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5年樊城区中考数学适应性试题
2015-10-28 | 阅:  转:  |  分享 
  
2015年樊城区中考数学适应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的倒数是

A、2B、-2C、D、-

2、为了解本班学生每天零花钱使用情况,张明随机调查了15名同学,结果如下表:

每天使用零花钱(单位:元) 0 1 3 4 5 人数 1 3 5 4 2





关于这15名同学每天使用的零花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众数是3元B.平均数是2.5元C.极差是5元D.中位数是3元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D.

4、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B、x≥-2且x≠1C、x>-2D、x>-2,且x≠1

5、将图1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的红心“”标志所在的正方形是正方体中的















A、面CDHE B、面BCEF C、面ABFG D、面ADHGD、E的AB、AC边上的点,

且S△ADE:S四边形DBCE=1:8,那么AE:AC等于

A.1:9B.1:3C.1:8D.1:2



9、如图,以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切小圆于点,若,则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间满足

A. B. C. D.



1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4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B.m≥2C.m>2且m≠2D.m≥2且m≠2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D→C→B→A,设P点经过的路线为x,以点A、P、D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如图,一个半径为的圆形纸片在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内任意运动,则在该等边三角形内,这个圆形纸片“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是

B.C.D.不能求出具体值。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如右图,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三点A、B、C分别作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图中S1+S2=5,则S3=

14.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正数,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5.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16、设、是方程2x2-6x+3=0的两个根,那么的值为______.

17、如图,将长8cm,宽4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C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_____cm.





三、解答题(共66分)

18、(5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tan60°.



19、(5分)初中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区教育局对我区部分学校的八www.dushiliren.net年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把学习态度分为三个层级,A级:对学习很感兴趣;B级:对学习较感兴趣;C级:对学习不感兴趣),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①和图②的统计图(不完整).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

了名学生,并把图①补充完整;

(2)图②中C级所占的圆

心角的度数为;

(3)从抽样调查的学生中,

抽取一名学生学习态度达标(达标包括A级和B级)的概率是多少?















20、(6分)如图所示,二次函数y1=-x2+nx+m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3,0),另一个交点为B,且与y轴交于点C(0,3).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并写出顶点坐标;;

(2)令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分析并观察图象,

直接写出当<时,x的取值范围.









21、(7分)将两块大小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BAC=∠B′A′C=30°)按图①方式放置,固定三角板A′B′C,然后将三角板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小于90°)至图②所示的位置,AB与A′C交于点E,AC与A′B′交于点F,AB与A′B′相交于点O.(1)当旋转角时;

(2),AB与A′B′垂直吗?请说明理由.沿方向平移,使点E与点C重合,得.

(1)求证:;

(2)若,当AB与B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24.、两座城市之间有一条高速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这条路两端的入口处驶入,并始终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城,乙车驶往城,甲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始终不变.城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距离(千米)与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的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已知乙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设行驶过程中,两车相距的路程为(千米).关于的表达式;

(3)当乙车按(2)中的状态行驶与甲车相遇后,速度随即每小时增加(千米/时)并保持匀速行驶,结果比甲车晚40分钟到达终点,求乙车变化的速度.城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距离(千米)与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函数图象.25、(1分)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过A作OP的垂线AB,垂足为点C,交⊙O于点B.延长BO与⊙O交于点D,与PA的延长线交于点E.

(1)求证:PB为⊙O的切线;

(2)试探究线段AD、、P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若=,sinE.

?



26.(12分)在形AOBC中,OB=OA=4,分别以OB,OA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过F点的函数的图像与AC边交于点E.





.则点M的坐标为

①若∠APM=90°,求出P点的坐标;

②在①的条件下,若P点不与O、B重合,连接AQ,探究正方形AOBC



(备用图)















































B



A



C



D



E























人数



120



100



50



50



120



A级



B级



C级



学习态度层级



图①





图②







25%





A级



B级



C级



60%





A



D



G



C



B



F



E



第21题图



1



2



33





43





53





60



120



180



240



300



360



O



/千米



/时







献花(0)
+1
(本文系hjytub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