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临济禅悟1
2015-11-17 | 阅:  转:  |  分享 
  
自己不要追求使别人开悟,自己也不要反对别人开悟,自己不管不顾,随意,都好,因为一切都是戏和梦幻,自己何必执着计较做无意义的事情呢,任其自然,都是虚幻。开悟是不执着不计较了,不计较任何对错是非,既然不计较,又何必计较别人开不开悟了,又何必管别人开不开悟了,与世无争,不要计较梦,死后毫无意义。死后开悟不开悟也没有任何价值意义,不计较不执着就好了。自己不管不顾别人开不开悟,毫无挂碍,不要计较于梦和戏,别人说啥对就啥对,反正都是梦,自己不要执着计较。自己善恶是非纷争都不计较了,又何必计较别人开不开悟了,不去计较不管不顾了,随顺大家,与世无争。这样子我就不会再较真了,彻底轻松了,无忧无虑无烦恼了,哈哈,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看破放下,就没有烦恼了。我无欲无求,不争论。哈哈,随你说吧。哈哈,我不跟你辩论了。随便吧。你再骂我,我也是笑脸,我已经彻底想开了,彻底开心了。因为想想不计较一切了,别人说我也没事啦,不计较。开悟是知道一切都是虚幻都是梦都是一场空,不开悟是不知道一切都是梦,既然自己开悟知道一切都是梦都是空,又何必计较于梦中的人或事开悟与否呢?禅者要超越对待,而且要做到一个“忘”字,忘你、忘我、忘情、忘境、忘是、忘非、忘有、忘无,“自古艰难在一忘”,诚信然也。自己见到任何事,见到好事不必欣喜若狂,见到坏事不必忧愁悲伤,因为好事和坏事最后都会过去,都会变没,都会死亡消失,都会变成空和虚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都随意都好,怎么都行,怎么都好。自己无爱无恨,自己既不追求爱也不追求恨,自己既不追求好的也不追求坏呢,自己既不追求什么也不排斥什么,自己不要执着计较,无论好的坏的都是一场虚幻,一切都随意。“人从桥上过”,?肉身就比作桥,?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过住一段时期,?就要走了,?就圆寂了,?等于在桥上走过去了。?人生无常。古人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就是个旅馆,?暂时住一住就要走的。?大家何必在这里争王称霸,?斗争不息,?杀戮不休呢!?????“桥流水不流”。人从桥上过,?是说我们这肉身壳子是不长久的,?是变迁的。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这“桥”不就是在流转吗??在变化吗??“水不流”,?水是代表我们的佛性,?它是不流动的。它是亘古常存,?不来不去,?不动不摇的。你这样会不会失去努力?嗯?,可能会,不过,也有好处啊,想开了所有事,就不会瞎折腾了,更有利于做好事,无心插柳柳成荫。庄子书也有不足的,他还是有执着的,他执着于自然、反对人为,真正开悟的,既不执着于自然,也不执着于人为。

万事万物都是成住坏空,自己不要执着于使它变好,自己也不要执着于使它变坏。自己随顺它而不执着不计较。自己既然不追求十全十美,自己就不要要求别人这样那样,随意,随缘,都是一场梦,自己不要执着计较。自己不要追求勇敢,自己也不要追求胆小害怕,一切随意。自己既不追求大的,也不追求小的。自己既不追求刚强,自己也不追求柔弱?。你想成佛,就被佛魔抓住;你想求祖,就被祖魔。抓住。如果有所求,都是苦事,不如无事。自己不要走极端,自己要平常心,自己不要追求事物的两边、正反两面,因为走上极端就会执着,有执着就会害人害己,自己不不如平常心,最后连平常心也不追求,连不走极端也不追求,自己什么也不追求。自己不要执着于天堂地狱,一切随意,都是虚幻的相而已,不要争辩。自己不要执着于法执,自己也不要执着于非法执,法和非法最后都是虚幻都归于灭亡,所以一切随意随缘,都是空的。自己追求法也是一种执着。世界上只要是存在的事物都不会是完美的,因为再完美的也会死亡,成住坏空,所以自己不要追求完美,自己不要追求使自己完美,自己不要追求天衣无缝,自己不要对别人批评自己而计较,自己所作所为肯定不是完美的,所以自己不要追求不被别人批评自己,自己不要排斥别人批评自己,自己要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不要排斥计较,自己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自己不要计较执着追求完美,自己也不要执着于反对完美,一切随缘随意,怎么都行怎么都好。自己既不要执着于“对境心不起”,又不执着于入世而失去本心。自己不要固执的不入世,而要随缘入世,以空心入世。心虽本净,不执于净,有境心就起,境灭心就灭。两种对立的东西放在一起,就显出了每一边的片面,让人体悟出超越片面的东西来,即本体之无与现世之有的关系。

没有了执着,就开悟了。破除所有执着,立马就悟了。哈哈,没事,你我都在梦中,写不写出来都是一场空。有命可救吗?你要把世间所有人的观念都看成虚妄,不要在意。每个人都得死,每个动物都得死,谁也救不了谁。无善无恶。当一个生命结束以后,它之前所追求的还有意义吗?他所受的苦、他所享的乐毫无意义。所谓善良、邪恶都是是非纷争,毫无意义。善良没有价值,邪恶也没有价值。随意随缘就可以了,不管不顾。本来没有错误,也没有正确。我们开悟之后不是说别人所作所为是错的。我们只是明白一切都是虚幻,不必要执着计较了;别人没开悟,别人还在计较执着。不管别人计不计较,都毫无价值。你计较别人,也没意义。别人享乐和别人受苦都是暂时的,都只是个虚幻的感受而已,别人善良别人邪恶也是暂时的。随着无常来,享受或受苦或善良或邪恶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其实所谓因果也是个虚幻,他只是教人不要执着于恶。但是他的弊端在于使人执着于善,永远也开悟不了了。你要执着于善,那你就是和一场虚假的戏较真。其实善良也是邪恶。很多很善良的人,就容不得邪恶,做出些极端的事情来。无善无恶是最好的,只要你无心就好了。对,破除了所有执着你就开悟了。你就会觉得每天都很快乐,无忧无虑。啥事也不计较,终日做事未尝做事。推荐你看看禅宗公案,和《庄子》的逍遥游篇和齐物论篇。差不多就悟了。哈哈,烦恼即是菩提。烦恼是你开悟的阶梯,你不要讨厌他。没有烦恼?,你永远开悟不了。《庄子》其他篇你不要多看,它也有缺陷,它也有执着。自己不要执着于善良仁义道德正义,因为一切都是虚幻,都会灭亡,自己也不要反对,随便,不要追求,一切最后都是一场空。扪空追响,劳汝心神。梦觉觉非,竟有何事!(意思是:追逐虚空幻响,只会徒劳你们的心神,梦中醒来,才会觉悟到它的虚幻,明了本来无事的道理。)自己既不追求认真学习,也不追求不学习,自己什么也不追求,无欲无求;自己既不追求认真努力工作,自己也不追求不认真工作,一切都随意而无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自己既不追求快乐,也不追求悲伤,一切都随意而无所执着,心不住于任何一相。其实如果主动教开悟,我就有执着了,我的境界就会下降,自然之妙也在不断成住坏空,所有一切都会灭亡,执着于自然就是把心情交给自然了,自然美丽时快乐,自然衰落时伤心,就不会有长久的快乐,心理无所依凭,连无所依凭也不依凭,也就是无待,连无待也不待。自己不取不舍,没有分别心,就是本心本性。自己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开悟的状态。自己不去争辩不去争吵,一切随意,利益纷争随意。自己不要追求完美无缺的自己,自己不要追求谁也喜欢自己?,自己无欲无求,一切随意,自己也不要追求让人讨厌。自己不要追求好名声,自己也不要追求坏名声。自己如果为了追求好名声而战战兢兢,也是毫无意义。自己不要追求善良,也不要追求邪恶。善良与邪恶随意,好名声与坏名声随意,不去争名夺利,最后都是无,都是相,都是虚幻。自己也不要追求善良,也不要追求邪恶。自己为人处事只是随缘随意罢了,?怎样都好罢了,不去执着于任何就行。自己不要去追求别人喜欢自己,一切都是梦幻。世界中有形的相自己都不要执着,不要追求,如:仁义正义诚信孝顺善良好名声,以及邪恶无耻坏名声?都不要追求执着。一切皆是梦幻虚幻,自己不要执着于讨好别人,自己也不要执着于伤害别人;自己不要追求好名声,自己也不要追求坏名声。自己不要追求鲜花与掌声,自己也不要追求侮辱。凡是有形的相都是虚幻的,执着于有形就是害人害己,陷于是非纷争,好名声坏名声最后都是一场空,所以自己无心,好坏随意,自己不去执着于任何、追求任何就行。自己不要执着于反省自己,自己也不要执着于不反省自己,一切随意随缘。自己不要执着于改正错误,自己也不要执着于不改正错误。自己不要执着于追求完美。因为所有的相都是成住坏空,都是虚幻的,不会十全十美的,所以自己心不要执着于任何,否则就是跟梦过不去。自己不要执着于喜欢别人,自己也不要执着于讨厌别人;自己不要执着于让别人喜欢自己,自己也不要执着于让别人讨好自己。自己所作所为,不争不执着不追求就好了,完美与否不完美随意,自己不管不顾,怎么都好。自己追求好名声也是欲望,自己执着于指责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也是一种执着,殊不知毫无价值毫无意义,自己既不要指责自己,也不要指责别人。没有完美的事情,更没有完美的人。有心为善,善不善,无心为恶,恶不阀。自己不要把自己看的那么完美,一切随意。自己不要追求别人夸赞自己,也不执着于别人不能辱骂自己,一切都随意,都好。不管对错是非、正义、道德、邪恶,自己都不争,不执着,随意,因为一切都是是非纷争,都是虚幻都是梦,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是一种心情,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生命结束后,自己所谓的好名声、坏名声、利益、是非都毫无意义,无所谓了,所以自己不要追求名和利,自己不要为了追求虚名而计较纷争,自己怎么样都知足,自己不要执着不要追求。自己既不追求被人爱,也不追求被人恨;自己既不追求宠,自己也不追求辱。自己进退得宜,自己不要执着于任何。自己追求好名声、自己讨好别人,自己就会经常计较利益得失和是非纷争,自己的心就会很累,自己不如什么都不追求,随缘,好名声也好,坏名声也好,随便。自己不要追求事业,自己也不要反对事业,一切都是无心作为,连无心为没有,一切随意随缘,自己不要追求什么,自己追求什么就会计较什么,自己追求什么就会计较是非善恶对错,自己执着什么就会有是非纷争,一切都随便,自己心不要住任何相,连无住也不住。自己追求什么,都是无意义的,最后都是一场空,自己计较于其中有什么意义呢,自己连不追求也不追求,一切都随意。自己与世无争,连与世无争也不争;自己开悟,连开悟也不悟,毫无任何执着,心无挂碍。你的理解说对了一半,知道了万法皆空的道理,你说开悟与不开悟都还得做梦,这个是错误了,试问:梦醒来时还继续做梦,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你认识了万法皆空的道理,还要继续求悟,不可停留在这个知解上啊。正用心时无心用,无心之时恰恰用。随缘做,不计得失,不计是非,物来即受,受之即离,正用心时无心用,无心之时恰恰用,自己处于反省而又不反省的境界,如果一直反省自己,那么就会追求完美的自己,这属于勤勤时拂拭的境界,反省而又不执着才是更好的境界,永远有烦恼,如果反省自己,那么万事万物都会有错误,自己永远不得安宁,自己不要执着于任何,都随意。烦恼因有我产生,你为何要别人赞同你的观点呢?佛说:汝意不可信。嗯,追求完美的自己、讨好别人、喜欢别人夸奖,都是我相。世界因有我而对立!所以凡夫世界是对立的,二元的,生灭的,正是正是。自己要警觉而不警觉,反省而不反省,于念而无念,哈哈,凡事还是不宜走极端的,走极端就失去了平常心,反省也是、警觉也是。自己既不找骂,自己也不追求别人夸自己;自己既不追求犯错,自己也不追求完美;自己既不追求被人批评,自己也不追求被人赞扬,自己不要因为相而扰乱了平常心,自己无欲无求无执着就好了,自己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只要存在的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只要是“有”都不是完美的,因为相都会成住坏空,都是有限的,都是具体的,因为存在的有都会变没,都会成住坏空,都会灭亡,所以都不会十全十美,所以自己不要追求完美,无执着就好了。自己执着于相执着于完美就是自寻烦恼。



献花(0)
+1
(本文系vdva41641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