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明正公务员省考国考经验-30天国考上岸面试经验第四篇
2015-09-27 | 阅:  转:  |  分享 
  
大家好,我是明正,如果有需要,大家加下我的公|zhong|号(明正的日记)直接在微信里搜索就行,我会通过这个号发布一些讲国税局工作见闻的原创文章,或者是大家在文库里下载不了,可以找我要word版的经验贴。这一章的面试经验贴主要是介绍面试具体题型的答题方法,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同时这也是面试的最后一章经验贴,接下来我将会告诉大家一些体检、政审、报道之类的经验。

公务员结构化面试常考的题主要分为五大题型:自我认知、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综合分析。其实最常考的也就是后四种,自我认知很容易提前准备,展现不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所以不经常考。一、自我认知题例题:1.请做一个自我介绍。2.你身边有有其他报考外交部的同学吗?他们现在都找了什么工作?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工作最好?为什么?3.工作之初,上级给你安排的工作都是琐碎的工作,请问你怎么办?

个人经验:1.大家看这些题的话,都能感觉到这些题是很容易在考试前准备好的,只要事先准备好自己的一些经历然后说出来就行了,所以现在一

般国考不会考这类题。2.但是大家也不能完全不看这些题,还是要事先准备好,万一考试真考上,还能用到。大家可以在考试前写一个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重要经历都写出来,然后从中挑出来闪光点,组成一个答案就好了。还是要注意,自我介绍的话千万不能透露出自己的个人隐私,如姓名、学校具体名称。3.自我认知的其它题,答案核心要点都是差不多的。比如说,考官的

问题中说道琐碎的工作,那么你的答案就一定要说道:工作无大小,也并没有什么琐碎不重要,无论是任何工作都能反映出我们这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全力完成每一件领导安排的任务。还有假如问题问到:什么工作最好?你也要回答:工作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是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那就是最好的。4.自我认知题很容易涉及到一些名人事例,比如说我要向某某学习,在工作中如何如何。这里给大家提个技巧,举例子可以举一些本系统

内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比如说税务系统就有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潘海剑之类的,举一些近几年的,这样考官也会知道。这些事例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或者是加我微信要。

5.这一部分的题很简单,而且主观性比较大,无论是报不报辅导班,参考书上都是有的,所以我不多讲。一些常规答题思路,参考书上都有,大家可以看书,自己总结一下就好。二、人际沟通题例题:1.你拟定了一个工作方案,但是你的领导和同事都不赞同,你将如何说服他们?2.假如你是村官,将如何处理和村民的关系,以变更好的开展工作?

个人经验:1.参考书给出了答题思路:态度--原因--化解--避免2.这个思路还是不错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是一种逻辑上的模板,而不能作为言语上的模板,要不然考官肯定能听出来,大家要结合具体的题,有的步骤可以省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解,也就是题目问你将会怎么做,你一定要重点答化解这一部分,其它三个部分,你都可以只说几句就行。

3.人际关系主要分: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与亲友的关系、与群众的关系、与兄弟单位的关系。每一种关系都有相对的答题方式。

比如说与同事的关系。态度:和同事的关系非常重要,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日后工作的开展,原因:分析为什么我们会产生矛盾的原因,化解:重点解决问题(首先怎么做,其次,在此,最后),避免: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处理好和同事的关系,为我们的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结尾要适当的升华主旨,解决同事的关系,终极目的一般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4.假如题中出现领导和老同事有争吵。那么你应该回答说:领导和老同事有异议,这是好事。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允许异议的存在,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这一点挺重要,不能完全听任何一个人的,要综合听取各方意见。)5.题中出现指责领导和同事的,考生一定要归结于自己的身上,是不是自己有情绪,是不是自己产生了误解。6.答化解,也就是给出解决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说的具体。如果说的

太笼统会被当成模板。比如说如何解决与同事的矛盾?我们就要答:那么我会在周末邀请同事到家里吃饭,在饭桌上和同事好好地沟通一下,或者也可以是一起周末游玩,再进行沟通。考生不能只说:我要好好的与同事沟通。到底怎么好好沟通,这才是考官想问的,也是最

能体现考生水平的。7.假如问题说有同事说你坏话,你应该这样说:在工作中,耳听为虚,不能相信这种谣言,而且我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工作上。三、组织计划题例题:1.你单位组织联欢活动,请问你怎么组织?2.你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让你组织一个宣传活动,你将如何组织?

个人经验:1.这种题很容易答成模板,没有办法去创新。答题模式:活动前,做好方案,涉及到人财物地时。活动中,按照方案实施,出现问题就启动紧急预案,然后把问题解决。活动后,做好工作总结为以后提供参考经验。2.这种题目如果前期还有些具体问题得处理,考生答题时就先把那个具体问题解决后,再说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3.如果是接待问题,涉及到老人的,一般都是要想到医疗健康问题。涉及到领导的,要想到协调一下时间。

4.还有一些要点,我都是记在书上了,打出来琐碎还不方便,只能以照片的形式给大家,如果大家想要的话,可以联系我,我用微信传照片给大家。5.这一类题的答题方式参考书上都有,大家多看看参考书,然后再结合自己的语言,去模板化。四、综合分析题例题:

现象类:1.近年来,网络出现了许多虚假信息,你怎么看?(坏现象)2.政府部门针对员工上班出现的“慵懒散”现象,出台“问责制”,你怎么看?(好现象)观点类:1.性格决定成败,有的人觉得要表现,有的人觉得要内敛,你怎么看?个人经验:1.综合分析题大概就分为这两大类,现象类里面又分为好现象和坏现象,答题着重点又都不太一样。综合分析题是最具有难度,也是最能反映出考生水平,同时也是考生最能与别人拉分的。

2.综合分析的答题思路是:扣题(说背景、破本质)--分析(好现象说影响,坏现象说原因)--对策(好现象说对策是为了完善,坏现象说对策是为了解决)--升华(适当的提高高度,结合自身岗位)。

3.如果题中出现既有好现象又有坏现象的时候,先说好现象(本质+意义),然后再说缺点(存在的缺陷)。4.答题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主体分析法(从国家、社会到政府、媒体、公司、群众再到个人和家庭)、维度分析法(制度、观念、舆论、执行、监督)、原因分析法(认识、财政、职责、监管、利益、法律)。这些方法参考书上都有,我只是说出了常用而且有效的。5.我下面给大家一个逻辑思路。

(1)好现象第一,(是什么)表态度第二,(为什么)好在哪里,为什么好。(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个时候大家就可以用到上面的分析方法,从各个角度来分析。第三,(怎么做)如何让好现象得以维持,如何让好现象更加完善(这个时候就可以从国家,个人,社会或者是法律,监督,奖惩等角度分析)(2)坏现象第一,(是什么)表态

第二,(为什么)坏在哪里,为什么坏第三,(怎么做)提对策,消除坏现象。(3)有好有坏

第一,表态,全面看待(不要说辩证看待,要不然太过套路),语言要多用其它的替换词,反模板化。第二,为什么好,为什么坏。第三,坏的原因(通常是国家,社会,个人)第四,怎么解决坏现象。第五,综合一下,升华一下。五、应急应变题例题:1.你是服务大厅的人员,群众现场投诉你服务态度不好,你该

怎么做?2.你要坐当天的飞机去给领导送资料,过安检的时候,边检人员要求你留下来重新检查,而飞机又即将起飞,你将怎么办?个人经验:1.应急应变题就是考验考生在遇到突发事件后的处理方法。这类题通常都有固定的套路,因为各个行政单位都有相应的应急制度,而且处理方法都差不多,大家记住参考书上的就行。2.应急应变的基本答题思路是分析情况--确定任务--解决问题--

总结提高。不过答题时没必要全部说出来,其它部分点到为止,重点要说的是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若十万火急(死人了、爆炸了),直接省略前两个步骤,直接说解决方法。若不太危急,其他三个部分都说一下。

3.还有一些比较细碎的知识点我都记在书上了,要这些笔记的人联系我微信吧,只能通过照片的形式。参考书大部分都是有的,大家可以直接看书。OK,到这里,我的笔试和面试经验贴全部都介绍完了,以后就不会再写了,这可以算的上封笔之作,哈哈。对了,还有最后一篇经验,是关于体检、政审、报道的,马上就发出来了,不过不是很关键,毕竟公考最重要的还是笔试和面试。

献花(0)
+1
(本文系明正94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