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考点2
2015-11-25 | 阅:  转:  |  分享 
  
考点:火灾场景确定的原则火灾场景的确定应根据最不利的原则确定,选择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作为设定火灾场景。如火灾发生在疏散出口附近并令该疏散出口不可利用、自动灭火系统或排烟系统由于某种原因而失效等。火灾风险较大的火灾场景一般为最有可能发生,但火灾危害不一定最大;或者火灾危害大,但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火灾场景。火灾场景须能描述火灾引燃、增长和受控火灾的特征以及烟气和火势蔓延的可能途径、设置在建筑室内外的所有灭火设施的作用、每一个火灾场景的可能后果。1.在设计火灾时,应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以下基本情况①建筑物内的可燃物;②建筑的结构、布局;③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2.在进行建筑物内可燃物的分析时应着重分析以下因素①潜在的引火源;②可燃物的种类及其燃烧性能;③可燃物的分布情况;④可燃物的火灾荷载密度。3.在分析建筑的结构布局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①起火房间的外形尺寸和内部空间情况;②起火房间的通风口形状及分布、开启状态;③房间与相邻房间、相邻楼层及疏散通道的相互关系;④房间的围护结构构件和材料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隔热性能、毒性性能及发烟性能。4.分析和确定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①建筑物的消防供水情况和建筑物室内外的消火栓灭火系统;②建筑内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其他自动灭火系统(包括各种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等)的类型与设置场所;③火灾报警系统的类型与设置场所;④消防队的技术装备、到达火场的时间和灭火控火能力;⑤烟气控制系统的设置情况。5.在确定火灾发展模型时,应至少考虑下列参数①初始可燃物对相邻可燃物的引燃特征值和蔓延过程;②多个可燃物同时燃烧时热释放速率的叠加关系;③火灾的发展时间和火灾达到轰燃所需时间;④灭火系统和消防队对火灾发展的控制能力;⑤通风情况对火灾发展的影响因子;⑥烟气控制系统对火灾发展蔓延的影响因子;⑦火灾发展对建筑构件的热作用。考点:电梯井和管道井等竖向井道建筑内的管道和管道井是火灾烟气和火灾蔓延的通道之一,在火灾时极易产生烟囱效应。防火检查中,通过对管道井的设置、封堵等方面进行检查,核实竖向井道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检查内容1.竖向井道设置主要检查要求:(1)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排(气)烟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均分别独立设置。井壁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为丙级防火门。(2)高层建筑内的垃圾道排气口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设在垃圾道前室内,该前室的门为丙级防火门。垃圾斗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能自行关闭。(3)电梯井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得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井壁除开设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并同时符合相关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2.缝隙、孔洞的封堵主要检查要求:(1)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采用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2)电缆井、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二)检查方法查阅消防设计文件、建筑平面图,了解竖向井道类型、设置位置后开展现场检查,实地对照隐蔽工程施工记录、防火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防火封堵产品燃烧性能证明文件等资料,查验防火门、防火封堵材料选型和防火封堵的密实性。考点:消防设施到场检查施工单位采购的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组件及材料等到达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组织实施现场检查。消防设施现场检查包括产品合法性检查、一致性检查及产品质量检查。(一)合法性检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消防产品按照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生产,并经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消防产品合法性检查,重点查验其符合国家市场准入规定的相关合法性文件,以及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文件。1.市场准入文件到场检查重点查验下列市场准入文件:1)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查验其依法获得的强制认证证书。2)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查验其依法获得的技术鉴定证书。3)目前尚未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非新产品类的消防产品,查验其经国家法定消防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型式检验报告。4)非消防产品类的管材管件、电缆电线及其他设备、材料查验其法定质量保证文件。2.产品质量检验文件到场检查重点查验下列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文件:1)查验所有消防产品的型式检验报告;其他相关产品的法定检验报告。2)查验所有消防产品、管材管件、电缆电线及其他设备、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或者出厂合格证。(二)一致性检查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是防止使用假冒伪劣的消防产品施工、降低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质量的有效手段。消防产品到场后,根据消防设计文件、产品型式检验报告等,查验到场消防产品的铭牌标志、产品关键组件和材料、产品特性等一致性程度。消防产品一致性检查按照下列步骤及要求实施:1)逐一登记到场的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及其组件名称、批次、规格型号、数量和生产厂名、地址和产地,与其设备清单、使用说明书等核对无误。2)查验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及其组件的规格型号、组件配置及其数量、性能参数、生产厂名及其地址与产地,以及标志、外观、材料、产品实物等,与经国家消防产品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型式检验报告一致。3)查验各类消防设施的设备及其组件规格型号,符合经法定机构批准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要求。(三)产品质量检查消防设施的设备及其组件、材料等产品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组件装配及其结构检查、基本功能试验及灭火剂质量检测等内容。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的现场产品质量检查,重点对其设备及其组件进行外观检查。2)水系灭火系统(如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的现场产品质量检查,重点对其设备、组件以及管件、管材的外观(尺寸)、组件结构及其操作性能进行检查,并对规定组件、管件、阀门等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泡沫灭火系统还需按照规定对灭火剂进行抽样检测。3)气体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除参照水系灭火系统的检查要求进行现场产品质量检查外,还要对灭火剂储存容器的充装量、充装压力等进行检查。4)防排烟设施的现场产品质量检查,重点检查风机、风管及其部件的外观(尺寸)、材料燃烧性能和操作性能;检查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及其驱动装置、控制装置的外观、操控性能等。一、考试目的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中,掌握消防技术前沿发展动态,依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独立解决重大、复杂、疑难消防安全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1.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消防法》《行政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等行政规章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建设工程活动和消防产品使用以及其他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消防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2.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根据《消防法》《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和《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确认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活动的合法性和注册消防工程师履行义务的情况,确认规范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判断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的法律责任。(二)建筑防火检查1.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认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的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建筑耐火等级、消防车道和消防车作业场地及其他灭火救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消防安全技术问题。2.防火防烟分区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防火防烟分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划分、防火分隔设施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防火防烟分区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3.安全疏散设施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安全疏散设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建筑中安全疏散的消防技术问题。4.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易燃易爆场所防火防爆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分析易燃易爆场所存在的火灾爆炸等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易燃易爆场所防火防爆的技术问题。5.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建筑内部装修和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分析建筑装修和外墙保温系统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三)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管理1.通用要求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消防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消防控制室技术条件、维护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的正确性。2.消防给水设施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给水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消防给水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防给水设施,解决消防给水设施的技术问题。3.消火栓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火栓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火栓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技术问题。4.自动水灭火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其组件检测、验收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自动水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技术问题。5.气体灭火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气体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气体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技术问题。6.泡沫灭火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泡沫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泡沫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7.干粉灭火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干粉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干粉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消防技术问题。8.建筑灭火器配置与维护管理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认各种建筑灭火器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建筑灭火器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灭火器,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9.防烟排烟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防烟排烟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防烟排烟系统,解决该系统消防技术问题。10.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防爆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供配电系统和电气防火防爆检查的实施方案,确定电气防火技术措施,辨识和分析常见的电气消防安全隐患,解决电气防火防爆方面的消防技术问题。11.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及各组件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解决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技术问题。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13.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及各组件检测与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的故障及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测、验收与维护保养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四)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1.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运用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技术与方法,辨识和分析影响区域消防安全的因素,确认区域火灾风险等级,组织制定控制区域火灾风险的策略。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根据有关规定和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技术与方法,辨识和分析影响建筑消防安全的因素,确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组织制定控制建筑火灾风险的策略。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根据有关规定,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确认性能化防火设计的适用范围和基本程序步骤,设定消防安全目标,确定火灾荷载,设计火灾场景,合理选用计算模拟软件,评估计算结果,确定建筑防火设计方案。(五)消防安全管理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组织制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要求,检查和分析单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辨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判断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适用性,解决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问题。2.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确认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制定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方案,分析单位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评估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效果,解决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方面的问题。3.消防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方案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确认应急预案制定的方法、程序与内容,分析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适用性,确认消防演练的方案,指导开展消防演练,评估演练的效果,发现、解决预案制定和演练方面的问题。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确认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内容与要求,辨识和分析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解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5.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辨识和分析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要特点和火灾风险因素,组织制定消防安全方案,解决消防安全技术问题。一、考试目的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中,掌握消防技术前沿发展动态,依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独立解决重大、复杂、疑难消防安全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1.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消防法》《行政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等行政规章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建设工程活动和消防产品使用以及其他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消防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2.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根据《消防法》《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和《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确认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活动的合法性和注册消防工程师履行义务的情况,确认规范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判断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的法律责任。(二)建筑防火检查1.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认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的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建筑耐火等级、消防车道和消防车作业场地及其他灭火救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消防安全技术问题。2.防火防烟分区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防火防烟分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划分、防火分隔设施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防火防烟分区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3.安全疏散设施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安全疏散设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消防安全疏散设施方面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建筑中安全疏散的消防技术问题。4.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易燃易爆场所防火防爆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分析易燃易爆场所存在的火灾爆炸等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易燃易爆场所防火防爆的技术问题。5.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检查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定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建筑内部装修和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分析建筑装修和外墙保温系统的不安全因素,组织研究解决建筑装修和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三)消防设施检测与维护管理1.通用要求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消防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消防控制室技术条件、维护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的正确性。2.消防给水设施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给水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设施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消防给水设施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防给水设施,解决消防给水设施的技术问题。3.消火栓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火栓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火栓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技术问题。4.自动水灭火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其组件检测、验收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自动水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技术问题。5.气体灭火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气体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气体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技术问题。6.泡沫灭火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泡沫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泡沫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7.干粉灭火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干粉灭火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干粉灭火系统,解决该系统消防技术问题。8.建筑灭火器配置与维护管理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确认各种建筑灭火器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建筑灭火器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安装配置、检查和维修灭火器,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9.防烟排烟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防烟排烟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防烟排烟系统,解决该系统消防技术问题。10.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防爆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供配电系统和电气防火防爆检查的实施方案,确定电气防火技术措施,辨识和分析常见的电气消防安全隐患,解决电气防火防爆方面的消防技术问题。11.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及各组件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解决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技术问题。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13.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组织制定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检查、检测与维护保养的实施方案,确认系统及各组件检测与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辨识和分析系统出现的故障及原因,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检测、验收与维护保养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解决该系统的消防技术问题。(四)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1.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运用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技术与方法,辨识和分析影响区域消防安全的因素,确认区域火灾风险等级,组织制定控制区域火灾风险的策略。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根据有关规定和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技术与方法,辨识和分析影响建筑消防安全的因素,确认建筑火灾风险等级,组织制定控制建筑火灾风险的策略。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根据有关规定,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确认性能化防火设计的适用范围和基本程序步骤,设定消防安全目标,确定火灾荷载,设计火灾场景,合理选用计算模拟软件,评估计算结果,确定建筑防火设计方案。(五)消防安全管理1.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组织制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目标和要求,检查和分析单位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辨识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判断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适用性,解决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问题。2.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确认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制定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方案,分析单位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制度建设与落实情况,评估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效果,解决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方面的问题。3.消防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方案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确认应急预案制定的方法、程序与内容,分析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适用性,确认消防演练的方案,指导开展消防演练,评估演练的效果,发现、解决预案制定和演练方面的问题。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确认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内容与要求,辨识和分析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解决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5.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辨识和分析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要特点和火灾风险因素,组织制定消防安全方案,解决消防安全技术问题。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1、设置范围建筑高度超过l00m,且标準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公共建筑。宜设置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或直升飞机救助的设施。?2、设置要求?(1)起降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可能接受的最大机种的全长。为了保证直升飞机的安全起降,起降区的长、宽应为最大机种全长的1.5—2.0倍。在此范围内,不得设有高出屋顶的塔楼、烟囱、金属天线、航标灯桿等障碍物。?(2)屋顶停机坪要有明显标志,其四周要设边界标志,还需设有灯光标志。?(3)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要设置等待区,等待区要能容纳一定数量的避难人员,在其周围设安全围栏,等待区与疏散楼梯间顶层有直接联系,出人口不少于2个,以利于人员集结。?(4)直升飞机停机坪须配备灭火抢险的工具和固定灭火设施。?3、检查要点?(1)通往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疏散楼梯是否畅通;?(2)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附近是否有影响飞机起降的障碍物?(3)检查导航灯、着陆灯、应急照明灯等是否完整好用;?(4)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防烟和排烟设施1、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2、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3、自然排烟?(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厂房(仓库)及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墻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2)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和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或房间面积的2%。?(3)凈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4、机械防烟: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5、机械排烟(高层):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剧场舞台或凈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6、单层或多层建筑应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1)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丁类厂房;?(2)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丙类仓库;?(3)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4)中庭;?(5)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6)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7)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7、防排烟设施的检查要点?(1)防排烟设施的设置形式是否符合标準规范要求(2)自然排烟窗是否便于开启?(3)模拟火灾信号联运或手动开启防排烟系统,检查防排烟效果。?(4)检查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5)检查机械排烟系统中,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是否自行启动。?(6)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检查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是否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7)检查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8)检查在排烟风机入口处或在排烟支管上是否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9)检查排烟风机与排烟管道相连的软接头是否是非燃材料。火灾应急广播?1、设置范围: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2、设置要求:?民用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宜小于1.0W。?3、火灾应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合用时的消防要求?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公共广播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用于火灾应急广播时的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应具有遥控开启扩音机和采用传声器播音的功能。?床头控制柜内设有服务性音乐广播扬声器时,应有火灾应急广播功能。?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需同时广播的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1.5倍。?4、检查要点?检查火灾应急广播能分区播放,正确引导人员疏散;?检查备用扩音机的切换功能;?检查应急广播预案的準备情况;?检查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七: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1)消防应急照明定义就是指当火灾发生时,为人员疏散、消防作业而设置的照明。(应急照明从电源上分为使用消防电源、集中蓄电池电源、带蓄电池作备用电源等)?(2)消防应急照明设置部位?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间)。?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室、电话总机房和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2、疏散指示标志?(1)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发生时,为人员疏散提供标志的各类灯具或标牌。?疏散指示标志有蓄光型发光标志牌和带灯光的指示标志两种。带灯光的指示标志带有备用蓄电池,分为平时不亮事故时亮和一直亮的两种控制方式。?(2)高层民用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3)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要求?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墻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3、蓄光疏散指示标志?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m2的展览建筑;?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m2的地上商店;?总建筑面积超过500m2的地下、半地下商店;?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4、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检查要点?(1)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灯的数量、类型、安装高度符合要求,疏散指示标志能在疏散路线上明显看到,并明确指向安全出口;商场内的广告标志不应遮档疏散指示标志;(2)应急照明灯主、备用电源切换功能正常,切断主电后,应急照明灯能正常发光;?(3)检查产品合格、合法的证明文件;?(4)检查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的控制器是否能控制或显示与其相连的所有消防应急灯具的工作状态,并显示应急启动时间?(5)检查应急照明的照度是否符合要求。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六:消防电梯消防电梯1、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1)一类公共建筑。?(2)塔式住宅。?(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或通廊式住宅。?(4)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2、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应设1台。?(2)当大于1500㎡但不大于4500㎡时,应设2台。?(3)当大于4500㎡时,应设3台。?3、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1)消防电梯宜分别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3)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墻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4)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6)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隔开,当在隔墻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4、消防电梯的检查要点?检查消防电梯井道和机房的防火分隔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消防电梯设置数量、前室面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消防电梯的运行速度、载重量是否符合要求?模拟火灾信号联动消防电梯是否降到首层?试验消防电梯的通讯设施?检查消防电梯的挡水设施和丼底排水设施?检查消防电梯使用的装修材料是否为A级。?检查消防电梯双回路供电和电气线路耐火保护。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五:避难走道避难走道1、避难走道定义设有防烟设施,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出口的疏散走道。?2、避难走道的设置?(1)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只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时,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可设置一个,但该防火分区至少应有一个不通向该避难走道的安全出口?(2)通向避难走道的各防火分区人数不等时,避难走道的凈宽不应小于设计容纳人数最多一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各安全出口最小凈宽之和;?(3)避难走道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必须为A级;?(4)避难走道应设防烟系统;?(5)避难走道应设消火栓;?(6)避难走道应设火灾应急照明;?(7)避难走道应设置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3、避难走道的检查要点(同防烟楼梯间和疏散走道)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四:避难层(间)避难层(间)?1、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1)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2)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3)避难层的凈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5)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6)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7)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8)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2、避难层(间)消防检查要点?(1)检查封闭避难层(间)的隔墻的耐火性能和进出避难层的安全出口是否符合防火规范要求;(2)检查避难层(间)是否被占用;?(3)检查避难层(间)的防烟设施、通讯广播设施、灭火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是否完整好用。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三:疏散楼梯?疏散楼梯??1、疏散楼梯的形式和适用范围?(1)普通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楼梯与走道或大厅之间是开敞的。适用于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丁、戊类厂房;五层以下的公共建筑。?(2)封闭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适用于适用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通廊式住宅;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适用于: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4)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墻外的楼梯。适用于各类建筑。?(5)剪刀楼梯: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2、关于疏散楼梯的消防规定?(1)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规定?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墻设置;?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0mm。?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凈距不宜小于150mm。?(2)封闭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墻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3)防烟楼梯间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并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墻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住宅的楼梯间前室除外);?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4)室外楼梯栏桿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凈宽度不应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墻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3、疏散楼梯的检查要点(1)检查疏散楼梯设置形式、数量和耐火性能是否符合防火规范要求;?(2)楼梯间内是否堆放杂物或被堵塞;?(3)楼梯间门是否具有自闭功能,能否按顺序关闭,常开防火门是否具有自动关闭功能;?(4)检查楼梯间内消防应急照明和防排烟设施是否完整好用;?(5)楼梯间的装修材料是否为A级;?(6)穿过楼梯间的各种管道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孔洞封堵是否密实;?(7)地下室、半地下室的楼梯间,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墻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直通室外,当必须在隔墻上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8)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墻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二:疏散走道疏散走道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至房间门,或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室内走道。在火灾情况下,人员要从房间等部位向外疏散,首先通过疏散走道,所以,疏散走道是疏散的必经之路,通常为疏散的第一安全地带。?疏散走道的设置要求:?(1)走道要简明直接,尽量避免弯曲,尤其不要往返转折,否则会造成疏散阻力和产生不安全感。?(2)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3)走道的结构和装修要耐火。因为走道是火灾时必经之路,为第一安全地带,所以必须保证它的耐火性能。走道中墻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墻应砌至梁、板底部并全部填实所有空隙。?(4)走道内宜设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应设有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走道的消防检查要点:?检查走道与房间隔墻是否砌至梁、板底部并将空隙全部填实;?走道是否堆放杂物或被堵塞;?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是否完整好用;?检查走道中墻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检查疏散走道内是否设置了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一:安全出口安全出口?1、安全出口定义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2、安全出口布置原则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3、安全出口数量: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的条件(1)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2)除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符合下表规定的2、3层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疏散楼梯的条件

耐火等级 最多层数 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2) 人数 一、二级 3层 5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 三级 3层 200 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 四级 2层 200 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 4、安全出口的宽度?安全出口的宽度应经计算确定。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凈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凈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桿时,最小凈宽度不宜小于1.0m。5、安全疏散距离(1)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2)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下表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

名称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 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 25 20 — 20 15 — 医院、疗养院 35 30 ─ 20 15 ─ 学校 35 30 — 22 20 — 其他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注:1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6、建筑中的疏散门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3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墻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4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着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7、防火门(1)防火门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火门的门扇内若填充材料,则应填充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防火隔热材料;防火门所用钢质材料厚度:门扇面板,≥0.8mm;门框板,≥1.2mm;铰链板,≥3.0mm;在门扇的有锁芯机构处,防火锁均应有执手或推杠机构,不允许以圆形或球形旋钮代替执手;防火门门框与门扇、门扇与门扇的缝隙处应嵌装防火密封件;防火门上镶嵌防火玻璃其耐火性能应符合相应防火门的条件;门扇与上框的配合活动间隙不应大于3mm;双扇、多扇门的门扇之间缝隙不应大于3mm;门扇与下框或地面的活动间隙不应大于9mm;防火门门扇开启力不应大于80N。(2)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防火门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8、安全出口检查要点:?(1)检查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安全出口是否上锁或堵塞;(3)疏散指示标志、标识完整好用;(4)疏散门是否向疏散方向开启;(5)防火门和防火门的设置是否符合防火门规定;(6)检查疏散用门是否采用了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7)检查门禁系统在内部不用钥匙是否容易打开。6、建筑中的疏散门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3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墻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4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着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7、防火门(1)防火门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火门的门扇内若填充材料,则应填充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防火隔热材料;防火门所用钢质材料厚度:门扇面板,≥0.8mm;门框板,≥1.2mm;铰链板,≥3.0mm;在门扇的有锁芯机构处,防火锁均应有执手或推杠机构,不允许以圆形或球形旋钮代替执手;防火门门框与门扇、门扇与门扇的缝隙处应嵌装防火密封件;防火门上镶嵌防火玻璃其耐火性能应符合相应防火门的条件;门扇与上框的配合活动间隙不应大于3mm;双扇、多扇门的门扇之间缝隙不应大于3mm;门扇与下框或地面的活动间隙不应大于9mm;防火门门扇开启力不应大于80N。(2)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防火门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8、安全出口检查要点:?(1)检查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安全出口是否上锁或堵塞;(3)疏散指示标志、标识完整好用;(4)疏散门是否向疏散方向开启;(5)防火门和防火门的设置是否符合防火门规定;(6)检查疏散用门是否采用了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7)检查门禁系统在内部不用钥匙是否容易打开。6、建筑中的疏散门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3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墻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4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着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7、防火门(1)防火门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火门的门扇内若填充材料,则应填充对人体无毒无害的防火隔热材料;防火门所用钢质材料厚度:门扇面板,≥0.8mm;门框板,≥1.2mm;铰链板,≥3.0mm;在门扇的有锁芯机构处,防火锁均应有执手或推杠机构,不允许以圆形或球形旋钮代替执手;防火门门框与门扇、门扇与门扇的缝隙处应嵌装防火密封件;防火门上镶嵌防火玻璃其耐火性能应符合相应防火门的条件;门扇与上框的配合活动间隙不应大于3mm;双扇、多扇门的门扇之间缝隙不应大于3mm;门扇与下框或地面的活动间隙不应大于9mm;防火门门扇开启力不应大于80N。(2)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具有自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防火门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开启后,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8、安全出口检查要点:?(1)检查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和疏散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安全出口是否上锁或堵塞;(3)疏散指示标志、标识完整好用;(4)疏散门是否向疏散方向开启;(5)防火门和防火门的设置是否符合防火门规定;(6)检查疏散用门是否采用了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7)检查门禁系统在内部不用钥匙是否容易打开。一、防火分隔物的概念??防火分隔物是指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蔓?延,且能把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物体。??常用防火分隔物有防火墻、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等。??二、防火墻??防火墻是由不燃烧材料构成的,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墻。??防火墻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建筑构件。通常防火墻有内防火墻、外防火墻和室外独立墻几种类型。??防火墻的耐火极限、燃烧性能、设置部位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防火墻应为不燃烧体,其耐火极限目前《建规》的规定为?4h,《高规》的规定为3h。??2.防火墻应直接砌筑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当防火墻一侧的屋架、梁和楼板等因火灾影响而破坏时,不至使防火墻倒塌。??3.防火墻应截?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面不小于500mm。防火墻应高出不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0mm。但当建筑物的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时,高层建筑屋盖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时,防火墻(包括纵向防火墻)可砌至屋面基层的底部,不必高出屋面。??4.建筑物的外墻如为难燃烧体时,防火墻突出难燃烧体墻的外表面400mm。防火带的宽度,从防火墻中心线起每侧不应小于2m。??5.防火墻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将防火墻加高,使之超过天窗结构400-500mm,以防止火势蔓延。??6.防火墻内不应设置排气道,民用建筑如必须设置时,其两侧的墻身截面厚度均不应小于120mm。??7.防火墻上不应开设门、窗、孔洞,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关闭。??8.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不应穿过(高层民用建筑为严禁穿过)防火墻。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墻,如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烧体将缝隙填塞密实。穿过防火墻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9.建筑物内的防火墻宜设在转角处。如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距离可不限。??10.紧靠防火墻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如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时,可不受距离限制。??三、防火门??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置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等且具有一定耐火性的活动?的防火分隔物。??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还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特殊功能?。它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或延缓火灾蔓延,确保人员安全疏散。??(一)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和适用范围??1.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1.2h的门为甲级防火门。甲级防火门主要安装于防火分区间的防火墻上。建筑物内附设一些特殊房间的门也为甲级防火门,如燃油气锅炉房、变压器室、中间储油等。??2.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9h的门为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和通向前室的门,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以及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3.丙级防火门。耐火极限不低于0.6h的门为丙级防火门。建筑物中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井道?的检查门和高层民用建筑中垃圾道?前室的门均应采用丙级防火?门。??(二)防火门的检查??防火门除具有可靠的耐火性能和合理的适用场所外,检查防火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设防门的空调机房、库房、客房等除外)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2.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行关闭。??3.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设置顺序闭门器。??4.常开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5.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应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扩大。??6.防火门上部的缝隙、孔洞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充,并应达到相应的耐火极限要求。??四、防火窗??防火?窗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窗。防火窗一般安装在防火墻或防火?门上。??防火窗的分类,按安装方法可分为固定窗扇防火?窗和活动窗扇防火窗。按耐火极限可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不低于1.2h的窗为甲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0.9h的窗为乙级防火窗,耐火极限不低于0.6h?的窗为丙级防火?窗。??防火?窗的作用:一是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此种窗多为固定窗;二是采光,此种窗有活动?窗扇,正常情况下采光通风,火灾时起防火分隔作用。活动窗扇的防火窗应具有手动和自动关闭功能。?五、防火卷帘??防火卷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卷帘。??防火卷帘是一种活动?的防火分隔物,平时卷起放在门窗上口的转轴箱中,起火时将其放下展开,用以阻止火势从门窗洞口蔓延。??防火卷帘设置部位一般有;消防电梯前室、自动扶梯周围、中庭与每层走道、过厅、房间相通的开口?部位、代替防火?墻需设置防火分隔设施的部位等。??检查防火卷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门扇各接缝处、导轨、卷筒等缝隙,应有防火防烟密封措施,防止烟火窜入。??2.用防火卷帘代替防火墻的场所,当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3h;当采用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喷头的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5L/s.m?,喷头间距应为2m至2.5m,喷头距卷帘的垂直距离宜为0.5m。??3.设在疏散走道和消防电梯前室的防火卷帘,应具有在降落时有短时间停滞以及能从两?侧手动控制的功能,以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4.用于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设置在自动扶梯四周、中庭与房间、走道等开口部位的防火卷帘,均应与火灾探测器联动,当发生火灾时,应采用一步降落的控制方式。??5.防火卷帘除应有上述控制功能外,还应有温度(易熔金属)控制功能,以确保在火灾探测器或联动装置或消防电源发生故障时,藉易熔金属仍能发挥防火卷帘的防火?分隔作用。从沈阳商城等火灾教训看,极为必要。??6.防火卷帘上部、周围的缝隙应采用相同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填充、封隔。??六、防火阀??防火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用于通风、空调管道内阻火的活动式封闭装置。??为防止火灾通过送风、空调?系统管道蔓延扩大,在设置防火阀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通风管道穿越不燃烧体楼板处应设防火阀。通风管道穿越防火墻处应设防烟防火阀,或在防火墻两侧分别设防火阀。??2.送、回风总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隔墻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3.送.回风道穿过贵宾?休息室.多功能厅.大会议室.贵重物品间等性质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墻和楼板处应设防火阀。??4.多层和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楼板常是竖向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在这类建筑中的每层水平送、回风管道与垂直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应设防火阀。??5.风管穿过建筑物变形缝处的两侧,均应设防火阀。多层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中厨房、浴室、厕所内的机械或自然垂直排风管道,如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有困难时,应设防火阀。??6.防火?阀的易熔片或其他感温、感烟等控制设备一经作用,应能顺气流方向自行严密关闭。并应设有单独支吊架等防止风管变形而影响关闭的措施。??易熔片及其他感温元件应装在容易感温的部位,其作用温度应较通风系统在正常工作?时的最高温度高25,一般宜为70。??7.进入设有气体自动灭火系统房间的通风、空调管道上,应设防火阀。??七、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阻火隔烟作用的阀门。??排烟防火?阀的组成、形状和工作?原理与防火阀相似。其不同之处主要是安装管道和动作温度不同,防火阀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70,而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280。??排烟防火阀具有手动、自动功能。发生在火灾后,可自动或手动打开排烟防火?阀,进行排烟,当排烟系统中的烟气温度达到或超过280时,阀门自动关闭,防止火灾向其他部位蔓延扩大。但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仍能连续工作?30分钟。??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排烟系统的排烟支管上,应设排烟防火阀。??2.排烟管道进入排烟风机机房处,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3.在必须穿过防火?墻的排烟管道上,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一、防烟分区的概念?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与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藉防烟分区,使烟气集于设定空间,通过排烟设施将烟气排至室外。防烟分区范围是指以屋顶挡烟隔板、挡烟垂壁或从顶棚向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为界,从地板到屋顶或吊顶之间的规定空间。?屋顶挡烟隔板是指设在屋顶内,能对烟和热气的横向流动造成障碍的垂直分隔体。?挡烟垂壁是指用不燃烧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活动的档烟设施。活动挡烟垂壁系指火灾时因感温、感烟或其它控制设备的作用,自动下垂的挡烟垂壁。?二、防烟分区的作用?大量资料表明,火灾现场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烟害所致。发生火灾时首要任务是把火场上产生的高温烟气控制在一定的区域之内,并迅速排出室外。为此,在设定条件下必须划分防烟分区。设置防烟分区主要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使火场上产生的高温烟气不致随意扩散,并进而加以排除,从而达到有利人员安全疏散,控制火势蔓延和减小火灾损失的目的。?三、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设置防烟分区时,如果面积过大,会使烟气波及面积扩大,增加受灾面,不利安全疏散和扑救;如面积过小,不仅影响使用,还会提高工程造价。?1.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3.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4.防烟分区一般不跨越楼层,某些情况下,如1层面积过小,允许包括1个以上的楼层,但以不超过3层为宜。?5.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和其他建筑(含地下建筑和人防工程),其建筑面积不宜大于500平方米;当顶棚(或顶板)高度在6m以上时,可不受此限。此外,需设排烟设施的走道、凈高不超过6m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墻或从顶棚突出不小于0.5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梁或垂壁至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8m。?四、防烟分区的划分方法?防烟分区一般根据建筑物的种类和要求不同,可按其用途、面积、楼层划分:?(一)按用途划分?对于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按其不同的用途,如厨房、卫生间、起居室、客房及办公室等,来划分防烟分区比较合适,也较方便。国外常把高层建筑的各部分划分为居住或办公用房、疏散通道、楼梯、电梯及其前室、停车库等防烟分区。但按此种方法划分防烟分区时,应注意对通风空调管道、电气配管、给排水管道等穿墻和楼板处,应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二)按面积划分?在建筑物内按面积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基準防烟分区,这些防烟分区在各个楼层,一般形状相同、尺寸相同,用途相同。不同形状的用途的防烟分区,其面积也宜一致。每个楼层的防烟分区可采用同一套防排烟设施。如所有防烟分区共用一套排烟设备时,排烟风机的容量应按最大防烟分区的面积计算。?(三)按楼层划分?在高层建筑中,底层部分和上层部分的用途往往不太相同,如高层旅馆建筑,底层布置餐厅、接待室、商店、会计室、多功能厅等,上层部分多为客房。火灾统计资料表明,底层发生火灾的机会较多,火灾概率大,上部主体发生火灾的机会较小。因此,应尽可能根据房间的不同用途沿垂直方向按楼层划分防烟分区。一、防火分区的概念??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防火分区,按照防止火灾向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其二是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墻(含窗下墻),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墻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墻分隔。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加冷却水幕或闭式喷水系统,或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二、防火分区的划分??从防火的角度看,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做显然是行不通的。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均对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作了规定,在设计、审核和检查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一)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1的要求。??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墻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3小时以上)、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加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火水幕带分隔。防火墻上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行关闭。??2.建筑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表3.3.1.1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1倍计算。??3.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宜超过表3.3.1.1的规定。??但多层建筑的中庭,当房间、走道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设有可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设有乙级防火门或卷帘;中庭每层回廊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封闭屋盖设有自动排烟设施时,中庭上下各层的建筑面积可不叠加计算。??4.地下室、半地下室发生火灾时,人员不易疏散,消防人员扑救困难,故对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控制得严一些,规定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应采用防火墻划分防火分区,其面积不应超过500平方米。??(二)厂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厂房每个防火分区面积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应符合表3.3.1.2的要求。多层厂房表中最大允许占地面积系指每层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在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墻分隔。防火墻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甲类厂房除外)如面积超过表3.3.1.2中的规定的数值,设置防火墻有困难时,可用防火卷帘或防火水幕带等进行分隔。??2.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及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纺织厂房(麻纺厂除外),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表3.3.1.2中的规定增加50%,但上述厂房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均应设防火墻分隔。??3.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表3.3.1.2的规定增加1.5倍。??4.甲、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按表3.3.1.2的规定增加1倍;丁、戊类厂房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占地面积不限。局部增设时,增加面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三)库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库房每个防火墻间面积及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应符合表3.3.1.3的要求。??在进行防火分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墻分隔,其上开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2.独立建造的硝酸铵库房、电石库房、聚乙烯库房、尿素库房、配煤库房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内的中转仓库,其建筑面积可按表3.3.1.3的规定增加1倍,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3.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库房,其建筑面积可按表3.3.1.3及上述“2”的规定增加1倍。??4.在同一座库房或同一个防火墻间内如储存数种火?灾危险性不同的物品时,其库房或隔间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四)高层厂房防火分区的划分??高层厂房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高层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4的要求。甲类厂房不能??设在高层厂房内。高层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墻分隔。??2.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可按表3.3.1.4的规定增加1倍;丁、戊类厂房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限。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五)高层库房防火分区的划分??高层库房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库房。甲、乙类物品及丙类可燃液体不应储存在高层库房内。高层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库房每个防火分区防火墻间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5的要求。??高层库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建筑面积可按表3.3.1.5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六)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高层建筑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3.3.1.6的规定。??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除防火墻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防火卷帘和防火水幕带等。??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表3.3.1.6增加1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3.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4.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墻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平方米,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倍。??5.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表3.3.1.6的规定。当上下开口部位设有防火卷帘或水幕等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6.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采取本节中有关中庭防火分隔的措施。??7.设在变形逢处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8.设置防火墻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隔,当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3h;当采用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喷头的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5L/S.M?,喷头间距应为2m至2.5m,喷头距卷帘的垂直距离宜为0.5m。??9.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乍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三、玻璃幕墻、中庭及特殊部位和房间的防火分隔??(一)玻璃幕墻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构件,以其自重轻、光亮、明快、挺拨、美观、装饰艺术效果好等优点,自70-80年代以来,被大量地应用在高层建筑之中。??1.玻璃幕墻的火灾危险性??玻璃幕墻是由金属构件和玻璃板组成的建筑外墻面围护结构,分明框、半明框和隐框玻璃幕墻三种。构成玻璃幕墻的材料主要有:钢、铝合金、玻璃、不锈钢和粘接密封剂。??玻璃幕墻多采用全封闭式,幕墻上的玻璃常采用热反射玻璃、钢化玻璃等。这些玻璃强度高,但耐火性能差,因此,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危险性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室内温度便急剧上升,用作幕墻的玻璃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即会炸裂破碎,导致火灾由建筑物外部向上蔓延。一般幕墻玻璃在2500?C左右即会炸裂、脱落,使大面积的玻璃幕墻成为火势向上蔓延的重要途径。??(2)垂直的玻璃幕墻与水平楼板之间的缝隙,是火灾发生时烟火扩散的途径。由于建筑构造的要求,在幕墻和楼板之间留有较大的缝隙,若对其没有进行密封或密封不好,烟火就会由此向上扩散,造成蔓延。?2.玻璃幕墻的防火分隔措施??为了防止建筑发生火灾时通过玻璃幕墻造成大面积蔓延,在设置玻璃幕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有窗间墻、窗槛墻(窗下墻)的玻璃幕墻,其墻体的填充材料应用巖棉、矿棉、玻璃棉、硅酸铝棉等不燃烧材料。当其外墻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时,其墻内封底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如B1级的泡沫塑料等。??(2)无窗间墻、窗槛墻(窗下墻)的玻璃幕墻,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墻。??(3)玻璃幕墻与每层楼板、隔墻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二)中庭的防火分隔??中庭是在建筑内部贯通上下楼层,并营造出具有室外自然环境美的室内共享空间。??它是以大型建筑内部上下楼层贯通的大空间为核心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中庭的高度不等,有的与建筑物同高,有的则在建筑物的上部或下部,由于中庭是上下贯通的大空间,所以给防火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1.中庭的火灾危险性??(1)火势蔓延迅速、烟气扩散快。??中庭一旦失火,火势和烟气可以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大。中庭空间形似烟囱,因此易产生烟囱效应,若在中庭下层发生火灾,烟气便会十分容易地进入中庭空间;若在中庭上层发生火灾,中庭空间的烟火不能向外排出时,就会向建筑物中其他空间扩散;并进而迅速导致整个建筑物全部起火。??(2)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难度大。??中庭起火,涉及到多个楼层,极易形成立体火灾,由于烟火蔓延、人员疏散与灭火战斗相互交会,人员众多,易造成现场混乱。加之,因烟雾,火势的影响,势必给人员疏散和灭火救灾造成很大的难度。??2.中庭的防火分隔措施??根据中庭的火灾特点,结合国内外高层建筑中庭防火设计的具体做法,参考国外有关防火规范的规定,贯通中庭的各层应按一个防火分区计算,当其面积大于有关建筑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时,应采取以下防火分隔措施:??(1)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窗以控制火势向各层间蔓延;??(2)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h的防火卷帘分隔,以控制烟火向过厅、通道处蔓延扩散;??(3)中庭每层回廊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与排烟设备和防火门联锁控制。??(三)各种坚井等特殊部位的防火分隔??建筑中的各种坚向管井,不仅是火势上下蔓延的主要途径,而且是拨烟火的通道,若防火分隔不当或未作适当防火处理,高温烟火会迅速传播扩大,造成扑救困难,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增大火灾损失。电梯是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井一般都与电梯厅、走道及其他房间相通,若在其中设有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电线(缆),一旦失火会威胁其他管井及整个建筑的安全,因此,对建筑物中的这些部位的建筑构造应严格要求,具体应采取以下防火措施;??1.低层建筑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封隔,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2.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3.高层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等级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4.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5.垃圾道宜靠外墻设置,不应设在楼梯间内,垃圾道的排气口应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宜设在垃圾道前室内,该前室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垃圾斗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能自行关闭。??6.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各种变形缝是火灾蔓延的途径之一,尤其纵向变形缝具有很强的拔烟火作用,为此,必须作好防火处理。变形缝的基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其表面装饰层宜采用不燃烧材料,严格限制可燃材料使用。变形缝内不準敷设电缆、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如上述电缆、管道需穿越变形缝时,应在穿过处加不燃材料套管保护,并在空隙处用不燃材料严密填塞。??7.管道穿过楼板时,应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空隙填塞密实。??8.冷库采用稻壳、泡沫塑料等可燃烧材料作墻体内的隔热层时,宜采用不燃烧隔热材料做水平防火带。防火带宜设在每层楼板水平处。冷库阁楼层和墻体的可燃保温宜用不燃烧体墻隔开。?《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1.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积极的态度认识消防工作,时刻提高警惕.杜绝麻痹大意所可能引发的火灾事故。预防为主,不仅体现在思想上,而且要落实在各项措施上,落实在领导体制上。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也要为一旦发生火灾时的灭火一作做好準备,落实组织和设备,真有火情出现,能够拉得出,坚决迅速地消灭火灾,把损失降至最低。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做好消防工作,不仅需要专门的消防组织.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个公民都应把预防火灾作为应尽的义务,积极参与消防安全活动。只有全社会每个成员都动员起来,与专职消防队伍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把消防工作搞好。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火灾预防制度,是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之一。只有将防火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机关、每一个企业…,明确分工,划分区域,不留防火死角,才能真正落实防火责任,适应保障安全的需要门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建筑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企业、事业单位法人代表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做到责任清楚,目标明确,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把防火安全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27











27









献花(0)
+1
(本文系nineious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