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操作规范
2015-11-22 | 阅:  转:  |  分享 
  
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操作规范介绍了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定义、手法、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与禁忌。

本操作规范适用于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GB12346-1990经穴部位

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乳腺增生病(HyperplasiaofMammaryGland,HMG)本病是一种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的疾病,临床主要特征为周期性乳房疼痛并伴有肿块。病理上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细胞以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变化。

3.2电针电针是用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通过毫针等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3.3腧穴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3.4主穴主穴即针灸处方中起主要作用的腧穴。

3.5配穴配穴即针灸处方中起辅助作用的腧穴。

4操作步骤与要求

4.1术前准备

4.1.1电针器具

4.1.1.1针具根据患者的体质、体型、年龄、病情和腧穴部位使用手法等不同,选用长短、粗细不同规格的毫针,这里主要选用30号1寸和1.5寸不锈钢毫针。

4.1.1.2电针仪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

4.1.2体位

患者体位的选择,应以医者能够正确取穴,施术方便,患者感到舒适自然,适合留针为原则,根据甲、乙两组主穴的不同,甲组取仰卧位,乙组取俯卧位。

4.1.3腧穴

4.1.3.1选用的腧穴

主穴:根据陕西中医学院著名针灸学专家郭诚杰教授多年治疗HMG的临床经验,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屋翳(双)、合谷(双)、膻中;

乙组:天宗(双)、肩井(双)、肝俞(双)。

配穴:根据中医辨证,HMG分为6个证型,每个证型配用2个腧穴:

冲任不调型:太溪、肾俞(均双侧);

肝郁气滞型:阳陵泉、太冲(均双侧);

气滞(郁)痰凝(阻)型:丰隆、太冲(均双侧);

气血两虚型:足三里、脾俞(均双侧);

肝火上炎型:太冲、侠溪(均双侧);

肝肾阴虚型:太溪、肾俞(均双侧)。

4.1.3.2腧穴的定位

主穴:

屋翳—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注:先于胸骨角水平确定第2肋,其下为第2肋间隙)。

合谷—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膻中—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天宗—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肩井—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肝俞—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配穴:

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肾俞—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注:先定第12胸椎棘突,下数第2个棘突即第2腰椎棘突)。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侠溪—在足背,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注:从第1、2跖骨间向后推移至底部的凹陷中取)。

丰隆—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的外缘(注:犊鼻与解溪连线的中点,条口外侧一横指处)。

足三里—在小腿外则,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注:在胫骨前肌上取穴)。

脾俞—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后正中线旁开1.5寸。

4.1.4环境

针灸室内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治疗用床及物品,注意清洗、晾晒和消毒。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在45%RH~65%RH之间。治疗室内外无明显噪音。

4.1.5消毒

针具器械消毒,接触物品消毒,医者施术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以及对治疗室及备品的要求均执行医院消毒灭菌技术操作标准(符合GB15982-1995医院卫生消毒标准)。

4.1.5.1针具器械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内灭菌。一般在1.0-1.4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保持30分钟。

煮沸消毒:将毫针等器具用纱布包扎后,放入盛有清水的消毒煮锅内,进行煮沸,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分钟。

4.1.5.2医者手指消毒

在临针刺前,医者应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干净,待干后用75%乙醇棉球或0.5%的碘伏棉球擦拭施术手指。

4.1.5.3针刺部位消毒

在患者需要针刺的腧穴皮肤上用75%乙醇棉球或0.5%的碘伏棉球擦拭即可,擦时应从中心向外绕圈拭擦。

4.2施术方法

4.2.1主穴

屋翳、天宗呈20~25度向外斜刺1.5寸,肩井呈45度向后内方斜刺1.0寸,膻中向下平刺1寸,合谷直刺1.0寸,肝俞向下斜刺1.0寸。

4.2.2配穴

足三里、丰隆均分别直刺1.5寸,肾俞、脾俞、肝俞分别向下斜刺1.0寸,太冲、太溪均直刺1.0寸。

行针:当针尖达到以上各穴应刺深度后,采用提插和捻转手法得气。其上提下插的幅度各约为0.3寸,左右捻转的角度约为150~180度。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

4.2.3电针仪

(1)将输出电位调至0位。

(2)一次选择两个导线回路,一个导线回路接同侧两个穴位,其负极接主穴,正极接辩证配穴。

(3)打开电源开关,选用优选连续波,频率为2Hz。

(4)由低到高调节输出电流量,以患者出现电麻感而不产生刺痛感,且能耐受为宜。通电时间为30min。

(5)电针治疗到时后,先将输出电位调至0位,然后关闭电源开关,取下导线,起针。

未带电针各穴采用捻转行针手法,15分钟左右行针1次。

4.2.4出针

4.2.4.1留针时间已到,患者针下轻滑时即可出针。如仍呈沉紧者,则可稍向上提针少许,待针下轻滑时方可出针。

4.2.4.2左手持一消毒干棉球,右手拇、食指持针柄,将针退出皮肤后,用棉球迅速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4.2.5疗程

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2~3天,月经期间停针。最多观察4个疗程。

4.3施术过程及术后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4.3.1晕针

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情绪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或大汗之后、患者体位选择不当、医者手法过重均可出现。

预防:根据晕针发生的原因加以预防。对于初次接受针灸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且尽量采取卧位体位;针刺手法宜轻巧,切勿过重;对饥饿、过度疲劳者,应待其进食、体力稍复后再进行针刺。在针刺的整个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如见晕针,应立即起出所有已扎之针,令其平卧,注意保暖,服用温开水或白糖水,多可得以缓解,如仍不缓解时,可捏掐人中、合谷、内关、灸百会、灸神阙等穴位,或进一步采取对症措施。

4.3.2滞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或行针手法不当,或改变患者进针时体位,此时针入腧穴后,患者局部肌肉挛缩而致。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因行针手法所致者应注意正确使用各种行针手法;因体位改变者应恢复患者进针时的体位。

4.3.3弯针

原因: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不匀或用力过猛所致,或针下碰到患者身体坚硬的组织,或在留针时患者改变了原有的体位,或针柄受到外力碰击,或滞针处理不当而导致。

预防: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运针要轻巧,熟悉针刺部位的解剖结构。患者体位要选择适当,并瞩其不应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避免外力碰创、叩击、挤压。对于滞针者应及时、正确处理。

4.3.4折针

原因:因针的质量不佳,或针身、针根有腐蚀缺损而术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提擦、捻转而致。

预防:针前仔细检查针具,特别是针根部分,应认真刮拭。对于接通过脉冲电针仪的毫针,应定期更换。针刺时不应将针体全部(含针根)进入腧穴。行针和退针时,如果发现有弯针、滞针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正确处理拔。

4.3.5皮下血肿及出血

原因:因刺伤血管所致。

预防:进针前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进针时避开血管针刺。行针手法匀称适当,避免手法过强。瞩患者不可随意改变体位。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

5注意事项

5.1体位选择

5.1.1施针部位应充分暴露施针部位,并使肌肉放松,以利于针刺和留针。

5.1.2医者操作应选择合理体位,神态自然镇定,操作正确、仔细认真。

5.2消毒

5.2.1消毒的毫针,必须放在消毒过的针盘(盒)内,外用消毒巾或消毒纱布遮盖。

5.2.2使用过的毫针必须再次消毒方可再用。

5.2.3施术过程中,如某些刺法需要触及针身时,必须用消毒棉球作间隔物,医者手指不可直接接触针身。

5.3持针

5.3.1持针时要保持针体端直,避免进针与行针过程中针体弯曲。

5.3.2正确应用各种持针法,使针尖易透皮内进而达至穴位深层。

5.4进针

5.4.1进针法的合理应用,旨在刺入部位正确,透皮无痛或微痛,并迅速取得针感。为此,应根据本操作规范选择相应的进针法。

5.4.2进针必须持针稳,进穴准。

5.4.3进针必须手技熟练,用力均匀。

5.5针刺角度和方向

5.5.1要根据施术部位、腧穴特点、病情需要、形体胖瘦等具体情况决定,选择合适的角度进针。

5.5.2直刺法适用于大多数穴位,浅刺与深刺均可。斜刺法适用于控制针感方向。

5.6针刺深浅

5.6.1针刺深浅应确保安全,在各穴深浅分寸的标准范围内掌握。

5.6.2如确需深刺并超过界定范围者,必须认真仔细地体察针下感觉,在充分掌握局部解剖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以免损伤重要脏器及血管等。

5.7电针

5.7.1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电流刺激可产生一定的耐受性,应及时适当调大电流强度。

5.7.2治疗过程中刺激量不宜过大,以防晕针,尤其是体质虚弱、精神紧张的患者。

5.7.3调节电流时,不可突然增强,以防止引起肌肉强烈收缩而造成弯针或折针。

5.8行针

5.8.1行针时提插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和是否使用压手,均应根据患者针下得气的情况和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按本操作规范操作。

经气未至反复提插以催气,在行针时亦可用提插法以激发经气。

5.8.2行针时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和时间的长短,均应根据患者针下得气的情况和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按本操作规范操作。

捻转法用以激发经气,使之沿经传导,亦可边提插边捻转,两者结合使用。

5.9出针

5.9.1出针前应注意针下感觉,一般而言,只有在针下松动滑利时,方可出针。如针下沉紧较甚,或肌肉缠针产生滞针现象时不可强行起针,宜切、循施术部位周围,使气血宣散后出针。

5.9.2出针时如用力过猛,往往会引起疼痛、出血及针刺后遗感等。故出针时应柔和、轻巧、均匀捻动针柄,将针取出。

5.9.3对于留针时间较长者,出针后应按压针孔片刻。

5.9.4医生针刺治疗时为防止针具等损伤皮肤,应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

6禁忌

6.1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宜立即进行针刺;体质虚弱,气血亏虚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重。

6.2针刺腧穴应避开血管,防止出血。

6.3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者,不宜在这些局部直接针刺。

6.4针刺时必须根据重要脏器的解剖结构,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深度,以防针刺伤及重要脏器。

6.5及时妥善处理各种针刺异常情况。































3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