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的点评
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理性认识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非得有新的视角,新的切入点不可。《〈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教学设计》就别有创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一是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课外和课内的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落实了在梳理中讨论、辨析相关问题,在探究中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二是重视了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教师根据学情,重组了教材,提出了三个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在分析比较中找出差别,在归纳拓展中揭示规律。对重点词语而言,显得明确化、规律化,对典型句式而言,变得简约化、系统化。
三是创设了主体、主动、主导的学习情景。始终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知识,展示成果。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不时评价、指点和拓展,并且指导学生开展自评互评,促进反思。
当然,在教学顺序上理应先“实词词义”,后“词类活用”,在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小论文写作和增加文言文翻译的量。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避免纠缠于概念术语,充分发挥典型“例子”的作用。例如教学“宾语前置”句式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翻译和识记一些典型例句。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莫我肯顾”和“吾何执”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式。不难看出它们必备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一要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要宾语是代词。而“无食我黍”和“执御乎”“执射乎”等句式是否定或疑问,但宾语都是名词;“三岁贯女”,虽有代词“女”作宾语,但它和“吾执御矣”都是陈述句,所以这五句都不能让宾语前置。这样一分析一比较,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从例子中概括出规律来,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