮沉 归经 引经 配伍 七情 单行 相使 相须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 十八反 十九畏 禁忌 配伍禁忌 证候禁忌 妊娠禁忌[药] 服药食忌 剂量 克 毫升 炮制 饮片 净制 挑选 筛选 风选 水选 洗漂 润 浸润 洗润 淋润 泡润 切[制] [切]片 [切]段 [切]块 [切]丝 炒[制] 清炒 加辅料炒 辅料 麸炒 土炒 烫[制] 砂烫 煅[制] 明煅 煅淬 制炭 炒炭 煅炭 制炭存性 煨[制] 蒸[制] 煮[制] 炖[制] 酒制 酒炙 酒炖 酒蒸 醋制 醋炙 醋煮 醋蒸 盐制 盐炙 盐蒸 姜汁制 蜜制 油制 [制]霜 水飞 丁公藤 丁香 八角茴香 人参 野山参 红参 生晒参 人参叶 儿茶 九里香 九香虫 刀豆 三七 三棱 生姜 干姜 干漆 土木香 土贝母 土荆皮 土茯苓 土鳖虫 大血藤 大青叶 大枣 红大戟 [京]大戟 大黄 大蓟 大腹皮 山麦冬 山豆根 北豆根 北沙参 山茱萸 山药 山柰 山楂 山慈菇 千年健 千金子 川乌 制川乌 川芎 川楝子 广藿香 女贞子 小茴香 小蓟 马齿苋 马勃 马钱子 马兜铃 马鞭草 土牛膝 王不留行 天仙子 天仙藤 天冬 天花粉 天竹黄 天南星 胆南星 天麻 天葵子 木瓜 木香 木贼 木通 川木通 关木通 木蝴蝶 木鳖子 五加皮 香加皮 五味子 五倍子 五灵脂 太子参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 牛黄 牛蒡子 牛膝 川牛膝 贝母 川贝母 浙贝母 升麻 化橘红 月季花 丹参 乌药 乌梢蛇 乌梅 火麻仁 巴豆 巴戟天 水牛角 水红花子 水蛭 玉竹 功劳木 功劳叶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石韦 石决明 石菖蒲 石斛 石榴皮 石膏 龙胆 龙骨 龙眼肉 仙茅 仙鹤草 白及 白术 白头翁 白豆蔻 白英 白花蛇舌草 白芷 白附子 白茅根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扁豆 白蔹 白鲜皮 白薇 瓜蒌 瓜蒌子 瓜蒌皮 冬瓜皮 冬瓜子 冬虫夏草 冬葵子 玄明粉 玄参 半边莲 半枝莲 半夏 法半夏 清半夏 姜半夏 半夏曲 丝瓜络 老鹳草 白芍 赤芍 地龙 地肤子 地骨皮 鲜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地榆 地锦草 芒硝 亚麻子 西红花 西河柳 西洋参 百合 百部 当归 肉豆蔻 肉苁蓉 肉桂 朱砂 竹节参 竹茹 延胡索 自然铜 血余炭 血竭 全蝎 合欢皮 合欢花 决明子 冰片 灯心草 安息香 广防己 防己 防风 红豆蔻 红花 红芪 红景天 麦冬 麦芽 远志 赤小豆 赤石脂 芫花 花椒 花蕊石 芥子 苍术 苍耳子 芡实 芦荟 芦根 芦笋 苏木 苏合香 杜仲 两面针 连钱草 连翘 吴茱萸 牡丹皮 牡荆叶 牡蛎 何首乌 制何首乌 伸筋草 佛手 皂角刺 谷芽 谷精草 龟甲 辛夷 羌活 沙苑子 沙棘 沉香 诃子 补骨脂 灵芝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忍冬藤 鸡内金 鸡血藤 鸡骨草 鸡冠花 玫瑰花 青木香 青风藤 青叶胆 青皮 青果 青葙子 青蒿 青黛 青礞石 杏仁 苦参 苦楝皮 枇杷叶 板蓝根 松花粉 枫香脂 刺五加 郁李仁 郁金 虎杖 昆布 明党参 败酱草 罗布麻叶 罗汉果 知母 委陵菜 垂盆草 使君子 侧柏叶 佩兰 金果榄 金沸草 金荞麦 金钱白花蛇 金钱草 广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 金礞石 狗脊 肿节风 鱼腥草 炉甘石 卷柏 泽兰 泽泻 降香 细辛 珍珠 珍珠母 荆芥 茜草 荜茇 荜澄茄 草乌 制草乌 草豆蔻 草果 茵陈 茯苓 茺蔚子 胡芦巴 胡黄连 胡椒 荔枝核 南沙参 枳壳 枳实 柏子仁 栀子 枸杞子 柿蒂 威灵仙 厚朴 厚朴花 砂仁 牵牛子 轻粉 乳香 没药 鸦胆子 韭菜子 哈蟆油 骨碎补 钟乳石 钩藤 香附 香橼 香薷 重楼 禹余粮 独活 胖大海 急性子 前胡 首乌藤 姜黄 洋金花 夜明砂 神曲 穿山甲 穿心莲 络石藤 秦艽 秦皮 珠子参 桂枝 桔梗 桃仁 核桃仁 莱菔子 莲子 莲子心 莲房 莲须 莪术 荷叶 夏天无 夏枯草 柴胡 党参 鸭跖草 射干 徐长卿 凌霄花 高良姜 益母草 益智 拳参 浮小麦 海马 海风藤 海龙 海金沙 海螵蛸 海藻 浮萍 娑罗子 预知子 桑叶 桑白皮 桑枝 桑寄生 槲寄生 桑椹 桑螵蛸 通草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柏 黄精 黄药子 菟丝子 菊花 梅花 常山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蜕 蛇莓 蚕沙 银杏叶 银柴胡 猪牙皂 猪苓 猫爪草 旋覆花 麻油 麻黄 麻黄根 鹿角 鹿角霜 鹿茸 鹿衔草 商陆 羚羊角 断血流 淫羊藿 淡竹叶 淡豆豉 密蒙花 续断 绵马贯众 斑蝥 款冬花 葛根 葶苈子 楮实子 棕榈 硫黄 雄黄 紫石英 紫花地丁 紫苏子 紫苏叶 紫苏梗 紫河车 紫草 紫菀 蛤壳 蛤蚧 黑芝麻 锁阳 鹅不食草 番泻叶 滑石 蓖麻子 蒺藜 蒲公英 蒲黄 椿皮 槐花 槐角 雷丸 路路通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锦灯笼 满山红 蔓荆子 榧子 槟榔 酸枣仁 磁石 蝉蜕 罂粟壳 漏芦 赭石 蕤仁 蕲蛇 墨旱莲 稻芽 僵蚕 鹤虱 橘红 橘核 薤白 薏苡仁 薄荷 藁本 檀香 藕节 覆盆子 瞿麦 蟾酥 鳖甲 鹿角胶 麝香 展开
食物的五味 酸 甜 苦 辣 咸 化学成分折叠编辑本段
一般定义折叠
通常指味苦的、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剂变色的物质(如使紫色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等),其水溶液的PH值大于7。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今理论认为,电离时能吸收质子的物质为碱性,阴离子全为OH-的为碱类,统称碱),与酸反应形成盐和水。典型的碱如胺类物质(包括氨水,化学式:NH3·H2O),烧碱(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熟石灰[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等。碱的更广义的概念是指提供电子的物质,或是接受质子的物质。
化学定义折叠
能够提供电子对的物质。(有些盐类物质溶液的pH值也大于7,但它不是碱,如:纯碱(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等。)
溶解性折叠
除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微溶)和一水合氨(氨水)外,其余的碱基本上都难溶于水。
另外要注意的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化学性质折叠编辑本段
综述:碱的化学性质共5条,又称为碱的通性。要注意的是有些性质只适用于可溶性的碱。
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碱溶液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现象不明显,但有变化),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现象明显)
2、碱能与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氯气与碱的歧化反应,如:
Cl2+2NaOH=NaCl+NaClO+H2O(Br2、I2类似)
硫与碱的歧化反应,如:
3S+6NaOH=Na2SO3+2Na2S+3H2O
硅与碱的反应,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类反应通常被称作中和反应,此类反应放出大量热H=57.3KJ/mol)
举例:工业上常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中和含过多硫酸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
4、碱溶液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举例:这类反应最常见的就是实验室里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但这类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另外还有
2NaOH+SO2==Na2SO3+H2O
这个反应不符合两种离子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故不是复分解反应
5、碱溶液(相对强碱)能与盐反应,生成新碱(相对弱碱)和新盐
举例:这类反应常见的有实验室里制备氢氧化钠的反应,碱与盐的反应有两个要求,其一要求参与反应的碱与盐都要可溶于水,其二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Ca(OH)2+Na2CO3=CaCO3↓+2NaOH
注:酸性氧化物
(1)概念: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iO2、SO3、Mn2O7等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2)注意:酸性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和少数金属氧化物(如Mn2O7),可见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少数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H2O等。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也有少数酸性氧化物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化合生成酸,如SiO2。
6、和有机物反应,使之水解(部分碱所拥有的性质)
通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水解剂,反应通式如下:
R-X+NaOH─→R-OH+NaX
Ar-X+2NaOH─→Ar-ONa+NaX+H2O
式中R、Ar、X分别表示烷基、芳基、卤素。脂链上的卤素一般比较活泼,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水解,如从氯苄制苯甲醇;芳环上的卤素被邻位或对位硝基活化时,水解较易进行,如从对硝基氯苯制对硝基酚钠。
工业上制取肥皂是用动物的脂肪酸与碱反应(称"皂化反应"):
RCOOH+NaOH------RCOONa+H2O
常见的碱折叠编辑本段
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苛性碱,固体为白色晶体粉末或小颗粒,属四方晶系晶体。相对密度为1.46g/cm3,熔点为471,沸点925,于沸点开始分解,在1626完全分解。它微溶于乙醇,可溶于甲醇,不溶于醚;因溶解放热和溶解后溶液密度变大的缘故,在288K饱和水溶液浓度可达5.3mol/L。可认为是强碱:Kb=0.675,pK=0.17。一水合物属单斜晶系晶体,溶解度:22.3g/100g水(10),密度为1.51g/cm3。呈强碱性,因而其饱和溶液可使酚酞改变结构,能使酚酞由无色转变为深红色。在空气中极易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锂有强的腐蚀性及刺激性,应密封保存。title
氢氧化钠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的用途十分广泛,在化学实验中,除了用做试剂以外,由于它有很强的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使用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炼油,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
氢氧化钙Ca(OH)2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可由生石灰(即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得,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中和酸性土壤,也用它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日常生活中的三合土、石灰浆的主要成分都是熟石灰。另外氢氧化钙的澄清水溶液常用于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大理石中含有少量氢氧化钙,实验室中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钾KOH溶于水、乙醇,微溶于醚,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易溶于酒精和甘油。熔点360.4。其化学性质类似氢氧化钠(烧碱),水溶液呈无色、有强碱性,能破坏细胞组织。用作化工生产的原料,也用于医药、染料、轻工等工业。title
氨水,一水合氨(NH4OH或NH3·H2O)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也称"气肥".(附:氨水的溶质为NH3)氨水的施用原则是"一不离土,二不离水"。不离土就是要深施覆土;不离水就是加水稀释以降低浓度、减少挥发,或结合灌溉施用。由于氨水比水轻,灌溉时要注意避免局部地区积累过多而灼伤植株。氨水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味道折叠编辑本段
碱在人类口感中,往往呈现生涩的味觉感受,类似未成熟的柿子、香蕉的单宁口感。同酸味相对,只是与酸不同的是,一般碱在普通人印象中没有如同酸一样的可让人闻到的气味。
食用价值折叠编辑本段
1.在发面的过程中会有微生物生成酸,面团发起后会变酸,必须加碱性物质中和,才能制作出美味的面食;
2.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或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能中和深绿色蔬菜上由于农药的过量喷施而粘着的有机酸或硫化物,从而可以保住蔬菜原有的本色,并去除农药对蔬菜的污染;
3.纯碱有较强的脱脂作用,可以去掉油发干货原料上的多余油脂;
4.纯碱能释放玉米中不易释放的烟酸,使长期食用玉米的人不至于会因玉米中的烟酸缺乏而患癞皮病;
5.纯碱的缺点是对食物中的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同时会影响人体对某些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不可滥用。
6.纯碱不是碱,溶液呈碱性
烹饪指导折叠
1、食碱能去除油脂中的哈喇味,方法是等到带有哈喇味的油脂加热至烫手时,放入一定量的纯碱水,用筷子慢慢搅匀即可;
2、食碱能去掉发面团的酸味,并可使馒头膨松洁白,但不能加入过多,否则馒头会变成黄色或开裂,味道也会变得苦涩。
食疗作用折叠
食碱性热,味苦涩;食用碱及食用
具有去湿热,化食滞,解毒制酸的作用。
相关产品折叠编辑本段
复合性折叠
复合碱可替代氢氧化钠(烧碱)工业纯碱(碳酸钠),它的优势在于价格要比烧碱和纯碱便宜很多,性价比也高很多。复合碱在处理污水方面的效率完全能代替氢氧化钠(烧碱),甚至比烧碱效果更好,而且用料更省。比如说处理一升的污水,复合碱的用量只是烧碱的二分之一多点。化学特性:
1.别名:代用碱(水处理专用)
2.主要成分:Ca(OH)2、活性白泥、硅藻土、活性碳、饱和碱溶液;
3.生产方法:以天然矿物质为主要原料、经物化加工、激化活化改性、应用高新技术强化改型后与其它无机碱充分复合消化后分级粉碎、过筛而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性能的新型碱性絮凝沉降剂。
4.物化物性:细润的灰白色油泥状,呈强碱性。易溶于水,能溶于酸、甘油、糖或氯化铵的溶液中。溶于酸时释放大量的热。相对密度2.24,熔点5220C,其澄清的水溶液是无色无嗅的碱性液体,PH值12.4。
基本用途折叠
1.污水絮凝沉降剂:
A、污水处理用复合碱石灰过筛率125目≥90%。
B、作为强碱性药剂絮凝中和酸性废水或者重金属废水,使酸性废水成为中性。
C、对废水中胶体微粒能起助凝作用,并作为颗粒核增重剂,加速不溶物的分离。
D、能有效的去除磷酸根、硫酸根及氟离子等阴离子。
E、能破坏氨基磺酸根等络合剂或鳌合剂对有些金属离子的结合。
F、通过调节PH值对乳化液废水有脱稳破乳的作用。
2.锅炉烟气脱硫剂:
A、吸收锅炉烟气中的SO2,使排放烟气含硫量符合环保标准。
B、能有效的去除磷酸根、硫酸根及氟离子等阴离子。
C、能破坏氨基磺酸根等络合剂或鳌合剂对有些金属离子的结合。
3.其他用途:石材助割剂、土壤稳定剂、混凝土调质剂、化学试剂、石膏板嵌缝凝结剂、建筑粘合剂配料,烷基磺酸钙、医药止酸剂、收敛剂、硬水软化剂、塑料纤维等。
4、用于各种酸性水处理中和剂。
5、用于金属矿山尾矿酸性水中和剂。
6、用于电子、电镀厂酸性水中和剂。
7、用于纺织印染造纸酸性水中和剂。
8、用于氧化铝厂代替氢氧化钠(烧碱)代替碱(碳酸钠)
9、用于化工用碱企业。
10、用于工业废水酸性水处理。
11、用于污水处理厂水处理。
包装、贮运折叠
采用薄膜塑料袋、塑料编织袋双层包装,或牛皮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贮运过程中严防雨淋或受潮。不得与其它化学物品共贮运。保质期两年。
片碱折叠
片碱性状是白色半透明片状固体,片碱是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合成洗涤及肥皂、粘胶纤维、人造丝及绵织品等轻纺工业方面,农药、染料、橡胶和化学工业方面、石油钻探,精炼石油油脂和提炼焦油的石油工业,以及国防工业、机械工业、木材加工、冶金工业,医药工业及城市建设等方面。还用于制造化学品、纸张、肥皂和洗涤剂、人造丝和玻璃纸,加工铝矾土制氧化铝,还用于纺织品的丝光处,水处理等。
片碱质量标准
99片碱(IS-IT-)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铁≤
优等品99.00.50.030.005
一等品98.50.80.050.008
合格品98.01.00.080.01
96片碱(IS-DT-)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三氧化二铁≤
优等品96.01.22.50.008
一等品96.01.32.70.01
合格品95.01.63.00.02
注IS:固体氢氧化钠
IT:通常指离子交换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工艺。
DT:通常指隔膜法生产的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工艺。
产品用途
1.用于造纸、纤维素浆粕的生产;
2.用于肥皂、合成洗涤剂、合成脂肪酸的生产以及动植物油脂的精炼。
3.纺织印染工业用作棉布退浆剂、煮炼剂和丝光剂。
4.化学工业用于生产硼砂、氰化钠、甲酸、草酸、苯酚等。
5.石油工业用于精炼石油制品,并用于油田钻井泥浆中。还用于生产氧化铝、金属锌和金属铜的表面处理以及玻璃、搪瓷、制革、医药、染料和农药方面。
6.食品级产品在食品工业上用做酸中和剂,可作柑橘、桃子等的去皮剂,也可作为空瓶、空罐等容器的洗涤剂,以及脱色剂、脱臭剂。
7.还可用做碱性干燥剂。烧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烧碱。使用烧碱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另外,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及有机中间体,旧橡胶的再生,制金属钠、水的电解以及无机盐生产中,制取硼砂、铬盐、锰酸盐、磷酸盐等,也要使用大量的烧碱。
毒性防护
具有极强腐蚀性,其溶液或粉尘溅到皮肤上,尤其是溅到粘膜,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灼伤后留有瘢痕。溅入眼内,不仅损伤角膜,而且可使眼睛深部组织损伤。如不慎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清水冲洗10min;如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min,然后再点入2%奴佛卡因。严重者速送医院治疗。空气中烧碱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为0.5mg/m3。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眼镜、橡皮手套、橡皮围裙、长统胶靴等劳保用品。应涂以中性和疏水软膏于皮肤上。生产车间应通风良好。
包装储运
片碱一般采用25kg三层塑编袋,内层和外层为塑料编织袋,中间一层为塑料内膜袋。片碱被《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划为第8.2类碱性腐蚀品,属八级危险品,危规编码:1823。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或货棚内。包装容器要完整、密封。不得与易燃物和酸类共贮混运。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雨。失火时,可用水、砂土和各种灭火器扑救,但消防人员应注意水中溶入烧碱后的腐蚀性。
物化性质纯品为无色透明晶体,相对密度2.130。熔点318.4。沸点1390。市售烧碱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纯固体烧碱呈白色,有块装、片状、棒状、粒状,质脆;纯液体烧碱为无色透明液体。固体烧碱有很强的吸湿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水溶液呈碱性,有滑腻感;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酮、乙醚。腐蚀性极强,对纤维、皮肤、玻璃、陶瓷等有腐蚀作用。与金属铝和锌、非金属硼和硅等反应放出氢;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保存固体氢氧化钠时要注意把封严,防止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潮解或与二氧化碳。在用玻璃瓶盛放片碱或者其他形态的氢氧化钠时,不可用玻璃瓶塞,应换用胶塞,因氢氧化钠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导致瓶塞与瓶体粘接不易打开。
注意事项折叠
1、切忌把食品放在碱液里浸泡,以免原料腐烂,只要用适当浓度的碱水将原料反复搅洗几次即可;
2、食碱属于无机物,本身没有什么营养成分,但在食品烹调中的作用却不可低估,食碱的水溶液是电解质,可使食品原料(如鱿鱼)中的蛋白质分子吸水能力增强,加快原料的涨发速度,但要注意掌握好用碱数量、方法和时间,以防食物原料发得过透、过烂甚至变质。
溶解性表折叠编辑本段
以(20°c)为例:
OH- NO3- Cl- SO42- CO32- H+ (水) 溶、挥(硝酸) 溶、挥(盐酸) 溶(硫酸) 溶、挥(碳酸) NH4+ 溶、挥(氨水,氢氧化铵) 溶 溶 溶 溶 K+ 溶(苛性钾) 溶 溶 溶 溶 Na+ 溶(氢氧化钠) 溶 溶 溶 溶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a2+ 微(熟石灰) 溶 溶 微 不 Mg2+ 不 溶 溶 溶 微 Al3+ 不 溶 溶 溶 - Mn2+ 不 溶 溶 溶 不 Zn2+ 不 溶 溶 溶 不 Fe2+ 不 溶 溶 溶 不 Fe3+ 不 溶 溶 溶 - Cu2+ 不 溶 溶 溶 - Ag+ - 溶 不 微 不 展开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Saidmaterialdoesnotexistorisexperiencingwaterdecomposition
复分解反应:(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ZnO+2HNO3==Zn(NO3)3+H2O(2)碱+酸→盐+H2OCu(OH)2+2HCl==CuCl2+2H2OCu(OH)2+H2SO4==CuSO4+2H2O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NO3==NaNO3+H2OMg(OH)2+2HNO3==Mg(NO3)2+2H2OBa(OH)2+H2SO4==BaSO4↓+2H2O(3)酸+盐→新盐+新酸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HCl+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2HClBa(NO3)2+H2SO4==BaSO4↓+2HNO3NaHCO3+HCl==NaCl+H2O+CO2↑(4)盐1+盐2→新盐1+新盐2KCl+AgNO3==AgCl↓+KNO3NaCl+AgNO3==AgCl↓+NaNO3Na2SO4+BaCl2==BaSO4↓+2NaClBaCl2+2AgNO3==2AgCl↓+Ba(NO3)2(5)盐+碱→新盐+新碱CuSO4+2NaOH==Cu(OH)2↓+Na2SO4FeCl3+3NaOH==Fe(OH)3↓+3NaClCa(OH)2+Na2CO3==CaCO3↓+2NaOHNaOH+NH4Cl==NaCl+NH3↑+H2O其它反应: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SO2+Ca(OH)2==CaSO3+H20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SO3+Ca(OH)2==CaSO4+H20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3+H2O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2NaOH+SO3====Na2SO4+H2O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3.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4.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5.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6.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7.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8.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5.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6.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7.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10.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11.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5.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酸和盐的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CO2↑+H2O盐和碱的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a(OH)↓+2NaCl盐和盐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金属和盐的化学方程式??Zn+CuCl2=ZnCl2+Cu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
中的话三大强酸:H2SO4HCL(HNO3)还有一些像H2S之类的考到的话都会在卷子中讲一讲性质的碱:会有很多因为溶液金属活泼性会涉及主要:NaOHKOHCa(OH)2(微溶)Ba(OH)2以后还有Mg(OH)2Al(OH)3一些就在金属置换里会出现,但不会考性质只要记住除了主要的四个其他都不溶于水这是区别Na2O+2HCl=2NaCl+H2ONa2o+H2SO4=Na2SO4+H2O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酸碱性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定义,其中一些早已被淘汰,另一些则一直沿用下来。一般的来说,酸碱性指的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但并不是所有的酸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这就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
我酸碱折叠
我认为,酸是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性/碱性分别与酸/碱对应,酸性是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并能与碱中和生成水与盐的性质,碱性是能使紫色石蕊变蓝,并能和酸中和生成水与盐的性质。由于水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是可测的,所以酸碱的强弱可以定量地被描述,这就有了强酸与弱酸的概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根据此定义,一些物质不是酸/碱,但它们仍可以拥有酸性/碱性,例如,碳酸氢钠不是碱,但是它的水溶液是碱性的。
布朗斯特酸碱折叠
布朗斯特与劳伦认为,酸是质子的给予体,碱是质子的接受体,并且酸碱存在共轭关系。因此,酸性是物质能提供质子给碱的性质,碱性是物质能接受酸提供的质子的性质。同样地,在此理论中我们可以定量地描述酸碱的强弱。另外,虽然一些物质仍不符合该理论的酸碱定义,但仍可拥有酸性/碱性,例如纯净的三氧化硫并不能给出质子,但却具有较强的酸性。
路易斯酸碱折叠
路易斯认为,酸是电子的接受体,碱是电子的给予体。该理论可以诠释绝大部分物质的酸碱性的来源,实用性极其广泛,但是并不能给出酸碱性强弱的定量关系,甚至有时酸碱性会无法比较。例如三氟化硼与三氯化硼均是较强的路易斯酸,但在一些酸碱反应中,三氟化硼体现出的酸性比三氯化硼强,而在另一些情况中,三氯化硼的酸性却比三氟化硼强。具体的比较酸碱性强弱,是路易斯酸碱理论的一大难点,后来提出的HSAB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
强弱标度折叠编辑本段
在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中,酸碱性的强弱可以通过水溶液中的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度进行定量比较(这里的浓度准确来讲是活度,但稀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活度接近,可用易于获得数据的浓度代替活度),氢离子浓度表示为c(H),氢氧根浓度表示为c(OH),氢离子浓度越大酸性越强,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碱性越强。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c(OH)是定值,由此可见酸性越强的溶液碱性越弱,碱性越强的溶液酸性越弱。
1909年丹麦的一位化学家提出用pH来表示酸碱性的强弱,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
pH?=-?log[H],同理pOH是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引入pH的一大好处是简便了书写,并且方便比较溶液的酸碱性强弱。298K时,水溶液中c(H)·?c(OH)是定值10,所以pH?+?pOH?=14。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碱性。
溶液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判断依据是:c(H+)和c(OH-)的相对大小.在任意温度时溶液c(H+)>c(OH-)时呈酸性,c(H+)=c(OH-)时呈中性,c(H+) 在标准温度(25)和压强下,pH=7的水溶液(如:纯水)为中性,这是因为水在标准压强和温度下自然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水的离子积常数)始终是1×10^(-14),且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是1×10^(-7)mol/L。pH小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增大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通常pH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但在非水溶液或非标准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pH=7可能并不代表溶液呈中性,这需要通过计算该溶剂在这种条件下的电离常数来决定pH为中性的值。如373K(100)的温度下,pH=6为中性溶液。
测试折叠编辑本段
测酸碱性可以用石蕊试液和酚酞,石蕊试液遇中性不变色,遇酸性变红,遇碱性变蓝;酚酞遇中性、酸性均不变色,遇碱性变成红色。
测量酸碱性的较精确方法是pH试纸,酸度计与中和滴定。其中pH试纸的精确度较差,一般只有一位,或没有有效数字,酸度计的精确度可达2~3位有效数字,滴定则可以达到小数点后两位。
随着科学的进步,还可以使用ph计来测量酸碱度,并且采用pH计能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达到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安全生产的目的。带有自动记录的pH测量系统还可对污染公害提供诉讼的证据。某些间歇生产过程(例如某些化肥生产、食品加工过程)采用pH计后可变为连续生产方式。在现代工业中采用pH计比其他类型的连续分析仪表的总和还多。几乎凡需用水的生产部门都需要采用pH计。其应用范围从工业用水和废物处理到采矿中的浮选过程,包括纸浆和造纸、金属加工、化工、石油、合成橡胶生产、发电厂、制药、食品加工等广泛领域。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HO)和盐。酸+碱→盐+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2NaOH+CO=Na?CO?+H?O.所以不管进行到何种程度,只要酸碱发生了反应就叫中和反应。判断是否完全中和是以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作为标准的。
溶于水后在水中被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例如HCl被电离成氢离子【H】和氯离子【Cl】,而NaOH被电离成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极难被电离的水,所以溶液中剩下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溶液中依然处于被电离的状态并不结合。但是生成物是NaCl。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反应特征折叠编辑本段
在酸碱滴定中的理论值和实际值总有相差,来看看这个:
当量点无法直接观察到,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需选择适当指示剂使终点等于当量点,以作为判断标准.
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的pH=酸碱滴定中三个重要的点:
当量点:酸的当量数=碱的当量数(二者正好完全反应)
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点.
中和点:酸碱滴定过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点.即pH=7
注意:(当量点才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终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中性.7,这时既可选酚酞做指示剂,也可选甲基橙做指示剂.一般不用紫色石蕊试液做指示剂,因其颜色突变不明显.
强酸与弱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显酸性,溶液pH<7,最好选甲基橙、甲基红做指示剂,一般不选酚酞试液做指示剂.因为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弱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显碱性,pH>7,这时最好选酚酞做指示剂,一般不选甲基红和甲基橙做指示剂.
酸碱反应产生热量:
强酸强碱反应,1mol氢离子与1mol氢氧根离子反应,H=-57.3KJ
反应式折叠编辑本段
酸+碱折叠
NaOH+HCl=NaCl+HO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NaOH+HSO?=Na?SO?+2H?O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NaOH+HNO=NaNO?+H?O氢氧化钠可以和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
Ca(OH)+2HCl=CaCl?+2H?O氢氧化钙可以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Al(OH)+3HCl=AlCl?+3H?O氢氧化铝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
Ba(OH)+2HCl=BaCl?+2H?O氢氧化钡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Fe(OH)+3HCl=FeCl?+3H?O氢氧化铁(Fe(OH))不溶于水,但是也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三氯化铁和水。
KOH+HI=KI+HO氢氧化钾和氢碘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碘化钾和水。
Cu(OH)+H?SO?=CuSO?+2H?O氢氧化铜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由此可见,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
2Co(OH)+6HCl=2CoCl?+Cl?↑+6H?O氢氧化钴(III)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钴(II)、氯气和水,反应放热,溶液转为粉红色。
2Ni(OH)+6HCl=2NiCl?+Cl?↑+6H?O氢氧化镍(III)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镍(II)、氯气和水,反应放热,溶液转为碧绿色。
由于三价的钴、镍有氧化性,能把盐酸氧化,生成氯气,所以这类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同理,氢氧化亚铁和硝酸的反应也不属于中和反应。
酸性氧化物+碱折叠
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石灰水变浑浊。
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碱性氧化物+酸折叠
Na2O+H2SO4=Na2SO4+H2O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CaO+2HCl=CaCl2+H2O生石灰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折叠
Na2O+CO2=Na2CO3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钠
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折叠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处理工厂的废水折叠
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用于医药卫生.折叠
人的胃液呈酸性,主要是盐酸,当胃液的pH值为0.8~1.5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如胃药中含有Al(OH)3以中和胃酸,Al(OH)+3HCl==AlCl?+3H?O
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涂含有碱性物质(如NH·H?O氨水)的药水(蚊虫能分泌出蚁酸)
调节溶液酸碱性折叠
在科学实验室里,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厨房中的应用折叠
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人们在食用它时常加一些醋,以中和其碱性,使松花蛋美味可口:在蒸馒头时,人们在经过发酵的面粉里加一些纯碱,以中和发酵产生的酸,这样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
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折叠
人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可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两大类。由于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营养物质,在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形成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痛风等疾病。这样最好补充碱性食物来中和体内的部分酸,如蔬菜、水果、奶制品等,使人体酸碱调节平衡。
检测反应折叠编辑本段
用酚酞溶液折叠
在反应前将酚酞溶液滴入碱性反应物中,溶液呈红色。缓慢滴入另一反应溶液,在中和反应进行到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溶液的红色消失。这可说明中和反应的进行,也可以说明反应的完全。但是不可说明是否滴入过多的酸性溶液而使试液呈酸性。(酚酞溶液无法使酸性溶液显色)
pH试纸折叠
一般在中和反应进行时,反应前后溶液的pH会变化。用pH来检测中和反应是否进行是最直接的方式。pH试纸主要有广泛试纸和精密试纸。
探测温度折叠
一般来说,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反应。但有很多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不是中和反应,如硫氰酸钾被氧化出硫氰的反应。
酸碱指示剂折叠
将酸碱指示剂放入溶液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会随着两种溶液的pH值变化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无色酚酞(遇碱变红,但遇到浓度高的强碱时变成无色,原因是结构改变)、紫色石蕊(酸红碱蓝)、溴百里酚蓝、甲基橙等。
词条标签:?化学?术语?计量?化学反应?酸碱反应?酸碱中和
中和反应
相关图片
更多
??
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悠久,主要包括:海水制盐及卤水综合利用(回收镁化合物等),海水制镁和制溴,从海水中提取铀、钾、碘,以及海水淡化等。此外,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天然有机物质的研究和利用(如从海洋动植物中提取天然有机生理活性物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研究成果折叠编辑本段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晒盐法折叠编辑本段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这是一种古老的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建盐田。
盐田一般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倒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海水→蒸发池→结晶池→粗盐和母液
古代我国沿海居民利用海水制食盐,把海水引入盐田,利用日光和风力蒸发浓缩海水,使其达到饱和,进一步使食盐结晶出来。这种方法在化学上称为蒸发结晶。
粗盐 母液 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先将海水(或海水地下卤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在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也称"苦卤"),可从中提取多重化工原料。
海盐,最原始的制取方法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为煮,史称"煮海为盐"。经过十数世纪的实践改进,由直接用海水煎煮,改为淋卤煎煮。用煎煮法制取海盐不但产量低,而且质量差。
是谁最先发明、采用海水滩晒制盐呢?正是无棣碣石山附近的盐民。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这段记载中的"海丰"就是指明代山东省的"无棣县"。"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左传.嬉公四年》,明初,因避明成祖"朱棣"之讳,改名"海丰",1914年又恢复无棣之名。其中的"解盐"系指山西解州之解池所产之盐,解盐质量居当时国内之首,属"贡盐"之列。无棣滩晒的海盐质量与解州贡盐相同,无棣制盐水平可见一斑。
山东夙沙氏煮海为盐,为华夏制盐之鼻祖。周初封姜太公于齐"北
至于无棣",据《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史记》载:"太公至国……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由此无棣盐业日盛,西汉时渤海郡置盐官。魏晋时盐民在碣石山上修建盐神庙(亦称"盐神祠"),因此碣石山又俗称之为"盐山"。《魏书.地形》由此"盐山神祠"的记载。《盐山县志》P108:"隋开皇18年(598),以县境东南近海处有一座山名盐山,以山名改高城县为盐山县。盐山(今山东无棣县境内大山),古称碣石山,春秋时改称无棣山。山下有月明沽产盐,山腰有盐神庙,魏晋时称盐山。"
元太宗二年至元世祖二十三年(1320-1378)在碣石山北境鬲津河沿岸建有海丰、海润、海盈三处盐场。明初海润、海盈有煎有晒,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海丰场率先易煎为晒,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制盐旧工艺,被无棣人发明的新工艺所代替,使制盐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无棣人对盐业生产的贡献功不可没。
海水晒盐的加强蒸发方法折叠编辑本段
海水晒盐的加强蒸发方法与液体蒸发技术有关。以往的海水蒸发晒盐,均采用平面蒸发的方法,盐水与流动着的水汽未饱和的空气的接触面积限于盐田的平面面积,而该发明以盐水在一定高度上洒下,或盐水在一定压力下且在一定高度上喷洒的办法,立体式地扩大了盐水溶液与流动着的水汽未饱和的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大了蒸发面积,加强蒸发,缩短蒸发周期而提高盐水的蒸发效率。
海水的化学资源利用
海水--蒸发结晶--析出苦卤水(含有镁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等)和粗盐(含钠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依次加入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去除杂质--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加入稀盐酸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盐(氯化钠)
海水中还可以提取镁单质、碘单质、溴单质等
滤液→食盐
海水将饱和的食盐溶液在冷却时用氨饱和,后在加压下通入CO2(由CaCO3分解而来),由于NaHCO3溶解度较小而析出,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可制得碳酸钠.母液中的氯化铵加消石灰回收氨,以便循环利用.制氨盐水先通入氨气,再通二氧化碳。因为氨气的溶解度大,若先通二氧化碳则有大部分没有溶解到海水中。
盐水---精盐水----氨盐水----碳酸氢钠-----纯碱
氨碱法示意图反应方程式为:(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1)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2)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优缺点折叠编辑本段
此法的优点是原料经济,能连续生产,副产物NH3和CO2可回收使用,但缺点是大量的CaCl2用途不大,NaCl利用率只有70%左右,约有30%NaCl留在母液中.
侯氏制碱法折叠编辑本段
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于四十年代研究成功的制碱新工艺,又称"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相比,联合制碱法工艺进步了很多.此法保持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一方面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另一方面生产出的NH4Cl可做氮肥.是一种制碱和制氨相结合的联合生产方法.
反应过程折叠
将饱和的食盐溶液在冷却时用氨饱和,后在加压下通入二氧化碳(由CaCO3分解而来),由于NaHCO3溶解度较小而析出,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可制得碳酸钠.根据氯化铵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而在低温时却比氯化钠溶解度小的原理,向母液中加入磨细的食盐粉末,产生同离子效应而使氯化铵单独结晶出来.
优点折叠
原料利用率高.实验利用率可达96~97%.
省掉了氨碱法中的石灰石与焦碳两种原料.
不需要建回收氨的设备,节省基建费.
无大量废渣废液排出,有利于保护环境.
同时生产化肥和纯碱,经济效益高.
缺点折叠
生产过程中,设备利用率低,动力消耗大.
需精制食盐,需预处理工序.
由于循环母液中含NH4Cl的浓度高,设备腐蚀严重,因此需要防腐蚀材料.
→(风吹日晒)→粗盐→(溶解)→盐水→(过滤)固体杂质
、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1)白: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2)轻:密度小,ρ(Na)=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
(3)低:熔点和沸点低,熔点97.81℃,沸点882.9℃;
(4)小: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5)导: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2)钠与氧气的反应: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白色固体)
钠在空气中加热或点燃: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3
(1)钠的保存: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起反应,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由于ρ(Na)>?ρ(煤油),钠沉在煤油下面,将钠与氧气和水隔绝。
(2)钠的用途:
②制备Na2O2。
③作为强还原剂制备某些稀有金属。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与H2O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生成条件
在常温时,钠与O2反应
燃烧或加热时,钠与O2反应
用途
——
呼吸面罩、潜水艇的供氧剂,漂白剂
二.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银白色金属;
(2)化学性质
①跟O2及其它非金属反应
常温下,在空气中都因生成氧化膜,具有抗腐蚀能力.
4Al+3O2?2Al2O3
2Al+3S?Al2S3
②跟水反应
2Al+6H2O?2Al(OH)3+3H2↑(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
③跟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2Al+6H+==3Al3++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
④跟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三、Fe的性质
点燃??
(1)Fe与O2反应,随着外界条件和两者量的相对多少不同,生成的产物不同。
高温??
3Fe+2O2(纯)???????Fe3O4(黑色、有磁性)
?570℃~1400℃??
2Fe(过量)+O2?????????2FeO(黑色,该反应在炼钢过程中发生)
高温??
4Fe+3O2??????????????2Fe2O3(红棕色)
生成Fe3O4的反应还有:3Fe+4H2O(g)????????Fe3O4+4H2
(2)探究铁锈的成分及形成
钢铁发生电化腐蚀时,Fe?参与电极反应的产物为Fe2+,后与OH—反应生成Fe(OH)2;因其不稳定,又转变成Fe(OH)3失去部分水变成Fe2O3·nH2O。
(3)探究铁与酸的反应:
铁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Fe+2H+==Fe2++H2O(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铁与过量稀硝酸的反应:3FeO+10H++NO3-==3Fe3++NO↑+5H2O(反应后溶液呈棕黄色)
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常温下,Fe在浓硫酸中被钝化,即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Fe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内部的金属继续跟浓硫酸反应。
交流·研讨:金属钠与金属铁的性质比较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物理性质
都是银白色的金属,
都能导电、导热。
密度:ρ(Fe)>ρ(Na)
硬度:Fe>Na
熔沸点:Fe>Na
化学性质
都能跟氧气、水等反应
钠更易与氧气、与水等反应
?
注意:(1)钠与盐溶液反应时,由于水的存在,钠不能发生置换反应,如:
2Na+CuSO4==Na2SO4+Cu?(×)
一般钠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先考虑钠与水的反应,再考虑钠与水反应的产物NaOH能否和该盐溶液反应。上述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以写成: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钠只有与某些熔融盐作用时才能置换出相应的金属,如:
4Na+TiCl4(熔融)==4NaCl+Ti
(2)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用电离平衡移动的原理来解释:氢氧化铝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H2O+AlO2-+H+??????Al(OH)3??????Al3++3OH-
(酸式电离)??????????????????(碱式电离)
其电离程度相当微弱,只有加入强酸(或强碱)时,大量的H+(或OH-)才能破坏氢氧化铝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右(或左)移动,生成铝盐(或偏铝酸盐),所以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当加入弱酸或弱碱时,因H+或OH-浓度太小,不能使上述平衡移动,因此Al(OH)3只溶于强酸或强碱,而不溶于弱酸或弱碱.
?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根据你对金属钠性质的了解,回答问题。
(1)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2)由于金属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反应,通常将它保存在________里,以使它与________、________等隔绝。
(3)将金属钠加入CuSO4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分析】本题考查钠的有关性质。通过外观的观察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可知,钠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密度小、熔沸点低、质地柔软、能导电、导热等。作为活泼的金属,钠易与非金属单质O2、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1)A选项中有关钠的硬度的描述不正确;C选项中有关钠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说法有误;D选项中金属钠的熔点的描述不符合事实。只有B正确。
(2)由于金属钠的活泼性,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物质反应,因此保存时应隔绝空气,通常保存在煤油里。这是利用了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且钠与煤油不反应,钠在煤油中沉在底部而避免了与空气的接触。
(3)金属钠与盐溶液的反应,不可能置换出金属单质,这是因为钠首先要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和H2,而后生成的NaOH可能会与盐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答案】(1)B
????(2)氧气、水蒸气,煤油,氧气、水蒸气。
????(3)钠投入CuSO4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
生成的NaOH能与CuSO4反应:2NaOH+CuSO4==Na2SO4+Cu(OH)2↓,所以会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例2.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
【分析】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是:
????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
????钠首先表面变暗转化为Na2O,由于Na2O与水结合的能力比与CO2结合的能力强,所以应生成NaOH,而不是Na2CO3,NaOH在空气中易潮解,潮解后的NaOH再吸收空气中的CO2形成Na2CO3·10H2O晶体,最后Na2CO3·10H2O风化形成无水Na2CO3粉末。
【答案】B
例3.将4.6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水中,得ag溶液;将4.8g金属镁投入到足量盐酸中,得bg溶液,假设水的质量与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关系式(???)
????A.?a=b?????????B.?a>b????????C.?a 【分析】溶液的质量等于金属和水或酸的质量减去放出H2的质量。
????2Na+2H2O==2NaOH+H2↑
????46???????????????????2
????4.6g????????????????(0.2g)
????a=4.6+m(H2O)-0.2=4.4+m(H2O)
????Mg+2HCl==MgCl2+H2↑
????24???????????????2
????4.8g????????????(0.4g)
????b=4.8+m(HCl)-0.4=4.4+m(HCl)
????因为m(H2O)=m(HCl),所以a=b,选A。
【答案】A
?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例4.(1)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盛有滴加酚酞的冷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对课本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要求你所改进的实验装置在进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能够将气体富集后用于检验(点燃)。
【分析】?钠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H2,同时生成强碱NaOH。
现象
原因
①钠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2Na+2H2O===2NaOH+H2↑
③钠熔化成小球
钠的熔点较低
④小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面迅速游动
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移动
⑤有嘶嘶的小声发出,最后小球消失
反应终止
⑥反应后的水溶液呈现红色
反应生成了NaOH
(2)如下所示图(1)是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略作改进,在塑料瓶的橡皮塞口上加了一尖嘴管和固定一根大头针,钠块扎在大头针上正好接触水面。反应后在尖嘴管处点燃气体;
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时,将钠块用铝箔包好后再用铜网裹住(防止钠块浮起),置于倒扣的漏斗内,即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用于点燃;
利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时,将广口瓶中盛满水,在胶塞上固定一根大头针,将钠块扎在大头针上,迅速用胶塞塞住瓶口,产生的气体将水压入长颈漏斗中,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或挤压玻璃珠即可在尖嘴管处点燃气体;
图(4)的原理类同于图(3),产生的气体将水压入普通漏斗中,反应结束后,打开弹簧夹或挤压玻璃珠也可在尖嘴管处点燃气体。
【答案】?见“问题分析”。
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例5.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的量)不正确的是(????)
A.向1L浓度均为0.1mol/L的Ba(OH)2、Na[Al(OH)4]混合液加入0.1mol/L稀H2SO4溶液
B.向含有0.1mol/LAlCl3和0.3mol/LNH4Cl的混合液1L中加入0.1mol/LNaOH溶液
C.向烧碱溶液滴加明矾[KAl(SO4)2]溶液
D.向AlCl3溶液滴加过量氨水
Ba(OH)2、Na[Al(OH)4]混合液中滴入稀H2SO4,首先与Ba(OH)2发生中和反应之后才与Na[Al(OH)4]反应,因为在强碱液中不能形成Al(OH)3。当加入1L0.1mol/L稀H2SO4溶液时,产生0.1molBaSO4沉淀,而图中不符合此结果,A选项错。
②向AlCl3和NH4Cl混合液中加入NaOH液有如下反应关系:
Al3++3OH-==?Al(OH)3↓???OH-?+Al(OH)3?==??Al(OH)4-
0.1??0.3??????0.1????????0.3???0.1?????????0.1
NH4+?+OH-==NH3·H2O
0.3????0.3?????
B选项正确。
③C选项正确。
④Al(OH)3在氨水中不溶解。
【答案】AD
?
?
?
?
基础演练
?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银色漆颜料⑤明矾净水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⑨包装糖果和食品(???)
A.③⑤⑧⑨????B.⑥⑧⑨?????????C.③⑤⑨????????D.③⑤⑥⑦⑧⑨
2.常温下可盛放浓硫酸的容器是(????)
A.Na??????????B.Fe????????????C.Al??????????D.Mg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A.K+、OH-、NO3-、AlO2-?????????????B.Na+、Ba2+、Cl-、SO42-
????C.H+、Cl-、CH3COO-、NO3-??????????D.NH4+、H+、Al3+、SO42-
4.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燃料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
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新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
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丰富
D??现代电解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5.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Fe????????????????B.Na??????????
C.Sn????????????????D.Hg
6.钠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
A.Na2O??????????????????????????B.NaOH
C.Na2CO3????????????????????????D.Na2CO3·10H2O
7.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A.干冰灭火剂????????????????????B.黄沙??????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D.泡沫灭火剂
8.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等仪器,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
①制取氧气???②粗盐提纯???③制取氢气???④配制100克20%的氯化钾溶液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9.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药品的过程中,如果指针向左偏,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将游码移到左侧零点???????B.加适量砝码
????C.减少药品?????????????????D.扭转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10.在实验室里,为了研究钠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在实验室里,有一粒钠块浸在煤油里,要取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取用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切开一块金属钠,可看到断面呈__________色,具有__________,但断面很快变__________,主要是由于生成一薄层__________。若把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把1.15g钠放在足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g,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工业上,钠的用途非常广泛:
(1)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用以下方法:
2NaNO3+10Na→6Na2O+N2↑试说明为什么不用钠在O2燃烧而采用此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钠在700℃?~800℃时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用图装置进行铁粉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的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干燥管C内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干燥管的____________(填m或n)端与导管口g相连接。
(3)怎样用简单方法收集并检验氢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
?
?
?
?
?
1.钛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强固反应,红热时,却可与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江原料,地壳中含钛铁矿石之一是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Cl2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简述从上述所得产物中获得金属钛的步骤。
2.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的反应,涉及的反应有:?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设计用下图所示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上图中的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可供选用的药品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和????????????。
(3)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B的作用是????????????????????????????????????????????。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和????????????(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