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第一章 概论
2015-09-11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概论



一、何谓风水

历史上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把风水只界定在阴宅方面:“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而散,界水则上。”明清时代的学者认为:“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可见,前人对风水的定义是片面的,是不完整的。

当代易学界对风水认识也存在着分争。有的人认为风水是“迷信”,应当剔除,有的人认为风水有“迷信”的一面,也有科学的一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这是一种折衷思想。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迷信”之说呢?追根问底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许多人看问题武断,缺乏超前意识,这跟时代科学发展的局限性有直接关系,因而导致观念模糊,把风水这一门科学误认为是“迷信”。

笔者认为:在风水学上,不存在什么“迷信”之说,有些用目前科学水平解释不了的现象,迟早总有一天会被人们认识上去,只不过是早早晚晚而已。比如:地球人发现了“空中飞蝶”,气功师能把远方的人物成像,以及道家的法术、仙家的威力等等,这些目前都无法解释。

那么风水到底是什么呢?“风者,气也。水者,形也。”风水学就是研究“形”与“气”的学问。风水学的精髓是“形”与“气”的统一。我们可以用现代观点给风水学下个定义:风水学是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的一门科学。通过人们对内外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使其充分发挥环境“气场”的有效作用,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安居乐业的目的。——这就是风水学。

二、“灵气”是物质

“气”,也叫做“灵气”。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具有“灵气”。这种“灵气”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着,可以叫做“灵气场”。“灵气”能发出各种信息,能辐射出微波能量。因此,“灵气”是一种信息源和能量源。这种“信息”和“能量”,能被人的耳目感官所接收,如具有第六感知的人,他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和能量的“接收器”,能接收外界物体发出的“灵气”,因此他们可以“先知先觉”,能将外界物体成像。黑龙江省大庆市有一位名字叫李哲东的气功师,她就具有接收信息和成像的功能。

凡是成仙得道的人,都是由于经过长期的自身修炼,自身具备了传导“灵气”的本能,而修炼成仙。四川省苍溪县的灵台山,是道家圣地。在公元100多年前先后有张天师、葛洪、陈抟均等几位道士在此山修炼成仙,被后人称讼。至今他们的炼丹、试法、修真、读书的岩洞还存在。可见“灵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展开来说:宇宙间万物皆生于气。《易经》说:“精气为物”,是说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就是“气”。“气”是宇宙混沌状态时,天地未分的统一体,称为“太极”。当轻清之气上浮时则成为天,重浊之气下沉时则成为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交媾生成万物。其中“灵气”相交便生成人和一切生物。太极是气、天地是气、生物是气、神鬼是气,“气”是万物之源。

现代物理学所说的气,是指两个方面。其一是指空气,空气中的有益气体是氧气。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称为“恶气”。其二是指射线,射线包括热辐射、光辐射、放射性辐射(γ射线、β射线、α射线

道家所说的“气”,并非空气和射线,而是一种以“场”的形式存在的“灵气”。是一种极其微小的“超微粒子”。它几乎趋近于“不存在”,但它尚未达到“不存在”的地步。它比目前人们发现的原子、电子、核子、微电子还小得很多,小到现代科学难以认识和发现的程度。它具有粒子和波的“波粒二相性”。道家把“超微粒子”概括为:“道从虚无生一气,一气生三才(天、地、人)”。这里所说“虚无”并不是“没有”,而是道的“虚空”状态。因此,我们认为“气”或“灵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空”状态。是客观存着的特别物质。

“气”或“灵气”将随着环境中物体的场所和方位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对人的生命活动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不难看出,目前中国和世界各国都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规范城乡建设,这一切都是调理环境气场的重要举措。风水师策划风水,实际上是通过调整环境、合理布局,达到改变“气场”的目的,使其更加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

三、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

世界上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一物一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阴阳二气是对立的统一体,阴阳彼此环抱、互相依存、消长互根,处在不断变化的运动之中,由此促使了万物向前发展。“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道出了阴阳二气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飞跃的哲学道理。风水学坐山立向全是由阴阳二气旺衰变化来决定。阴阳二气的变化和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

四、风水学的核心价值

风水的好坏,环境优劣,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健康。高度重视建筑风水,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把风水学理论运用到人类的住宅和城乡建设之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当今,风水学已风靡世界,国际上已兴起了风水热潮,作为风水学发源地的中华民族,深感无比的光荣和自豪。风水学将对全人类构建和谐世界做出巨大贡献。

让风水“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改变人生,改变世界”——这就是风水学的核心价值。

五、玄空派是风水门派的主流

当今,风水学的派别和门类,已出现了许多,什么三合派、八宅派、玄空派、奇门派、走马阴阳派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以玄空派最为盛行。无论在港台,或在大陆,无论在国内,或在国外,玄空风水派都是倍受重视的主流门派。

什么是玄空?“玄”为天时,是九星运转的时间;“空”为空间和方位。天象时间和地面空间二者是密不分的共同体。没有离开时间的空间,也没有离开空间的时间,时空互相依存,永远处在不断变化的运动之中。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玄空法是动态之法,玄空风水学是动态风水学。当你确认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建筑住宅或风水宝地,这只是在空间上的优选,而随着时间的流转,它的吉凶要发生改变。环境能主宰人的品貌,宅运则能主宰人体和事业的盛衰。

玄空风水的原理,就是根据时间和空间相互作用产生吉凶,通过风水师的策划,使天、地、人三才能和谐共济。这是玄空派能成为主流派的根本原因。

六、风水的起源、现状和未来

风水活动,早在秦朝已经产生。到了汉代,风水活动已广泛流行。但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在他的《葬经》中提出来的。到了唐、宋时期,风水术出现了两大派别:“宗庙派(理气派)”和“江西派”(峦头派)。理气派进展缓慢,峦头派进展较快,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杨均松,及宋朝的陈抟、赖文俊(赖布衣)等,他们的著作为我国风水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明、清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有蒋大鸿(著有《地理辨证》)、沈竹礽(著有《沈氏玄空》)。对后来风水学的发展,起到了领航的推动作用。

解放后的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风水术又兴旺起来。名师倍出,著作繁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形势。总结近代历史,先后出现了三次浪潮,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邵伟华、李涵臣、和刘振学老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刘振学老师,他是当代中国应用易学的举旗领军人。

展望未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国应用易学的春天已经来临,署光就在前头,有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蒸蒸日上。让风水学这颗神洲的明珠瑰宝,尽发出灿烂的光辉吧!





10





















8





9





10











献花(0)
+1
(本文系轻轻松松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