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诗教学中的多向拓展与应用
2015-10-07 | 阅:  转:  |  分享 
  
新诗教学中的多向拓展与应用

江苏省东台中学王兆平224200



任何文学作品都如维纳斯的断臂,只是半成品,新诗自然亦不例外。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审美再创造,一首诗的价值才能得到最终实现。因此,在新诗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不仅要努力走进诗作,体会诗的情感和领悟诗的意义,而且要尽量走出诗歌,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通过联想和想象,多向拓展,学以致用。

横向对读——不同作家相类诗作的对读。把诗歌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进行对读,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从而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感悟。

诗人穆旦一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诗,是以艾青式的朗读体语讲述北方农民循环往复的苦难人生,可以跟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读。两首爱国诗篇都选择了悲凉凄清的意象来表达祖国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不仅写作背景和主题相同,而且在艺术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风格上却相异,穆旦的诗浓郁顿挫而不悲观,含蓄蕴藉而不晦涩;艾青的诗自然晓畅而不流俗,感情热烈而不做作。

域外诗人洛夫的《边界望乡》是赠予同行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与余光中的那首《乡愁》诗一样,都抒写了思念故乡的愁绪。有评论家说,诗中的感情是个人的,同时又从个人通向人生、世界和时代,从而获得一种能引起许多人感应与感通的普遍性的美质。两首思乡曲,都运用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写法,即用清水一般明澈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各自的切入角度和表现方式却又不相同。洛夫诗中诸如杜鹃、鹧鸪、白鹭等的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颇具历史感和纵深感,给人以一种凝重、深沉、厚实的感觉;而在《乡愁》诗中,余光中在运用传统诗歌片段式迭进手法的同时,采用的是现代诗歌的意象,如“邮票”、“船票”、“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给人的感觉是诗人把自己的思乡情感以层层迭进,逐渐深入而展现出来的。

教学近代诗人韩东《山民》时,将差不多同时期的诗人沈奇《上游的孩子》和王家新《在山那边》这两首诗与之对读。这三首诗都是用平浅的语言叙述故事的,在简洁的诗句中寓有引人思考的魅力。可着重比较三首诗塑造的不同望海状态的山民形象。《山民》中的是只想不行的望海者;《上游的孩子》中的是去而又回的望海者;《在山那边》中的是百折不回的望海者。

纵向比照——同一诗人不同作品之间的比照。诗人由于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学识思想的进步提升,往往会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显现出风格的演变,何其芳、冯至等就是这样的诗人。

何其芳是一位贯穿20世纪中叶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可以这样讲,他的诗是由早期抒写“自己的精致”,到后来唱出了更多与时代同步的夜歌和白天的歌。比照阅读他19岁上大学一年级时写作的《预言》等新诗,与抗战之后写作的《生活多么广阔》、《秋天》等诗歌,不难看出他前期诗歌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后期诗风显著趋向朴实明朗。

徐志摩之于康桥,曾先后写有几篇诗文。教学《再别康桥》这首诗时,可以结合他的另一首诗歌《康桥再会吧》与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就其中相应的河桥、水波、青草、云彩、钟声等意象进行比照。诗歌并没有如散文那样借助细致优美的描写来抒发情感,其语言对意象的外部形态,都是轻轻触及之后马上转化为心灵和情感的反应,转化为主观现象和内心的独白,构成了深邃的意境,体现出诗意之美。正是诗歌和散文采用了不同的抒情方式,也就表达出了不同的美学效果。

教学郑敏的《金黄的稻束》,拓展阅读她的《生命的美:痛苦、斗争、忍受》等诗,可以比照分析出诗人如何将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教学穆旦的《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诗,除了跟艾青的诗对读外,还可以跟他另一首《冬夜》进行比较。穆旦的这两首诗同样渗透着浓厚的民族苦难意识,都是用特定的意象来表达时代背景,渲染氛围,抒发情感,只是《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主题更深刻,情感更真挚,意象更丰富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大凡成熟的诗人总有相对稳定的意象符号,如“麦地”、“大海”之于海子,“太阳”、“土地”之于艾青等,据此可阅读理解作者一类诗歌作品意象的象征意义。

定向探究——聚焦诗人、诗作进一步的探究。欲知诗歌意象的意义以及作者写作的用意,需要占有一定量的背景资料,从了解诗人入手,进而阅读鉴赏诗歌,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的方法。

教学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时,须知诗人是新诗革命的前驱,其诗代表了中国新诗早期的风格,无论是意境的营造,还是抒情的方式,都对中国新诗产生了启发式的影响。他曾说过:“作诗本意,只须将思想中最真的一点,用自然音响节奏写将出来便算了事,便算极好。”我们就可依此解读和鉴赏他写的那些新诗,如同运用闻一多新诗创作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主张解构他的《死水》等诗一样。这样用诗人自己的文学理论评价他们自己的写作实践,有着不可取代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时,我们不仅让学生借助课本中提供的照片,注释以及相关背景资料来简介诗人,而且指导学生到网络上或纸质上尽可能多地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探究。同时联系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诗的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艾青该诗写作背景,就是写于日寇铁蹄践踏下的那段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日子里。

朦胧派诗人舒婷二十多岁写作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们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了距其写作此诗二十多年后,她和上海著名作家陈村以《我已是狼外婆》为题的对话实录。其中陈村在对话中问舒婷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作为她的代表作有何感想,舒婷竟然说出了大家意想不到的话。舒婷说“这不能读,受不了受不了。”“自己也受不了。”她进而解释说:“这是我的年轻时代。我年轻时代是这样的,这是历史是客观形成的。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没有那样的时代,你不会有这样的时候。如果人们一开始一出场就像我这样也很老,世故。”教师先让学生猜想舒婷会说些什么,然后再向学生交底,以引起学生的反响、深思和探究。

异向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诗无达诂”,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多维的视野,关注和比较已有的解读,尤其是那些不同甚至相左的解读,进而拥有多元的和个性化的理解。

关于戴望舒的《雨巷》诗历来有着不同视角的解读。就其主题而言,有人将这首诗看作对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心态记录;有人视为诗人对爱情失落后的挽唱;有人则以为在诗中寄寓的是对诗歌美学的追求。就其抒情的对象来说,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对以上两方面的多元解读,要引导学生展开研讨,合作探究,或同意其中某个观点,或提出自己新的见解。

再如冯至“十四行诗”《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的主题,有人说是一首关于诗的诗,也有人说不仅仅表达了包括诗歌创作中的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同时既存在着对立的、不协调的情势,又有着统一、融合的可能。何其芳《预言》诗中的抒情对象“年轻的神”,可理解为春天的使者,可理解为飞逝的时光,也可理解为诗人梦中的爱人等。这样在阅读诗歌文本的同时,或从主题,或从意象,研讨不同的解读也是可以提高鉴赏诗歌能力的。

卞之琳的《断章》和郑愁予的《错误》两首诗也都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多样的解读。卞之琳自己讲《断章》是通过形象的画面着重表达“相对”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就可以理解为只是诗人透过旁观者的眼睛,写出“人”对“情”的无奈,及“情”对“人”的捉弄。而郑愁予的《错误》,一般认为是一首爱情诗,我们联系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就能对诗歌的主旨产生其它的联想,或许是诗人通过对大陆生活一段旧情的追忆,抒写与亲人久别后产生的一种惆怅心情;或许诗中的“我”有着浪子无家可归的失落、惆怅和悲哀。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形象大于思维”的道理,表现了“诗无达诂”的无穷魅力。

顺向实践——“听”“说”“写”等的综合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领域,在诸如综合学习实践活动的语文应用中,初步认识自己学习的潜能和倾向,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或许能进入“顺水行舟”“顺理成章”的境界。

“听”——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借助音响、视频等示范诵读吸引和指导学生。如中央电视台从200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场“新年新诗会”,诸多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新诗几乎在其列。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组织学生观看朗诵视频,并通过聆听、揣摩以及跟读、仿读,把握新诗节奏,体会作品情感,逐步培养起阅读新诗的浓厚兴趣。

“说”——组织诗歌朗诵会,开展“新诗发展”、“新诗流派”和“诗人与诗”等专题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对新诗特质的认识和鉴赏能力。或者选择一个主题,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新诗,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或朗诵比赛。如从“祖国”、“青春”、“自然”、“爱情”等中选一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新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丰富诗歌素养。

“写”——建议学生尝试着在读中写,在写中读。读后感:如选择一首新诗,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简要写出自己的朗读体验,或者设计出“朗读提示”。评论:阅读诗人相同风格和不同主题的诗歌,或意象,或语言,或哲思,写出相关的赏析短文。如教学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后,赏析他的《相隔一层纸》,突出的是采取了对比的手法和平实质朴的白话语言,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了新的诠释和表现;教学洛夫《边界望乡》后,赏析他的《烟之外》,就其中“在涛声中唤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已在千帆之外”和“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等精彩语句重点品味,理解同样是以超常搭配的语言,造成了一种新奇而强烈的效果。仿写:依照一首诗的主题、结构和韵脚进行仿写,如就食指的《相信未来》前三小节,仿写一首小诗,寄托自己的情思和表达人生的追求。改写:以《雨巷》中“我”或“丁香姑娘”的口吻,用散文的形式、诗歌的语言,简要叙写“我”和“丁香姑娘”之间的故事;也可将你喜欢的一篇散文的精彩片段改写成诗,注意诗的外在形式,要有鲜明的意象,要把语言“修整”得像诗,进而体会诗歌与散文的区别,把握诗歌特有的形式和语言特点。创作:选择典型的生活场景和难忘的感受,写作一首完整的诗歌。

诚然,新诗教学中拓展与应用的取向是多维的、多样的,除了上述几种,还可以进行正反、逆顺、实虚和内外等多向解读。一首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就可综合起来对其中的一些诗句做这许多方面尝试。一是“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句中的“雪”,既可从“实”理解为描述的意象,大堰河的过世,“我”的凭吊也许都是在冰天雪地里。又可从“虚”解读为比喻的意象,象征着严酷、寒冷的社会现实,象征着大堰河纯洁、美好的品德;二是诗歌第七节连用了六个“她含着笑”劳动着,可以逆向思维出更深层的含义,即大堰河对乳儿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和“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的“知足常乐”;三是“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一句,可以根据下文两行诗句等顺向判断主语仍然是乳儿,而不是大堰河;四是对“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诗句中“紫色”的理解,可以联想到伤痕的颜色,凝血的颜色,“乃是一种能给人创伤的痛苦的色彩”,也可以联想到紫丁香、紫罗兰、紫竹以及“紫气东来”等词语,“紫色”又代表着高贵、美丽,这里或许算作是正向和反向的联想,其诗歌多义性、丰富性的魅力不一而足。因此,对于阅读者来说,新诗永远是未完成时的,永远需要阅读者积极参与,拓展思维向度,提升应用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样的联想和想象,享受更丰富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快乐。







4









献花(0)
+1
(本文系兆平工作室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