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7、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15-10-07 | 阅:  转:  |  分享 
  




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出生在金人占领的北方,受父辈影响,少年时代的辛弃疾就立下了报“君父不共戴天之愤”的壮志。22岁时,沦陷区人民暴发抗金斗争,辛弃疾组织了二千余人参加耿京的队伍。起义失败后,辛弃疾南渡,历任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和湖南、江西等地安抚使。他立志恢复中原,坚决主张抗战,曾多次上书陈述抗金救国大计,由于南宋朝廷腐朽怯懦,不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反而多次将他免职,使他在江西上饶、铅山一带赋闲二十余年。平生志愿,百无一酬,最后在大呼“杀贼”数声之后,怀着壮志未遂的遗恨与世长辞。

辛弃疾是伟大的爱国词人,他的词或表现对抗金斗争的颂扬,或表现对南宋苟安局面的不满和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怀念,或表现壮志难酬的愤懑和慨叹,代表了当时不屈服民族的愤怒呼声,表现了英雄人物的胸怀。他注重作品内容的表达,不拘泥声律格律,随着词的题材、内容不同,风格也呈现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既有气势磅礴,奋发激越,境界宏阔的豪放之作,也有摧刚为柔,缠绵悱恻,委婉清丽之词。现存词620多首,是两宋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作家,有《稼轩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讲解]:



这是诗人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一首词。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辛派词人,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曾上书孝宗,力主抗战,为权臣所嫉,诬陷下狱,也称龙川先生。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到上饶带湖访辛弃疾,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促膝畅谈,共商抗金北伐大计。两人分别后又互相赠和,以抒抗金壮志。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9句描写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建立功名的壮志。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更深人静、万籁俱寂的夜里,诗人醉后仍然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业,还拨亮灯火,拿出宝剑仔细端详,在迷离恍惚的醉态中酣然入梦,在梦境中又回到了当年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那是二十多年前,诗人才22岁,组织了两千义军投到耿京的帐下,任“掌书记”。当时义军声势浩大,军容整齐,不断地袭击着金兵后方。“吹角连营”,即连营吹角,各个营房都吹起了号角,写出了军号嘹亮,军容壮观的情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八百里,牛的代称。《世说新语·汰侈》载:有牛名八百里马交。麾下,指军营中,炙,烤熟的肉。五十弦,瑟有五十弦,这里泛指军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这里战斗乐曲。这两句写犒师奏乐的场面,将士们分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演奏起激昂的战斗乐曲。“沙场秋点兵”点明了事件,秋高气爽,正是用兵杀敌的好时节,这支部队正在点兵出征,奔赴刀光血影的杀敌战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是说诗人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拉开很有力量的硬弓,飞驰在沙场上,英勇杀敌。的卢,良马名,据《世说新语》记载,刘备遇危难,在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他骑着的卢马一跃三丈,脱离险境。后来常用“的卢”形容善战的良马。霹雳,惊雷,这里比喻弓弦的响声如雷。这里连用了两个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一马当先、奋勇杀敌的形象,是诗人早年战斗生活的反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完成的意思。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个为祖国、为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的美名。这两句道出了诗人的理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使词的感情升到最高点。

结句“可怜白发生”是第二部分,写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慨。岁月蹉跎,白发已生,而收复中原的理想始终无法实现,不觉悲从中来。这一句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跌落下来,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它和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相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而与中间的梦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

这首“壮词”,基调雄壮高昂,大气磅礴,正是诗人理想抱负豪情意气的写照。然而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左,诗人空怀爱国热忱,因此这壮中有悲,壮中有愤,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从结构上看,构思奇特,富有创造性。一般词分片时,大抵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下片开始转入新意,使上下片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限。这首词却打破了一般填词规则,前九句一气贯注,酣畅淋漓,极写雄姿英发的快意生活,英风豪气跃然纸上;末句写理想破灭,一声悲叹,催人泪下。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的独创精神。

献花(0)
+1
(本文系先博后专10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