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释迦木塔,千年奇谈?!
2015-09-18 | 阅:  转:  |  分享 
  
释迦木塔,千年奇谈?!摘要:回顾上期,我们结识了形态各异的塔式结构,本期会和大家小叙木质材料中的经典塔作。千年来,多使人铭记的是塔的美丽传说
:浙江杭州的白娘子与雷锋塔,山西永济普救寺的莺莺塔,山东千佛塔等等。而我们今天的主人翁——释迦塔也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在应县民间,流
传着这样的故事:木匠鼻祖鲁班有位妹妹,她要和哥哥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
算哥哥的手艺高。结果,鲁班真的修成十二层木塔,只是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
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形成了如今的释迦塔。自建塔以来,塔体及塔顶多采用土石瓦砾修筑而成,而释迦塔作为
一座全木结构的塔作,其本体建筑真的经得起历史冲涮吗?千年木塔在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院内,坐落着中国现存既古老又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佛宫寺释迦塔。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该塔与意大利比萨斜
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至今已屹立千年!神奇结构斗转星移,历史见证了释迦塔重重磨难。它屡遭强震达十次有余,然而千年
洗礼,屹立不倒!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不是其无钉无铆的木质结构!释迦塔的设计,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
楼形式。该塔采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底层直径30.27米,高67.31米,呈平面八角形。木塔“明五暗四”
,即:外观看似五层,实则各层间设有暗层,共计九层。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所以外观有六层屋檐。从结
构力学来看,释迦塔榫卯结合,刚柔并济,有着巨大的耗能减震作用,这种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科技水平。从结构上看,一般古建筑都采取矩形
、单层六角或八角形平面。而该木塔采用两个内外相套的八角形,将木塔平面分为内外槽两部分,内槽供奉佛像,外槽供人员活动,两槽相济构成一
个刚性很强的双层套桶式结构,大大增强了木塔的抗倒伏性能。佛牙舍利释迦塔除了结构奇特之外,当属塔内供奉的两颗佛教圣物——佛牙舍利至尊
至奇了。经书记载,佛陀宝相庄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中,关于“佛牙”有“三相”和“二好”。其“三相”
是:四十齿相;诸齿齐密相;牙呈油浸白黄相;“二好”是:齿方整鲜亮;牙长光洁。而佛陀留下的灵牙,会在牙根牙槽、牙身上生长出细粒舍利子
。依据佛教经典和历史记载,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珍藏的两颗佛牙,如法如律,其色泽、大小、形制同佛教经典记载一致。《诗经》云“高山仰止,景
行行止”。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一双佛牙,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如高山、如景行,要瞻仰,要身体力行。所谓“临应地而生善意,瞻佛牙而生善心
。”千年木塔,不论是其本身的结构,还是为其增色的佛牙舍利、名人墨宝,无不彰显着“木之虽柔,其魂也刚”的塔之灵魂魅力,似一位有血有肉
有内涵的历史老人,讲述着沧桑,细说着乾坤。说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仅限交流学习,不做商用。
献花(0)
+1
(本文系北林木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