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
2015-11-10 | 阅:  转:  |  分享 
  
课题 第一单元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

教学目

标要求 1.了解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

2.知道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3.能编写简单明了的倡议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2、【教学难点】能编写简单明了的倡议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怎样过马路,尤其在有交通灯的路口?

2、你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吗?你是怎么看待的?

二、看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视频

1.谈话:从文明的角度,请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行为的?

2.谈话: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

3.带领学生实地问卷,看看行人是怎样说的,有什么样的危害。教师随时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5.小结:“中国式过马路”是由于国民素质较低,与交通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执法力度薄

弱等因素造成的。

三、调查问卷:

1、出示“中国式过马路”调查问卷。

2、学生自己完成。

3、全班交流,统计问卷结果。

4、分析统计的数据。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中国式过马路”原因初探。

1、小组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共同。提高

二、有效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措施。

1.道路设施应该更人性化。

2.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不闯红灯。

3.大力宣传文明过马路,让交通法规深入人心。

4.对闯红灯的行人应该处罚。

5.师生交流。

三、文明交通倡议书

1、要求:

(1).“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2).产生的原因

(3).解决的有效措施。

2、学生自己编写倡议书。

3全班交流欣赏。

四、总结全课。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总结与反思

汇报与展示

展示上网搜集到的“中国式过马路”资料

举办专题座谈会

谈谈自己在十字路口的观察。

展示自己小组的“文明过马路”倡议书。

二、填写“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活动评价表。

以小组为单位填写。

全班交流结果。

三、总结全课。

课后反思:











作业

布置 告诉身边的人应该如何过马路

课题 第二单元现代技术·生活中的数字编码 教学目

标要求 1、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规律,

初步学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编码。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探索更多的数字编码的奥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悟数字编码的作用与价值。

上课铃响,要求学生对号入座,而学生手中的票存在重复号、无位号等错误号码,结果

出现混乱局面。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混乱的原因,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正确编码的作用。

教师引入课题:看来没有编号或没有正确编号都给生活带来不便,一个班就乱成这样,

可想而知,如果在电影院那么大的场所,那么多的人,又会有什么后果?所以为了方便生活、有序管理,人们把数字按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排列起来,传递各种信息。这就是

今天我们要探索的《数字与编码》。

二、二、汇报交流各组课前调查情况。

1、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其余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也可以提问题,结束还要当小评委。

2、学生汇报,如门牌号、电话号码、学号、车牌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老师适时鼓励、赞赏。

在学生有汇报到关于身份证编码知识时,教师随机插入:

(1)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再出示老师的身份证,问:能从中知道老师的确切年龄吗?

怎么知道的?你还能从老师身份证号码获得其它什么信息?

(2)让学生给自己试编身份证号码,选1-2人上台展示并说说是怎么编的。

师小结并指出:其实在你们的户口簿上已经预留了一个身份证号码,回家去核对一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评价。

(1)以举牌的形式,每人选出自己认为最佳的调查小组。

(2)教师激励性评价。

三、总结全课。

四、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数字与编码,你还知道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二、实践与应用。

1、从你的日常生活中选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编码的人、事、物进行编码。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合作完成,编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展示。

2、把感兴趣的、想问的有关数字与编码知识用写信的形式给亲朋好友或友好学校的同学交流。

各小组完成后,派代表汇报、交流,并写好信封,课后寄出。教师交代以后收到回信,随时在班上交流。

三、教师以赠言的形式进行小结。

1、师谈话赠言: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出色,老师赠送你们几句话。不过是给你们一组数码,你们要通过译码表翻译出来。

教师出示译码表: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第一句赠言:

19192324161718

小小数字用处大

第二句赠言:23243337273738

数字编码显神通

2、教师总结: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你们能用各种方法获取知识,今后用这些方法探索更多的奥秘。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总结与反思

汇报与展示

展示收集到的关于数字编码的资料。

展示记录的调查表及发现的编码规律。

向大家讲述你的下一个研究目标和计划。

填写“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活动评价表。

以小组为单位填写。

全班交流结果。

三、总结全课。

四、课后反思:













作业

布置 把你课前调查情况,结合今天课堂收获,课后交流的经验与体会,进行补充、完善,写成调查报告,汇编成册,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来分享你们的成果。













课题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教学目

标要求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学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1、生在吃了一些食品之后会有腹泻、腹痛、呕吐等现象。

2、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三、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体会。

布置 什么是“三无食品”?

课题 第四单元社会生活·商标的奥秘 教学目

标要求 1、1、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

2、2、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协作,培养良好的个性和独立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创意设计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言:同学们,你在商场里购买过东西吗?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是如何选择的呢?如今,我们处于一个商品经济发达的时代,每天都有无数的商品从生产地通过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运输到世界各地,陈列在各种商场、店铺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所需。发展迅猛的商品经济就好象是人身体里不断流动的血液,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活力。在这个领域,有无数人在辛勤的工作,创造着财富,也创造着奇迹。现在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善思的头脑,去探究商品这个世界的奥秘吧!

二、研究准备:

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问题?信赖什么品牌?……

(带着问题,到周围的商店去做个小调查后,进行讨论)

在同学们讨论的这些现象中,有没有蕴藏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呢?想一想

三、方法引导:

试着用“因为……所以……”来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你看到路旁的早点摊顾客很多

我的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研究实施:

(一)资料收集

1、收集、交流喜爱的商标

商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喜欢怎样的商标呢?同学们可以收集一些自己喜爱的商标,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通过推商标的比较,你觉得什么样的商标最吸引人?关于商标你有哪些认识?

商标知识

小小的一枚商标里面蕴含很多内容。商标的功能是什么?商标的使用有什么要求?商标是怎样设计的?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商标吧!

通过搜索,我们了解到不少商标的知识,现在让我们来整理一下:

(1)一种法律用语,是生产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服务上采用的,为了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

(2)在商业领域而言,商标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商标通过确保商标注册人享有用以标明商品或服务,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以获取报酬的专用权,而使商标注册人受到保护。保护期限自商标注册公告之日起十年,但期满之后,需要另外缴付费用、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取得商标专用权商标局

布置 如何表述自己的观点















课题 第五单元地方特色·身边的民间习俗

家乡的春节习俗 教学目

标要求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加深对家乡春节习俗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风俗习惯。

2、在探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知道传统的节日——春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准备阶段:

成立学习活动小组:按自愿原则组成3个小组,选好组长:

第一组:春节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第二组: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

第三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

各组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二、实施阶段

第一步,按专题小组开展调查、访问、图片收集、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分析调查结果并对活动所获得的资料认真做好记录。由各组组长负责分工完成(访问方式有:实地访问、电话访问等形式,对象适度函盖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员根据访问的情况做好记录)

探究记录表一:

第一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组?长

?

组?员

?



探究主题?

家乡春节的饮食习俗

?



探究目的?

?



探究手段?

?



探究体会

?



?

附问答记录

您知道:第一组的访问记录:

1、你知道关于当地过年的贺年食品主要有哪些吗?

?2、您了解的当地的过年的饮食方面的习俗有哪些?

?3、您认为现在过年的饮食习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您是怎样看待这些改变的?

??

探究记录表二:

第二组: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

组长??

?

组员

?



探究主题

家乡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



探究目的

?



探究手段

?



探究成果

?



探究体会

?



附:第二组的访问记录表

1、您能说说家乡过年时衣着上的习俗吗?

2、春节期间在言行举止上对人们有什么要求?

3、您觉得现在过年在衣着、言行上跟以往有什么变化?

4、您对这些变化有什么看法?

?

探究记录表三:

第三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

组???长????????

?

组???长????????

?



探究主题?

春节的庆祝活动



探究目的?

?



探究手段?

?



探究成果?

?



探究主题

?



附:第三组的访问记录表

1、您知道家乡春节期间有什么庆祝活动上的习俗吗?

2、您是如何庆祝春节的?

3、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

4、您觉得在春节的庆祝习俗上跟以往有哪些变化?

5、您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第二步: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第三步: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总结阶段

展示成果,交流分享,组织评价。在老师指导下,各个小组的成员根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作进一步的筛选和整理,形成共识,以书面形式上交调查报告,,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各个小组成员以不同的方式向同学分享展示自己的成果。最后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这次的活动。

二、活动成果展示:

1、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A、将调查好的资料图片制作成手抄报,把收集到的贺年食品等展示出来(可供大家品尝)

B、一学生扮演导游介绍其家乡春节饮食习俗。

2、春节的衣着、言行习俗调查小组

A、展示调查结果(向同学们介绍习俗)

B、演唱过年歌曲、相声表演——《拜年趣话》

3、春节的庆祝习俗调查小组

A、组长总结介绍(现场给其他同学们知识问答比赛)

B、小品表演——《红包》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评价与反思

一、汇报与展示

1、展示收集到的关于其它节日的资料。

2、展示中国其它节日的民俗习惯的标志。

3、向大家讲述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二、辩论会

传统习俗都要保留吗?

1、讲解辩论会的要求。

2、学生分组,开始辩论。

3、师生评价辩论会的情况。

三、填写“身边的民间习俗”研究活动评价表。

1、以小组为单位填写。

2、全班交流结果。

四、总结全课。

五、课后反思:













作业

布置 如何组织简单的辩论会?













































献花(0)
+1
(本文系寒梅怒放10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