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孟庆良
2015-12-11 | 阅:  转:  |  分享 
  
益肾蠲痹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王露1黄云台2孟庆良3

(1河南中医学院2007级研究生;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3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评价益肾蠲痹丸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方法,选用新癀片作为对照。两组共治疗70例,其中益肾蠲痹丸40例,新癀片30例,疗程均为40天。结果经治疗40天后,益肾蠲痹丸治疗组和新癀片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的休息痛、活动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指数。其中益肾蠲痹丸治疗组较新癀片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能更有效的缓解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的急性发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关键词益肾蠲痹丸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为最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多见于老年人,尤其65岁以上人几乎普遍存在,而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总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现国内骨性关节炎的总患病率约为15%【1】。针对本病,西医治疗方法较单一,多采用抗炎镇痛药,但其对患者的心血管及消化系统损害较大,故不可长期使用。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年老肾气渐虚,体弱多病,久病及瘀,久病及肾;病位在下焦,病机为肾气亏虚,寒湿痰瘀交阻,壅滞经脉,症当属本虚标实。治疗宜着眼于肾,标本兼顾,攻补兼施。临床应用补肾强本,散寒化瘀涤痰,标本兼顾的益肾镯痹丸治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8年6月~2009年11月就诊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70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OA分类诊断标准(1986)的OA的患者纳入观察。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益肾蠲痹丸组40例和新癀片组30例。益肾蠲痹丸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50~63岁,平均58.5岁;病程3~13年,平均7.5年。新癀片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8~64岁,平均61.5岁;病程2~11年,平均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P>0.05)。

1.2纳入标准⑴符合上述标准;(2)年龄在38~65岁者;(3)近1周内未使用过治疗骨关节炎的中药(中成药及汤剂)、西药(非甾体抗炎药、皮质激素类药、抗风湿慢作用药),或在短期内(3~5天)服用过以上药物,并停药7天以上者;(4)关节功能采用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在I~III级、X线片分期在I~III期者;(5)患者知情同意。

1.3排除标准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2)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晚期重度骨关节炎(关节功能IV级、X线片分期IV级以上者);(4)其他原因研究者认为不宜纳入者。

1.4治疗方法

益肾蠲痹丸组口服益肾蠲痹丸8g,日3次,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文号:国药准字Z10890004;新癀片组口服新癀片0.96g,日3次,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文号:国药准字Z35020063。疗程为40天,两组观察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1.5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采用治疗前后的休息痛、活动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指数等。休息痛指数分级:0=无压痛;1=轻度疼痛,但患者可以忍受;2=中度疼痛,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3=重度疼痛,持续且难以忍受。关节压痛指数分级:0=无疼痛;1=中度力量局部按压,患者感到有疼痛,但无不适表现;2=中度力量局部按压,患者称有疼痛且有不适表现;3=按压时重度不适感。关节肿胀指数分级:0=无肿胀;1=软组织肿胀(滑膜囊肥厚但无明显关节积液);2=在软组织肿胀的情况下伴有关节积液。将上述评价指标的改善百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相加后求其总平均改善百分率进行疗效评价,标准为【3】:总平均改善百分率<30%为无效,30%≤总平均改善百分率<70%为改善,70%≤总平均改善百分率<95%为有效,总平均改善百分率≥95%为显效。

1.6安全性评价

服药前后检测患者血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肌酐,以及谷丙转氨酶。定期随访询问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不良反应程度:0=无不适;1=轻度不适,但未明显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2=中度不适,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3=重度不适,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治疗结束后,按下列标准对受试者进行综合评价:0=有不良反应需停药;1=耐受性中等,不良反应需处理;2=较好,不良反应轻,无需处理;3=好,无不良反应。

主要症状或体征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控制:主要症状或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显著进步:主要症状或体征明显改善;(3)进步:主要症状或体征有好转;(4)无效:主要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

1.7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配对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副作用比较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40天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休息痛、活动痛、关节压痛及关节肿胀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指标改善及比较

益肾蠲痹丸组新癀片组

临床指标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静息痛指数2.7±1.41.2±1.12.7±1.31.1±1.2△

活动痛指数3.5±1.51.7±1.23.4±1.32.1±1.2▲

关节压痛指数3.3±1.21.6±1.33.2±1.21.7±1.1△

关节肿胀指数2.6±1.41.2±1.12.5±1.11.1±1.2△

注:组内治疗比较,P<0.01;组间治疗比较,△P>0.05,▲P<0.05

2.2临床疗效

益肾蠲痹丸组总有效率97.50%,显效率30.0%;新癀片组总有效率86.2%,显效率13.8%。益肾蠲痹丸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新癀片组(均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统计结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改善 无效 总有效率 例 % 例 % 例 % 例 % % 益肾蠲痹丸组 40 12 30.00 26 65.00 1 2.50 1 2.50 97.50 新癀片组 30 4 13.30 16 53.30 6 20.00 4 13.30 86.70 2.3安全性评价

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40天后,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益肾蠲痹丸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新癀片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益肾蠲痹丸组明显低于新癀片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等。

3.讨论

益肾蠲痹丸是全国名老中医、著名虫类药专家朱良春主任医师经过五十年临床探索的经典名方,选用补肾培本之熟地黄、仙灵脾、骨碎补、当归等温肾壮督的草木之品,配合温肾壮督、钻透剔邪,散瘀涤痰之露蜂房、全蝎、僵蚕、乌梢蛇等血肉有情之品组成。在选用药品时,偏重于虫类药物,因虫类药不仅具有“虫蚁搜剔”之性,且均含有动物异体蛋白质,对机体的补养调整有特殊作用,特别是蛇类还能促进垂体前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使血中这种激素浓度升高,从而达到抗炎、消肿、止痛的效果【4】。且本研究表明,益肾蠲痹丸改善OA患者活动痛明显优于新癀片,且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江林,梁东风,黄烽等.双醋瑞因治疗疼痛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2:722-72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3]董仪.抗风湿药物的疗效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1,10(7):549-550.

[4]王洪艳,赵瑞芬等.益肾蠲痹丸异病同治验案举隅.[J]吉林中医药,2001,3:57







通讯作者:黄云台,Tel:0371-66221087,Email:hytpoppy@163.com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