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失独母亲生龙凤胎生活窘迫疯狂兼职2014年05月14日10:13来源:凤凰卫视母女三人在狭小出租屋里的快乐时光。(王轶庶/图)每晚给 闹腾的孩子做完饭并盯着他们吃完后,郭敏才在炉台前飞快地开始吃自己的饭。(王轶庶/图)郭敏买一条鱼能吃将近一个月,分成三四段,每段 吃一周。(王轶庶/图)郭敏带着两个子女,擦肩而过的是一位年轻母亲。(王轶庶/图)114人参与?15评论核心提示:24岁的女儿遇 车祸去世后,郭敏一度不想活了,直到看到日本一个60岁女人生孩子的消息后,她决定再要个孩子,最终她顺利生下一对龙凤胎。为养活孩子,6 0岁的她一个月打7份工,一条鱼三口人要吃一个月,她说生活再不如意也没后悔生下孩子。重当母亲的她不仅要应对生理上的困难,养育一对子女 的经济压力也很大。2013年7月,丈夫脑梗住院,养育两个小孩儿的任务全部压到了郭敏身上。为了糊口,郭敏凭着年轻时的资历,给十来家小 型公司当兼职会计师,能取得一点收入。凤凰卫视5月13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解说:一个女人,背井离乡,孤军奋战十年。郭敏: 一门心思想下海,想赚一笔钱回来。解说:然而突如其来的厄运,却让她的生活彻底崩盘。郭敏:50岁以前,我头发全是黑的,突然一下子那就几 天突然白了。解说:在56岁的高龄,她做出了一个特殊的抉择。陈晓楠:觉得你好像突然就变成一个战士了。郭敏:好像前面看到光明,就赶快奔 到那去,希望就在那里。解说:《冷暖人生》,一个失独母亲之战。郭敏:我算了一下平均每天睡五个半小时,干活干到三点半睡,三点半睡到早上 七点。宝宝,起床了。就是年底的时候,我打了七个通宵,没睡觉。陈晓楠:七天七夜没睡觉?郭敏:对,七天七夜没睡觉,嘴巴都肿的,全部都起 泡,就是到(凌晨)四五点的时候,特别困,然后趴半个小时,然后醒来以后又继续干,没在床上睡过。陈晓楠:人有时候那股劲撑着吧。郭敏:对 ,就是这个精神支柱。陈晓楠:感觉好像这个潜能无限了。郭敏:我现在就是这样的。陈晓楠:画面中这个头发花白,矮小瘦弱的女性叫郭敏,今年 六十岁,退休之前曾经是一名会计。郭敏说话语速极快,干活极麻利,永远经历充沛,看上去真不像是一个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在北京的城中村当 中,其实像她这样年纪的来给儿女照看孩子的老人非常之多,并不足为奇,但是郭敏是他们当中极其特殊的一位。因为据她的邻居们说,他们除了看 见郭敏每天匆匆忙忙接送小孩上下学之外,平常几乎是看不到她的身影的,剩下的所有时间,她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她同时给十几家小型公司做着 兼职会计,每天的工作时间高达十几个小时之上,而且她似乎永远都在计算,计算着自己花的每一分钱,计算着自己用过的每一分钟,甚至和邻居们 偶尔聊个天,都时不常的要看表,似乎在计算着一分一秒。如此的紧张的生活节奏,恐怕连年轻人也吃不消,但是郭敏却雷打不动地严格执行着她近 乎疯狂的作息时间。而她之所以这么拼命地活着,是因为60岁的她,并不是那两个四岁孩子的奶奶,她是这对双胞胎的母亲。解说:2010年4 月6日,当时56岁的郭敏通过胚胎移植手术,成功诞下一对龙凤胎,这也刷新了北京地区产妇的年龄上限,轰动一时。郭敏:哎呦,磕着我头了, 哎呦喂,嘉彬,拆枕头呢,你们走了,走了。嘉彬:妈妈,妈妈,别生气。郭敏:别生气行,那你站到前面去。再苦再累,我看着两个孩子都欣慰, 都高兴,特别是晚上睡着的孩子,我都会过去看看。这两个孩子也挺亲的,每次去幼儿园接他们,妈妈我想你了,他们冲过来,妈妈我想你了,两个 都说,所以我听这些就挺高兴的。解说:生活的压力很快将新生儿降临的喜悦冲淡,六十岁,本来是需要被儿女照顾的年纪,而郭敏却要重新承担起 新的四口之家的重担。为了养育两个年幼的孩子,郭敏咬紧牙关,透支着体力,不断地打拼,对于性格倔强的郭敏来说,她的生活是一场接着一场的 战斗。郭敏:原来我跟我老公两个人带,还好一点,一个人带一个,现在不行了,现在他去年7月10号突发脑梗,我一听我老公脑梗,就住院,哎 呦,天呢,我脑袋蒙了,我说完了,这两个孩子就什么都要靠我一个人管了。为了两个孩子拼死拼活,就是讲累死累活我都干下去,从来没有后悔过 ,无怨无悔,真的是。陈晓楠:不去想别的?郭敏:不能想别的,只能往好的方面想,不能往坏的方面想,没时间去想痛苦,因为每天忙忙叨叨,更 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事了。这是小男孩,这是小女孩。你看,胖乎乎的一百天。记者:对,这好胖乎。解说:家里的影集每年都在变厚,孩子们也在一 天天地长大,在翻动的相册中,有一张特殊的照片,令郭敏心情复杂,百感交集。郭敏:十四岁,我带她去照的,在老家。这小女孩特乖、特漂亮、 特听话。记者:经常会拿出她这张照片来看看?郭敏:是啊,我逢她的生日跟祭日,我就特别想她。解说:照片中这个娟秀的女孩是郭敏的大女儿刘 令晖,如果还活着的话,她今年已经33岁了。九年前,就在刘令晖最美好的花样年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她的生命。郭敏:我女儿死了以 后我就什么,好难过,天天哭,天天哭眼睛哭肿了,脑袋都是,人都崩溃了,脑袋都是痛的,天天哭,打击太大,整夜整夜都睡不着觉。我50岁以 前我头发全是黑的,就是51岁那年,突然一下子,那就几天突然白了。我是这样想的,跟我一起过到北京,成个家,到北京工作,我老了还有个依 赖,还有个伴,还可以说说话什么的。陈晓楠:理想的未来的画面,好像马上就要到手了,好像马上就近在眼前了,就结果突然一下什么都没了。郭 敏:精神寄托也没了,本来有希望,希望也没了,什么都没了。解说:郭敏,1954年出生于江西,1981年有了女儿刘令晖,那是第一代独生 子女,郭敏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当时郭敏在江西当地一家小国企当会计,每月200元的收入,不足以为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1992年,深受 下海热潮的影响,生性好强的郭敏在38岁“高龄”,选择了辞职下海,她背井离乡,独自去沈阳闯荡。郭敏:一门心思想下海,想赚一笔钱回来, 所以就想自己干,那时候胆子大。在外面,肯定有需要会计,人家能干的,我也能干,人家能吃苦,我也能吃苦,我说我也能,人家能活,生存我也 能生存。陈晓楠:就得硬点心肠。郭敏:对,就是硬下心肠走的,你不硬下心肠走不了,真的走不了。只要我决定的事,我就一定要把它干成,我( 是)比较有毅力的那种,就是说,我就是说到做到。陈晓楠:你的小女儿愿意吗?郭敏:愿意,我说妈妈出去下海,到以后你长大了妈妈把你接出去 ,她同意。陈晓楠:这始终是你的所有的奋斗的一个最终的(目标)。郭敏:对,最终的我是想把她弄在我身边,最终是这样子想。解说:郭敏始终 相信,仗着自己不服输能吃苦的精神,肯定能为女儿拼下一个好的未来。来到沈阳,郭敏凭借常年的工作资历,很快了一份会计的工作,收入是之前 的数倍,然而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沉落,在沈阳工作了几年,厂子的效益每况愈下,频临倒闭。1997年,郭敏背着两个包来到了首都北京 。郭敏:到北街当时举目无亲,就住在六里桥地下室,有一个单位丰台的新录了我,当时我是上下铺,七八个人一个房间,怎么住这个,住都没地方 住啊,那时候(孩子)太小了,没办法,她也没地方读书,你也没一个落脚地。女儿因交通事故身亡失独母亲陷入崩溃边缘陈晓楠:郭敏下海之后 ,身在老家的女儿始终是她内心最大的牵挂,她省吃俭用,年薪三万几乎都寄回老家,供女儿读书,让女儿吃好点,用好点,更重要的是为她将来上 大学积攒学费。在郭敏的身上,我们或许也能看到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母亲的身影,一生默默地吃苦,勤劳隐忍,但是因为过于忙碌,也疏于对孩子 的言辞表达和情感的交流,只希望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未来。郭敏始终相信,未来她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会很长的,吃的苦,受的罪以及暂时的分 别,就都不算什么,作为母亲,她表达爱的方式,就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寄望在未来,但她从未想到,这种寄望有可能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解说 :原本打算在外工作几年,赚够女儿上大学的费用,郭敏就回老家和家人团聚,然而下海的打工生涯,却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顺利。1998年,无 法再忍受分别的丈夫,与她离了婚,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掘强的郭敏咬牙坚持。之后,女儿刘令晖高中毕业如愿升学,2001年,46岁的郭敏和 首钢一名职工重新组合了家庭,工作也走上了正轨,她终于在北京站稳了脚跟,这时21岁的刘令晖,也大专毕业了,郭敏帮其在北京找了一份出纳 的工作。期盼多年的愿望实现了,她终于和日思夜想的女儿团聚了,面对十年未见的女儿,除了自责和遗憾,郭敏更感到了欣喜和安慰。郭敏:(她 )挺聪明,长得漂亮挺白,而且挺文静的,挺乖的孩子,每天我们两个人一起出去,她去她单位上班,我就出去干活,回来的时候我特意绕在那里, 陪她一起回来,一路上说说笑笑,我觉得那时候是最开心的日子。陈晓楠:这一年是你人生中最甜蜜的时候?郭敏:对,她也挺乖,她知道我爱吃红 薯干,她给我买红薯干吃,不太爱说话,但是跟我说话多。陈晓楠:跟你说心里话吗?郭敏:嗯,说。解说:母女团聚,其乐融融,女儿也走出了家 乡来到了首都,这一切都在按着郭敏所设想的铺陈开来,然而幸福的时光仅仅维持了一年。2003年非典爆发,郭敏让女儿回到江西躲避非典,女 儿也打算在老家续完本科后再回京工作,然而就在2005年11月21日的晚上,也就是刘令晖本科毕业前夕,她在过马路时遭遇车祸身亡。得知 消息时,郭敏正在北京的公交车上。郭敏:当时我一看见这个我就赶快下车,一坐在马路边当时就蒙了,蒙了以后就哭,人都晕掉了,一看坐在马路 边老半天都不能动,哭哭哭,我哭得眼睛都哭肿了,人都崩溃了。解说:唯一的女儿突然去世,郭敏悲痛欲绝,昏迷不醒,被人送进了医院,没能在 火化前见女儿最后一面。住院期间,郭敏收到了从老家寄来的女儿的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郭敏:哎呦,我后悔,当时没让她回去就好了,就是老后 悔,老想着。陈晓楠:这个念头老在折磨着你。郭敏:对,我一直觉得亏欠她,在外面没跟她在一起,她好可怜,没有母亲对她的爱,没付出那么多 ,对吧。没有希望了,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脑袋一片空白,就是完了,彻底完了,她人不在精神支柱就倒了。解说: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郭敏而言 ,女儿是她奋斗打拼的动力,也是她未来晚年生活的快乐来源,女儿的猝然离世,让还未来得及表达母爱的郭敏,更加自责和愧疚,也让她苦心经营 的生活计划,彻底崩盘脱轨。郭敏:我50岁以前,我头发全是黑的,就是51岁那年,突然一下子那几天突然白了。陈晓楠:真的是一夜白头?郭 敏:真是,我真没想到就这几天不睡觉,突然一下白的,真的不想活了就是。解说:五十丧子,郭敏的未来陷入到无际的黑暗,女儿去世后,性格一 向强硬的她,开始每天祭拜观音菩萨。2008年郭敏偶然间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一则豆腐块大的新闻,就是这则不起眼的消息,却像一道闪电划过 她的脑海。郭敏:我突然看到一份报纸,日本一个女的,60岁生了一个男孩,就是说人工的,好,我想,我比她小6岁,她能成功我能成功,因为 我说我也没什么病,我说我要自己的孩子,总算要有目标了,那时候我就想我要奔这个目标去。陈晓楠:其实这也是一个挺大的一个决定。郭敏:只 要我决定的事,我就一定会把它干下去,我是比较有毅力的那种,我就是说到做到那种。陈晓楠:后果不去想了。郭敏:我当时没想到后果,我虽然 年纪大了,我说我能克服,钱没有了,就是我退休工资,我老公有一点,我们两个养个孩子,可能问题不大,我在想。陈晓楠:就不是个利弊的事, 是个生与死的事。郭敏:对,我要是不要个小女孩,那时候不是朝着目标奔,我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现在,真的。解说:郭敏执意要拼一把,就 和当年离开家外出打拼一样,她奋不顾身地又投入到一场新的战斗。征得丈夫同意后,她决心要做胚胎移植手术,但由于公立医院挂号紧张,郭敏的 手术被排到了一年之后,求子心切的她来到了一家收费更高的私立医院,非常总共需要八万多元。郭敏不惜倾家荡产,仍然决定孤注一掷,最终年迈 的母亲,借给了她三万元的养老钱,郭敏终于凑够了手术费用。陈晓楠:就是人就冲上战场了。郭敏:对,就是突然好像前面看到光明,就赶快奔到 那去,希望就在那里。我就是看到博士,我就像见到救命恩人一样的,就是,我想他一定能帮助我,我进去我就跪在地上,给他磕了三个头,我说刘 博士求求你帮帮我,我孩子死了,我一定要个小女孩。解说:手术结束之后,郭敏如愿怀孕了,她一面欣喜万分,一面又紧张地为未出世的孩子做物 质准备,挤公交、做兼职,奔波劳累,没想到仅一个多月孩子便流产了,很多人劝她认命、放弃。医生也建议郭敏修养一段时间,但郭敏却出人意料 地执意要求马上进行第二次手术。郭敏:第二次做(手术)的时候,博士说你真坚强,你真有毅力,郭敏我真佩服你,博士都说这个话。他说我是我 见过所有人里面最坚强的,最有毅力的,博士这么跟我说的,我心里想,我就不会那么倒霉,总怀不上吧,我总可以怀上。陈晓楠:这就叫义无反顾 。郭敏:对。解说:有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郭敏更加小心翼翼,在第二次做手术期间,她到医院对面租了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房间,住了下来。 郭敏:带了个床,带了个桌子、凳子,到那儿住了一个月,打针人家上门打,送饭人家上门送,我第一次没成功,我就找出经验来,我就找出失败的 原因,人家不是吃一袋豆浆吗,我一天吃三袋。陈晓楠:一天喝三袋豆浆。郭敏:对,一袋早上喝,一袋中午喝,一袋下午喝,我就这么喝,就当水 喝嘛,不是十天嘛,我买了是个苹果洗好,放在那里一天是一个大苹果,我还做在账呢,但不出去,但人家快递给我寄过来。陈晓楠:听着你这真的 挺像打仗的。郭敏:哎,就是这样的。陈晓楠:第二次心情等待的时候?郭敏:特别紧张,硬着头皮去吧,看看怀上没怀上,别人都到前面去,我老 在最后一个,我都不敢进门,上楼梯慢慢上,走到门口,我还站在门口想,我还心里偷偷地想一下,到底怀上没怀上,我一推门一进去,他那个博士 学生说恭喜你怀上了,我好高兴,马上松了一口气。我爱人知道是双胞胎,他说不行,拿掉小男孩,我说老天给你干嘛不要,再说两个人有个伴。解 说:作为一个高龄孕妇,郭敏经历了远远超过常人的严重的妊娠反应,终于在2010年4月6日,56岁的郭敏产下了一对龙凤胎,她特意请人给 两个孩子取了吉祥寓意的名字,嘉彬和嘉仪。郭敏:一个男孩,然后人家就鼓掌,一称五斤一两,他们都鼓掌,然后拿出第二个是女孩,我说女孩给 我看一下,四斤半,我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去的嘛,我终于就松了一口气嘛。失独母亲对生活精打细算为七家公司做兼职解说:2013年7月,郭 敏65岁的丈夫突发脑梗住院,养育两个孩子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郭敏一个人身上,母子三人住在昌平区一个城中村里不到20平米的小屋,面对日益 昂贵的生活成本和小孩上学、看病等诸多问题,干了一辈子会计的郭敏,严格执行着财务计划,精打细算、滴水不漏。郭敏:房租费六百,水电费两 百多,加上煤气一百一,手机(花费)五十,小孩上幼儿园一个人三百,我小孩穿的我是一分钱没买过,所以的衣服袜子、鞋子、帽子全是人家送的 ,我们平均吃饭就算二十块钱一天。陈晓楠:二十块钱一天怎么吃呀?郭敏:我全是吃的很便宜的,买一条三斤重的鱼,头尾吃一顿,中间分成三顿 ,一个月吃一条鱼,一个礼拜吃一次。陈晓楠:一个月吃一条鱼?郭敏:嗯,一条三斤的,一个礼拜吃一次,分成四段,头和尾吃掉了,然后再下个 礼拜吃肚子中间,然后我小孩吃蛋,隔一天吃一个,我每天早晨就吃一杯奶,买个馒头。这萝卜多少钱一斤?老板:一块钱。郭敏:一块钱一斤。解 说:每周二和周五是郭敏赶集的日子,她对本村的菜市场视而不见,却要坐公交车赶往一个更偏远的农贸市场。郭敏:怎么好多泥巴它那个。老板: 两块四,这个一块四。郭敏:不要那么多,就买一块钱的。萝卜我到马房买的便宜,六毛钱一斤,就是买那种人家裂口的,因为那好的要八毛、一块 。我每次赶集就20块钱够了,今天就花了12.5元。陈晓楠:你这每个月的钱,都是特别细的算到,算到一块一块的这样算,有没有一个月花下 来亏空的时候?郭敏:没有,最好的时候是省个五百块钱,不好的也省个两三百,反正都是节约点,节约点干什么,给小孩看病。解说:郭敏现在为 远郊的七家小型公司作为兼职会计,每家付给她的报酬是200元或300元不等,生活奔波不停,郭敏透支着自己的体力,但却重新捡拾拼凑起那 因为大女儿的离去,而奔溃的生活和信念,那个闲不住的,必须将人生计划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强硬的郭敏又回来了。郭敏:我自己就是觉得我自己挺 坚强的,什么都靠我自己我不能打消,我也不能去想这个想那个,必须勇敢地朝前走,这个路是我自己选的,必须朝着我的目标走,我不能倒下,一 倒下我孩子谁管。来啦。嘉仪:想你啦,想你啦。郭敏:哦,想我啦,想我啦,你想我了没?嘉彬:想啦。郭敏:叫阿姨叔叔好。嘉仪:我喜欢小的 ,哥哥喜欢大的。郭敏:别人问我那小男孩,你要你妈妈早一点回来接你吗?他说不要,为什么不要啊?没事,不要我妈妈早一点回来,为什么啊? 让我妈妈在外面多赚一点钱,这是小男孩说的,3岁多。陈晓楠:有没有特累特别累的时候?郭敏:没有,我是什么时候都死撑着,我看到俩孩子, 说实话,我就再苦再累,我看到俩孩子都欣慰都高兴。有一次,她(女儿)突然跟我说,妈妈长大以后我也帮你洗脸洗脚,那个小男孩他在那边说, 妈妈我长大以后我给你买好多好吃的。解说:郭敏生下龙凤胎后,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郭敏有着类似失独家庭,闻讯赶来,向她请教自救经验。据卫 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我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全国失独家庭已超过百万。陈晓楠:郭敏这一辈子好像都是在打仗,1990年代,为了给女儿提供一个好的未来,她决定辞职下海,失独之后冒着风险,奋不顾身再次生育,而如今为了维持生计,她一个人打十几份工,超负荷地劳作。这三段经历,好像真的就是三场战役,她对生活似乎永远不能没有目标,停下来就意味着战败,甚至她说,可能意味着死亡。花甲之年一切从头来过,两个小孩是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唯一的精神寄托,但是现在两个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新的很多的问题又接踵而,想到未来,郭敏毅然决然地说,她没有权利生病,更没有权利倒下。她好像永远是个斗志昂扬的女战士,因为在生活的这个战场上,她说自己只能往前冲,没有回头路。郭敏:现在人家问我是六十岁,实际上我心里我没想着有六十岁,我自己老认为我只有四五十岁,我现在尽心地照看这俩孩子。对我的感觉,爱全部倾注到这两个孩子身上,我现在的目标我是想再干十年,我76岁他们就20岁了,我就那么想的,我自己坚信我一定能活八十多岁。陈晓楠:必须让自己斗志昂扬的。郭敏:对,我必须让我自己坚定我的信念。《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主持人:陈晓楠【主持人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