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贸易地理知识与《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的整合
2015-08-25 | 阅:  转:  |  分享 
  
2010年第8期

NORTHERNECONOMYANDTRADE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实践应

用性强,课程的教学是以理论为中心,相关的惯例

和概念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常有意识地在讲授理论

知识的同时配以案例分析,让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

化,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激发学生思考和联想,

使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也有助于学

生今后在实际业务工作中避免一些由于疏忽常识

性贸易地理知识而导致的失误。

一、贸易地理知识与《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整合

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是学习国与国之间货物买卖

的有关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进出

口业务中货物、船舶、单证等多种对象,亦包括采

购、包装、检验、报关、运输、保险、结算等多个业务

环节,而其中诸多环节都与地理问题紧密相连,如

采购或许涉及到产业的地理分布,运输会涉及到航

线、海域和港口情况,保险可能涉及到不同路线潜

在的风险等等。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气候类型,直接

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运输,各国的港口有的可全

年通航,有的则冬季封冻,船舶不能停靠。如俄罗

斯,虽有广阔的海域,海岸线漫长但均因纬度偏高

(除黑海沿岸和太平洋南部及特殊的摩尔曼斯克

港),封冻期漫长,利用率极低。中南半岛及印度半

岛各国大部分有明显干湿季的热带季风气候,因而

在签订业务合同,决定装运期时,要根据商品的性

质选择季节。如雨季不宜装运易潮、易霉变的商品;

夏季不宜装运易融化的商品,如沥青、浸酸羊皮等。

学生如果对基本的经贸地理知识了解不足、认识不

够的话,在今后的工作中或者在贸易实务学科钻研

中会遇到困难或犯错误,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例如:1996年某出口公司对加拿大魁北克某进

口商出口500吨山核桃仁,合同规定价格为每吨

4800加元CIF魁北克,装运期不得晚于10月31

日,不得分批装转运并规定货物应于11月30日前

到达目的地,否则买方有权拒收,支付方式为90天

远期信用证。加方于9月25日开来信用证。我方于

10月5日装船完毕,但船到加拿大东岸时已是11

月25日,此时魁北克已开始结冰。承运人担心船舶

驶往魁北克后出不来,便根据自由转船条款指示船

长将货物全部卸在哈利法克斯,然后从该港改装火

车运往魁北克。待这批核桃仁运到魁北克已是12

月2日。于是进口商以货物晚到为由拒绝提货,提

出除非降价20%以弥补其损失。几经交涉,最终以

我方降价15%结案,我公司共损失36万加元。

此案例中我出口公司损失惨重。倘若我方业务

员对北美洲,尤其是加拿大的贸易地理有所了解,

熟知加拿大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其南部港口每

年11月到次年5月为结冰期,结冰期时船只难以

进入或驶出,那么我方可能拒绝或修改合同中“货

物应于11月30日前到达目的地”的规定,便很有

可能避免这笔大额损失。

二、贸易地理知识与《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整合

的实施

(一)商品的采购

在国际贸易买卖中,商品的采购不但包括外贸

公司组织货源以备出口,而且包含买方从其他国家

进口商品。不难看出,商品的采购涉及到世界上产

业的地区或国家布局,如中亚五国石油天然气资源

储量丰富,澳大利亚和巴西盛产铁矿石;发展中国

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发达国家拥有技术密

集型产业的强势。因此,在讲授交易磋商与合同订

立部分,教师应该在案例列举过程中考虑到产业布

局,编写符合产业布局规律的案例,这样学生做外

贸易地理知识与《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的整合

姜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25)

文摘编号:1005-913X(2010)08-0012-CA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既体现实践性又具有理论

性,需要教师在课程讲解和组织中采用案例教学,使理

论联系实际、知识指导实践。在案例的编写或选取中教

师应根据学科和专业涉面广、重实践的特点,考虑到相

关的知识和内容的输入,而贸易地理内容是其中的一

门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业务知识。将贸易地理与《国

际贸易实务》的案例设计进行有机的整合,逐渐向学生

渗透关于港口、航线等进出口业务中必要常识,激发学

生学习热情,才能不断丰富学生贸易实务专业知识和

实践业务能力。

关键词: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整合

中图分类号:F74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08-0012-02

收稿日期:2010-06-04

作者简介:姜峰(1982-),男,哈尔滨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经贸广场

12

经贸北方

BEIFANGJINGMAO

2010年第8期

贸业务时在贸易准备和洽商阶段便能够有目的性、

策略性地寻找货源采购商品,或者进行市场调研、

寻找买家。例如在讲解“还盘”的法律效力时,教师

举出如下的案例很不适宜:中国某公司于3月15

日向美国某公司发盘:“现有玉米100吨,每件FOB

大连178美元,不可撤销信用证支付,2002年10月

可供货。”3月20日,美商来电:“接受你方报盘。交

货期提前至8月底。”问美商来电属于什么性质,为

什么?案例分析暂且不提,但是学生很可能留下我

国向美国出口玉米的印象,这种错误意识对他们撰

写论文或实际业务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玉米的主

要产地是北美洲、中国及欧洲,而美国素有“世界玉

米王国”之称,美国几乎不从我国进口玉米,相反的

是有时我国从美国进口玉米。如果学生产生我国向

美国出口玉米的错误认识,那么他们在工作的实际

业务中很可能浪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在美国进行市

场调研寻找买主。而现实业务中,我国玉米出口商

常向亚洲国家出口玉米,例如韩国。

(二)贸易术语及运输

贸易术语关系到货物交接过程中买卖双方有

关责任、费用以及风险的划分,其中与运输和保险

相关的责任费用经常与贸易地理相联系。在编写或

列举相关内容的案例时,教师应该准确地将涉及到

的航线、港口的知识融入进去。例如:在CFR下卖方

必须自付费用,按照通常条件订立运输合同,经由

惯常航线,将货物运至指定的目的港,因此卖方承

担的是正常运费,而非正常运费则由买方承担。教

师可以运用贸易地理知识向学生解释该项规定,同

时向学生渗透业务中可能涉及到的贸易地理知识。

又如DAF术语是边境交货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

式,通常用于铁路运输。在实际业务中卖方双方经

常签订国际联运铁路。教师在搜集或改编该部分案

例时应结合我国主要的国际联运铁路线,包括北

京———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莫斯科,北

京———满洲里———莫斯科,北京———丹东———平

壤,北京———凭祥———河内,哈尔滨———绥芬

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处理相关出

口业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例阐释贸易术语所涉

及的风险划分和转移时,教师应当将风险与贸易航

线的自然地理环境相结合,在案例中让学生了解到

一些值得注意的常用航线的自然环境。例如:某年

夏季,我国某公司以FOB出口一批沥青到西非,卖

方按合同要求多层牛皮纸包装,船到目的港后买方

发现货仓粘有沥青,而且导致卸货困难,于是雇佣

大量劳力,造成大量费用。此后经买方核查,货仓粘

有沥青是由于船只途经苏伊士运河时,沥青开始融

化。由于红海气温高,表层水温32℃,高温使融化的

沥青透过纸袋黏附在货仓里,当船入地中海经直布

罗陀海峡,到大西洋时,沿途气温有所下降,使黏在

货仓里的沥青又凝固起来。卖方包装合格,而且风

险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时已转移给买方,卖方可

免责。此案例中,买方对相关的贸易地理知识不甚

了解,不但出行季节不合适,运输包装也不适宜,若

采用桶装则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三)保险

《国际贸易实务》保险部分主要包括海上风险

损失和费用、保险条款、保险单据与保险索赔,而海

上风险与保险条款和货物运输直接相关,这样也必

然涉及到航线、海域和贸易地理问题。我国海运货

物保险条款包含基本险和附加险,教师引用案例讲

解该部分内容时可以融入具体的航线或海域,提醒

学生注意某些航线和海域易发的风险。教师可以联

系最近的一个热点问题:索马里海盗,用地理简图

示意其活动范围主要在亚丁湾,目前正扩大至印度

洋。海盗劫持的风险不在基本险承保范围之内,需

要投保战争险。因此,经过学习,学生以后在工作业

务中遇到该海域的运输时便会警醒地加投战争险。

同理,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港口码头的安全性,

罢工事件是否频发等等。

三、结束语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案例需要教师精心设

计和展开,由于进出口业务涉及到商品的采购、运

输以及保险等众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具有

一定的地理内涵,因此,教师在设计、编写和列举案

例时不能随意,尽力与案例所涉及的贸易地理知识

实现整合。案例中贸易地理知识要体现出正确性和

融合性,即编写的案例在贸易地理方面要正确,符

合事实;在商品的采购、术语和运输以及保险方面

自然合理地融入贸易地理知识。贸易地理知识与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的整合使虚拟的案例与现实

的地理相联系,逐渐丰富学生贸易实务专业知识和

实践业务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

全面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ARIEHLEWY(ED).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

Curriculum,[M].Oxford:PergamonPress,1991:160.

[2]徐景林.国际贸易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7.

[3]窦然.国际贸易地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4]余世明.国际贸易实务练习题及分析解答[M].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5]蔡德林.谈高职外贸类专业地理相关课程的整合

[J].辽宁高职学报,2006,(6):43-44.

[责任编辑:方晓]

13

献花(0)
+1
(本文系Kevin_JIAN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