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拟下乳汤治疗产后缺乳625例
2015-09-12 | 阅:  转:  |  分享 
  
第7卷第11期

201ltiel1月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eifieTraditionalMedieine

Vb1.7No.11

Nor.201l

自拟下乳汤治疗产后缺乳625例

李瑞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450053)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下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自拟下乳汤治疗625例产后缺乳

症。结果:625例患者中,治愈154例,显效198例,有效231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93.28。结论:

有补气养血、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之功的下乳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缺乳;下乳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11)11-0063—01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分娩1周后或哺乳期间乳汁甚少

或全无的情况。产妇产后乳汁分泌过少,多因脾胃虚弱、气

血不足、肝气郁结所致,将直接导致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婴儿及产妇的健康。笔

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自拟下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症,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产后缺乳患者625例均系2007年7月一2011年6

月门诊产后妇女,年龄21~38岁;其中初产妇578例,经产

妇47例;剖腹产251例,自然分娩374例;病程最短者为产

后1周,最长者为产后3个月。

1.2入选标准

无乳:产后2~3d产妇自觉乳房不胀,无乳汁排出,检

查乳房松软,挤压时仍无乳汁排出;少乳:产后2~3d产妇

自觉乳房不胀不痛,乳汁稀少,新生儿需频繁长时间吸吮,

持续超过20min,间隔<1h,检查时乳房充盈不明显,挤压时

有少量乳汁。排除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汁淤积

不通,哺乳困难。

1.3治疗方法

自拟下乳汤:生黄芪20g,党参15g,当归15g,炮山甲

15g,木通、通草、漏芦、甘草各6g。气血虚弱加熟地20g、白

术15g;肝气郁结加柴胡10g、郁金10g、王不留行10g;恶露

阻滞加炮姜10g、桃仁10g;乳房肿胀者加蒲公英10g,全瓜

蒌10g。将诸药共置于一煎药容器中,加凉水适量,文火煎

煮20min,取汁300mL,二煎煎煮15min,取汁200mL,两煎

混合,分3次温服,1剂/d,连服4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

忌食生冷及具刺激性和过油腻的食物,同时让产妇树立起

足够的信心,调节好心态,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早期哺乳,

定时哺乳,坚持母乳喂养,哺乳期间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

律、睡眠充足,加强营养。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用药后乳汁分泌正常,乳房胀满,能正常哺

乳,喂哺后宝宝不哭不闹,可安静入睡2~3h;显效:用药后

乳房饱满,有乳汁分泌,喂哺后宝宝基本满足,喂后可安静

入睡1~2h;有效:用药后乳汁分泌,吸吮后增多,偶见哺

乳后婴儿哭闹;无效:症状无改变,或乳房仍松软或硬结,

无乳汁分泌,不能满足宝宝喂哺,喂哺时常常哭闹,吸吮后

不能安静入睡,需人工喂养。

2.2治疗效果

治疗3~4个疗程后,625例产后缺乳患者,治愈154

例,显效198例,有效231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达

93.28。

3讨论

中医在治疗产后缺乳方面治疗方法丰富多样,应用广

泛,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但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杨

光[1用疏肝解郁法(首选方下乳涌泉散)、益气养血法(首选

方通乳丹)、清化热痰法(首选方芩连温胆汤)、燥湿化痰法

(首选方平胃导痰汤)、行气活血法(首选方漏芦汤)、活血化

瘀法(首选方少腹逐瘀汤)、滋阴补血法(首选方下乳天浆

散)、补肾益精法(首选毓麟珠加味)等8法治疗产后缺乳。

张心夷把缺乳的辨证论治归纳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

郁气滞,乳络不通;肺气虚弱,宣降失司;肾气不足,精血亏

虚等4型。崔英华把产后缺乳辨证论治分为两型:气血虚

弱(治宜补气养血通乳,方用通乳丹加味);肝气郁滞(治宜

舒肝解郁,通络下乳,方用下乳涌泉散加减)。郑春艳辨

证论治分为气血虚弱(治则:益气补血,健脾通乳,予八珍汤

加减)、肝郁气滞(治则: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予逍遥散加

减)、痰湿壅阻(予二陈汤加减)等3型。韩连玉等用宁心

安神法、疏肝解郁法、健脾导滞法、宣通肺气法和补益气血

法治疗产后缺乳,效果显著。

收稿日期:2011-08—17

作者简介:李瑞(1972一),女,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乳腺病的预防及手术治疗。

第7卷第11期

2011年11月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TraditionalMedicine

V_0l_7N0.11

Nov.2011

云南白药湿敷在开放性创伤换药中的应用

骆素琴,邱梅英,许凤美,戴金珠

(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湿敷对开放性创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172例开放性创伤患者随机分为

研究组(86例)和对照组(86例)。研究组采用云南白药酊剂湿敷进行创面换药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常

规方法处理。观察两组创面局部止痛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在临床止痛效果及愈合时间的比较,

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全有效,患者无痛苦。

关键词:云南白药;开放性创伤;换药

中图分类号:R8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11)11-0064—02

创伤是机械性致伤因子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组织结构完

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为了减轻皮肤开放性创伤患者在

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缩短换药时间,提高治愈率,解除患者

对换药的紧张心理,增加其舒适感。2010年2月一2O11年

2月,我科对172例(门)急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6

例和对照组86例,研究组在常规创面处理后,再加用云南

白药湿敷创面,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创面换药处理。两者研

究及对比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开放性创伤172例,经外科医生诊断不具备缝合指征,

创面指数用CRAMS记分≥9[2]。其中男99例,女73例。

年龄2~83岁。皮肤擦伤87例,皮肤碰、摔伤44例,切割伤

41例;擦伤面积(3cm×5cm)~(1lcm×15cm),平均面积为

(7cm×10cm)。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处理创面。两

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创伤深度、面积和致伤原因方面无统

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云南白药湿敷法

创面彻底地清创、冲洗、消毒:先用3%双氧水冲洗后,

再用0.9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利用机械冲击和双氧水形成

的气泡,清除创面内的细菌、血块、异物及坏死的组织碎片

后,再用0.5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再覆盖无菌纱布2

块,先摇匀云南白药酊剂(120mL/瓶),再用一次性注射器

吸取药液若干毫升(根据创面大小而定),完全注入纱布块

(以不滴液为宜),用药范围须超过创面范围1~2cm,然后,

盖上凡士林纱布,再用无菌纱布包扎。同法隔日换药一次。

中医学认为,气血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成,若素体脾胃虚

弱,中气不足,气血亏虚则致产后乳汁不行。缺乳病因病机

以气血虚弱化源不足、气机郁滞乳道为主。产妇体虚,选方

不宜庞杂,用药宜少,量宜小,慎用红花、川芎之类活血化

瘀、引血下行之品,以防经复或增加月经量而致乳少。临证

治疗,虚者宜补气养血增液为主,实者宜疏肝解郁为主,用

药时应注意补血益气,宜与增液之品同用,以增乳汁之化

源,疏肝解郁与补血之品同用,无论虚实何种证型,乳络欠

通多为必见之证,酌加穿山甲、王不留行、通草、桔梗等疏通

乳络之品,以助乳汁运行。气血两虚型不可滋补太过,以免

影响脾胃运化,更致乳少。肝郁气滞型用药不可偏燥,以

免耗阴伤血。痰湿壅阻型用药宜温宜行,以温振阳气,运化

精微,促其化乳、行乳。对积乳症引起的乳房胀痛,乳汁不

出,兼有恶寒发热者,宜选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JII贝

母、全瓜萎等软坚消积清热之品,少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

增乳之剂,以免乳汁分泌过盛,加速发热。笔者所拟下乳

汤,配伍恰当,临床应用重在随症加味,辨明病因、性质、清

虚、结实可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对症下药,虚则以补益为

主,实则以疏泄为主。方中当归、白芍补血养血;木通、通草

共奏疏肝解郁理气之效;生黄芪、党参相须共补气;王不留

行、漏芦、炮山甲共起通络行乳,利水健脾通乳,理血而产

乳之效;甘草调和药性。全方有补气养血、疏肝解郁、通络

下乳之功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E1]杨光.缺乳中医证治八法[J].新疆钢铁,1996,60(4):8-12.

[2]张心夷.缺乳的辨证论治[J].中医药学刊,2006,24(4):711.

[3]崔英华.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J].光明中医,2007,22(1):24—26.

[4]郑春艳.产后缺乳的辨证论治口].河北中医,2007,29(5):428.

[5]韩连玉,邢红梅,闫俊英.产后缺乳辨治5法[J].河北中医,

2007,29(8):716.

(责任编辑:姜付平)

收稿日期:2011-07—21

作者简介:骆素琴(1965一),女,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研究方向为急救护理、外科护理J乙科护理。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