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收获》教学个案
封其凤
案例: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秋天的收获物,课前老师让你们在最喜爱的收获物上贴上自己的名字,现在把它放在你们组的盘子里,组长把盘子里的收获物倒放在前面的桌子上。
?生:把自己带来的放在桌子上。
?师: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秋天的收获物。(放在桌子上)
?(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真多呀!)
?师:呵!这么多丰收的果实。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师: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些秋天的收获物呢?让我们和秋天的收获物来玩个游戏。既然做游戏,就应该有游戏规则,而且我们每个同学都要遵守。能做到吗?
?师:各组推选三名代表到前面来,用眼罩把眼睛都蒙上,每人拿一样收获物,你可以摸,可以闻,也可以尝,然后告诉大家物品的名称。猜对的收获物送给该组;猜错了,没有收获物。其他同学不许提示,如果哪位同学犯规,从本组扣除收获物。所有游戏结束后,以获得收获物个数最多的小组为胜。
?师:你拿的是什么收获物?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马铃薯,用手摸。
?生:我是闻出来的。
师:同学们的感觉都不错,可以通过触摸收获物的形状和质地,闻收获物的气味,或品尝收获物的味道猜出收获物的名称。
师示范:下面老师先示范一次,老师就是一组的一个成员,由我来介绍一种收获物的特征,一组的组员猜。
?各组进行游戏活动。掌声鼓励获得收获物最多的小组。
?评析:
?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面。在《秋天的收获》教学中,在“你说我猜”的环节,我们曾设想了三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每组出一名同学到前面描述收获物的特点,本组其他同学背对收获物猜答案;第二套方案是给每组一分钟时间,本组一位同学到前面描述收获物的特点其他同学猜,看哪组一分钟之内猜出的收获物多;第三套方案是每组选两个同学描述,本组其他同学猜。如果该组猜不出来,其他组可以举手回答。我们把三套方案进行了比较:前两套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其他组的同学处于旁观者的角色,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也集中于活动中。而第三套方案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第三套方案。通过实践,发现其他组学生是在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当前面的学生描述完某种收获物的特点后,各组学生都积极举手。教师需要反复强调活动规则:这组同学猜不出答案后其他组再回答。我们看到的是其他组学生失望、着急的表情。为了让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把活动进行改进。各组选出两名代表到前面描述某种果实的特点。当两位学生描述后,各组都把答案写到答题纸上。哪组猜对了,就可以得到收获物。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究如何使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