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基础理论题库7
2015-09-14 | 阅:  转:  |  分享 
  
1、宇宙万物发生彼此联系而发展变化的前提是

A、阴阳交感B、阴阳制约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

2、有疏通和调畅气机作用的脏是

A、肝B、肺C、心D、脾

3、与汗液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肝B、心C、脾D、肺

4、下列不属于“五液”的是

A、尿B、涎C、涕D、泪

5、“恐惧”过度最易伤何脏

A、心B、肝C、肺D、肾

6、可用阴阳相互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阴盛格阳B、阴虚阳亢C、重阴必阳D、阴盛伤阳

7、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五脏关系,肺气肃降,通调水道助肾水,当属

A、相乘B、相侮C、相生D、相克

8、对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具有推动作用的气是

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

9、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哪项关系较小

A、面色B、舌色C、爪色D、胸部感觉

10、以下哪种情况最易说明由阴转阳的变化

A、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B、物质转化为功能

C、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D、水变成冰

11、症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心悸失眠,肢体麻木,多属

A、气虚B、气滞血瘀C、气血两虚D、气虚血燥

12、以下除哪一项外,皆可称为“脾不统血”

A、肌衄B、便血C、尿血D、咯血

13,“膻中”是指

A、心B、肺C、心包D、胸腔

14、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从革B、生化C、炎上D、曲直

15、下列属于治则的是

A、早治防变B、发汗C、补血D、泻下

16、表邪入里最易影响的脏腑是

A、心B、肺C、脾D、肝

17、素患哮喘,冬重夏轻,反复发作,现有轻微咳嗽,此为

A、复病B、继发C、慢性病急性发作D、慢性病缓解期

18、气血流注的主要通道是

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络脉

19、中医眼科“五轮学说”中,瞳子属

A、心B、肺C、肾D、肝

20、寒痹又称痛痹,主要反映了哪一项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B、寒邪易伤阳气C、寒主收引D、寒主疑滞

21、在中医理论体系发展过程中,使中医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是

A,先秦秦汉B、晋隋唐C、宋金元D、明清

22、具有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

A、脾与肾B、心与肾C、肝与肾D、肝与脾

23、按照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厥阴经上接

A、小肠经B、肾经C、脾经D、肝经

24、湿邪的性质和特点,下面哪项不准确

A、湿性重浊B、湿性凝滞C、湿为阴邪D、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5、“至虚有盛候”的病机为

A、实B、虚C、真实假虚D、真虚假实

26、口涎增多,常自口角流出,睡后更甚,常提示

A、痰湿壅盛B、脾虚湿盛C、脾虚不摄D、肾虚不固

27、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机为

A、实B、虚C、虚中夹实D、实中夹虚

28、血虚经闭采用补血调经的治法,称为

A、塞因塞用B、寒因寒用C、热因热用D、通因通用

29、汗出过多导致阳气大量丢失,其生理学基础为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

30、决定疾病传变的关键因素为

A、季节气候B、地域因素C、个体差异D、邪正盛衰

?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