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5-10-18 | 阅:  转:  |  分享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大纲卷

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2.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mol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B.2L0.5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C.1mol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和KI4.下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正极反应为:B.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D.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A.被提纯的物质:CO(g);杂质:;除杂试剂:NaOH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气B.被提纯的物质:NH4Cl(aq);杂质:;除杂试剂:NaOH溶液;除杂方法:过滤C.被提纯的物质:Cl2(g);杂质:HCl(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H2SO4;除杂方法:洗气D.被提纯的物质: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6.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酸性介质中氧化:

C.等物质的量的、和溶液混合: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

7.从香荚豆中提取的一种芳香化合物,其分子式为,遇溶液会呈现特征颜色,能发生银镜反应。该反应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8.已知:将Cl2通人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范围:D.改变温度,产物中的最大理论产量为二、填空题.A、B、D、E、F为短周期元素,非金属元素A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所在周期数的2倍。B在D中充分燃烧能生成其最高价化合物。与具有相同的电子数。A在F中燃烧,产物溶于水得到一种强酸。回答下列问题:(1)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写出一种工业制备单质F的离子方程式。(2)B、D、E组成的一种盐中,E的质量分数为43%,其俗名为,其水溶液与F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产物中加入少量KI,反应后加人并振荡,有机层显色。(3)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其组成和结构信息如下表: d 只存在一种类型作用力且可导电的单质晶体

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c的电子式为;d的晶体类型是。(4)由A和B、D元素组成的两种二元化合物形成一类新能源物质。一种化合物分子通过键构成具有空腔的固体;另一种化合物(沼气的主要成分)分子进入该空腔,其分子的空间结构为。.(15分)化合物和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和76℃,的熔点为167℃。室温时与气体反应生成lmol,放出热量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和均为0.2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由大到小的次序为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③用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实验a和c的平衡转化率:αa为__________、αc。29.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

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76.5℃,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回答下列问题:(1)在250mL三口瓶a中加入70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缓缓滴加40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A.分液漏斗B.漏斗C.烧杯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4)用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心得安”是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具体反应条件和部分试剂略):

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a是______________,试剂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2)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心得安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剂b可由丙烷经三步反应合成:反应1的试剂与条件为,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3的反应类型是。(5)芳香化合物D是1-萘酚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有两个官能团,能发生银镜反应,D能被酸性溶液氧化成E()和芳香化合物F(),E和F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均能放出气体,F芳环上的一硝化产物只有一种。D的结构简式为;由F生成一硝化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该产物的名称是(或)

(2)纯碱(或苏打)紫

(3)和金属晶体

(4)氢正四面体

28、

(1);

(2)①

②bca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溶剂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

③50﹪40﹪

29、

(1)先加水、再加入浓硫酸

(2)滴加苯乙腈球形冷凝管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便于苯乙酸析出BCE

(3)重结晶95﹪

(4)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无白色混浊出现

30、

(1)(或)氯原子、碳碳双键

(2)氧化反应

(3)

(4)/光照



取代反应

(5)



2014年全国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大纲卷物理部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I/-?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k8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为



A.x=3m B.X=8m

C.x=9m D.X=14m

15.地球表面附近某区域存在大小为150N/C、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一质量为、带电量为的小球从静止释放,在电场区域内下落10.0m。对此过程,该小球的电势能和动能的改变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忽略空气阻力)

A.B.

C. D.

16.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

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

1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一钠灯发出的波长为589nm的光,在距双缝1.00m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图样上相邻两明纹中心间距为0.350cm,则双缝的间距为

A.B.C.D.

18.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19.一物块沿倾角为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A.B.

C.D.



20.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A.均匀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

21.—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B.C.D.

三、非选择题:第22?34题,共174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22.(6分)

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已知@面顶端的高度/z和斜面的长度?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物块的加速度a=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因为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23.(12分)现要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可利用的器材有:电流表,内阻为1.0;电压表;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开关S;—端连有鳄鱼夹P的导线,其他导线若干。某同学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按图(a)在实物图(b)中画出连线,并标出导线和其P端。



测量时,改变鳄鱼夹P所夹的位置,使、R2、R3、、依次串入电路,记录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在图(c)中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画出图线。







24.(12分)

冰球运动员甲的质量为80.0kg。当他以5.0m/s的速度向前运动时,与另一质畺为100kg、速度为3.0m/s的迎面而来的运动员乙相撞。碰后甲恰好静止。假设碰撞时间极短,求:

碰后乙的速度的大小;

碰撞中总机械能的损失。

25.(20分)如图,在第一象限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平面)向外;在第四象限存在匀强电场,方向沿x轴负向。在轴正半轴上某点以与轴正向平行、大小为的速度发射出一带正电荷的粒子,该粒子在(d,0)点沿垂直于x轴的方向进人电场。不计重力。若该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方向与轴负方向的夹角为,求

电场强度大小与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比值;

该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的圆轨道在地球赤道的正上方运行,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求

(1)卫星B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卫星A和B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信号传输时间可忽略)。

参考答案

14.B15.D16.BD17.C18.AD19.D20.C21.A

22.

(1)4.30(4分,填4.29或4.31同样给分)

(2)因为物块加速度小于(或物块加速度小于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可知斜面是粗糙的(2分)

23.

(1)答案如图所示(3分,有任何错误都不能给这3分)



(2)



(3)

2.90(3分,在2.89-2.91之间均给分)

1.03(3分,在0.93-1.13之间均给分)

24.

答:(1)设运动员甲、乙的质量分别为m、M,碰前速度大小分别为v、V,碰后的速度大小为,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②

(2)设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的损失为,应有



联立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



评分标准①②③④式各3分

25.答:

(1)如图,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粒子质量与所带电荷量分别为m和q,圆周运动的半径为,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题给条件和几何关系可知②

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粒子进入电场后沿x轴负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离开电场时沿x轴负方向的速度大小为,由牛顿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由于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如图),有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得



(2)联立⑤⑥式得



评分参考:第(1)问18分,①式3分,②式1分,③④⑤⑥式各3分,⑦式2分;第(2)问2分,⑧式2分

26.答:

(1)设卫星B绕地心转动的周期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有





式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m、分别为卫星A、B的质量,由①②式得



(2)设卫星A和B连续地不能直接通讯的最长时间间隔为r;

在此时间间隔r内,卫星A和B绕地心转动的角度分别为和,则





若不考虑卫星A的公转,两卫星不能直接通讯时,卫星B的位置应在图中B点和点之间,图中内圆表示地球的赤道,由几何关系得





由③式知,当时,卫星B比卫星A转得快,考虑卫星A的公转后应有



由③④⑤⑥⑦式得



评分参考:第(1)问7分,①②式各2分,③式3分;第(2)问15分,④⑤⑥⑦⑧式各3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31.(9分)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表示了________对某种C3植物和某种C4植物__________的影响。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C3植物和C4植物中光能利用率高的是________植物。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增加________的面积,补充______气体等。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4植物吸收的CO2被固定后首先形成______________化合物。

(3)C3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这两种物质在叶绿体内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NADPH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其在暗反应中作为______剂,用于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

【答案】(1)光照强度(1分)光合作用强度(1分)C4(1分)光合作用(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CO2(1分)

(2)四碳(或C4)(1分)

(3)囊状结构薄膜(或类囊体薄膜)(1分)还原型辅酶Ⅱ(1分)还原(1分)

【解析】(1)根据图示的横、纵坐标可知,该图表示了光照强度对C3和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光照强度为P时,C3植物已达光的饱和点,而此时C4植物还没有达到光的饱和点,因此光照强度大于P时,C4植物对光的利用率更高;在一定光强强度下,可通过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CO2的浓度来提高光能利用率。(2)与C3植物不同的是,C4植物具有C4途径,其吸收的CO2被PEP(C3)固定后首先形成C4(四碳化合物)。(3)因为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因此ATP和NADPH也在该部位形成,其中NADPH又称为还原型辅酶Ⅱ,简写为[H],在暗反应中作为还原剂。32.(9分)

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 甲 乙 丙 丁 向肠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NaCl

10mL 0.9%NaCl

10mL 1.1%NaCl

10mL 0.9%NaCl+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共10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 1mL 3mL 5mL 9.9mL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_________;丙组从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_____处流向溶液浓度_____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_____________的参与

【答案】1)肠腔进入血液(1分)血液进入肠腔(1分)低(1分)高(1分)渗透作用(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Na+载体蛋白(3分)

【解析】1)根据渗透原理,水分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因血液的渗透压与浓度为0.9%的NaCl溶液相等,因此实验开始时甲组中的水分子从肠腔向血液移动,而丙组中的水从血液向肠腔移动。

(2)与乙不同的是,丙组实验加入了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其结果是半小时内丙组中被吸收的NaCl溶液减少,说明Na+载体蛋白抑制剂影响了NaCl的吸收,故可推测小肠吸收Na+时需要Na+载体蛋白的参与。

33.(10分)

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下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生态瓶编号 光照 含微生物的泥沙 浮游藻类 水草 浮游动物 A + + + + + B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

(1)A瓶中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__________,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浮游动物的种群密度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物群落(1分)竞争(1分)

(2)降低(1分)没有光照,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降低(1分)氧气与食物不足(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2分)

【解析】1)一定区域中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因此A瓶中的微生物、浮游藻类、水草和浮游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浮游藻类和水草都为生产者,会争夺光照、生态瓶中的无机盐等,因此两者为竞争关系。

(2)B瓶缺乏光照,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一段时间后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将降低;藻类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但使其数量减少,也会导致瓶内O2含量减少,而浮游动物以植物为食,因此浮游动物会因食物和氧气不足导致其种群密度降低。

(3)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无机物,重新供生产者利用。

34.(14分)

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

(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____________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___________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_________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F2种子,1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1分)自由组合(1分)随机结合(1分)相等(1分)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1分)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1分)

(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2分)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2分)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2分)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2分)

【解析】1)若抗锈病与感锈病、无芒与有芒分别受A/a、B/b这两对等基因控制,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4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可分别表示为AABB、AAbb、aaBB、aabb,若要使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与F2均相同,则两个亲本组合只能是AABB(抗锈病无芒)×aabb(感锈病有芒)、AAbb(抗锈病有芒)×aaBB(感锈病无芒),得F1均为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须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能使两组杂交的F2完全一致,同时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同。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F1为AaBb,F2植株将出现9种不同的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可见F2自交最终可得到9个F3株系,其中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中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后该对基因决定的性状会发生性状分离,依次是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

















中国校长网教学资源频道http://zy.zgxzw.com



历年全国高考试题http://www.zgxzw.com/gaokaoshiti































































献花(0)
+1
(本文系您个人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