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前期该不该用药治疗 |
|
|
糖尿病前期该不该用药治疗
当一个人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时,我们可称其处在糖尿病前期。处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2小时血糖有了异常改变。正常人的血糖在餐后均有所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140毫克/分升(7.8毫摩尔/升),若某人的餐后血糖超过20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就可被诊断为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在126毫克/分升(7.0毫摩尔/升)以下的人群,若其餐后血糖在140-200毫克/分升(7.8-11.1毫摩尔/升)之间,便可归类为糖耐量受损。糖耐量受损者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占绝大多数(约为80%),是糖尿病患者的“后备军”。另外,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还增加了“空腹血糖受损”的内110-126毫克/分升(6.0-7.0毫摩尔/升)之间时可归类为空腹血糖受损。有糖耐量受损情况的人也可同时存在空腹血糖受损。
通过临床多年的观察发现,糖尿病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的,即该病患者可首先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之后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出现空腹血糖升高。健康人若发展成2型糖尿病一般都要经历糖尿病前期。研究证实,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的人群中,5-10年即可发展为糖尿病的、可长期维持现状的和可转变为正常的各占1/3。长期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糖耐量受损阶段。已出现糖耐量受损的人,经过控制饮食、增强运动等严格的行为干预,大约有50%的人可转变为正常,而另外50%的人则对这种干预无效。这是因为,糖耐6.0者,表示其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指数小于50者,表示其胰岛功能受损。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对此人们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不必用药,一是认为应该用药。
(体重指数大于27,或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最终发展为糖尿病的几率比体重正常者高2.5倍。伴有其他疾病特别是伴有代谢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发展为糖尿病的机会会更多。
(降糖灵和二甲双胍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拜糖平和倍欣等)和减肥药(赛尼可等)。有报告称,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使用二甲双胍3年,可使其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31%:使用拜糖平3年,可使29.3%的糖耐量受损者转变为正常;使用赛尼可6个月可使70.2%的肥胖型糖耐量受损者转变为正常,而且可使其体重平均下降7.5公斤。此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服用舒肝调气类中药,也可取得一定的疗效。值得一提的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
总之,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因为这些人不仅存在着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而且随着其血糖的升高还会引发其他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所以,这些人必须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切不可麻痹大意。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