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9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5教时】
2015-09-16 | 阅:  转:  |  分享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5教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景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间的简单换算。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8、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小数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道理,准确计算,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小黑板教学挂图教学课件

五、教学课时:

5课时













课题 数的世界【1】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0“整理与复习”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2、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板书课题)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复习小数。 1、复习数位顺序表。

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相邻两个数位之间进率都是(10)

2、做P110第1题。

学生独立填空,在小组里把题目完整地读一读,全班反馈。

3、做P110第2题。

请学生讲清楚填小数的思考过程:

0和1之间的小数表示是几个十分之一,也就是零点几;1和2之间的小数表示是1和几个十分之一的和,也就是一点几。

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提问:小数改写的方法是什么?

①把下面的小数化简

5.3000.7010.00

②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2.30.87

(2)改写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①改写时可以直接在原数的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

②同时要在改写后的小数后面添上“万”或“亿”字。

③当改写后的数比“1”小时,要在整数部分写“0”。

④如果原数的位数不够,改写时要用“0”补足。

(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提问: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①先要弄清楚保留几位小数;

②根据要求确定看哪一位上的数;

③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得结果。

强调:要正确使用“≈”

(2)做P110第3题。

引导学生比较“改写”与求近似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小数大小比较

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怎样的?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练习: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0.8070.078

0.870.780.087









学生先互相说一说,再完成数位顺序表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填一填,读一读。





















指名口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指名口答。













学生独立填一填,读一读。















指名说说。



















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排列,指名板演,集体评议、订正。 三、复习负数。 1、提问:什么叫负数?



2、做P110第4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

3、做P110第5题。 请大家举例说明。



学生独立填空,在小组里把题目完整地读一读,全班反馈。

学生独立填空,指名口答。 五、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P86“数的世界”【1】 【板书设计】【1】数的世界

小数负数

































课题 数的世界【2】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1“整理与复习”第6~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会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

3、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

4、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P111第6题。

2、P111第7题。

3、小结:如果一些题目中的条件是用字母来表示的,我们就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要解决的问题,当告诉你字母的具体数值时,我们就要按照学过的格式把数代入式子,计算出式子的数值。

4、复习运算定律或规律。

根据运算定律或规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母,在圆里里填上恰当的运算符号,板书:

a十b=b+a

(a十b)十c=a十(b+c)

a×b=b×a

(a十b)×c=a×c+b×c

a------



(1)要求学生解答第①②题

(2)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选择板书,并要求解答问题。

2、P111第14题。

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想,数量关系是怎样的?还可以怎样想,数量关系又是怎样的?(教师板书:两种数量关系式)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课堂作业。 P111第10、13题。 【板书设计】【2】数的世界



用字母表示数

小数加、减法

小数乘、除法





课题 图形王国【3】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2“整理与复习”第15~1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公式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面积单位 1、回顾面积单位

(1)学生讨论并交流:我们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把所有单位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一排。相互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交流后出示:



(2)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3)补充练习。

0.09平方千米=()公顷5.006公顷=()公顷()平方米

120平方分米=()平方米6.08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8.002公顷=()平方米

8.5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公顷(3)P112第15题。



学生互相说一说





















学生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学生在p112独立填写 二、复习面积计算 1、复习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先让学生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整理出来。





2、出示: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9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P112第16题





学生交流









































学生说一说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解决实际问题 1、P112第17题。

2、补充练习

(1)如右图,

梯形的上底4厘米,下底8厘米。

三角形①的面积与三角形②比较,结果怎样?

三角形①的面积是三角形②的2倍□

三角形①的面积是三角形②的一半□

三角形①和三角形②面积相等□

(2)一块长方形菜地,面积是63平方米,长是8.4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课堂作业 P112第18、19题。 【板书设计】【3】图形王国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课题 统计天地【4】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2~113“整理与复习”第20~21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1、P112统计天地第20题

(1)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丹顶鹤、梅花鹿,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种?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动物有什么不同吗?先在全班调查。再在第119页的方格纸上根据调查的数据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2)思考: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①统计调查,收集数据:

设计调查问卷

②整理数据: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调查结果,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一般可以用表格整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某种动物的人数分布表



全班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动物人数分布表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画出条形图.

学生根据上面统计的数据制条形统计图。

P112统计天地第21题

(1)根据小波记录的数据,完成统计表。

(2)根据小波记录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学生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视作个别辅导。

(4)组织讨论:

①两个班的运动会总得分各是多少?

②五年级二班哪些项目的成绩比五年级一班好一些?哪个项目的成绩比五年级一班差一些?

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④回答上面的问题时,你是选择看统计表还是统计图?为什么?

用直条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指名说说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分,要注意分清一班、二班数据,并用不同的直条表示。













学生提问题并解答。

学生回答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4】统计天地

复式统计表

复式条形统计图













课题 应用广角【5】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13~114“整理与复习”第22~2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应用广角。 1、做P113第22题。

从报纸、杂志或网上分别收集几个不同的条形统计图。

学生进行对统计图分析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做P114第23题。

先调查,再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写下表



课前你进行调查活动了吗?全班交流你填写的内容。

做P114第24题。



(1)出示题目,指名读。

(2)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吗?

4、做P114第25题。



(1)先动手摆正方形,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并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再动手摆长方形,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并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正方形:三种

边长3厘米

边长5厘米

边长3+5=8厘米

长方形:八种



5、做P114第26题。

(1)买一个茶杯,并配上一个茶盘,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

3×2=6(种)

(2)买6个茶杯和1个茶盘,最少要用多少元?最多呢?

a、要使花钱最少,就要选择最便宜的茶杯和最便宜的茶盘。

2.9×6+8

=17.4+8

=25.4(元)

B、要使花钱最多,就要选择最贵的茶杯和最贵的茶盘。

6.8×6+12

=40.8+12

=52.8(元)



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自己





滨湖小学面积2公顷

真武镇面积约75平方千米

江都区面积约1332平方千米

扬州市面积约6634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解决问题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全班交流、订正。 二、自我评价。 回顾自己本学期的学习表现,能得几颗☆,就把几颗☆涂上颜色。

根据评价指标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要结合自我反思和他人的意见,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惑,一一作答。 指名说一说 【板书设计】【5】应用广角

解决实际问题

2.9×6+86.8×6+12

=17.4+8=40.8+12

=25.4(元)=52.8(元)











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滨湖小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九册教学设计









18









献花(0)
+1
(本文系徐向东38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