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缘
在人生的长河中,缘遇的人很多。作为一名学生,能与老师相遇
并在数十年里,与老师保持着密切联系,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惯性依恋
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彼此情投意合。
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能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不多,能和
我亲如家人的老师更是不多。尽管许多老师在我的求学路上给予过我
指导和教导,使得我从蒙昧走向理性,从无知走向文化,直至最后成
长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而言,所有老师对我的付出都需要我
满怀感恩之心,终身不忘。如果说“恩师”的含义说明的是学生在人生
路上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教养对自己的成长、立命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话
,那么郭老师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位恩师。
记得初中即将毕业的时候,我们年级来了一位可亲、可敬且在教学上
非常严厉的语文老师。她就是郭亚男老师。她的到来,让一些早就仰
慕她的女孩子们私下窃喜。不少女孩子早为老师得体的着装、风雅的
举止所吸引,并因此喜欢上她了,我就是她的粉丝之一。她的到来让
一些淘气的男同学在课堂上谨小慎微起来,那些调皮捣蛋,或是闷皮
的男生在课堂上逐渐收敛起来,因为郭老师是绝对不允许课堂上有人
故意捣乱或是思想开小差的。当然有些“不识时务”的,虽没被罚狠,
但是小震也让他今后不再敢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了。
郭老师除精于教学外,她对各种事物似乎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
其是在文体方面。她的腰鼓打得漂亮,红绸甩得潇洒,在学校举办的
各种庆祝活动或文艺活动中,她不是担当教练就是只身领队。在老师
后来发展起来的兴趣爱好中,最爱的当属打乒乓球了。
进入高中后,郭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不久,她的家搬到了我
家楼上。缘分如此给我机会,从此我和郭老师成了形影不离的师生或
是朋友。记得当时不知道是老师影响了我,还是我的兴趣爱好陡然转
移,我竟然也疯打起乒乓球来。我们不止在学校一起打,回到家我也
常和郭老师约着打,如此以来,我们被共同的爱好拉得更近、关系更
为密切了。
暑假阶段,郭老师经常带我到厂里打球,打完球在厂里洗过澡后
一起回家。如此密切的交往让我渐渐发现我们之间已然不单是师生,
到像是亲人或是姐妹关系了。几十年来,想起郭老师我的脑海里便会
浮现出一个画面:徐先生在前走着,我和郭老师走在后边,旁边还有
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那是她的女儿。那一幕应该是后来我将内心的
一种情感定格的依据或是背景。它在我内心一直不曾淡漠的原因是因
为这段情感的真实和厚重及其在我内心之中的沉淀。
郭老师年轻时候有着十分姣好的身段,至今也依然保持着。因此
她显得年轻,有活力,与学生在一起若不是气质上有所表示,几乎看
起来和学生一样。在我们彼此越来越亲近的交往中,我经常去老师家
借阅书籍,我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借书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初夏的中
午,我来到了老师家,郭老师指着自己的藤质书架上的书对我说:“我
家的书都是向你开放的。”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油然一震,一种感激
或是欣慰之情在我的心中迅速扩展开来,我虽然动情动心,但是并未
表示出来,而是自信地走到了书架前翻阅起来。这或许是当时情感的
另类表示吧。那个年代,在可读的书籍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能有这样
一排书架是向自己开放的,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也是一种幸福
。当然幸福感是从我的内心自然而然迸发出来的,什么言语都难以完
美地表达其情其意,并且书香合并情感一直在一起发酵,在我的记忆
和情感中流芳,直至四十年后的今天......
我从老师家借出的第一套书是《三国演义》。老师家放在门厅的那
排书架,是我们缘分的延展。这段记忆对于我来说是最珍贵不过的了
。那褐色的书架,和书架上大多发着淡褐色的书籍好似一杆杆笔,愿
为我的人生底蕴描写厚重的笔划似的,先后一本本经过我的手。就这
样我也在不断的阅读中加深了与老师的情谊和我对老师的认知。
在川期间,我和郭老师就这样一直交往着,一直隔三差五地打着乒乓
球,直到我出川的那天,记得那是1977年的2月,春节刚过的某日(应
该是23日)。至此,我和郭老师的这段缘分被时间和距离暂时封存了2
0多年,我们彼此也将这段记忆逐渐深藏了起来.......
90年代末,在南京同学的一次聚会上,我有了和郭老师重新见面的机
会。当我第一眼看到郭老师从南通远道来到南京的时候,我的内心中
深藏已久的情愫立刻找到了出口,看到郭老师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的情
绪都激动热烈起来。但我知道我的激动和热烈背后还有对久远记忆的
回返,那些往事随着与老师的交谈中被我慢慢地抖搂了出来。遗憾的
是因为时间久远,郭老师与我之间的许多记忆都被岁月夺走,从她的
表情中我可以读到她似乎对我的记忆不能完全表示出应和,这让我想
到我们已经20多年没见了,岁月始终是很苛刻的,尤其对久远的记忆
而言。不过我不会忘记老师如何给我批改作文,如何用鼓励的评语激
励我对文学的爱好;更记得老师如何在炎炎夏日带着我去先生单位打
球冲凉,也记得老师家那间并不大但散发着暖人阳光的屋子......
南京同学聚会后,我和郭老师又恢复了密切联系。她依然用自己的方
式爱着学生,——
将自己喜欢的书和学生可能喜欢的书买来送予我还有随到的其他同
学。这个情景于当年她借书于我的在脑海中重合,得到的是一个影像
和一种期望,——
希望我们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进而修养身心。这就是一位老师
的胸怀和心境。
退休后,郭老师又喜欢上了打网球和摄影。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言行影
响我们,人生是需要多姿多彩,是需要追逐人生亮点的。从她身上我
看到了我们年级许多同学在人生路上前行的影子,那是向上的,积极
进取的......
因为我们今生遇上了一个可亲可敬的老师,郭亚男!
我们今生有缘。
学生高洪新
2015年10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