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自信心和成功感比知识更重要
2015-10-07 | 阅:  转:  |  分享 
  
自信心和成功感比知识更重要

江苏省东台市中学王兆平

今年3月的一天,一位学生家长遇到我,谈他在东中读高一的儿子年初参加学校奖学金考试的情景,说得眉飞色舞。他儿子获得了三等奖学金,拿了100元,很满足,也很激动,说“爸爸妈妈给我1000块钱也比不上学校奖励的100块钱”。也许正是这100元奖学金促成了他的一次人生转折,使他从此充满了自信,上进心不断增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竟然跻身年级的前列。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学校办学规模也急剧扩大,生源的整体水平呈走低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处理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之间的矛盾,引发我在办学理念、办学策略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起先,我提出要“从最后一个抓起,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和成功”,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处于正螺旋状态。成功感、自信心和求知欲是我经常点击的主题词。须知“自信心和成功感比知识更重要”,学校每一项制度的出台,老师每一句话的表述,都要着眼在学生把握成功的机遇。近年,我们实施奖学金考试方案就是从一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我校起初制定的奖学金考试方案,确定的参考条件是有相当大的限制的,奖学金的发放面只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一个年级获奖人数只有百人左右。近年来,本着“不间断地让学生拥有成功感,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的教育思想,我们对奖学金考试方案进行了两次修订。修订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将过去的期中、期末考试总平成绩位于“年级前300名”者可以参选,修改为“年级前500名”可以参选,同时提倡自主报名,班主任、科任老师特别推荐,这就扩大了参选的人数;二是扩大了奖学金的发放面,由过去的“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修改为“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样每个年级总有三四百人能获得奖学金;三是适当降低了奖励标准,缩小了等级差距。奖金标准不是很高,三等奖也就100元。如此的改革,让更多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拥有了成就感,从而增强了上进的信心。

每次奖学金考试报名时,我常常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找我“开后门”,让他的孩子参加,“理由”有什么“经受一次锻炼”,“增长一些见识”,“也许能获得一次成功”等等。对于其他性质的“开后门”我是不会理睬的,唯独这个“后门”只要大差不离我都给他开。我们的意图本来就是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竞争,体验成功或失败的过程,以求更进一步。每次奖学金考试结束,我们都召开隆重的颁奖大会,让获奖的学生代表谈谈成功的经验,让没有获奖的学生代表谈谈未能达标的缺憾,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最近一学期,我们还特别制作了专门用来放置奖学金的信封。信封的正面在学校标志性建筑图案上方印有“让我们共同获得发展和成功”的办学理念,背面在刻有校训“勤”的山石图案下方有我的签名。一位已在高校读大二的学生,至今还保存着这只信封,把它视为在母校获得成功的一种特殊的印记。



献花(0)
+1
(本文系兆平工作室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