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BINGTIANDI
防病天地
解放军健康2014年第1期
14
腹泻的病因
病原微生物因素
如霍乱弧菌、大肠
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
是生活中较常见的因素,多由于使用了不
洁净的餐具和饮水设备、进食了不洁净的
食物、饮用了不洁净的水而引起。
食源性因素
由于个体差异,有很
多食物中的成分在人的肠道中被吸收得
较少或不能被吸收,从而易导致腹泻。
一些药物在服用过程中会影响肠道的运
动,也会引起腹泻。
器质性病变因素
消化道本身的器质
性病变或其他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如甲
亢、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都可引
起腹泻。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进
行详细地检查,寻找疾病根源。
心理因素
人体处于应急状态时,如
生气、焦虑、紧张、情绪波动时等,自
主神经的调节会受到影响,导致肠道分
泌物增多、肠道运动失常,从而引起腹
泻。心理因素是常见的腹泻因素,但是
由于这一因素较为隐蔽,故不为人们所
熟悉。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腹泻会随生活
状态的改变而加重、复发或消失。
上述几种因素在致腹泻过程中并不
一定是单独出现的,很多情况下是共同
致病,因此,在实际治疗腹泻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的致病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
方式。
腹泻的治疗
治疗腹泻,一般是针对病原生物
性因素、食物源性因素及消化道或消化
道外器质性病变因素给与相应的治疗,
但是,在新型生物—心理医学模式指导
下,除考虑上述因素外,应更注重心理
因素在腹泻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
的作用。
心理治疗
首先帮助病人分析腹泻
发生的原因,找出疾病的根源,如心理
紧张、焦虑、抑郁、悲伤、沮丧等,
这样就有利于病人积极配合心理治疗。
①支持性心理疗法:结合临床治疗,给
予适当的解释、疏导,鼓励病人要乐观
开朗、自强向上,培养积极情绪,注意
规律生活,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
累和心理紧张,养成正确卫生的饮食习
惯。②生物反馈疗法:改善病人的认
知,让病人充分了解腹泻的本质及发病
过程,明白腹泻与心理因素的关系,采
用生物反馈疗法,从根本上矫正其内
倾—神经质个性行为特征,促进康复和
减少复发。
药物治疗
①调节神经递质的药
物:根据慢性腹泻的发病机制,应当
主要采用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如黛力
新,10.5mg/次,1~2次/日,或以病情
而定。②止泻药物:在治疗腹泻的初
期,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可以针对病
因病机给予相应的止泻药物。治疗肠蠕
动过快所致的腹泻时,首选肠蠕动抑制
剂,如颠茄片10~20mg/次,3次/日,
易蒙停1mg/次,1~2次/日;治疗肠
黏膜分泌增加所致的腹泻时,可以选择
收敛剂和吸附剂,如次碳酸铋、思密达
等;治疗肠黏膜炎症及溃疡导致渗出引
起的腹泻时,可选择黏膜保护剂;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时,应首选微
生态制剂。腹泻症状缓解后,这些药物
即可停用。
腹泻是一种常见病,是指排便次数增多(多于3次/日)、排便量增加(多于200克/次)、粪
质稀薄(含水量>85%)。有不少腹泻,特别是慢性腹泻,会给病人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严重的
还会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需要辨证治疗。
根据病程的长短,腹泻可分为3种:①急性腹泻:腹泻持续时间在两周之内的;②亚急性腹
泻:腹泻持续时间在两周以上、3个月之内的;③慢性腹泻:腹泻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
慢性腹泻巧治疗
文
/
刘兴铸
刘建鹏
图
/
罗李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