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5--2016-1伊克昭中学初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5-11-01 | 阅:  转:  |  分享 
  
东胜区伊克昭中学八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当乌苏里江金色的阳光已经洒满大地时,我国新疆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大B.经度跨度大C.地势落差大D.海陆差异大

2.下面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B.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北回归线穿过我国中部D.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3.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蒙古B.朝鲜C.印度D.日本

4.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小B.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C.各民族中,壮族的人数最多

D.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图8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7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B.东北多,西南少C.南方多,北方少D.北方多,南方少

6.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A.兴修水库B.跨流域调水C.提高水价D.海水淡化

7.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B.乙地是我国主要的温带草原区

C.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D.丁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河流结冰期长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完成8~9题。



8.港澳地区与图中哪个省区相邻()

A.①省区 B.②省区 C.③省区 D.④省区

9.有关图中四条河流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①含沙量最大B.②枯水期最长C.③流量最大 D.④结冰期最长

10.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其优势是()

A.有利于发展种植业B.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

C.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旅游业D.不容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1.下列关于洪涝、干旱、寒潮、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B.我国的旱灾只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C.寒潮是冬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很小

D.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对我国东南沿海有很大破坏性

12.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起伏和缓、开阔坦荡B.山水环绕、沃野千里

C.沟壑纵横、地面破碎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3.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长白山—武夷山

14

A.南水北调B.修建水电站 C.浪费水和水污染D.全球气温变暖

15.下表是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该数据资料反映了我国()



年份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人数 11.34亿 12.66亿 13.40亿







A.人口压力得到根本缓解B.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C.人口增长速度加快D.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16.关于我国四大干湿地区的说法,完全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湿润区——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森林景观——发展了水田耕作

B.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草原景观——发展了畜牧业

C.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森林草原景观——发展了旱地耕作

D.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荒漠景观——发展畜牧业

17.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有利于农业灌溉B.气温越高,瓜果越甜

C.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D.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

18.右图中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

A.土地资源人均不足

B.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C.林地占的比重最高

D.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高

19.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够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原因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D.雨热同期

20.下表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平均量 1/2 1/3 1/4 1/6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D.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不足

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民族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下列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B.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C.各少数民族不设自己的语言学校

D.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2.以下四地为我国东部的四个城市,四地位置由南往北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③②④①

23.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数量增加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医疗水平提高D.就业机会增加

24.为了明天更加美好,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是()

①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②不使用一次性木筷③毁林开荒

④节约用电⑤节约用水⑥植树造林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⑤⑥

2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水田与旱地的界线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⑤





东胜区伊克昭中学八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答题卡(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读图分析题(共50分)

26.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读下图完成(1)--(4)题。(每空1分,共14分)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A地形区,即____________高原,两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黄河最终注入了海,共同流经的省区有、(写简称)。

(2)图中B地形区是____________高原,该地形区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是_____________。因此下游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请列举治理该河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2点)。

(3)图中C处是我国最大水利枢纽__________水利枢纽。该水利工程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江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宜宾以下的河段四季通航,航运价值特别高,因此长江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图A和图B,完成(1)--(5)题(共12分)。

图A



图B

(1)由图A可知,我国的地势特征为。

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产生了什么影响?



读图B,完成(2)-(5)小题:

(2)C为__________山,其走向为,该山脉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其西侧为(农业用地类型),D山脉东侧为??????(地形区名称)。

(3)H山脉位于???省与省分界。

(4)G是世界陆地最高点峰。

(5)2015年暑假,小红从上海经成都到西藏旅游,那么她穿越的地形区不可能有()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东北平原





28.读下图,完成(1)、(2)题(每空1分,共4分)。



图A图B图C

(1)图中漫画A反映出我国对资源过度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图B反映的问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我国西部地区;图C反映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2)图中所涉及的自然资源都属于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29.读下图,完成(1)-(3)题。(每空1分,共6分)



































(1)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我国临海、岛屿名称。

③_________海,④_________岛。

(2)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填字母及名称)

(3)E省简称为,F省区行政中心是市。





30.读我国部分城市气温和降水量图、气候分布图和季风图,完成(1)-(7)题(14分)。

































(1)___________(城市)雨季来得最早,退得最晚,雨季最长。

(2)___________(城市)1月均温最低,主要原因是它的纬度比另外两个城市。

(3)观察三大城市的7月和1月气温,可以得出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冬季。

(4)观察三大城市7月的气温和降水,有一个共同的气候特点即。

(5)从北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北京属于气候。

(6)读图2可知,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7)图3为季风图(冬/夏),受该季风影响:

A.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向递减。

C.西北地区距海远,夏季风难进入,形成了降水少的气候。























北京



上海



广州



图1



图2









献花(0)
+1
(本文系李功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