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案例
2015-11-25 | 阅:  转:  |  分享 
  
2、应设置哪些固定消防设施?3、楼梯间应采用何种型式?(二)某电信楼,共34层,建筑高度106米,集中设置了一个消防控制室,控制室内设置了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布线,其传输线路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沿桥架明敷。问题:1、该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何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2、线路敷设方式是否恰当?为什么?3、设置了火灾自动警报装置后是否还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装置?答题要点:(一)1、该建筑应主要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3、应设置封闭式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当封闭式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二)1、集中报警系统。2、不恰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布线时,控制、通信、警报信号与报警信号在同一总线回路上传输,当线路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可不穿金属管,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3、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装置。1.某酒吧设在2层框架结构的首层,层高5.3m,建筑面积229m2。原设计为车库及办公用房。酒吧未经消防许可,擅自装修改造违法营业。装修时将所有外窗封死,场所内局部违章增设环形阁楼,环形阁楼面积84m2,作为酒吧经营场所。首层通往阁楼的楼梯坡度较陡,不符合规范要求。该酒吧为独立防火分区,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出口,出口上方采用易燃的聚苯乙烯泡沫违章搭建遮雨棚。场所内疏散走道上摆放桌椅,疏散出口处设置屏风,遮挡安全出口,安全疏散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场所内设有室内消火栓,配置了手提式灭火器,未设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某晚,酒吧内顾客为庆祝生日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顶棚,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迅速蔓延,有近百名顾客拥向一个安全出口疏散。部分顾客在火灾发生初期,没有及时逃生,在场内观望或收拾个人物品,甚至有人仍然进行娱乐,在火势已较大的情况下才开始逃生,贻误了最佳的逃生时机。当地消防大队接警后及时到达现场,抢救出22名被困人员,并将火灾扑灭。火灾共造成l5人中毒死亡、22人受伤,烧毁电视机、音像灯光设备等物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09702元。请根据上述火灾案例分析:(1)该酒吧发生火灾原因和应吸取的主要教训?(2)该酒吧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2.某大型商贸城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23.5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4500m2,设有自动扶梯供平时顾客上下。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该建筑防火设计主要执行哪部消防技术规范?(2)应设置哪些消防设施?(3)楼梯间应采用何种形式?《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2、应设置封闭式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当封闭式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布线时,控制、通信、警报信号与报警信号在同一总线回路上传输,当线路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可不穿金属管,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3、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装置。4、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超过20L/S,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可按本表减少5L/S。《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设施、室内、外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2、应设置封闭式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当封闭式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布线时,控制、通信、警报信号与报警信号在同一总线回路上传输,当线路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可不穿金属管,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3、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装置。4、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室内消火栓用水量超过20L/S,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可按本表减少5L/S。



一、情景描述某商业中心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0m,耐火等级一级,每层层高均为5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0000m2,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某歌舞厅位于该商业中心的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每层歌舞厅的建筑面积均为3000m2,位于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的每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均不大于200m2。二、分析要点本案例主要分析下列内容:分析情景描述中的歌舞厅如何按照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落实有关楼层位置、厅室建筑面积,安全出口位置、数量和宽度,疏散楼梯和疏散门的设置,疏散距离和疏散走道的宽度,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照明灯具及配电箱的防火隔热措施,建筑内部装修不能遮挡消防设施以及不能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等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平面布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歌舞厅宜设置在商业中心首层和地上二、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当必须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当必须布置在商业中心首层和地上二、三层外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其以下层。当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厅、室的疏散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3)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设置防烟与排烟设施。(二)安全疏散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因该商业中心地上建筑层数超过2层,故其地上部分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因该商业中心地下室仅为1层,且其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故其地下室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另外,该歌舞厅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以下规定:1)该歌舞厅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一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但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的地上房间和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地下房间,均可设置1个疏散门。2)该歌舞厅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及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均不应大于22m;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述规定增加25%。3)该歌舞厅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也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m处。4)该歌舞厅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5)该歌舞厅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6)该歌舞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0.50人/m2计算确定。7)该歌舞厅各层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均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的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的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或以下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或楼下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8)该歌舞厅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部位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9)该歌舞厅疏散用的楼梯间应能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不应敷设可燃气体或甲、乙、丙类液体管道。10)该歌舞厅的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用的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封闭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问隔开。②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③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④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11)该歌舞厅如设置室外楼梯,则其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除疏散门外,其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12)该歌舞厅如设置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疏散用的楼梯间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消防应急照明设施。②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③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④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⑤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⑥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13)地下室与地上层的共用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14)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或等于15m处。(三)室内装修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50222--1995)的规定,该歌舞厅的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顶棚或墙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状塑料时,其厚度不应大于15mm,且面积不得超过该房间顶棚或墙面积的10%。2)封闭楼梯问、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3)建筑物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开敞楼梯、自动扶梯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4)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5)照明灯具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级装修材料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6)不宜设置采用B3级装饰材料制成的壁挂、雕塑、模型、标本,当需要设置时,不应靠近火源或热源。7)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8)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9)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10)地上4层厅、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地下1层厅、室内装修的顶棚、墙面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11)因内部装修的空间内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首层至地上三层厅、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其他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不限制。12)除地下建筑外,无窗房间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除A级外,应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提高一级。一、情景描述某储存毛皮制品仓库,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占地面积9600m2,总建筑面积30000m2。该仓库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仓库等的相关信息如图1.2—1所示。地上建筑每层均划分四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2400m2。其地下一层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为600m2;首层西北侧设有独立的办公、休息区,建筑面积为300m2,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库房隔开,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该仓库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二、分析要点本案例主要分析下列内容:根据使用功能,分析毛皮制品仓库及周边厂房、仓库的储存物品或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根据建筑高度,对毛皮制品仓库及周边厂房、仓库进行高度分类;并由此分析情景描述中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平面布置、构造防火、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等建筑防火技术措施是否符合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仓库和厂房分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情景描述中的各仓库和厂房的分类见表1-2-1。(二)耐火等级和构造防火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丙类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仓库中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一、二级耐火等级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三)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该毛皮制品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不应大于4800m2,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m2,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0m2;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座仓库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四)防火间距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毛皮制品仓库与甲醇合成厂房、玻璃制品仓库、润滑油仓库和水泥刨花板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12m、13m、10m及12m。(五)消防车道该毛皮制品仓库的占地面积大于1500m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与仓库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路面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六)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毛皮制品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七)安全疏散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毛皮制品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地下室当有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仓库内垂直运输物品的提升设施应设置在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井筒内,提升设施通向仓库入口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某木器厂房,共2层,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均为4000m2,共设置四部不靠外墙且疏散楼梯净宽度均为1.10m的防烟楼梯间。该厂房总平面布局及周边厂房、仓库等的相关信息如图1-1—1所示。该厂房首层东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0m2的独立办公、休息区,采用耐火极限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楼板和乙级防火门与车间分隔,并设有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首层西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50m2的中间仓库,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车间分隔,储存主要成分均为甲苯和二甲苯的油漆和稀释剂;首层南侧设有建筑面积为150m2且采用封闭喷漆工艺的油漆间;二层设有四个车间,车间之间通过净宽度均为1.40m的疏散走道分隔,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均采用耐火极限0.50h的不燃烧体隔墙;除首层外门净宽度均为1.20m外,其他门的净宽度均为0.90m;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均不大于40m。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二、分析要点本案例主要分析下列内容:根据使用功能,分析木器厂房及周边厂房、仓库的生产或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根据建筑高度,对木器厂房及周边厂房、仓库进行高度分类;并由此分析情景描述中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耐火等级、建筑层数、平面布置、构造防火、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等建筑防火技术措施是否符合相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三、关键知识点及依据(一J厂房和仓库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要分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引起火灾的可能性。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按其中最危险的物质确定,通常可根据以下因素分析确定:1)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性质。2)生产中操作条件的变化是否会改变物质的性质。3)生产中产生的全部中间产物的性质。4)生产的最终产品及其副产品的性质。5)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许多产品可能有若干种不同工艺的生产方法,其中使用的原材料也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具有的火灾危险性也可能各异,分类时应注意区别对待。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情景描述中的各厂房和仓库的分类见表1-1-1。(二)厂房耐火等级和层数该木器厂房采用木屋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其耐火等级应为三级;另外,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三级的丙类厂房最多允许层数不应超过2层。(三)防火间距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木器厂房与面粉碾磨厂房、食用油仓库、电子厂房及酚醛泡沫塑料加工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分别不应小于15m、12m、12m及14m。(四)消防车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木器厂房的占地面积大于3000m2,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与厂房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路面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五)丙类厂房内办公室、休息室及中间仓库布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木器厂房内设置办公室、休息室时,其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E1,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甲类中间仓库[该木器厂房中间仓库内储存的油漆、稀释剂的主要成分均为甲苯(闪点为4℃)和二甲苯(闪点为29℃),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应为甲类]时,其中间仓库[中间仓库是指为满足日常生产需要,需要在厂房内存放从仓库或上道工序的厂房(或车间)所取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的场所]储量不宜超过1昼夜的需要量并应靠外墙布置,还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六)构造防火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附设在该木器厂房内的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室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除消防水泵房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外,其他隔墙上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七)防火分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木器厂房地上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2000m2;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八)安全疏散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该木器厂房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12(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人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应分散布置,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该厂房内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m;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该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但因其封闭楼梯间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故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该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40m;厂房的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和转门。考点:加油站的站址选择诠释考点:常见企业总平面的布局诠释

石油化工企业 企业区域规划 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检查企业的功能分区、集中布置的建筑和装置等总平面布置。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在山区或丘陵地区,需避免布置在窝风地带 主要出入口 厂区主要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并且必须设置在不同方向。生产区的道路宜采用双车道。工艺装置区,液化烃储罐区,可燃液体的储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应按规定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 企业消防站 消防站的设置位置应便于消防车迅速通往工艺装置区和罐区,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且避开工厂主要人流道路 火力发电厂 厂区选址 厂址应布置在厂区地势低的边缘地带,安全防护设施可以布置在地形较高的边缘地带。对于布置在厂区内的点火油罐区,检查其围栅高度不应小于1.5m;当利用厂区围墙作为点火油罐区的围栅时,实体围墙的高度不应小于2.5m 主要出入口 厂区主要出入口不少于两个,其位置应便于消防车出入。主厂房、点火油罐区及储煤场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通道 厂区选址 储存或使用甲、乙、丙类液体,可燃气体,明火或散发火花以及产生大量烟气、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的车间,必须布置在厂区边缘或主要生产车间、职工生活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围墙的设置 煤气罐区四周均须设置鼠焦,应实地测量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当总容积不超过200000m3时,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不宜小于15.0m;当总容积大于200000m3时,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不宜小于18.0m 钢铁冶金企业 储罐的间距 应实地测量露天布置的可燃气体或不可燃气体固定容积储罐之间的净距,氧气固定容积储罐之间的净距,不可燃气体固定储罐之间的净距;实地测量露天布置的液氧储罐或不可燃的液化气体储罐之间的净距,不可燃的液化气体储罐之间的净距,上述净距均不得小于2.0m 管道的敷设 高炉煤气、发生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电炉煤气的管道不能埋地敷设。氧气管道不得与燃油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以及电缆、电线同沟敷设,动力电缆不得与可燃、助燃气体和燃油管道同沟敷设 1?2??下一页考点:消防救援口的防火检查诠释

消防救援口 消防救援口是指设置在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上,便于消防队员迅速进入建筑内部,有效开展人员救助和灭火行动的窗口。在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建筑外立面的检查,核实消防救援口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 消防救援口的设置位置 消防救援口的设置位置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其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在外侧设置易识别的明显标志 消防救援口洞口的尺寸 消防救援口洞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宜小于0.80m和1.00m,其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0m 消防救援口的设置数量 消防救援口沿建筑外墙逐层设置,设置间距不宜大于30m,并须保证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两个 专用消防口的设置 洁净厂房与洁净区同层外墙应设置通往洁净区的专用消防口,其宽度不宜小于0.75m,高度不宜小于1.80m,并应设有明显标志。楼层的专用消防口应设置在阳台,并从二层开始向上层架设钢梯 1?2??下一页综合楼建筑防火案例分析-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该综合楼应建筑规模及其总体布局情况、当地消防车辆配置和预期发展情况,合理确定消防车道的设置形式以及消防车道的净宽、净高、坡度、转弯半径和承载能力等情况,保证利用消防车道实施灭火救援的有效性和可接近性。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综合楼的消防车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80m。2.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3.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4.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5.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6.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消防登高作业面首先应根据灭火救援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该综合楼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然后根据其设置位置,再确定该综合楼的消防登高作业面的有关设置要求。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综合楼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一类高层住宅建筑防火案例分析-注意事项(一)住宅建筑是指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简称住宅。(二)塔式高层住宅是指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其长宽比小于2,同时疏散门到疏散楼梯的距离小于10m。(三)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综合楼建筑防火案例分析-防火分区防火分区该综合楼应根据建筑类别、防火分区使用功能、地上还是地下和其自动灭火系统设置情况,合理确定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和《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综合楼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其他部分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1-11-2的规定。

防火分区类别 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 综合楼主楼地上部分的会议厅、多功能厅、办公室、儿童游乐厅、门厅、咖啡厅、自助餐厅 ?1000 综合楼裙房的地上部分 2500 综合楼地下室管理用房和消防控制室等设备用房 500 综合楼地下部分的普通汽车库 2000 综合楼地下部分的复式汽车库 1300 综合楼地下室人防层贮存可燃固体的库房 300 注:1.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倍。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其他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甲类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情景描述某甲醇(闪点12.22℃)合成厂房,地上1层,建筑高度6m,总建筑面积4000┫,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平面几何外形为长方形(长边100m,短边40m),按一个空间设计,承重结构采用钢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屋顶形式为平屋顶并全部采用单位质量不超过60kg/┫的不燃轻质屋面板作为泄压设施。该厂房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消防设施及器材。本案例涉主要分析下列内容:(一)厂房类别、耐火等级和层数。(二)防火间距。(三)平面布置。(四)防火分区面积。(五)安全疏散。(六)防爆泄压。(七)注意事项建筑类别和耐火等级情景描述中该综合楼的建筑高度超过50m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综合楼的建筑分类应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该综合楼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主楼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加油站等级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情景描述中加油站的总计算容积应为120m3;因该加油站的油罐总容积大于90m3且不大于150m3,单罐容积均不大于50m3,故该加油站的等级划分应为二级加油站。厂房类别、耐火等级和层数情景描述中该厂房生产时产生甲醇,其火灾危险性特征为闪点小于28℃的液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甲类。甲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最多允许层数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者外,宜采用单层。情景描述中该厂房生产时产生甲醇,其火灾危险性特征为闪点小于28℃的液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该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甲类。甲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最多允许层数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者外,宜采用单层。汽车库建筑防火案例分析-构造防火构造防火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情景描述中汽车库的构造防火应符合以下要求:1.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应采用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不燃烧体楼板与相邻部位分隔。2.防火墙或防火隔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3.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和楼梯间应分开设置。管道井、电缆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电梯井的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采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4.该地下汽车库内的汽车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的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设置甲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停车区隔开。当汽车库和汽车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不受此限。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汽车加油站建筑防火案例分析注意事项(一)加油站是指具有储油设施,使用加油机为机动车加注汽油、柴油等车用燃油并可提供其他便利性服务的场所。(二)埋地油罐是指罐顶低于周围4m范围内的地面,并采用直接覆土或罐池充沙方式埋设在地下的卧式油品储罐。(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是指将油罐车向汽油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四)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是指将给汽油车辆加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埋地汽油罐的系统。(五)使用人数超过200人的幼儿园的保护类别应划分为重要公共建筑物,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0┫的居住建筑的保护类别应划分为一类保护物,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且不超过10000┫的办公楼的保护类别应划分为二类保护物,总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的商场的保护类别应划分为三类保护物。























4









献花(0)
+1
(本文系nineious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