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推拿治疗学理论1
2015-12-09 | 阅:  转:  |  分享 
  
推拿教研室基本理论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推拿治疗的原则推拿治疗的方法其
他知识推拿学常用检查方法头面部检查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腰背部
、骨盆检查肩部检查肘部检查腕与手部检查髋部检查膝部检查踝与足
部检查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调整脏腑推拿的直接作用是通过手法刺激相应的体表穴
位、痛点(或疼痛部位),间接作用通过经络的连属与传导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调整阴阳,补虚泻实,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对脏
腑功能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疏通经络推拿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经络穴位上,可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起到激发和调整经气的作
用,并通过经络影响到所连属的脏腑、组织、肢节的功能活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百脉疏通,五脏安和,使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的目的。所谓“经脉所至,主治所及”就是这个道理。行气活血一、推拿对气血的生成有促进作用。二、通过疏通经络和加强肝的疏泄
功能,促进气机的调畅。三、通过手法的直接作用,推动气血循行,活血化瘀。理筋整复推拿手法对筋伤后产生的“筋出槽、骨错
缝”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诸如小关节紊乱、肌腱滑脱、不全脱位、关节错缝、椎间盘突出、肌肉或韧带、筋膜等部分纤
维撕裂等病症疗效显著。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镇痛机制
神经系统手法可通过反射传导途径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刺激作用软弱而柔和,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且产生轻松舒适之
感;刺激作用较强烈,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促使精神振奋。在沿神经走行方向按压时,可使神经暂时失去传导功能,起到局部镇痛和麻
醉作用。手法的刺激作用,可改善局围神经装置及传导径路,可促使周围神经产生兴奋,以加速其传导反射。循环系统1.扩张毛
细血管;促进血管网重建;恢复血管壁的弹性功能。2.加速血液流动;降低血液粘稠度。3.推拿手法对心率、心律、心功能都有调节作用
。4.推拿使周围血管扩张,循环阻力降低,从而产生降压作用;推拿合谷穴有明显的升压作用。5.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消化系统
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作用机理:对胃肠蠕动的作用;对胃肠分泌吸收功能的作用泌尿系统调节肾脏功能。调节膀胱张力和括
约肌功能。免疫系统推拿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淋转率、补体效价也增高,发挥抑制
肿瘤细胞的作。内分泌系统增强胰岛功能提高甲状腺机能增高血清钙的作用运动系统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促进组织修复
分离、松解粘连纠正错位(解剖位置异常)改变突出物的位置解除肌肉痉挛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促进水肿、血肿吸收镇痛机制
镇静止痛解痉止痛消肿止痛活血止痛推拿治疗的原则推拿的治疗原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原则的基础上
,对临床病症制订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则。治未病的原则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
因地、因人制宜推拿治疗的方法治疗作用决定于两个要素:一是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二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
推拿治疗有八法:温法通法补法泻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温法
温法是用于虚寒证的一种方法。多使用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治疗时手法多缓慢、柔和,作用时间较长,患者有较深沉的温热等刺激感。
有温经散寒,补益阳气的作用,适用于阴寒虚冷的病证。通法通法有祛除病邪壅滞的作用。在四肢上多用推、拿、搓、揉等手法,以通其
穴道;点按背俞穴可调畅脏腑之气血;擦摩胁肋以疏肝气;掐拿肩井,以通气行血;手法中以击法最有疏通的效果,可以通调一身阳气,多施用于大
椎、八髂、命门、腰阳关等处,故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皆可用击法。补法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脏腑机能之衰弱。手法以摆动、摩擦类手
法多轻柔、长时、弱刺激。临床常以补脾胃、补肝肾为主,多取督脉、膀胱经背俞穴、腹部特定穴、脾、胃、肾经穴。泻法即泻下,可用
于下焦实证。即结滞实热,引起下腹胀满或胀痛、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皆可用本法治疗。一般用摆动、摩擦、挤压类手法。力量稍重。不同
于药物峻猛,故体质虚弱,津液不足,气虚无力致大便秘结者,均有较好效果。汗法即发汗、发散的方法,可使病邪从汗而解。有祛风散寒的
作用。汗法以挤压类和摆动类手法为主。以肩井、风池、风门、肺俞为主穴。外感风寒可用拿法,先轻后重,使汗逐渐透出,达到祛风散寒解
表的目的;外感风热用轻拿法,使腠理疏松,微汗解表。和法即和解、调和之法。凡病在半表半里,且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者,均要运
用和解之法。和法多用摆动、振动、摩擦类手法。操作时平稳柔和、频率较缓,并注意经络的特性,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调和之法,以和
阴阳为重。散法即消散、疏散的方法,可使结聚疏通。推拿所用的散法一般以摆动类及摩擦类手法为主。手法要求轻快柔和。临床中
对于气滞、血瘀、积聚均可运用散法。清法即清除热邪的方法,具有清热凉血、清热祛暑、生津除烦等作用。清法以摩擦类、挤压类手法为主
。操作时多快速、重施、具有爆发力,但要刚中有柔。推拿用清法,无苦寒伤脾胃之虞。推拿介质多用寒凉之水、滑石粉等。推拿操作与补
泻按手法运动方向,有“顺经为补、逆经为泻”;“顺转为补、逆转为泻”;“旋推为补、直推为泻”;“向心为补、离心为泻”。按手法
刺激强度,有“轻(揉)为补、重(揉)为泻”。按手法频率,有“急(摩)为泻、缓(摩)为补”。按手法操作时间,有“长时为补、短时为
泻”。,另外补泻与穴位的性质有关,如关元、足三里、气海等穴,保健补益功能较强。而风池、曲池、肩井等穴,祛邪功能较强。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刺激患者体表的经络、穴位或特定的部位,加以特定的肢体活
动,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法。推拿疗法的特点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施术安全容易推广保健强身推拿适应证
推拿适应证涉及骨伤、内、妇、儿、五官、神经科疾病,同时亦用于减肥、美容及保健医疗等。推拿禁忌证1.各种急性传染病。
2.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3.各种溃疡性皮肤病。4.烧伤、烫伤。5.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6.严重心脏病
、肝病。7.严重的(不能合作、不能安静)精神病。8.月经期、妊娠期妇女疾病(尤其是腹部严禁推拿)。9.胃、十二指肠等急性
穿孔。10.年老体弱的危重病患者。11.诊断不明,不知其治疗要领的疾病(如骨折、骨裂和颈椎脱位等),也应视为禁忌证,严防治疗失误。12.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柱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患者,手法可能加剧脊髓损伤。推拿异常情况及处理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腰椎压缩性骨折环枢关节脱位神经系统损伤肩关节脱位休克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